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5904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推进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进容器(Propelling Container),通过使中管滑动 (slide)而挤压(挤出)容器内的内容物,从注出头(dispenser head)的 开口部分注出内容物。
背景技术
作为使安装在容器本体部分上的度盘(dial)(旋转体)转动而适当 地推进内容物的推进容器,以往可以列举填充着口红、唇膏或者粘贴用膏 剂(paste)等的容器来作为代表例。
近年来,此类容器也开发了一种如下容器收纳粘性化妆材料作为内 容物,通过配置在容器内的中管来挤压所述内容物,并从注出头的喷出孔 排出(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平8-229461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 2005-168745号/>才艮)。而且,此类容器还开发了如下商品多用作力文入粘 度比较低的膏状化妆材料、美发材料(hair dressing)或者止汗剂 (antiperspirant)等的容器,而且不仅推进内容物本身,还采用了从注 出头的喷出孔挤出适量内容物,然后涂抹所述挤出的内容物的使用形态 (例如参照专利第3403727号公报)。
但是,这些文献中所揭示的以往的推进容器中,度盘(作用环、转动 体等)是在容器本体周围平滑地旋转,所以难以把握内容物的推进状况, 而且虽然中管是位于容器本体的最下端,但依然会因为度盘的误操作而附 加使所述中管更向下滑动的力,还可能使构成推进机构的构成构件等破 损。
4此外,即使在安装着盖子的状态下,也有时会因为推进机构部的误旋转 或容器本体内的残余压力而挤出内容物并向盖子与注出头的间隙泄漏,而且,
因为内容物的粘度,当颠倒放置容器时也担心内容物会从开孔流出,从而要 求进一步改善所述部位的密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出一种气密性高且新颖的推进容器,容易把握内 容物的推进状况,且确实地防止因度盘的误操作所引起的构成构件的破 损,并且可以不管内容物的性状而确实地填充、保持。
另外,本发明的其它课题在于提出 一种可以确实地避免如上所述的内 容物的泄漏的新颖的推进容器。
本发明的推进容器,包括内筒,具有可旋转地竖立在底部的螺旋杆 (screw rod), iU吏由侧壁所包围的内侧空间为内容物的填充空间;注出 头,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所述内筒的口部,且具有与填充空间连接的至少一 个喷出孔;中管,与螺旋杆螺旋扣合,且具有与内筒的侧壁内面弹性接触 的环状滑动带;环状密封构件,配置在所述中管的内侧,以维持所述中管 和螺旋杆彼此之间的气密状态;旋转体,通过连杆(connect rod)而使 所述螺旋杆旋转,使所述中管维持气密状态地沿着螺旋杆的轴心而滑动, 将填充空间内的内容物挤出并从注出头的注出口排出;以及盖体,装卸自 如地扣合在内筒的上部,而将注出头收纳在其内侧;所述推进容器的特征
在于,
所述旋转体包括底壁部分,连接在连杆的下端;以及周壁部分,从 所述底壁部分的边缘部起沿着内筒的外周面而延伸且包围内筒的周围,并 可旋转地由所述内筒而保持;
