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医学配方食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10771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脾胃虚寒医学配方食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药食同源类配方与新资源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是将“药食同源之中药”的传统中医精髓理论和“多重益生菌”有机结合起来,添加以短肽、益生元、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有保健功能的油脂、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为辅料制成的脾胃虚寒医学配方食品、特定医学配方食品或非医学配方食品。
【背景技术】
[0002]脾胃虚寒,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包括脾阳虚和胃阳虚(亦有认为单指脾阳虚),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脾阳虚证可见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胃阳虚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胃阳虚证以胃失和降症状及阳虚证表现为辨证要点,脾阳虚证则以脾虚失运见症和虚寒证表现为辨证要点,脾胃虚寒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等,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脾胃虚寒也可由脾胃气虚发展而来,《济生方.脾胃虚寒论治》夫脾者,足太阴之经,位居中央,属乎戊己土,主于中州,候身肌肉,与足阳明胃之经相为表里,表里温和,水谷易于腐熟,运化精微,灌溉诸经,若饮食不节,或伤生冷,或思虑过度,冲和失布,因其虚实,由是寒热见焉,方其虚也,虚则生寒,寒则四肢不举,食欲不化,喜噫吞酸,或食即呕吐,或卒食不下,腹痛肠鸣,时自溏泄,四肢沉重,举多思虑,不欲闻人声,梦见饮食不足,脉来沉细软弱者,皆虚寒之候也,”总括以上诸因,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导致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形成脾胃虚寒证:一由脾胃气虚发展而来;二因过食生冷,损伤脾阳、胃阳;“药食同源”是中华原创医学之中对人类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中医历来强调“药疗不如食疗”,食疗成为现代人追求返璞归真、健康饮食的最佳选择;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针、吃药,甚至手术之苦。
[0003]对于特殊营养食品,在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都有相应的规定和开发应用;而我国GB29922-2013《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医学食品明确规定:
2.1.1医学配方食品: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2.1.2特定医学配方食品: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在特定疾病或医学状况下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0004]研究证明中医脾与胃肠道正常菌群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脾胃虚寒与肠道菌群的失调密切相关,脾虚证是反映机体脾胃生理机能不足的综合征,当机体肠胃功能异常时,肠道的微生态系统会受到严重的破坏,大肠杆菌等条件性病原菌大量增殖,双歧杆菌、乳杆菌等益生菌数量显著下降;同时菌群失调又反过来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机体免疫力,削弱肠道的屏障功能,进一步加重疾病,中医传统医学认为脾(即消化系统)为后天之本”,肠胃健康是健康之本,人体营养的99%需要靠肠道吸收,肠内疾病也是万病之源;但随着年龄越大,肠道中有益菌群(益生菌)比例逐渐减少;如双歧杆菌在婴幼儿时期占98%,到中年时降至10%,65岁以后仅占5% ;人越老,益生菌越少,肠道功能也随之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正常菌群在人体消化、免疫和抗病等方面有诸多不可替代的作用;肠道菌群组成的改变与多种疾病,特别是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从已有临床研究发现:益生菌能起到调节肠道菌群,控制肠道炎症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调节方法;
