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烟梗品质的预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611167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善烟梗品质的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草加工技术领域,涉及烟梗品质的改良。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利用打叶复烤线进行压 梗、储梗并进行酶解,从而实现改善烟梗品质的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烟梗是卷烟工业企业的主要副产物,占烟叶总重的25% 30%左右。现阶段烟草行业一般将烟梗膨胀后添加到卷烟配方中,另外,也有将烟梗制备成颗粒梗及薄片进行应用。但由于烟梗的主要成分是细胞壁物质,这些物质的裂解会产生较多的低级醛类、儿茶酚等,其加工产物在卷烟中的应用将会影响卷烟的品质,一般其加工产物的用量均较少,因此,如何提升烟梗加工产物品质,有效提升烟梗加工产物的使用量,最根本的研究方向就是提升烟梗的品质。研究学者通过对烟梗预处理以提升烟梗品质的目的做了较多的研究。彭程等研究了 Co-Y辐照对烟梗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发现该种辐照方式能增加烟梗中多酚的含量;周元清等人利用木质素降解微生物及木质素降解酶处理烟梗,能明显去除烟梗的木质气、刺激性,同时其填充值增加了 35. 2 42. 8% ;林翔等利用复合酶进行了改善烟梗品质的研究,发现处理后的烟梗中,总糖含量提高至22.8%,主要香气成分的总量提升了 27%,改善了香气物质的含量和比例;肖瑞云研究了不同复合酶对烟梗的处理,结果表明复合酶处理能增加烟梗的协调性;陶红等人进行了烟梗的碱处理研究,采用NaOH和H2O2联合处理烟梗,能使得烟梗的细胞壁物质、木质素、总氮和总糖分别下降了 12.71、2. 14、1.24和10. 28%,填充值增大了 10. 34% ;毛耀等人在生物酶作用的基础上开发了 Fe-CA仿酶,该制剂能可高效脱除烟梗中的木质素;李军等人采用了不同溶剂处理烟梗,后制成梗丝,发现溶剂处理后,梗丝的填充值增加了 11. 4%,同时其化学成分及致香成分含量有较大的变化,对梗丝内在品质有较好的改善;朱俊召等人对烟梗预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研究,采用了浸梗和微波润梗结合的预处理工艺,发现该处理工艺能节省生产时间,使得梗丝的填充值有较大的提闻。另外,烟梗预处理的相关专利也较多。专利03117228. 8中介绍了采用微波固体介质颗粒做媒介,与烟梗混合加热,能减少烟梗的木质气,改善品质;专利201010239039. O公开了利用除杂、蒸梗、切梗的预处理工艺;专利20101025022.4介绍了浸梗、微波加热、缓冲喂料、计量、压梗、切丝的烟梗预处理工艺,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质量;专利200710054816. 2公开了水洗、储存、介质浸泡、膨胀、加料的预处理工艺,得到的梗丝颜色及形状与烟丝接近,搀兑均匀性高,内在品质好;专利201010039155. 8公开了一种烟梗原料的预处理方法,采用铵盐和生石灰对烟梗进行处理,堆码20 40天,能改善烟梗理化结构,并提高了烟梗的内在品质;专利201010252392. 2公开了一种应用蒸汽爆破与酶处理技术改善烟梗质量的工艺,解决了现有梗丝处理工艺中存在的处理周期长且回潮效果差的问题,优化了现有梗丝处理工艺;专利200510104443. 6介绍了一种复合酶制剂用于烟梗生产的工艺,能显著改善烟梗的杂气及刺激性。另外,美国专利5564444介绍了一种长梗及短梗混合应用的方法;美国专利4388933也介绍了采用弱碱及过氧化氢降低烟梗中的木质素含量的方法。美国专利5873372A也介绍了蒸汽爆破的方法,可以改善烟梗的内在品质。总体而言,尽管现阶段对烟梗处理有了较多的研究,且获得了不同的效果,但由于烟梗的特殊组织结构,外围由一层蜡质物质包裹,一般大分子物质很难直接渗入到组织结构中对细胞壁物质进行作用,必须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式破坏烟梗的组织结构后,才有利于后期处理。有研究者采用化学方式如NaOH及H2O2的方式进行处理,但化学物质容易产生污染,导致后续处理成本增加;也有人采用物理方式进行作用,如蒸汽爆破,但所需能量较高;而其它各种生物制剂的加入,由于均为大分子物质,很难直接接触到烟梗内部组织,作用效率不高,因此首先需要对烟梗组织结构进行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操作简便、能够有效改善烟梗品质的预处理方法。