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人体免疫调节的保健营养食品及其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549742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人体免疫调节的保健营养食品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人体免疫调节的保健营养食品及其加工方法。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免疫机能下降是衰老的重要原因,当免疫机能降低时,则会引起一系列免疫系统疾病,如感染、肿瘤等,由于免疫系统的失衡,也会出现其它系统的失衡,如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到有关利用谷物及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草药为原料制取用于人体免疫调节的保健营养食品的报导。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营养学研究成果相结合,提供一种可以全面调节人体的免疫力、纠正免疫系统紊乱,使人恢复平衡生理状态的保健营养食品及其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用于人体免疫调节的保健营养食品本发明的保健营养食品包括有玉米、小米、淀粉、薏苡仁、枸杞、刺五加、菖蒲,上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玉米8-9份,小米1份,淀粉0.2-1份,薏苡仁0.1-0.5份,枸杞0.1-0.4份,刺五加0.1-0.8份,菖蒲0.2-0.5份。
在上述组分的基础上,它还包括有高梁、黄精,其重量份数比为高梁0.4-0.8份,黄精0.1-0.3份。
在上述组分的基础上,它还包括有黄豆、五味子,其重量份数比为黄豆0.2-0.5份,五味子0.1-0.8份。
用上述原料所制取的食品的形式为片、粉、颗粒、条的任一种。
二、用于人体免疫调节的保健食品的加工方法1、按下列重量份数比称取各组分玉米8-9份,小米1份,淀粉0.2-1份,薏苡仁0.1-0.5份,枸杞0.1-0.4份,刺五加0.1-0.8份,菖蒲0.2-0.5份;2、将主食原料玉米、小米粉碎,形成混合细粉,再加入淀粉改良剂;将中草药原料薏苡仁、枸杞、刺五加、菖蒲加水浸提1-2.5小时,过滤,重复2-3次,滤液合并浓缩成比重为1-1.1的浓汁,再加入甜味剂、盐成速溶单元体,将该单元体按10-25%的比例加入混合细粉中混合均匀,将混合物均匀连续加入挤压膨化机,在120-180℃的温度和0.8-2MPa的压力下发生熔融糊化,并经过出料端的模头出料,形成3-10mm的颗粒,经灭菌、包装后成为成品。
在上述主食原料和中草药原料中还可以再分别加入高梁、黄精,其重量份比分别为0.4-0.8份和0.1-0.3份。
在上述主食原料和中草药原料中还可以再分别加入黄豆、五味子,其重量份数比分别为0.2-0.5份和0.1-0.8份。
在上述方法中,还可以将挤压膨化后的颗粒先经调香、调味,再灭菌、包装为成品。
若制取粉状食品,将挤压膨化后的颗粒先经磨粉机制成即食米粉,再灭菌、包装为成品。
若制取片状食品,将挤压膨化后的颗粒先经压片机制成片状即食米粥,再灭菌、包装为成品。
本发明是选用了我国人民常食的主食原料玉米、小米、高梁和黄豆及传统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原料黄精、构杞、薏苡仁、五味子、刺五加、菖蒲为主要成分,制成多种适于各类人群食用的功能性营养食品,尤其适用于免疫机能的失调的人食用。
本发明具有充分的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营养学理论依据,薏苡仁具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和防癌等功效。黄精可以补诸虚、降血糖、润心肺。枸杞具有滋补强壮、降血糖、降血压、增强免疫之功效。刺五加具有提高机体免疫机能,抗疲劳,并有较好的抗衰老的功效。五味子具有调节心血管系统,改善血液循环,调节神经系统等功能。菖蒲具有温胃、养心、解毒及防衰、益智等功效。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第一,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均为按传统既是药品也是食品的原料,所制备的食品符合食品所具有的特征,色、香、味俱佳。第二,本发明的食品具有调节人体免疫机能,纠正免疫系统紊乱,使人体恢复平衡生理状态,同时还具有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降低血糖,防衰益智等功效。第三、本保健营养食品中以常食用的谷物、豆类作为载体,参照了传统中医理论的“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制成适合各类人群食用的即食米糊,即食米粥、即食面及多种休闲食品,各种成份通过协同可充发挥预想的食疗效果。
下面是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1)组分及配比(重量份数比)玉米8份,小米1份,淀粉1份,菖蒲0.2份,枸杞0.4份,薏苡仁0.5份,刺五加0.1份。
(2)加工方法a、按上述配比称取各组分。
b、将上述主食原料粉碎,形成混合细粉,再加入淀粉改良剂;将上述中药原料加水浸提1-2.5小时,过滤,重复2-3次,滤液合并浓缩成比重为1-1.1的浓汁,再加入少量甜味剂(甜味剂可以是甜叶菊、蛋白糖、砂糖的任一种)、盐成速溶单元,将该单元体按10-25%的比例加入混合细粉中混合均匀,将混合物均匀连续加入挤压膨化机,在120-180℃的温度和0.8-2MPa的压力下发生熔融糊化,并经过出料端的模头出料,形成3-10mm的颗粒,经灭菌(灭菌的方法可以采用紫外线杀菌、幅照灭菌方法),包装后为成品。
实施例2(1)组分及配比(重量份数比)玉米5份,小米1份,淀粉0.2份,菖蒲0.5份,枸杞0.1份,薏苡仁0.1份,刺五加0.8份。
(2)加工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将主要原料加玉米预先经脱皮处理,再进行磨粉。