在所述旋转体上设置弹性体,随着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而与设置在内筒 上的凸部重复接触、背离,从而引起呻哒(click)感,在所述螺旋杆的基部配置着挡止板(stopper),在中管位于填充空间 的最下端的状态下连接在所述中管的下部,以阻止所述旋转体旋转。在所述构成的推进容器中,优选可以设置外筒,无法旋转地固定保l 在所述内筒的上部,且包围直到旋转体的周壁部分的前端为止的区域,且 使所述外筒为透明体。所述注出头的喷出孔可以构成为包括开口,与填充空间连接;障壁, 空开间隔而配置在所述开口的中央部,并碰触要挤出的内容物;以及架桥 (bridge),将一端连接在障壁、另 一端连接在开口的内边缘部以固定保 持所述障壁,并且在障壁的周围将所述开口划分成多个;此时,在架桥的 上端与开口的上端之间形成阶差。此外,在所述内筒的外周面上可以设置凹部,使注出头的下端面露出 并容易从内筒上取下所述盖体。所述弹性体优选应用纵凸缘(rib)状弹性 薄片、或者环状弹簧构件,所述环状弹簧构件是使一对弹性臂、及槽形突 出片组合而成,其中所述一对弹性臂保留变位量地从两个方向来对收容螺 旋杆基部的基部轴环的外周面进行夹持,所述槽形突出片在所述弹性臂的 各端部遍及双方而分别一体地连接,且可4氐接地对所述内筒的凸部施压, 当应用环状弹簧构件时,预先在所述槽形突出片的至少其中一方的前端部 设置与所述凸部接触、背离的突起。在所述构成的推进容器中,在旋转体的底壁部分或者周壁部分设置弹 性体,伴随旋转体的旋转,所述弹性体以固定间隔而与设置在内筒上的凸 部接触、背离,由此引起呻哒感,使得内容物的推进状况变得容易把握。而且,在中管位于填充空间的最下端的状态下,中管连接在设置在螺 旋杆的基部的挡止板以阻止旋转体的旋转,因此中管不会受到使构成构件 破损的力。另外,通过在螺旋杆与中管彼此之间配置环状密封构件,可以 提高容器的气密性。当注出头的喷出孔应用单一的开口时,喷出内容物时容易形成为鼓起形状,而通过在开口的中央部配置轮廓和所述开口同等的障壁,并利用与 开口的上端之间形成阶差的架桥来固定保持,而将所述开口划分成多个, 可以与由阶差带来的效果相抵消而在鼓起形状得到緩和的状态下喷出内 容物。另外,在形成着阶差的区域中,由架桥分割开的内容物在到达开口 的上端的期间会汇合而变成与喷出孔形状一致的形状,这样可以提高装饰 效果。此外,本发明是一种推进容器,包括内筒,收纳内容物;成弓状截 面的注出头,安装在所述内筒的口部,在顶面的中央部具有与由侧壁包围 而成的内侧空间连接的至少一个喷出孔;以及盖体,可装卸地与内筒的上 部扣合,并将所述注出头收纳在其内侧;适当地挤压内筒内的内容物,并 通过所述注出头的喷出孔而排出内容物,所述推进容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注出头的顶面设置包含所述喷出孔的凹部,在所述盖体的背面设置密封盖,具有与注出头的凹部相符的隆起壁, 在安装盖体时所述隆起壁碰触注出头的凹部以堵塞所述喷出孔,在所述密封盖与盖体彼此之间配置着弹性构件,在按紧盖体时利用其 斥力(repulsion)将所述隆起壁牢牢地4氐在凹部,而形成接触区域。在所述构成的推进容器中,所述弹性构件可以使用具有包围喷出孔的 全部的内径的0形环(0-ring)。所述形态的推进容器中,由于在盖体的背面设置着与注出头的凹部抵 接、相符(一致)的隆起壁,所以盖体与注出头彼此之间不会产生间隙, 内容物不会泄漏。此外,通过在密封盖与盖体彼此之间配置弹性构件,而在按紧盖体时会 因所述弹性构件的斥力而使隆起壁牢牢地抵在注出头的凹部,因此可以实现 更确实的密封。图l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推进容器的实施形态的截面图。图2是表示

