一种新型速溶茶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7429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速溶茶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速溶茶的制造工艺。
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饮料,在我国饮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原有传统的冲泡饮茶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快节奏的生活需要,市场迫切需要一种饮用方便,清洁卫生,解渴提神并具有一定保健功能和适应不同人群口味的天然饮料,近年来国内软饮料市场追随日本、南韩等国先后开发出多种口味的罐装茶饮料和速溶茶,但其口味大部分为加糖甜味果茶等,且有的可能含色素、香精、防腐剂等。已不具有原茶所具有的色、香、味,亦非传统的“茶”之含义。中国专利CN1087232A公开了一种速溶茶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在经杀菌处理的水中加温后,加入适量的环糊精和茶叶浸泡、过滤、将滤液备用、其茶渣再按上述方法进行二次浸泡过滤,将两次滤液混合,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减压浓缩和增香,最后喷雾干燥即得产品。中国专利CN1039525公开了一种速溶茶加工工艺,该工艺特征在于采用鲜茶叶为原料,经粉碎、压榨等处理后,进行初滤,超滤,反渗透浓缩,根据不同的原料,采取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制成产品。上述生产工艺均采用了热工艺处理,不仅丧失茶叶固有的色、香、味,同时加速了茶叶中的多酚类等的氧化变性,从而丧失其应有的药理活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保持原茶固有色、香、味,而且能保持茶叶中的有关活性成份应具有的药理效应的速溶茶制备工艺。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速溶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1.1将茶叶放入10倍容积的冷蒸溜水中浸泡24小时;1.2经过粗滤和用04μM孔径滤膜进行正压精滤,分离其上清液;1.3再用RO膜(反渗透膜)技术进行浓缩;
1.4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成为一种新型速溶茶。
本发明具有下述几方面的优点一、本工艺制备的速溶茶仍然保持原茶叶所固有的色、香、味和其主要成份所具有的保健药理活性。同时速溶茶极易溶于冷(4℃)、热水,无残留物,色泽透明清亮,香气清鲜持久,用铝箔密封包装后,室温久贮不变质,不变味,卫生方便,即冲即饮。亦可根据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随时配制不同口味和不同功能的茶饮料和保健茶。
二、本工艺制备过程中能有效去除细菌,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不经任何化学处理,不含任何添加剂,处理步骤少,且均为物理过程,适合工业化生产,无环境污染之虞。
三、该制造工艺尤其适合用于中、低挡茶叶的加工,可明显提高茶叶的品质,增加其附加值,从而为中、低档茶叶的滞销积压提供解决出路。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取四级祁红3Kg,浸泡于10倍容积(Kg/L)蒸溜水,室温浸泡24小时后,经PE微孔滤管的粗滤后,残渣再以10倍容积水作二次浸泡,合并二次粗滤液,用04μM孔径醋酸纤维滤膜进行正压过滤,以使浸泡液透明清亮;滤液再用RO膜进行浓缩处理,再将浓缩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平均每公斤四级祁红可制取冷冻干燥粉≥150g。
实施例二取四级屯溪产绿茶(条茶)3Kg,按10倍容积(Kg/L)用蒸溜水浸泡24小时,经PE微孔滤管的粗滤后,残渣再用10倍容积水作二次浸泡,合并二次粗滤液,用04μM孔径醋酸纤维滤膜进行正压过滤,以使浸泡液透明请亮;滤液再用RO膜浓缩处理,再将浓缩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平均每公斤四级条茶可制取冷冻干燥粉≥160g。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速溶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1.1、将茶叶放入10倍容积的冷蒸溜水中浸泡24小时;1.2、经过粗滤和用04μM孔径滤膜进行正压精滤,分离其上清液;1.3、再用RO膜(反渗透膜)技术进行浓缩;1.4、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成为一种新型速溶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速溶茶的制造工艺,该工艺是这样实现的,将茶叶放入冷蒸馏水中浸泡,经过粗滤和精滤,分离其上清液后,再用RO膜技术浓缩后,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一种新型速溶茶。该速溶茶的制造工艺最主要特点是仍然保持原茶叶所固有的色、香、味和其主要成分所具有的保健药理活性。该制造工艺尤其适合用于中、低档茶叶的加工,可明显提高茶叶的品味,增加其附加值,从而为中、低档茶叶的滞销积压提供解决出路。
文档编号A23F3/30GK1154798SQ9610095
公开日1997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18日
发明者倪大石, 罗运满, 吴冬明 申请人: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