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用拉链的锁合端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394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座椅用拉链的锁合端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这里所描述的各实施例涉及一种接合于车辆座椅的座椅表皮的拉链的锁合端处
理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座椅包括椅垫(座椅底部)和椅背。例如,椅背由包括背片和侧片的座椅表皮所覆盖。拉链接合于背片与侧片之间的每个边界部。当组装椅背时,在拉链被拉开的同时将座椅表皮放置在椅背的背靠垫上,并且然后,锁合拉链。在这种情况下,拉链的锁合端将向着椅背下方延伸。优选将该延伸的锁合端收纳在椅背中。JP-H11-16^63_A提出了一种其中向椅背下方延伸的拉链的锁合端被折回而收纳在座椅表皮与背靠垫之间的间隙之中的结构。当拉链的锁合端折回到座椅表面内时,由于叠加了折回的锁合端,所以座椅表皮的厚度增加了该折回的锁合端的厚度。此外,收纳的可操作性不佳。此外,由于拉链的折回部变得多余,所以座椅自身的重量和组装的成本增加。进一步地,由于拉链的拉片自由地处于非固定的状态而移动,所以由于伴随发动机的起动或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所引起的振动或外部冲击,可能产生异常噪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车辆座椅中的拉链的锁合端处理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以良好的性能来收纳拉链的锁合端并且能够缩短拉链的总体长度,以从而抑制座椅自身的重量和组装成本,并且防止由拉片产生的异常噪音。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座椅的拉链用的锁合端处理结构,该结构包括一对布带,该对布带待接合于所述车辆座椅的座椅表皮;一对牙列,该对牙列分别接合于所述对布带;拉头,该拉头被构造成在从顶止侧移动到底止侧时所述牙列可分离地啮合;拉片,该拉片通过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拉头;以及收纳部,该收纳部构造成在所述拉头移动至所述底止侧的状态下收纳所述拉头、所述拉片和所述布带的端部,从而收纳所述拉链的锁合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可以提供一种结构,其中,所述收纳部具有约为Y的深度,其中在将所述拉片朝着啮合的牙列翻过来的状态下,所述拉头和所述拉片的大致总体长度是Y。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可以提供一种结构,其中,所述收纳部由具有约为2X的
3横向宽度的矩形布材形成,其中所述拉链的锁合端的横向宽度为X,其中,所述布材被折叠成夹住一个所述布带并缝合于该布带,从而形成围住这个布带的所述收纳部,并且其中,所述收纳部通过开口收纳另一个所述布带。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可以提供一种结构,其中,所述收纳部由具有约为2X的横向宽度的矩形布材形成,其中所述拉链的锁合端的横向宽度为X,其中,所述布材被折叠成夹住一个所述布带并缝合于该布带,从而形成朝向这个布带的外侧的收纳部,并且其中, 所述收纳部通过被内外翻转而收纳另一个所述布带。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可以提供一种结构,其中,所述收纳部由布材形成,该布材具有矩形部和从该矩形部的上边缘的大致中部延续的缝合带部,其中,所述矩形部具有约为2X的横向宽度,其中所述拉链的锁合端的横向宽度为X,其中,被折叠的所述布材除上边缘和折叠边缘之外的侧边缘被缝合在一起以具有袋状,其中,所述缝合带部在所述拉链的锁合端上方被缝合到一个所述布带,并且其中,所述收纳部将两个所述布带收纳在所述袋状内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通过在所述拉链的锁合端附近将用于收纳所述拉头、拉片以及两个布带的端部的收纳部缝合到一个所述布带,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以良好的性能来收纳所述拉链的锁合端,并且能够缩短所述拉链的总长度以便抑制座椅自身的重量以及组装成本。此外,由于所述拉片被保持在所述收纳部中,所以防止了该拉片移动而产生异常噪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通过提供具有下述深度的收纳部,该深度是能够在将所述拉片从具有拉头的连接部朝着牙列翻转的状态下收纳该拉片,同时收纳所述拉头、拉片以及两个布带的端部的深度,防止了收纳部由于拉片而大大鼓起。