图1所示的推进容器的凹部的平面形状的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推进容器的安装着盖体的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推进容器的密封盖的抵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推进容器的其它实施形态的图。 图6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推进容器的其它实施形态的图(与相当于图 2的B-B截面的截面对应)。图7是表示图6的D-D截面的图。 图8是弹性体的外观立体图。图9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推进容器的又一其它实施形态的截面图。 图IO是表示图9所示的推进容器的凹部的平面形状的图。 图ll是表示图9所示的推进容器的安装着盖体的状态的图。 图12是表示图9所示的推进容器的密封盖的抵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推进容器的其它实施形态的图。[符号的说明]1内筒la底部lb侧壁lc 口部ld凸缘2螺旋杆2a平面2b平面3基部3a圆盘3b筒体3bl栓轴3b2卡止爪4注出头4a凹部4b内周壁4c外周壁4d喷出孔4dl开口4d2障壁4d3架桥4e顶面5中管5a中管本体5b滑动带5c扣合部分6旋转体6a底壁部分6b周壁部分7连杆7a纵凸缘8基部轴环8a卡止爪9壁部9a切口部9b切口部9c纵凸缘9d纵凸缘9e纵凸缘9f纵凸缘10弹性体11壁部12凸部13储存凹部13a爪部14密封构件15按压构件15a面15b面15c爪16挡止板17凸部18周壁18a环状槽18b螺紋部19外筒19a插入构件20凹部21盖体21a盖本体21b密封盖21c弹性构件21d隆起壁22弹性体22a弹性臂22b弹性臂22c突出片22d突出片22e突起22f突起923栓体24凸缘(纵凸缘)h贯穿孔d筒体e环状槽i贯穿孔t凸部5变位量J凸缘J'槽K间隔P阶差R内径M填充空间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式来具体说明本发明。图1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推进容器的实施形态的示意图(图2的B-B 截面)。而且,图2是表示图1的A-A截面的图,图3是表示图1的C-C 截面的图,另外,图4是通过部分截面来表示图1所示的容器外观的立体 图。图中的l是形成容器本体部分的内筒。所述内筒l包含在中央部具 有贯穿孔h的底部la、以及/人所述底部la的边纟彖部竖立起来的侧壁lb, 在所述内筒1内侧被区分形成的空间是内容物的填充空间M,且平面轮廓 为椭圆形状(参照图2)。此外,2是可旋转地竖立在内筒1的底部la上的螺旋杆。所述螺旋杆 2包含轨道(race track)状的异形截面的中空体,所述中空体上设置着 在彼此对向的位置上不具有螺紋部的一对平面2a、 2b (参照图2)。3是与螺旋杆2的下端一体连结并使所述螺旋杆2在内筒1的底部la 竖立的基部。所述基部3包含圆盘3a,配置在内筒1的底部la上;以 及筒体3b,连接在所述圆盘3a的下表面,并通过底部la的贯穿孔h而向 内筒1的外侧突出。如图3所示,在筒体3b的内侧形成着十字状栓的槽 3bl,在其外侧形成着卡止爪3b2 (参照图1)。此外,图1中的4是通过底切(under cut)扣合等方法而装卸自如 地与内筒1的口部lc扣合的注出头。注出头4在所述例中是例示为弓状 的截面形状,在其中央区域形成着平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凹部4a,在 其边缘部形成着环状槽e,利用内周壁4b、外周壁4c而使内筒1的口部 lc扣合。
将喷出孔4d的主要部分放大,如图5 (a)、图5 (b)所示,包括 开口 4dl;障壁(应用圆盘状的构件)4d2,空开间隔K而配置在所述开口 4dl的中央部;以及凸缘状的架桥4d3,将一端连接在障壁4d2、另一端具 有阶差P而连接在开口 4dl的内边缘部,以固定保持所述障壁4d2;通过 配置多个所述架桥4d3,而将开口 4dl在障壁4d2周围划分成多个。