直接口服益生菌虽有一定效果,但是由于益生菌在肠道内无法定植,且停留、占位很少,易流失,停服后有害菌易复发,相关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治疗周期长,往往使用后复发率非常高;为缩短相关患者的治疗周期,减少停药后复发率,本团队通过近叁年来对益生菌在肠道内定植机理的关键技术研究,努力寻求改进益生菌在肠道内定植的“药食同源之中药”复方,考虑到益生菌在肠道内定植的几个关键要素:益生元的存在能起到定植作用、肠道PH环境的降低和提高益生菌细胞的肠道粘附能力等,基于上述要素,本课题组从数十种“药食同源之中药”中筛选合适的食材,首次发现了添加山药、薏仁、鸡内金、芡实和菊粉等药食同源之中药成分的提取物及水苏糖,酵母、L-谷氨酰胺等后,对外源益生菌有很强的定植作用,为肠道微生态制剂中益生菌的组方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目前市场上有利用以食源性短肽为主要原料,添加药食两用的香菇、陈皮、枸杞、山药、茯苓、黄精等的提取物、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组成复合配方,还有利用益生菌为主要原料的产品,但还没有发现结合脾胃虚寒患者的体质特征,依据传统中医的精髓理论,因人而异,黄金配伍以多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提取物精华、多种益生菌、短肽为主要原料,以益生元、碳水化合物、有保健功能的油脂、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为辅料制成的医学配方食品、特定医学配方食品或类似产品。
[0005]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继承中医精髓理论治病方法上,开创性将多种提高脾胃虚寒患者的免疫力的益生菌与“药食同源之中药”复方的提取物有机结合起来,添加以短肽、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有保健功能的油脂、多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为辅料,不仅能够补充脾胃虚寒患者所必需营养素,改善机体营养状况,还能并利用药食两用中草药中的功能因子调节机体功能,益生菌能起到调节肠道菌群,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且人们容易接受的适合脾胃虚寒患者食用的医学配方食品、特定医学配方食品或非医学配方食品。
[0006]
【发明内容】
:
本研发团队根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的要求,结合脾胃虚寒的体质特征,综合当今美国哈佛大学的先进生理学、医药、营养学及临床应用等研究成果,依据“消中寓补”、“均衡调养”的传统中医的精髓理论(肝、脾、肾三脏同调为主原则),采用一种或几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提取物精华及新资源食品、多种益生菌、短肽为主要原料,以益生元、碳水化合物、有保健功能的油脂、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辅料,不仅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脾胃虚寒患者的营养需求,还有理气温里、行气止痛、暖脾止泻、消积化滞、温脾止泻、渗湿利水及增强抵抗力的医学配方食品、特定医学配方食品或非医学配方食品(组合成的复合配方)。
[0007]1、本发明配方的主要成分为: 中药提取物是根据脾胃虚寒患者的体质特征从中医理论中的肝、脾、肾三脏同调为主原则,利用药食两用中草药中的功能因子调节机体功能增强抵抗力,并选取以下几大类药物进行配伍;其中:木香性温、味苦,理气温里、行气止痛、调中导滞;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寒疝腹痛;青皮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作用,主治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乳房胀痛、疝气疼痛、食积气滞之胃脘胀痛;生姜性温,含有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高良姜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肉桂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砂仁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主治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益智仁温脾止泻摄唾、暖肾固精缩尿,用于脾寒泄泻、腹中冷痛;肉豆蔻辛香温燥,能温中理脾、行气止痛,主治胃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呕吐;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能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丁香温中、暖肾,治呃逆、呕吐、心腹冷痛;胡椒能健胃进食,温中散寒,止痛,脾胃虚寒;
本发明所述的药食两用中药提取物是指冬虫夏草(冬虫夏草菌丝体)、蛹虫草、灵芝孢子粉(破壁)、灵芝、铁皮石斛、木香、香附、青皮、生姜、高良姜、肉桂、猴头菇、砂仁、益智仁、鸡内金、肉豆蔻、沙棘、木瓜、莱菔子、山楂、钝顶螺旋藻、丁香、杏仁、麦芽、佛手、胡椒、松花粉、乌药叶、圆苞车前子壳、青钱柳叶、广东虫草子、雪莲培养物、蛋白核小球藻、初乳碱性蛋白、乳矿物盐、红曲米其中的一种、几种或全部,采用生物酶解或预水解SBE提取并微胶囊化,经喷雾干燥及冷冻干燥的提取物后的混合物;
2、多种益生菌:使益生菌能大部分通过胃的强酸环境到达肠道,以促进益生菌的增殖,调节肠内微生态平衡,促进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增强脾胃运动功能,加速药效的吸收,改善黏膜表面的微生物群或酶的平衡,或刺激机体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提高机体定植抗力或免疫力;Xing等用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预处理肝缺血再灌注大鼠,可以明显降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水平并预防肝损伤的发生;选择性肠道脱污染也是调整肠道微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