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密封条贴合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1689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口罩密封条贴合整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罩密封条贴合整机。



背景技术:

目前,口罩为了能够让口罩与鼻子之间贴合的更好,使用了夹鼻条(x2),即一个金属条,使用时按压夹鼻条(x2)使得口罩形成与鼻子之间有一个好的贴合曲线。而为了更好的保持口罩密闭性,很多口罩又在口罩内侧的夹鼻条(x2)后面贴了一个海绵贴条,如图1,海绵贴条背面为胶贴设在口罩内侧与夹鼻条(x2)位置对应。这种构造只适合短期和干燥环境使用,在高级口罩的长期使用时,夹鼻条(x2)和海绵贴条都会容易掉。有其是海绵贴条,潮湿的口罩会导致背胶与无纺布之间的粘合力下降,从而调下来,非常影响品质;因此,申请人设计了一个夹鼻条(x2)与密封条(x4)一体的密封条(x4),即将海绵条(x3)替换为柔软的橡胶条,顶面凸起有凸楞(x5),橡胶条内嵌设有金属条,凸楞(x5)和穿过口罩,再与一个橡胶的背条(x6)融合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铆在一起,因此申请人还设计了一款贴合该密封条(x4)的机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口罩密封条贴合整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口罩密封条贴合整机,包括有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用于给口罩布打孔的打孔部分,以及用于安装密封条的安装部分;包括有打孔部分和安装部分;

所述打孔部分包括有第一辊组以及第二辊组,第一辊组和第二辊组均包括有两个平行设置转向相反的、用于夹送口罩布的滚动辊;还包括有位于第一辊组和第二辊组之间的打孔盘,打孔盘上设有矩形过孔;所述打孔盘上方设有打孔刀以及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动力输出端驱动打孔刀向下做打孔动作;第二辊组远离打孔盘的一侧设有一组用于感应口罩布的第一光电感应器;

所述安装部分包括有第三辊组和以及第四辊组,第三辊组和第四辊组均包括有两个平行设置转向相反的、用于夹送口罩布的滚动辊;还包括有一个背带放置机构、融合机构以及密封条传送机构;

所述背带放置机构包括有截面呈l形的置板,置板表面放置有滑动块,还包括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动力输出端驱动滑动块向前推送背条,还包括有设于置板一侧的用于剪断背条的第一剪断刀头组;

所述密封条传送机构包括有一组传送夹轮、存放台、推动台;推动台和存放台顶面均设有存放槽,还包括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动力输出端驱动推动台向上举起密封条;还包括有设于推动台和存放台之间的用于剪断密封条的第二剪断刀头组;推动台远离存放台的一侧还设有接触感应器;

融合机构包括有融合头以及第四气缸,第四气缸推动融合头向下运动,融合头用于将背条与密封条的凸楞粘合在一起。

其中,所述第四辊组外侧设有一组用于感应口罩布的第二光电感应器。

其中,所述存放台顶面靠近夹送轮的一侧设有导向门框。

其中,所述安装部分还包括设于三辊组和以及第四辊组之间的口罩布放置盘,口罩布放置盘的长度与第四辊组的滚动辊长度相同。

其中,所述第四辊组的两个滚动辊长度不超过推动台的区域。

其中,所述接触感应器为超声波融合器。

其中,所述接触感应器为热压头。所述推动台的顶面存放槽由存放臂形成,两个存放臂靠近存放台的一侧为斜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特种的密封条的安装贴合一体化工作,填补了市场的空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口罩的部分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用来贴的密封条;

图3是本发明贴好的口罩的截面图;

图4是口罩再进入本发明之前的口罩布形状。

图5是本发明的前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一个局部放大图;

图1至图8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x1-口罩布;x2-夹鼻条;x3-海绵条;x4-密封条;x5-凸楞;x6-背条;

11-第一辊组;12-第二辊组;13-第三辊组;14-第四辊组;

21-第一光电感应器;22-第二光电感应器;23-接触感应;

31-打孔盘;32-打孔刀;33-第一气缸;34-矩形过孔;

41-第四气缸;42-融合头;

51-置板;52-滑动块;53-第二气缸;54-第一剪断刀头组;

61-第三气缸;62-推动台;63-第二剪断刀头组;64-存放台;65-导向门框;66-传送夹轮;

71-口罩布放置盘;72-存放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2,是本发明所使用的密封条x4,密封条x4内部嵌有金属条,即夹鼻条x2,顶面凸起有凸楞x5。如图3,凸楞x5穿过口罩,一个背条x6与凸楞x5一起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密封条x4和夹鼻条x2功能。如图4,图4是口罩布x1在打孔前的一个形状,实际制作时,将图4的口罩布x1安装完密封条x4后,在将缺口缝合形成一个口罩。