5是具有与内筒1的填充空间M相同的平面形状(椭圆)的中管。中 管5包含中管本体5a,具有使螺旋杆2通过且形成着与所述螺旋杆2 的螺紋部扣合的螺紋部的贯穿孔i,并在其上部挤压填充空间M内的内容 物;以及环状的滑动带5b, 一体地设置在中管本体5a的侧壁上,并在上 下两点与内筒l的侧壁内面弹性接触。
6是设置在内筒1的下部的旋转体(度盘)。旋转体6包含底壁部分 6a,空开间隔而配置在内筒1的底部la上;以及周壁部分6b,从底壁部 分6a的边缘部起沿着内筒1的外周面而竖起(延伸)且包围内筒1的周 围;通过底壁部分6a及周壁部分6b而形成朝上开放的杯状的截面。
7是一体设置在旋转体6的底壁部分6a的中央部的连杆。在连杆7 的周围空开间隔而排列着十字状的纵凸缘7a,由此形成与筒体3b的栓槽 3bl相符的栓轴(参照图3)。
8是在旋转体6的底壁部分6a包围连杆7并朝上开放的基部轴环。螺 旋杆2中的基部3的筒体3b伸入所述基部轴环8的内侧,形成在内壁面 上的卡止爪8a和筒体3b的卡止爪3b2扣合,由此将旋转体6无法拔出地 保持在内筒1的下部。在内筒1的贯穿孔h中空开间隔而配置着多个凸缘ld(也可以是凸部),以使凸缘Id的前端接近基部轴环8的外壁上部,从 而防止与所述基部轴环8彼此间产生的间隙所引起的晃动。
9是在包围基部轴环8而配置在旋转体6的底壁部分6的壁部,10是 设置在壁部9的外表面的弹性体。所述弹性体10在所述例中显示为纵凸 缘状的弹性薄片(以下将弹性体IO记作弹性薄片10)。 ll是设置在内筒1 的底部la的下表面上的壁部,12是遍及壁部11的内面的圓周且空开失见定 间隔而排列的凸部。凸部12具有与设置在壁部9的弹性薄片IO的一部分 接触的突出量,使旋转体6旋转而弹性薄片IO会与凸部12重复接触、背 离,由此会产生呼哒感。
另外,图1中的13是设置在中管本体5a的贯穿孔i的正下方内侧、 且在其下端具有开口的储存凹部,14是安装(弹性嵌合)在螺旋杆2上的 环状密封构件。所述环状的密封构件14包含位于储存凹部13中且维持与 螺旋杆2彼此间为气密状态的0形环、衬垫(packing)等。此外,15是 在储存凹部13中通过内侧面的至少两个面15a、 15b来保持环状密封构件 14的按压构件。在所述按压构件15的外壁上设置着爪部15c、以及密封 唇口 (sealing lip) 15d,所述爪部15c连接在设置在储存凹部13内壁 上的爪部13a,防止从所述储存凹部13中拔出,所述密封唇口 15d与所述 储存凹部13的内壁弹性接触,以维持密封状态,由此将按压构件15与中 管本体5a彼此之间保持为密封状态。
16是设置在构成基部3的圆盘3a的上表面的挡止板(凸缘等),17 是设置在中管本体5a的下端且具有连接在挡止板16的突出量的凸部。在 中管5位于填充空间M最下端的状态下,中管本体5a的凸部17连接在挡 止板16,阻止旋转体6旋转,以使中管5不向下侧滑动。
18是在内筒1的口部lc的正下方(注出头4的外周壁4c的正下方) 与内筒1的外壁一体设置的周壁。所述周壁18与内筒1的外壁协动,而 在彼此之间形成朝下开放的环状槽18a。19是外筒,隔开间隙而配置在内筒1的外侧,且包围直到旋转体6 的周壁部分6b前端为止的区域。外筒19在其上端设置着插入构件19a, 像底切一样通过扣合方法及纵凸缘等的卡止方法而使外筒19无法旋转且 无法拔出地卡止在环状槽18a内。
20是在周壁18的上部位置局部地设置在内筒1的外壁上的凹部。所 述凹部20用来使注出头4的外周壁4c的下端面露出,在所述部位》文入开 放构件(例如线圈等的扁平构件)并挤压注出头4,由此可以取出所述注 出头4。
此外,图1的21是与周壁18的螺紋部18b扣合而将容器维持成密封 状态的盖体。盖体21包含盖本体21a;密封盖21b,固定保持在所述盖 本体21a的背面,且在其中央部具有与注出头4的凹部4a相符的凸部t; 以及0形环21c,在密封盖21b的背面弹性保持所述密封盖21b。按紧盖 体21时,密封盖21b的凸部t与注出头4的凹部4a弹性接触,而将注出 头4的注出口保持为气密(或者液密)状态。
