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向活动式环状首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7721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向活动式环状首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首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状首饰。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环状首饰如戒指、手环、环状吊坠多采用固定式结构,其样式、结构比较单一,由于人们穿戴首饰的历史非常悠久,固定式不可变换的首饰结构已经给人们带来了视觉疲劳,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对首饰的要求。目前也有珠宝企业将环状首饰设计成可转动式结构,但其两个圈拼接后采用的是焊接固定的方式,工艺复杂,成本比较高。并且,用户在购买环状首饰时,两个圈已经焊接固定完成,用户只能购买预先已经搭配好的中圈、左圈、右圈,不能完全根据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怎样搭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向活动式环状首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向活动式环状首饰,包括:环状的左圈和右圈,中圈;所述左圈设有轴向延伸的左固定部;所述右圈设有轴向延伸的右固定部;所述左固定部与右固定部套合联接,且以过盈配合方式固定;所述中圈套设于左圈与右圈之间形成的环形槽内。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中圈转动连接或者固定连接于左圈和右圈之间形成的环形槽内。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中圈的环向过盈配合镶嵌有多颗宝石。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中圈的环向镶有多颗宝石;所述宝石凸出于中圈的两侧;所述左圈、右圈的内侧分别设有用于滑动联接宝石的左避空环槽、右避空环槽,构成宝石外端缘的环向活动空间。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中圈设有用于安装宝石的安装孔;所述宝石的外缘与安装孔的内壁间隙配合以实现活动联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左固定部上设置有左卡接凸起,及左卡接槽;所述右固定部上设有右卡接凸起,及右卡接槽;所述中圈套设于左固定部、右固定部的外周;所述左卡接凸起与右卡接槽、右卡接凸起与左卡接槽相互卡接并形成过盈配合。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左卡接凸起与右卡接槽之间的过盈量为0.05-0.1mm。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左卡接凸起与左卡接槽之间设有左过渡斜面;所述右卡接凸起与右卡接槽之间设有右过渡斜面。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环状首饰为戒指、手镯或吊坠。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技术效果是:一种环向活动式环状首饰,中圈套设于左圈与右圈之间,左圈和右圈的底部采用过盈配合以形成固定连接结构,其装配操作非常简单,节约了装配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实现现场拼装,用户可以分开挑选左圈、右圈、中圈,然后进行拼接。因此,企业生产时也只需要不同种类的左圈、右圈、中圈给用户挑选即可,以避免产生积压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环向活动式环状首饰的截面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视图。

图3为中圈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B部的放大视图。

图5为中圈的截面视图。

图6为左圈、右圈的分解视图。

附图标记

10 环状首饰 1 左圈

11 左固定部 111 左卡接凸起

112 左卡接槽 113 左过渡斜面

12 左避空环槽 2 右圈

21 右固定部 211 右卡接凸起

212 右卡接槽 213 右过渡斜面

22 右避空环槽 3 中圈

31 安装孔 4 环形槽

5 宝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环向活动式环状首饰10,具体的产品结构可以是戒指、手镯或吊坠。环向活动式环状首饰10包括:环状左圈1和右圈2,中圈3。左圈1和右圈2的底部通过过盈配合形成固定连接,中圈3套设于左圈1与右圈2之间。

如图2所示,左圈1设有轴向延伸的左固定部11,左固定部11上设置有左卡接凸起111,及左卡接槽112。右圈2设有轴向延伸的右固定部21,右固定部21上设有右卡接凸起211,及右卡接槽212。左固定部11与右固定部21套合联接,且以过盈配合方式固定,中圈3套设于左固定部11、右固定部21之间形成的环形槽4内。左卡接凸起111与右卡接槽112之间的过盈量与右卡接槽112之间的过盈量为0.05-0.1mm。左卡接凸起111与左卡接槽112之间设有左过渡斜面113,右卡接凸起211与右卡接槽212之间设有右过渡斜面213,左圈1与右圈2嵌套时,左过渡斜面113、右过渡斜面213可以消除左固定部11、右固定部21之间的尺寸偏差。

左固定部11、右固定部21之间通过左卡接凸起111与右卡接槽212、右卡接凸起211与左卡接槽112相互卡接并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形成固定连接。左圈1与右圈2之间不需要采用焊接就能固定,并且,能在现场进行组装。

如图3、图4、图5所示,中圈3的环向设置有多个用于镶嵌宝石5的安装孔31,宝石5的外缘与安装孔31的内壁间隙配合以实现活动联接。安装孔31顶部的截面为用于镶宝石5的喇叭口,其下端为用于容纳宝石底部的柱状孔,喇叭口靠近左圈、右圈的两端开口,宝石5的外缘延伸至中圈的外部。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中圈3的环向不仅仅只局限于镶嵌宝石5,可以镶嵌其他的装饰品,也可以不镶嵌任何装饰品,中圈3的外周还可以变换成其他的多变形状。

环状首饰的左圈1、右圈2之间可以只套设一个中圈3,也可以套设多个中圈3进行组合式搭配。

如图5所示,宝石凸出于中圈的两侧,左圈1、右圈2的内侧分别设有用于滑动联接宝石5的左避空环槽12、右避空环槽22,构成宝石外端缘的环向活动空间。

中圈3转动连接于左圈1和右圈2之间。同时,由于左避空环槽12、右避空环槽22既能与宝石形成滑动联接关系,又能对宝石进行限位。因此左圈1和右圈2固定后,左避空环槽12、右避空环槽22既能保证宝石与中圈3在左圈1、右圈2之间滑动,同时又能保证宝石不会从中圈3中掉落,从而减少用户的损失。

关于材质,左圈1和右圈2,中圈3可以采用同一材质,也可以采用不同材质进行搭配。

在其他实施例中,中圈转动连接于左圈和右圈之间形成的环形槽内,左圈1、右圈2固定后,两侧的内壁与中圈3采用过盈配合,以限制中圈3的转动。

由于左圈1和右圈2组装方便、快捷,因此在销售现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左圈1、右圈2、中圈3进行搭配,然后现场组装,从而实现环状首饰10的多样化搭配,并且不会造成积压,避免企业的现金流因库存受到大的影响,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与风险。

在其他实施例中,中圈的环向过盈配合镶嵌有多颗宝石。

在其他实施例中,中圈固定连接于左圈和右圈之间形成的环形槽内。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