如图5至图8所示: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口罩密封条贴合整机,包括有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用于给口罩布打孔的打孔部分,以及用于安装密封条的安装部分。

所述打孔部分包括有第一辊组11以及第二辊组12,第一辊组11和第二辊组12均包括有两个平行设置转向相反的、用于夹送口罩布x1的滚动辊;还包括有位于第一辊组11和第二辊组12之间的打孔盘31,打孔盘31上设有矩形过孔34;所述打孔盘31上方设有打孔刀32以及第一气缸33,第一气缸33动力输出端驱动打孔刀32向下做打孔动作;第二辊组12远离打孔盘31的一侧设有一组用于感应口罩布x1的第一光电感应器21;

具体的,口罩布x1通过第一辊组11的传动向前运动,然后直到被第二辊组12夹住,口罩布x1的一端到达第一光电感应器21,并由于第一光电感应器21的感应,使得第一辊组11和第二辊组12均停止运动。此时,口罩布x1还一侧被第一辊组11夹住,另一侧被第二辊组12夹住,主体被放置在打孔盘31上,再由第一气缸33向下压打孔刀32进行打孔。打孔完毕后,第二辊组12继续运动,将打好孔的口罩布x1传送至安装区域。

所述安装部分包括有第三辊组13和以及第四辊组14,第三辊组13和第四辊组14均包括有两个平行设置转向相反的、用于夹送口罩布x1的滚动辊;还包括有一个背带放置机构、融合机构以及密封条x4传送机构;所述背带放置机构包括有截面呈l形的置板51,置板51表面放置有滑动块52,还包括有第二气缸53,第二气缸53动力输出端驱动滑动块52向前推送背条x6,还包括有设于置板51一侧的用于剪断背条x6的第一剪断刀头组54;所述密封条x4传送机构包括有一组传送夹轮66、存放台64、推动台62;推动台62和存放台64顶面均设有存放槽72,还包括有第三气缸61,第三气缸61动力输出端驱动推动台62向上举起密封条x4;还包括有设于推动台62和存放台64之间的用于剪断密封条x4的第二剪断刀头组63;推动台62远离存放台64的一侧还设有接触感应23器;

具体的,与打孔区域类似,第三辊组13和第四辊组14夹住口罩布x1,并由第二光电感应器22进行定位,传送夹轮66传送密封条x4,密封条x4的主体位于存放槽72内,凸楞x5漏出来,直到密封条x4的自由端到达接触感应23器,此时传送夹轮66停止传送,第二剪断刀头组63剪断密封条x4,然后推动台62向上运动,将密封条x4的凸楞x5穿过口罩布x1打好的孔内,并伸出来;此时背带放置机构,背带就是橡胶条,从第一剪断刀头组54穿过后到达置板51的竖壁,此时第一剪断刀头组54剪断背条x6,然后滑动块52前行推动切好的背条x6前行,由于置板51的边缘正好位于推动台62的上方,此时背条x6被正好推放在口罩布x1的打好口的顶面,然后融合装置下压进行背条x6和凸楞x5的融合。可以采用超声波融合的方式融合。然后完毕后,第四辊组14运动将口罩布x1传动至下一流水线进行后续缝合折叠贴耳等处理。

融合机构包括有融合头42以及第四气缸41,第四气缸41推动融合头42向下运动,融合头42用于将背条x6与密封条x4的凸楞x5粘合在一起。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口罩密封条贴合整机,所述第四辊组14外侧设有一组用于感应口罩布x1的第二光电感应器22。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口罩密封条贴合整机中,所述存放台64顶面靠近夹送轮的一侧设有导向门框65。用于导向,防止密封条x4跑偏。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口罩密封条贴合整机,所述安装部分还包括设于三辊组和以及第四辊组14之间的口罩布放置盘71,口罩布放置盘71的长度与第四辊组14的滚动辊长度相同。用于让位,因为安装完密封条x4的口罩厚度变大。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口罩密封条贴合整机中,所述第四辊组14的两个滚动辊长度不超过推动台62的区域。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口罩密封条贴合整机中,所述接触感应23器为超声波融合器。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口罩密封条贴合整机中,所述接触感应23器为热压头。所述推动台62的顶面存放槽72由存放臂形成,两个存放臂靠近存放台64的一侧为斜面。这样为了导向,让密封条x4更快更准确的进入推送台的存放槽72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