所述推进容器在中管5与螺旋杆2彼此之间配置着环状密封构件14, 并通过按紧盖体21而将填充空间M维持为气密(或者液密)状态,即便 填充粘性比较低的液状物作为内容物也不会漏出,此外,即便是含有挥发 (挥散)成分的内容物,也能避免成分的挥散。
在如图1所示的中管5位于内筒1的最下端的状态下,例如当误使旋 转体6逆向旋转时,设置在圆盘3a上的挡止板16会与设置在中管5 (中 管本体5a)的下端的凸部17连接,从而所述旋转体6不会旋转,不会引 起构成构件的破损。
为了使中管5向注出头4滑动而从喷出孔4d'挤出填充空间M内的内 容物而转动旋转体6时,设置在壁部9上的弹性薄片10会与壁部11的凸 部12重复接触、背离,此时会产生^哒感,从而容易把握内容物的推进 状况,从喷出孔4d喷出鼓起形状平緩的内容物。通过使用透明体来构成外筒19,可以由^L觉确i/v内容物的剩余量,并且可以对容器赋予美感。此时,内筒1也可以由半透明体来构成(包含着色的情况)。
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表示了将弹性薄片10设置在壁部9上、将凸部12设置在壁部11上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将弹性薄片10与凸部12调换而设置,关于此点并无限定。
此外,在螺旋杆2旋转时,为了防止中管5以及内筒1 一起转动,而将其平面轮廓设为椭圆形状,但是只要可以应用能抑制一起转动的构造,并不 一 定要特别设为椭圆形状,所述形状可以变更成任意形状。
图6是通过与所述图1同等的截面(相当于图2的B-B截面的截面)来表示按照本发明的推进容器的其它实施形态的图,图7是图6的D-D截面图,图8是外观立体图。
图中的符号22是随着旋转体6旋转而产生咔哒感的弹性体。所述弹性体22包含如下环状的弹簧构件无法旋转地嵌入壁部9的对向位置上所形成的切口部9a、 9b中,载置并定位在纵凸缘9c-9f上,且所述弹性体22包含 一对弹性臂(弯曲臂)22a、 22b,保留变位量5 (参照图7)而从两个方向来对基部轴环8的外周面进行夹持;以及槽形突出片"c、22d,遍及所述弹性臂22a、 22b的各端部而分别一体地连接,并可抵接地对所述凸部12施压;在所述槽形突出片22c、 22d的各前端部一体设置着突起22e、 22f。
所述弹性体(环状的弹簧构件)22中,设置在弹性臂22a、 22b两端部上的槽形突出片22c、 22d可抵接地对所述凸部12施压,在突起22e、22f由于旋转体6的旋转而与凸部12接触的期间,挤压力会作用于所述突起22e、 22f,所以会沿着凸部12的外表面而平滑地滑动,由此会产生具有时髦感的啼哒感。
所述图6 ~图8所示的弹性体(环状的弹簧构件)22是将突起22e、
1422f分别设置在突出片22c、 22d的前端,但是所述突起22e、 22f可以仅设置在突出片22c、 22d的任一方上,而且并不限于设置在两个部位的情况。
而且,切口部9a、 9b的宽度W、深度g (参照图8)设定成与突出片22c、 22d的宽度、厚度相符的尺寸即可,由此使构件彼此之间不会产生间隙,所以可避免"晃动"或伴随晃动而产生的声音。
其次,参照图9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形态。
图中的l是内筒。在所述内筒1的下部组装着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包含旋转体6,包括底壁部分6a、以及周壁部分6b而可旋转地保持在内筒1的端部,所述底壁部分6a空开间隔而配置在内筒1的底部la上,所述周壁部分6b从所述底壁部分6a的边缘部起沿着内筒1的外周面竖起(延伸),且包围内筒l的周围;螺旋杆2,竖立配置在所述旋转体6的底壁部分6a的中央,与所述旋转体6的旋转同步旋转;中管5,与所述螺旋杆2扣合,通过旋转体6的旋转而可以在内筒1内上下升降移动;以及滑动带5b,具有与中管5的边缘部一体连结且与设置在内筒1的内壁上的槽或凸缘J扣合的凸缘或者槽J',并引导所述中管5的直线性的升降移动。