实施例3(1)组分及配比(重量份数比)玉米6份,小米1份,高梁0.4份,淀粉0.2份,菖蒲0.4份,枸杞0.3份,薏苡仁0.4份,刺五加0.6份,黄精0.3份。
(2)加工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将挤压膨化后的颗料先经调香、调味、再灭菌、包装成产品。
实施例4(1)组分及配比(重量份数比)玉米7份,小米1份,高梁0.8份,淀粉1份,菖蒲0.5份,枸杞0.1份,薏苡仁0.5份,刺五加0.4份,黄精0.1份。
(2)加工方法
同实施例1。
实施例5(1)组分及配比(重量份数比)玉米5份,小米1份,高梁0.4份,黄豆0.2份,淀粉1份,菖蒲0.2份,枸杞0.1份,薏苡仁0.5份,刺五加0.8份,黄精0.3份,五味子0.1份。
(2)加工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将挤压膨化后的颗粒先经磨粉机制成即食米粉,再灭菌、包装为成品。
实施例6(1)组分及配比(重量份数比)玉米6份,小米1份,高梁0.5份,黄豆0.5份,淀粉0.2份,菖蒲0.5份,枸杞0.4份,薏苡仁0.1份,刺五加0.1份,黄精0.1份,五味子0.8份。
(2)加工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将挤压膨化后的颗粒先经压片机制成片状即食米粥,再灭菌、包装为成品。
实施例7(1)组分及配比(重量份数比)玉米8份,小米1份,高梁0.8份,黄豆0.4份,淀粉0.5份,菖蒲0.4份,枸杞0.3份,薏苡仁0.4份,剌五加0.5份,黄精0.2份,五味子0.5份。
(2)加工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将挤压膨化后的颗粒先制成条状产品,再灭菌、包装为成品。
实施例8(1)组分及配比(重量份数比)玉米7份,小米1份,高梁0.6份,黄豆0.4份,淀粉1份,菖蒲0.3份,枸杞0.4份,薏苡仁0.2份,刺五加0.1份,黄精0.3份,五味子0.1份。
(2)加工方法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人体免疫调节的保健营养食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玉米、小米、淀粉、薏苡仁、枸杞、刺五加、菖蒲,上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玉米8-9份,小米1份,淀粉0.2-1份,薏苡仁0.1-0.5份,枸杞0.1-0.4份,刺五加0.1-0.8份,菖蒲0.2-0.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营养食品,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高梁、黄精,其重量份数比为高梁0.4-0.8份,黄精0.1-0.3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健营养食品,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黄豆、五味子,其重量份数比为黄豆0.2-0.5份,五味子0.1-0.8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健营养食品,其特征在于食品的形式为片、粉、颗粒、条的任一种。
5.一种用于人体免疫调节的保健性营养食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1)按下列重量份数比称取各组分玉米8-9份,小米1份,淀粉0.2-1份,薏苡仁0.1-0.5份,枸杞0.1-0.4份,刺五加0.1-0.8份,菖蒲0.2-0.5份;(2)将主食原料玉米、小米粉碎,形成混合细粉,再加入淀粉改良剂;将中草药原料薏苡仁、枸杞、刺五加、菖蒲加水浸提1-2.5小时,过滤,重复2-3次,滤液合并浓缩成比重为1-1.1的浓汁,再加入甜味剂、盐成速溶单元体,将该单元体按10-25%的比例加入混合细粉中混合均匀,将混合物均匀连续加入挤压膨化机,在120-180℃的温度和0.8-2MPa的压力下发生熔融糊化,并经过出料端的模头出料,形成3-10mm的颗粒,经灭菌、包装后成为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主食原料和中草药原料中分别加入高梁、黄精,其重量份比分别为0.4-0.8份和0.1-0.3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主食原料和中草药原料中分别加入黄豆、五味子,其重量份数比分别为0.2-0.5份和0.1-0.8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挤压膨化后的颗先经调香、调味,再灭菌、包装为成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挤压膨化后的颗粒先经磨粉机制成即食米粉,再灭菌、包装为成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挤压膨化后的颗粒先经压片机制成片状即食米粥,再灭菌、包装为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人体免疫调节的保健营养食品及其加工方法,它是以我国人民常食的主食原料玉米、小米、高梁、黄豆、淀粉及传统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原料黄精、枸杞、薏苡仁、五味子、刺五加、菖蒲为主要成分,制成多种适于各类人群食用的功能性营养食品。本发明的优点是该保健营养食品符合食品所具有的特征,色、香、味俱佳,它还具有免疫机能,纠正免疫系统紊乱,使人体恢复平衡生理状态,以及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降低血糖、防衰益智等功效。
文档编号A23L1/29GK1212139SQ97116919
公开日1999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22日
发明者庞明 申请人:盖一, 庞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