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一种改善烟梗品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梗叶分离烟叶经打叶、筛分后得到烟梗,控制烟梗含水率为16 19% ;(2)压梗、酶制剂添加及储梗将烟梗置于压梗机中压成梗片,再按照梗片质量3 5 %的比例添加酶制剂,添加酶制剂后的梗片置于温度40 50°C、湿度50 % 60%的密封仓库中储存24h;所述的酶制剂由果胶酶、漆酶和纤维素酶组成,其质量比为5:2:3;(3)烤梗储存后的梗片用滚筒烤梗,烤梗温度140 150°C,控制梗片含水率为11 13%,装箱备用,完成梗片的预处理。所述梗片的厚度为I 2mm、含水率为16 19%。采用空气压缩的方式添加酶制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I)本发明结合现有打叶复烤及烟梗处理工艺,将压梗工序进行提前,直接对打叶复烤后的烟梗进行压梗,破坏其组织结构,再采用酶制剂进行作用,使得酶制剂能直接与烟梗内部组织进行作用,保证了作用效率,再配合后期的储梗过程,有效的改善了烟梗的内在品质,更利于后期的加工;(2)整个加工过程不产生污染,利用现有设备经工艺改进后即可实现,可操作性强。(3)操作简便,便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I
将烟叶进行梗叶分离,得到含水率为16%的烟梗,后采用压梗机进行压梗,得到厚度为1mm、水分为16 17%的梗片,后按照3%的比例采用空气压缩的方式添加酶制剂(果胶酶、漆酶及纤维素酶,其质量比为5 2 3)在梗片上,后置于温度为40°C、湿度为60%的密封仓库中进行储梗,时间为24h,再采用滚筒进行烤梗,温度为140°C,调整梗片水分达11%,采用纸箱进行装箱备用,得到改良品质后的梗片,完成梗片的预处理。对照样为未处理烟梗。通过化学分析表明(见表I和表2):实验样品与对照相比,总氮及烟碱含量有所下降,分别从I. 75%和O. 45%下降到I. 57%和O. 40%,分别下降了 10. 28%和11. 11%;还原糖含量有所上升,从21. 80 %上升到23. 33 %,上升了 6. 56 %。另外,木质素及纤维素含量下降明显,分别从6. 22%和9. 00%下降到5. 66%和8. 12%,分别降低了 9. 00%和9. 78%。表I常规化学分析结果
编号总糖%钾% 还原糖% 烟碱%氯%总氮%对照 26.77±0.67 5.07±0.08 21.80±0.53 0.45±0.02 1.94±0.07 1.75±0.03 样品 26.80±0.10 5.14±0.06 23.33±0.23 0.40±0.01 1.97±0.02 1.57±0.03表2细胞壁物质组分分析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改善烟梗品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梗叶分离烟叶经打叶、筛分后得到烟梗,控制烟梗含水率为16 19%; (2)压梗、酶制剂添加及储梗将烟梗置于压梗机中压成梗片,再按照梗片质量3 5%的比例添加酶制剂,添加酶制剂后的梗片置于温度40 50°C、湿度50 % 60 %的密封仓库中储存24h;所述的酶制剂由果胶酶、漆酶和纤维素酶组成,其质量比为5 :2:3; (3)烤梗储存后的梗片用滚筒烤梗,烤梗温度140 150°C,控制梗片含水率为11 13%,装箱备用,完成梗片的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善烟梗品质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梗片的厚度为I 2mm、含水率为16 19%。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善烟梗品质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空气压缩的方式添加酶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烟梗品质的预处理方法。将打叶复烤后的烟梗直接压成梗片,并添加酶制剂,梗片置于温度40~50℃、湿度50%~60%的环境中储存24h。再用滚筒烤梗,烤梗温度140~150℃,控制梗片含水率为11~13%,装箱备用,完成梗片的预处理。本发明结合现有打叶复烤及烟梗处理工艺,将压梗工序进行提前,直接对打叶复烤后的烟梗进行压梗,破坏其组织结构,再采用酶制剂进行作用,使得酶制剂能直接与烟梗内部组织进行作用,保证了作用效率,再配合后期的储梗过程,有效的改善了烟梗的内在品质,更利于后期的加工。整个加工过程不产生污染,利用现有设备经工艺改进后即可实现,可操作性强,便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文档编号A24B5/16GK102613685SQ20121006359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2日
发明者冯斌, 华一崑, 向成明, 杨德中, 胡巍耀, 陈微, 颜克亮, 高锐 申请人: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