此处,如图9的假想线所示,所述螺旋杆2的截面形状例示了在对向部位形成平行的平面,但是螺旋杆2并不限定于图示的情形,也可以采用和普通推进容器相同的圆形截面(整圆)的螺旋杆。
4是注出头。所述注出头4包含顶面4e以及与所述顶面4e的边缘部一体形成的外周面4c,所述注出头4安装(可由底切扣合或由螺紋而扣合)在内筒1的口部lc,且在顶面4e的中央部设置着连接在内筒1内的多个喷出孔4d,而成为弓状的截面形状。喷出孔4d并不一定要设置多个,只要至少 一个便可,可以根据内容物的粘度或使用形态而适当地变更。
4a是i殳置在注出头4的顶面4e上的凹部。如图10所示,所述凹部4a成椭圓形状,使指尖接触所述部位并沿着其表面而滑动指尖,由此拉出内容物。
18是在内筒1的口部lc的正下方(注出头4的外周壁4c的正下方)与内筒1的外壁一体设置的周壁。所述周壁18与内筒1的外壁协动,而在彼此之间形成朝下开放的环状槽18a。
19是隔开间隙而配置在内筒1的外侧、并包围直到旋转体6的周壁部分6b的前端为止的区域的外筒。在外筒19的上端i殳置着插入构件19a,通过像底切一样的扣合方法及纵凸缘等的卡止方法,将外筒19无法旋转且无法拔出地卡止在环状槽18a内。此外,外筒19与内筒1 一起形成容器本体。
另外,也可以一体地构成内筒1及外筒19。
而且,21是装卸自如地与内筒1的周壁18扣合(螺旋扣合)的盖体,21b是配置在盖体21的背面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21b在其中央部分具有与注出头4的凹部4a相符的圆形的隆起壁21d,在密封盖21b的外周侧面形成环状突条或突起,由此固定保持在盖体21的内面上部。
另外,21c是配置在盖体21与密封盖21b彼此之间的以0形环为例而表示的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21c具有包围喷出孔4d的全部的内径R(参照图10),在按紧盖体21时利用其斥力而将隆起壁21d牢牢地抵在凹部4a,从而形成面接触区域(密封部)P (参照图11)。
所述构成的推进容器利用由内筒1的内壁、中管5、及注出头4所包围的区域而划分形成内容物的收纳空间M,使旋转体6旋转,利用螺旋杆2来使中管5朝向上方滑动,由此从注出头4的喷出孔4d而挤出收纳空间M中所存在的内容物(未图示)。
当按紧盖体21时,如图11所示,配置在盖体21上的密封盖21b的隆起壁21d与注出头4的凹部4a相符。如果在此状态下进一步按紧(0形环的外露螺紋(exposed thread)部分),那么如图12所示,由于弹性构件21c的斥力而使隆起壁21d牢牢地抵在凹部4a (面接触),从而确实地进行密封。
关于隆起壁21d与凹部4a,优选隆起壁21d的曲率(curvature)大于凹部4a的曲率,此时,在按紧盖体21的过程中,首先,隆起壁21d会在包围喷出孔4d的范围内相对于凹部4a而造成线^接触(line contact )。接着,如果进一步按紧盖体21,那么位于盖体21与密封盖21b彼此之间的弹性构件21c会挤进密封盖21b的隆起壁21d,在按完盖体21的状态下,由于弹性构件21c的斥力而使隆起壁21d牢牢地抵在(面接触)凹部4a上,从而确实地进4于密封。
.所述实施例中,表示了在注出头4的顶面4e上设置具有椭圆的平面形状的凹部4a的情况,但是所述凹部4a的形状并不仅仅限定于椭圓,而是根据设计(design)或可用性来适当地变更,本发明中特别优选具有整圓以外的异形的凹部4a的注出头4的密封才几构。此外,所述实施例中例示了 0形环来作为弹性构件21c,但是除了 0形环以外,只要是在盖体21按紧结束的状态下将密封盖21b的隆起壁21d牢牢地抵在凹部4a的形状,便可以选择各种形状。
图13是表示推进容器的其它实施形态的图,所述推进容器是采用具有圆形截面(整圆)的螺旋杆来作为螺旋杆2,并在中管5的上表面配置了具有与所述螺旋杆2扣合的螺紋部的密封构件14。
