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整理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9433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布料整理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料整理传送装置,尤其是一种应用于翻口机上的布料整理传送直O背景技术
翻口机是用于制作衣服袖口时,将条形管状的布料进行定长剪裁,然后将其翻折的机器,在进行翻折前,布料的整理传送至关重要,传送过长或者过短,都会导致剪裁得到的袖口长短不一致,衣服就会变成瑕疵品。因此,就需要机器有精确的传送。同时布料是比较容易堆折的材质,会由于各种外界因素,导致在传递过程中,某一段布料堆积,也会导致袖口长短的不一致。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料整理传送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翻口机传输布料时, 无法精确传送,以及布料堆积导致传送长度不一致的问题。
为达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法一种布料整理传送装置,包括整理部分、传送部分和限位部分,所述整理部分包括固定在左摆臂和右摆臂之间的上给料辊,固定在左墙板和右墙板之间的下给料辊,穿插在上给料辊和下给料辊之间,形成“y”型张口模具;传送部分包括与给料辊连接的一组相互啮合的齿轮,上齿轮固定在右摆臂外侧,下齿轮固定在下给料辊与右墙板之间,以及带动齿轮转动的转动轮组,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用皮带连接, 转动轮组连接小电机,装置底部还有一组连接主电机的大滚轮,大滚轮以皮带连接传动,左墙板和右墙板下各安置两个车轮,车轮沿轨道行驶;限位部分包括分别安置在右侧轨道末端的感应装置和左侧轨道前端的感应装置,以及下给料辊前端的限位器。所述张口模具包括相互平成的一短条形板和一长条形板,一斜面一边连接短条形板一端,另一边连接长条形板板面,两条形板未连接端对齐,形成前端开口,后端闭合的结构,模具开口方向与布料传送方向相同,开口内有一弹簧块,模具中间穿插一圆柱形止退块,尾端两侧各有一个可滑动固定块。开口内侧的弹簧快可以使模具适应布料的材质,避免开口过大导致布料撕裂或者布料卡住无法前行;止退块可以避免装置的退后的过程中布料退后,而在某一段堆积; 尾端的固定块可以随意调节固定块与模具之间的距离,同时防止模具左右摆动,保持模具的稳定工作。
所述摆臂一端连接上给料辊,一端固定在一根轴上,轴固定在两墙板之间,采用轴承连接。摆臂可以自由调节高度,控制两给料辊之间距离,方便拆卸以及布料的换装调整。
所述上齿轮和下齿轮大小相同,相互啮合。
所述给料辊采用的是橡胶材料。橡胶材料可以更加柔和得整理布料,不会损伤布料。
所述皮带和皮带的内圈均为齿状。齿状结构增大了摩擦力,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装置末端连接一块送料版,送料板上方设置有红外断料检测装置。红外断料检测装置可以监控布料的流量,控制布料以每两个袖口的长度精确送料。
所述限位器内置压力感应器,与大电机相连。压力感应器可感知通过布料的厚度, 当布料过厚,说明布料有堆积,此时大电机停止,装置停止不前,而小电机持续传动,直到堆积消失,才继续运转。
所述感应装置与大电机连接。当行车至左侧轨道前端的感应装置时,电机接收命令,自动开始后退,当后退至右侧轨道末端的感应装置时,电机则自动开始向前运行。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结构图;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结构图; 图3是所述张口模具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布料整理传送装置,包括整理部分、传送部分和限位部分, 所述整理部分为固定在左摆臂3和右摆臂4之间的上给料辊1,固定在左墙板7和右墙板 8之间的下给料辊2,穿插在上给料辊1和下给料辊2之间的张口模具12 ;传送部分为与给料辊连接的一组相互啮合的齿轮,上齿轮5固定在右摆臂4外侧,下齿轮6固定在下给料辊 2与右墙板8之间,以及带动齿轮转动的转动轮组,主动轮10与从动轮9之间用皮带11连接,转动轮组连接小电机25,装置底部还有一组连接主电机15的大滚轮16,大滚轮16以皮带21连接传动,左墙板7和右墙板8下各安置两个车轮19,车轮19沿轨道20行驶;限位部分包括分别安置在右侧轨道末端的感应装置17和左侧轨道前端的感应装置18,以及下给料辊1前端的限位器13。
所述摆臂一端连接上给料辊1,一端固定在一根轴14上,轴14固定在两墙板之间, 采用轴承连接。摆臂可以自由调节高度,控制两给料辊之间距离,方便拆卸以及布料的换装调整。
所述上齿轮5和下齿轮6大小相同,相互啮合。
所述给料辊采用的是橡胶材料。橡胶材料可以更加柔和得整理布料,不会损伤布料。
所述张口模具12为一短条形板观和一长条形板四平行,一斜面一边连接短条形板观一端,另一边连接长条形板四板面,两条形板未连接端对齐,形成前端开口,后端闭合的结构,模具开口方向与布料传送方向相同,开口内有一弹簧块26,模具中间穿插一圆柱形止退块27,尾端两侧各有一个可滑动固定块22。开口内侧的弹簧快可以使模具适应布料的材质,避免开口过大导致布料撕裂或者布料卡住无法前行;止退块可以避免装置的退后的过程中布料退后,而在某一段堆积;尾端的固定块可以随意调节固定块与模具之间的距离, 同时防止模具左右摆动,保持模具的稳定工作。