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通过提供收纳部,该收纳部通过以下步骤提供将具有大致两倍于所述拉链的锁合端的横向宽度的横向宽度的矩形布材对折;首先将一个布带插入到对折的布材之间而与其重叠;并且在所述布材的折叠边缘指向另一个布带的情况下将重叠的三个部件沿着该布材的侧边缘缝合在一起成筒套状,使得没有缝合于所述布材的另一个布带被收纳在筒套内部,通过简单的构造以良好的性能来收纳所述拉链的锁合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通过提供收纳部,该收纳部通过以下步骤提供将具有大致两倍于所述拉链的锁合端的横向宽度的横向宽度的矩形布材对折;首先将一个布带插入对折的布材之间而与其重叠;并且在所述布材的折叠边缘指向所述一个布带的外侧的情况下将重叠的三个部件沿着该布材的侧边缘缝合在一起成筒套状;并且进一步,将筒套状的布材从其下端向上内外翻转,使得没有缝合于所述布材的另一个布带被收纳在筒套内部, 布材的缝没有暴露在外,从而以良好的性能收纳所述拉链的锁合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通过提供收纳部,该收纳部通过以下步骤提供由将包括具有大致两倍于所述拉链的锁合端的横向宽度的横向宽度的矩形部和从该矩形部的上边缘的大致中部延续的缝合带部的布材对折;将对折的布材的除了所述矩形部的上边缘和折叠边缘之外的其他两个边缘缝合在一起成袋状;并且进一步,在所述拉链的锁合端上方将缝合带部缝合到一个布带,所述拉链的锁合端被收纳在袋的内部以便不会整体暴露在外。


图1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拉链用锁合端处理结构。图2A示出了其上设置有图1的收纳部的拉链。图2B示出了形成收纳部的布材。图3示出了收纳部的缝合状态。图4示出了拉链的锁合端被收纳在图1的收纳部中的状态。图5A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收纳拉链的锁合端的收纳部的缝合状态。图5B示出了图5A的收纳部内外翻转的状态。图6示出了拉链的锁合端被收纳在图5A的收纳部中的状态。图7A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形成用于收纳拉链的锁合端的收纳部的布材。图7B示出了图7A的布材被折回的状态。图7C示出了图7B的布材的缝合状态。图8示出了拉链的锁合端被收纳在图7C的收纳部中的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通常,车辆座椅包括椅垫(座椅底部)和椅背,并且椅背由包括背片和侧片的座椅表皮所覆盖。将附图中所示的各实施例应用于接合到背片与侧片之间的每个边界部的拉链。该拉链接合成使得在拉链被拉开时将座椅表皮设置在椅背的背靠垫上,并且然后将拉链锁合从而完全覆盖该背靠垫。将图1中所示的开式拉链作为各实施例中的拉链的实例。例如,开式拉链包括布带h、2b,牙列la、lb以及拉头3。牙列la、lb沿着布带h、2b的内侧边缘设置成彼此可分离地啮合。在牙列la、lb彼此分离的状态下,拉头3被定位在顶止侧。通过利用拉片4将拉头3向下拉到底止侧,使得牙列la、lb彼此啮合。即,在该实例中,牙列la、lb下部被拉开成分离状态。在该拉链中,布带h、2b的外侧边缘(没有设置牙列la、lb的边缘)被缝合到背片和侧片的侧边缘,从而将拉链垂直地接合到座椅表皮。在接合状态中,顶止侧位于椅背的上侧,而底止侧位于椅背的下侧。椅背的下侧最初打开,而最后锁闭。每个布带加、213与相应的一个牙列la、lb可以统称为“道(lane) ”。在各实施例中,收纳部fe6b、5c)在拉链的锁合端附近设置于布带加或布带2b 中的任意一个(后文中,假设收纳部如被缝合到布带加)。收纳部如具有开口。该收纳部 fe被构造成通过开口不仅收纳拉头3,而且将布带h、2b的端部和拉片4也收纳在其内部。 即,收纳部fe收纳拉链的锁合端。以具有收纳部fe、5b、5c的相应结构的三个实施例作为实例图1至图4示出了第一实施例,图5A至图6示出了第二实施例;而图7A至图8示出了第三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2A、2B所示,收纳部fe由具有大约2X的横向宽度和大约Y 的纵向宽度的矩形布材形成。假设,在通过使牙列la、lb啮合而将两个布带h、2b闭合并且将连接于拉头3的拉片4朝着牙列la、lb侧翻过来的状态下,拉链的锁合端的横向宽度是X,而拉头3与拉片4的大致总长度是Y。如图3所示,将图2B的布材对折以将布带加和齿列Ia夹在其间,使得三个部件叠置。然后,将该三个部件沿着布材的由缝合线Ll所示的侧边缘缝合,从而形成筒状的收纳部如。从而,能够将缝合于布材的一个道(齿列Ia和带2a)收纳在收纳部fe内部。此外,如图4所示,收纳部fe还能够通过该收纳部fe的开口收纳没有缝合于布材的另一个道(齿列Ib和布带2b)。由于能够以这种方式收纳两个道,所以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以良好的性能来收纳拉链的锁合端,并且能够缩短拉链的总体长度,以便抑制座椅自身的重量以及组装成本。此外,由于能够以固定的方式将拉片4收纳在收纳部fe中,所以能够防止拉片4移动,从而防止产生异常噪音。在第二实施例中,如第一实施例那样,收纳部恥由矩形布材形成,该矩形布材具有大致两倍于拉链的锁合端的横向宽度的约为2X的横向宽度以及相当于拉头3和翻转状态下的拉片4的大致总长度的约为Y的纵向宽度(参考图2A、2B)。将布材对折以将一个布带加夹在其间,使得三个部件叠置。然后,如图5A所示, 将该三个部件沿着布材的由缝合线L2所示的侧边缘缝合,从而形成筒状的朝向外侧的收纳部恥。