本例如下中管5包含扣合部分5c以及中管本体5a,所述扣合部分5c遍及螺旋杆2的圆周而扣合,所述中管本体5a包围所述扣合部分5c,并且利用空开间隔而排列的多根凸缘24而与所述扣合部分5c —体地连结,在所述中管5上配置着密封构件14。所述构造的推进容器可以在密封构件14、扣合部分5c以及中管本体5a^f皮此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的下侧设置栓体23 (在中管5升降移动时,密封构件14变形,密封性降低这样的事态产生的情况下补充性地确保气密性),通过与所述密封构件14的协动来确保与螺旋杆2在扣合部的密封。所述图13所示的推进容器确保弹性构件21c与密封盖21b中的喷出孔4d的密封,且在中管5上配置着密封构件14,所以收纳空间M的密闭性也极高,特别适合于收纳挥发性高的内容物等。
当将密封构件14安放在中管5上时,可以采用将另外成形的密封构件14嵌合、安放到如上所述成形的中管5上,或者可以采用嵌入成形(Insert Molding)等,所述嵌入成形是将已预先成形的密封构件14或中管5中的任一方作为嵌入材而安放在模具中,将另一方的构件射出成形而一体化。
关于中管5的扣合部分5c以及中管本体5a彼此之间所形成的间隙,当采用将所述部分埋成实心,利用嵌入成形等而使密封构件14与中管5熔接这样的构成时,可以省略栓体23。
此外,弹性构件21c以及密封构件14的材质优选采用软材质的材料,特别优选橡胶(gum)、或热塑性弹性体(烯烃系弹性体(olefin elastomer )、苯乙歸系弹性体(styrene elastomer )、酉旨系弹性体(ester elastomer)等)。
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密封性高、能够通过咔哒感来确认内容物的排出状况的推进容器。此外,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在按紧盖体时能够提高所述盖体、与注出头彼此之间的密封性的推进容器。
权利要求
1、一种推进容器,包括内筒,具有可旋转地竖立在底部的螺旋杆,使由侧壁所包围的内侧空间为内容物的填充空间;注出头,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所述内筒的口部,且具有与填充空间连接的至少一个喷出孔;中管,与螺旋杆螺旋扣合,且具有与内筒的侧壁内面弹性接触的环状滑动带;环状密封构件,配置在所述中管的内侧,维持与螺旋杆彼此之间的气密状态;旋转体,通过连杆而使所述螺旋杆旋转,使所述中管在维持气密状态下沿着螺旋杆的轴心滑动,而挤压填充空间内的内容物以从注出头的注出口排出填充空间内的内容物;以及盖体,装卸自如地扣合在内筒的上部,将注出头收纳在其内侧;所述推进容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包含底壁部分,连接在连杆的下端;以及周壁部分,从所述底壁部分的边缘部起沿着内筒的外周面延伸且包围内筒的周围,可旋转地由所述内筒保持;在所述旋转体上设置着弹性体,随着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而与设置在内筒上的凸部重复接触、背离,产生咔哒感,在所述螺旋杆的基部配置着挡止板,在中管位于填充空间的最下端的状态下连接在中管的下部,以阻止所述旋转体的旋转。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进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筒的上 部设置着外筒,所述外筒无法旋转且无法拔出地卡止,且包围直到旋转体 的周壁部分的前端为止的区域。