所述皮带11和皮带21的内圈均为齿状。齿状结构增大了摩擦力,延长了其使用寿命ο
装置末端连接一块送料版23,送料板23上方设置有红外断料检测装置24。红外断料检测装置可以监控布料的流量,控制布料以每两个袖口的长度精确送料。
所述限位器13内置压力感应器,与大电机15相连。压力感应器可感知通过布料的厚度,当布料过厚,说明布料有堆积,此时大电机停止,装置停止不前,而小电机持续传动, 直到堆积消失,才继续运转。
所述感应装置与大电机15连接。当行车至左侧轨道前端的感应装置18时,电机接收命令,自动开始后退,当后退至右侧轨道末端的感应装置17时,电机则自动开始向前运行。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权利要求
1.一种布料整理传送装置,包括整理部分、传送部分和限位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部分包括固定在左摆臂(3)和右摆臂(4)之间的上给料辊(1),固定在左墙板(7)和右墙板(8)之间的下给料辊(2),穿插在上给料辊(1)和下给料辊(2)之间的张口模具;传送部分包括与给料辊连接的一组相互啮合的齿轮,上齿轮(5)固定在右摆臂(4)外侧,下齿轮(6) 固定在下给料辊(2)与右墙板(8)之间,以及带动齿轮转动的转动轮组,主动轮(10)与从动轮(9)之间用皮带连接,转动轮组连接小电机(25),装置底部还有一组连接主电机(15)的大滚轮(16 ),大滚轮(16 )以皮带(21)连接传动,左墙板(7 )和右墙板(8 )下各安置两个车轮(19),车轮(19)沿轨道(20)行驶;限位部分包括分别安置在右侧轨道末端的感应装置 (17)和左侧轨道前端的感应装置(18),以及下给料辊(2)前端的限位器(13);所述张口模具(12)包括相互平行的一短条形板(28)和一长条形板(29),一斜面的一边连接短条形板 (28) —端,另一边连接长条形板(29)板面,两条形板未连接端对齐,形成前端开口,后端闭合的结构,模具开口方向与布料传送方向相同,开口内有一弹簧块(26),模具中间穿插一圆柱形止退块(27 ),尾端两侧各有一个可滑动固定块(22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整理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一端连接上给料辊(1 ),一端固定在一根轴(14)上,轴(14)固定在两墙板之间,采用轴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整理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齿轮(5)和下齿轮(6)大小相同,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整理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辊采用的是橡胶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整理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11)和皮带 (21)的内圈均为齿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整理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末端连接一块送料版(23 ),送料板(23 )上方设置有红外断料检测装置(24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整理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器(13)内置压力感应器,与大电机(15)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整理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17)和感应装置(18 )均连接主电机(15 )。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布料整理传送装置,尤其是应用于翻口机上的布料整理传送装置,包括整理部分、传送部分和限位部分。整理部分为固定在摆臂和墙板上的上下两给料辊,两给料辊中间穿插了一张口模具;传送部分为与给料辊连接的一组相互啮合的齿轮,以及带动齿轮转动的转动轮组,转动轮组连接电机,装置底部还有一组连接电机的大滚轮,带动整个装置前后运行;限位部分为分别安装在右侧轨道末端和左侧轨道前端的感应装置,以及位于下给料辊前端的压力限位器。该装置不仅可以保证布料定量、定位的精确传送,在传送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布料的整理,保证其质量,使用方便,可连续高效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41H43/02GK102499505SQ201110349409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8日
发明者张坚, 瞿祖根, 瞿金荣 申请人:江阴市北国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