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肿无痛胶囊及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099960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肿无痛胶囊及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药物及生产方法。
类风湿关节炎属常见病、疑难病之一,国内外公认的“难治之症”,有“不死的癌症”之说。其病因未明,目前认为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也有人认为与遗传因素和疾病免疫过程有关联,其次是感染因素、物理因素、精神因素等。其临床表现以关节炎症为主的慢性反复发作的全身性疾病,早期有游走性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晚期表现为关节僵硬和畸形,功能丧失,导致残废。在我国初步调查本病的发病率为0.32-0.4%,按此数字估计,我国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的人约400万左右。该病的死亡率约1-5%,残疾率高,文献报告约60-70%,15%的失去劳动能力或靠轮椅和支具生活,1%完全丧失自理生活的能力。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都已经把该病的治疗列为重点攻关项目。国内外医学界为了提高痊愈率,解除或减轻患者的痛苦,都作了许多尝试和努力,但收效甚微。目前国内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有多种,如1、西药疗法西药治疗药物和方法虽多种多样,但至今仍无一定针对性或特殊疗法,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还是探索性的。目前RA治疗药物主要分为一线药物、二线药物、三线药物及生物制剂。(1)一线药物包括水杨酸类和其它的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而起到消炎止痛作用。这些药物对RA的免疫病理机制并无影响,对于病情进展没有作用,并且有明显的副作用,以胃肠道症状最为突出。(2)二线药物包括改变病情药和细胞毒药物。这类药物作用缓慢,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见效,药理作用尚不完全清楚,对病情的进展改善不明显。此类药物毒副作用较多,宜谨慎应用,并密切观察。(3)三线药物——激素。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已有大量资料表明,激素既不能治愈也不能阻止RA的进行性关节破坏,长期应用可产生明显的副作用,而且长期使用,易形成依赖性,骤然停药可出现撤药综合症或反跳现象,使用不当会出现机会感染,无菌性骨坏死等,要比RA本身更为严重。(4)生物制剂治疗RA是近来才新兴发展起来的,目前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早期单独运用,因其生效慢,不能迅速解除病人关节肿痛的苦楚,不易被接受。
2、中药疗法中药治疗虽然是当前的热点,但单味药及复方均未满意的治疗方案,有些药物亦有明显的毒副反应,如马前子制剂等,其疗效较为突出,但毒性大,不易被患者接受。
3、物理疗法主要有温泉疗法、外科整形、气功疗法和康复手法、心理疗法等,效果均不甚满意。
4、近来创制中药保健服、单衣、单裤、夹衣、电热毯等内装含中药粉的药垫对RA关节症状起到缓解作用。
5、另外简易锻炼法、自身保健按摩法等对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有一定的作用。
总之,目前尚无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祖国医学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属“痹症”范畴的理论,提出治疗大法为祛风散寒,利湿消肿,活血化瘀,通络透关,扶正因本,调节整体,解毒止痛,提供一种目前较为有效的纯中药治疗药物及生产方法,这种药物见效快,远期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可有效解除和减轻患者的症状以及改善全身情况和精神状态。