此外,将收纳部恥(布材)从图5A的状态向图5B的状态内外翻转。即使当内外翻转时,该收纳部恥也维持筒状。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尽管布带加的缝合余边从收纳部恥露出,但是布材中的缝合线L2能够被封装在收纳部恥内。如第一实施例那样,通过将收纳部恥(布材) 从图5A的状态向图5B的状态内外翻转,能够将缝合于布材的一个道(牙列Ia和布带2) 收纳在收纳部恥内部。此外,没有缝合于布材的另一个道(牙列Ib和布带2b)也能够被收纳在收纳部恥内部。从而,能够以良好的性能来收纳拉链的锁合端。0030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7A所示,收纳部5c由具有矩形部50和从该矩形部的上边缘大致中部接续的缝合带部51的布材形成。矩形部50具有大致两倍于拉链的锁合端的横向宽度的约为2X的横向宽度以及相当于拉头3和翻转状态下的拉片4的大致总长度的约为Y的纵向宽度。如图7B所示,首先将布材对折,并且然后,如缝合线L3、L3所示,将布材的除矩形部50的上边缘和折叠边缘之外的侧边缘缝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袋。然后,如图7C所示,将布材缝合到一个布带加的后表面(拉片4不从该后表面出现),从而形成袋状的收纳部5c。 如缝合线L4所示,在拉链的锁合端上方的位置处,将缝合带部51缝合到布带加。另一方面,不将矩形部50缝合到布带加。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拉头3到达布带h、2b的底端侧后,将拉链的锁合端收纳在袋状的收纳部5c内部。从而,能够将拉链的锁合端整体地收纳而不会露出。在座椅表皮最终密封时,收纳部如至5c的中的任意一个都可以定位在椅背下方。 为了保持开式拉链的功能,布带h、2b的被收纳在收纳部fe至5c中的端部可以保留为不缝合。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虽然将接合于座椅表皮的背片和侧片之间的每个的边界部的拉链作为实例,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能够被广泛地应用于接合于座椅表皮的各拉链。例如,本发明能够应用于设置在椅背后部上的侧袋,以便通过拉链来打开或关闭而用于收纳薄的平面物件,例如杂志或地图。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座椅的拉链用的锁合端处理结构,该结构包括 一对布带,该对布带待接合于所述车辆座椅的座椅表皮; 一对牙列,该对牙列分别接合于所述对布带;拉头,该拉头被构造成在从顶止侧移动到底止侧时使所述牙列可分离地啮合; 拉片,该拉片通过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拉头;以及收纳部,该收纳部被构造成在所述拉头移动至所述底止侧的状态下收纳所述拉头, 所述拉片,和所述布带的端部,从而收纳所述拉链的锁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收纳部具有约为Y的深度,其中在将所述拉片朝着啮合的牙列翻过来的状态下,所述拉头和所述拉片的大致总体长度是Y。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收纳部由具有约为2X的横向宽度的矩形布材形成,其中所述拉链的锁合端的横向宽度为X,其中,所述布材被折叠成夹住一个所述布带并缝合于该布带,从而形成围住这个所述布带的所述收纳部,并且其中,所述收纳部通过开口收纳另一个所述布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收纳部由具有约为2X的横向宽度的矩形布材形成,其中所述拉链的锁合端的横向宽度为X,其中,所述布材被折叠成夹住所述一个布带并缝合于该布带,从而形成指向这个所述布带的外侧的所述收纳部,并且其中,所述收纳部通过被内外翻转而收纳另一个所述布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收纳部由布材形成,该布材具有矩形部和从该矩形部的上边缘的大致中部延续的缝合带部,其中,所述矩形部具有约为2X的横向宽度,其中所述拉链的所述锁合端的横向宽度为X,其中,被折叠的所述布材除上边缘和折叠边缘之外的侧边缘被缝合在一起以具有袋状,其中,所述缝合带部在所述拉链的锁合端上方被缝合到一个所述布带,并且其中,所述收纳部将两个所述布带收纳在所述袋状内部。
全文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座椅的拉链用的锁合端处理结构,该结构包括待接合于车辆座椅的座椅表皮的一对布带;分别接合于所述对布带的一对牙列;拉头,该拉头被构造成在从顶止侧移动到底止侧时使牙列可分离地啮合;拉片,该拉片通过连接部连接于拉头;以及收纳部,该收纳部被构造成在拉头移动至底止侧的状态下收纳拉头、拉片和布带的端部,从而收纳拉链的锁合端。
文档编号A44B19/34GK102197906SQ20111008104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6日
发明者松崎勉, 美马壱晃 申请人:提爱思技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