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是由透 明体而形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推进容器,其特征 在于,所述注出头的喷出孔包含开口,与填充空间连接;障壁,空开间 隔而配置在所述开口的中央部,碰触要挤出的内容物;以及架桥,将一端 连接在障壁上,另一端连接在开口的内边缘部,以固定保持所述障壁,并且在障壁的周围将所述开口划分成多个;在所述架桥的上端与开口的上端之间设置阶差。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推进容器,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内筒的外周面上设置着凹部,用来使注出头的下端面露出, 而容易从内筒上取下所述盖体。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推进容器,其特征 在于,所述弹性体包含纵凸缘状的弹性薄片。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推进容器,其特征 在于,所述弹性体包含使一对弹性臂、以及槽形突出片组合而成的环状弹 簧构件,其中所述一对弹性臂保留变位量地从两个方向来对收容螺旋杆基 部的基部轴环的外周面进行夹持,所述槽形突出片在所述弹性臂的各端部 遍及双方而分别 一体地连接,且可抵接地对所述凸部施压,在所述槽形突出片的至少其中一方的前端部设置着突起。
8、 一种推进容器,包括内筒,收纳内容物;弓状截面的注出头, 安装在所述内筒的口部,且在顶面的中央部具有与由侧壁所包围的内侧空 间连接的至少一个喷出孔;以及盖体,可装卸地与内筒的上部扣合,将所 述注出头收納在其内侧;适当地挤压内筒内的内容物,通过所述注出头的 喷出孔来排出内容物,所述推进容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注出头的顶面"i殳置着包含所述喷出孔的凹部, 在所述盖体的背面设置着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具有与注出头的凹部相符的隆起壁,在安装盖体时所述隆起壁碰触注出头的凹部以堵塞所述喷出孔,在所述密封盖与盖体彼此之间配置着弹性构件,在按紧盖体时利用其 斥力将所述隆起壁牢牢地抵在凹部,而形成接触区域。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推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是具有 包围喷出孔的全部的内径的0形环。
全文摘要
一种推进容器,包括内筒1,在底部具有螺旋杆2,且由侧壁而构成内容物的填充空间M;注出头4,安装在所述内筒1上,且具有喷出孔;中管5,与螺旋杆2扣合,且具有与内筒1的侧壁弹性接触的滑动带5b;密封构件14,配置在所述中管5的内侧,将所述中管5与螺旋杆2之间密封;旋转体6,通过连杆7而使所述螺旋杆2旋转,挤压内容物而从喷出孔排出内容物;以及盖体21,在内筒1上装卸自如;所述旋转体6包含底壁部分6a,连接在连杆7的下端;以及周壁部分6b,从所述底壁部分6a的边缘部起沿着内筒1的外周面而延伸且包围内筒的周围,从而可旋转地被所述内筒1保持。而且,在所述旋转体6的所述底壁部分6a或周壁部分6b上设置弹性体10,所述弹性体10随着旋转体6的旋转,而与设置在内筒1上的凸部接触、背离,产生咔哒感,在所述螺旋杆2的基部3配置挡止板16,所述挡止板16在中管5位于最下端的状态下连接在中管5的下部,以阻止旋转体6的旋转。
文档编号A45D40/00GK101674749SQ20078005290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5日
发明者后藤孝之, 水嶋博, 那须美惠子 申请人:株式会社资生堂;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