本发明的药物是根据“驱除淫毒之邪气,开通闭塞之经络”的原则而设计的,本发明人结合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发病机理、发展规律、病程进展、临床表现等情况,以及现代医学理论及药理研究,经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RA的发病机理是淫邪杂至,流注经脉,气血不畅,正为邪阻,瘀痰毒邪凝滞不通,瘀痰互结与外邪胶结,深入经遂,闭阻经络,筋骨失养,关节肿胀变形。故提出以制乳香、制没药、血蝎、全虫、蜈蚣、土元、白花蛇、地龙、雷公藤、生川草乌、鸡血藤、威灵仙、木瓜、当归、生甘草、羌活、独活、海风藤、青风藤、忍冬藤、红花、牛膝、冰糖二十三种中草药为组方的药物,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药物组成、制造方法及药理本发明的药物由制乳香、制没药、血蝎、全虫、蜈蚣、土元、白花蛇、地龙、雷公藤、生川草乌、鸡血藤、威灵仙、木瓜、当归、生甘草、羌活、独活、海风藤、青风藤、忍冬藤、红花、牛膝、冰糖二十三味中草药组成,各药物的含量为制乳香3份,制没药3份,血蝎3份,全虫5份,蜈蚣5份,土元3份,白花蛇4份,地龙3份,雷公藤15份,生川草乌、鸡血藤、威灵仙各10份,木瓜、当归、生甘草各6份,羌活、独活、海风藤、青风藤、忍冬藤、红花、牛膝各5份,冰糖25份。本发明的制配方法是1、炮制血蝎成品打碎,研末入药。
土元捕后入沸水中烫死晒干,原药备用。
羌活清水洒淋,切成薄片晒干备用。
独活将根用火炕干,熏干或晒干,用时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木瓜微火焙干,用时清水洗,切片晒干备用。
威灵仙采后去净泥土,晒干,用时洗净,润透,去芦头切片,生用。
白花蛇清水洗净、烘干,用时去头尾,切小段,酒浸炒干研末备用。
川草乌除去根须,清水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红花晾干,拣去杂质,生用。
牛膝采根,去净泥土,茎秆、须根,晒干,用时洗润,切片,晒干,酒炒备用。
乳香没药采集后,打成小块,用麦麸炒去油,成珠样备用。
鸡血藤清水洗净,浸透,放蒸笼内蒸熟,切片晒干,酒炒备用。
当归清水洗净,做成小把,用微火慢慢熏干,加工切片,酒炒备用。
全虫清水泡,让其吐泥土,捞出放到烧开的盐水锅内煮之,捞出晒干备用。
蜈蚣沸水烫死,晒干,酒洗研末备用。
地龙用草木灰拌后晒干,用时洗净,烧干备用。
雷公藤去皮,切片,清水洗净,酒炒备用。
海风藤、青风藤、忍冬藤清水洗净,切片,酒炒备用。
甘草清水洗净,切片晒干,生用。
2、生产工艺本发明药物分成两组第一组药制乳香3份,制没药3份,血蝎3份,全虫5份,蜈蚣5份,土元3份,白花蛇4份,地龙3份。
第二组药雷公藤15份,生川草乌、鸡血藤、威灵仙各10份,木瓜、当归、生甘草各6份,羌活、独活、海风藤、青风藤、忍冬藤、红花、牛膝各5份,冰糖25份。
先将第一组药(血蝎研末用除外),清水洗净晒干,焙薰脆为度共研细末混合均匀备用。再用第二组药(冰糖除外)加水常规煎煮两次,每次均在1小时以上,收集两次煎液与药渣液。加入冰糖溶化混匀后浓缩,最后加入第一组药面,烘干,研细面(过80目筛)混合均匀装入0号胶囊,每粒含生药0.5g,每瓶100粒。密封防潮,置阴凉干燥处。
本发明的药物药理全虫甘、辛、平。通络止痛,祛风止痉。用于风寒湿痹之关节挛痛,治疗RA常与蜈蚣、川草乌、白花蛇同用。《玉揪药解》称“全蝎,穿筋透骨,逐湿除风。”现代研究有镇静、降压作用,临床全蝎注射液治疗RA效果明显。
蜈蚣辛、温。活络止痛,祛风镇痉。用于风寒湿痹,常与羌独活、威灵仙同用。《医学衷中参西录》称“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现代研究有镇静、止痛作用,对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土元咸、寒。破血散症,散结续损,治疗阏血内阻,经脉痹塞之症。
白花蛇甘、咸、温。搜风通络。用于风湿痹痛,常与羌活、当归同用。《开宝本草》称“主中风湿痹不仁,筋脉拘急,骨节疼痛,脚弱不能久立。”现代研究有镇痛、镇静、催眠作用,还有扩张血管、降血压作用。
地龙咸、寒。清热通络,熄风止痉。常与忍冬藤、青风藤、海风藤、川草乌同用。治疗风湿痹痛、关节僵直。《本草纲目》云“其性寒而下行,性寒故能解诸热疾,下行帮能利小便,治足疾而通经络也。”现代研究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血蝎甘、咸、平。活血散阏,开闭止痛,治疗血聚痹痛。现代研究有抑菌和镇痛作用。
雷公藤苦、辛、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常与独活、海风藤同用,治疗RA关节肿痛、拘挛等效果显著。现代研究具有肯定的抗炎、镇痛作用;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为非特异性抗炎剂,有皮质激素样的治疗作用而无激素样的副作用。对非细菌性关节炎的疗效明显,止痛作用较强。
海风藤辛、苦、微温。祛风通络,常与羌活、独活、当归同用。治疗风湿痹病,关节不利。《本草再新》称“行经络,和血脉,宽中理气,下湿除风。”现代研究具有镇痛作用。
