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口服丸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3219阅读:18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口服丸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口服丸剂,药品名称“消糖丸”;如糖尿病引起的多饮、多尿、多食或厌食、消瘦乏力、视物模糊、烦躁、失眠多梦、四肢麻木等症。属于中药领域。
现有技术中,目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有消渴丸,其不足是降糖慢,久服可产生抗药性,且对胃肠刺激严重。
本发明人正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经过多年研究试验发明了一种“消糖丸”。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口服丸剂-“消糖丸”,本发明药物标本兼治、见效迅速、显著持久,有效率达98%,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口服丸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广山药 30-40天花粉 9-11芒果叶 9-11蕃石榴叶 5-7 藏红花 9-11玉 竹 9-11薄 荷 9-11 生地黄 4-6 沙 参 9-11黄 芪 13-17知 母 9-11丹 参 9-11山芋肉 9-11 荔枝核 9-11鸡内金 9-11麦 冬 9-11 西洋参 1-3 优降糖 0.5-1.5其制备法为①将上述中药材粉碎成细粉,过120目筛;②其中黄芪、生地黄、玉竹、沙参、知母、麦冬、芒果叶、番石榴叶加水煎煮三次;每次加水八倍量,煎煮2小时;合并三次煎液过滤,滤液备用;③将西洋参、天花粉、藏红花、山芋肉、丹参、荔枝核、鸡内金、广山药、优降糖细粉末,高压灭菌(压力为0.5-0.7kg/cm2、温度为100-105℃、时间为30分钟)烘干备用;④将②中所得滤液减压(温度为80-85℃)浓缩成稠膏(相对密度1∶21);⑤将薄荷粉溶于其1倍重量的乙醇溶液(浓度95%)中;⑥将④中稠膏与③中药细粉混合均匀,烘干,温度60-80℃;粉碎成细粉(过120目筛),喷以薄荷的乙醇溶液,混合均匀,用水泛丸法(常规方法)制丸;⑦干燥。
本发明药物是由下述最佳重量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广山药 35天花粉 10芒果叶 10蕃石榴叶6 藏红花 10玉 竹 10薄 荷 10生地黄 5 沙 参 10黄 芪 15知 母 10丹 参 10山芋肉 10荔枝核 10鸡内金 10麦 冬 10西洋参 2 优降糖 1。
本发明消糖丸的方解如下糖尿病属中医辩证中的消渴范畴,《金匮要略、消渴篇》有“渴欲饮水不止”、“数即消谷”、“气盛则溲数”的记载,是指多饮、多食、多尿为主证。后进医家有口渴多饮为上消;多食善饮为中消;多尿如脂为下消之分。消糖丸正是依据中医理论,针对三消症状而立。本方以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性味甘平之广山药为君,以消除糖尿病的多尿,而致的精髓汤易漏、营养不充、继则消瘦不止的症状,臣以健脾、益气之天花粉、黄芪以固脾肾之精;佐以活血祛瘀之藏红花、丹参以收消除微循障碍之功,辅以生地黄津热凉血,玉竹养胃生津;芒果叶、荔枝核敛肺补脾、固肾涩精。全方以补肾固精,健脾益气渗湿为主辅之以活血化瘀、生津敛肺、清热凉血之品。人之正气一树,湿化清热、津液充沛,而运化、节制、封藏各得其宜,则糖尿病症状可除矣。
本发明消糖丸对200例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病人进行了临床试验,治疗方法是口服消糖丸,每次25-30粒,每日服3次,10天为一疗程,试验证明本发明药物在降低血糖、尿糖的同时,还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活血化瘀、培本降糖、消除肺胃燥热、提高机体素质等功能,主治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等。一般服药7-8天,化验结果显示高血糖、尿糖明显降低,服药1-3疗程(1疗程是30天)一般基本可停服中西药,并发症消失,血糖、尿糖恢复正常,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有效率达98%,治标治本,疗效卓著,见效迅速,疗效显著持久,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
实例1配方广山药 35g无花粉 10g芒果叶 10g蕃石榴叶 6g 藏红花 10g玉 竹 10g薄 荷 10g生地黄 5g 沙 参 10g黄 芪 15g知 母 10g丹 参 10g山芋肉 10g荔枝核 10g鸡内金 10g麦 冬 10g西洋参 2g 优降糖 1g。
制备方法为①将上述中药材粉碎成细粉,过120目筛;②其中黄芪、生地黄、玉竹、沙参、知母、麦冬、芒果叶、番石榴叶加水煎煮三次;每次加水为八倍药重量,文火煎煮2小时;合并三次煎液过滤,滤液备用;
③将西洋参、天花粉、藏红花、山芋肉、丹参、荔枝核、鸡内金、广山药、优降糖细粉末,高压灭菌(压力为0.5kg/cm2、温度为105℃,时间为30分钟),烘干备用(烘干温度60℃,烘干时间为3-4小时);④将②中所得滤液减压(表压力为零,温度为80-85℃)浓缩成稠膏(相对密度1∶21);⑤将薄荷粉溶于其1倍重量乙醇溶液(浓度95%)中;⑥将④中稠膏与③中药细粉混合均匀,烘干,粉碎成细粉(过120目筛),喷以薄荷的乙醇溶液,混合均匀,用水泛丸法(常规方法)制丸;外以代赭石为衣制成药丸。
⑦干燥。
⑧成品每100粒干重9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口服丸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广山药 30-40 天花粉 9-11芒果叶 9-11蕃石榴叶5-7 藏红花 9-11玉 竹 9-11薄 荷 9-11生地黄 4-6 沙 参 9-11黄 芪 13-17 知 母 9-11丹 参 9-11山芋肉 9-11荔枝核 9-11鸡内金 9-11麦 冬 9-11西洋参 1-3 优降糖 0.5-1.5其制备方法为①将上述中药材粉碎成细粉,过120目筛;②其中黄芪、生地黄、玉竹、沙参、知母、麦冬、芒果叶、番石榴叶加水煎煮三次;每次加水八倍量,文火煎煮2小时;合并三次煎液过滤,滤液备用;③将西洋参、天花粉、藏红花、山芋肉、丹参、荔枝核、鸡内金、广山药、优降糖细粉末,高压灭菌,烘干备用;④将②中所得滤液减压浓缩成稠膏,温度为80-85℃;使相对密度为1∶21;⑤将薄荷粉溶于其1倍重量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中;⑥将④中稠膏与③中药细粉混合均匀,烘干,粉碎成细粉,过120目筛,喷以薄荷的乙醇溶液,混合均匀,用水泛丸法(常规方法)制丸;⑦干燥。
2.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口服丸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广山药 35天花粉 10芒果叶 10蕃石榴叶 6 藏红花 10玉 竹 10薄 荷 10生地黄 5 沙 参 10黄 芪 15知 母 10丹 参 10山芋肉 10荔枝核 10鸡内金 10麦 冬 10西洋参 2 优降糖 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口服丸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广山药、天花粉、芒果叶、蕃石榴叶、藏红花、玉竹、薄荷、生地黄、沙参、黄芪、知母、丹参、山芋肉、荔枝核、鸡内金、麦冬、西洋参、优降糖。本发明药物标本兼治、见效迅速、显著持久、有效率达98%,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61P3/00GK1314160SQ0010324
公开日2001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17日
发明者王申 申请人:王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