青风藤辛、苦、温。祛风痛络止痛。临床上与独活、海风藤同用,治疗RA有明显疗效。《本草便读》“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此物善治风疾,故一切历节麻痹皆治之,浸酒尤妙。以风气通于肝,故入肝,风胜湿,湿气又通于脾也。”现代研究本品含青藤碱,有显著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
鸡血藤苦、微甘,温。祛风湿,舒筋络,补肝血,通经络,治疗痹病之良品。现代研究具有镇痛、催眠作用,能拮抗雷公藤生殖毒的作用。
忍冬藤甘、寒。清热祛湿,宣通经络。现代研究具有消炎、解热、解毒之效,对多种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乳香苦、辛、温。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常与羌活、青风藤、当归、牛膝、鸡血藤合用,治疗类风湿。现代研究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没药苦、辛、平。散血去瘀,消肿止痛。《医学衷中参西录》称“乳香、没药,二药并用,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之要药,故凡心胃胁腹肢体关节诸疼皆能治之。”现代研究具有镇痛作用,还有抗菌、抗炎作用。
羌活辛、苦、温。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常与独活同用,治疗风湿顽痹。现代研究有解热镇痛作用。
独活辛、苦、微温。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本草汇言》“独活,善行血分,祛风行湿,散寒之药也。凡病风之证,如头顶不能俯仰,腰膝不能屈伸,或痹痛难行,麻木不用,皆风与寒之所致,暑与湿之所伤也;必用独活之苦平而温,活动气血,祛散寒邪。”现代研究具有镇痛、抗关节炎、镇静及扩张血管的作用。
川草乌辛、热。搜风胜湿,散寒止痛,祛痰消肿。治风寒湿痹。临床用于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关节痹痛。现代研究本品含乌头碱,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
红花辛、温。活血通络,祛阏止痛。常与当归、乳香、没药配伍,治疗风湿痹痛。现代研究具有镇痛作用,能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
牛膝苦、酸,平。活血通经。常与独活同用,治疗关节屈伸不利、筋脉拘挛等。《本草经疏》称“牛膝,走而能补,性善下行,故入肝肾。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者。此药性走而下行,其能逐寒湿而除痹也。”现代研究具有镇痛、抗炎作用。
木瓜酸、温。舒筋通络。常与当归、威灵仙同用,治疗关节肿痛,筋肉拘挛,活动不利等。现代研究对关节炎有消肿作用。
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用于痹症日久,关节疼痛,肢体麻木。现代研究具有显著促进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生成作用。还有抗炎及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
威灵仙辛、咸、温。祛风湿,通络止痛。常与独活配伍,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药品化义》“灵仙,性猛急,盖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主治风、湿、痰、壅滞经络中,致成痛风走注,骨节疼痛,或肿,或麻木。”现代研究具有镇痛、解热的作用。
甘草甘、平。补脾益气,调和药性,用于复方中,能减轻或缓和药物的偏性和毒性。现代研究本品具有类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还有抗炎、抗瘀、止痛的作用。
冰糖甘、凉。生津滋阴益气,解除百药之毒性。
本发明的药物中五虫五藤为主药,虫类为搜风剔络之品,前人所谓“风邪深入骨骱,如油入面,非用虫蚁搜剔不克为攻”。全虫为主中之主药,血肉有情之品,搜剔经络,疏通筋脉,祛瘀开闭,软坚化痰。藤类药均有祛风通络,通达四肢,开闭止痛之效。雷公藤为主中之主药,具有显著的抗风湿作用,故能迅速控制风湿活动,明显改善症状,减轻痛苦。血蝎、乳香、没药、牛膝、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威灵仙、木瓜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当归、甘草、冰糖补益气血,扶正祛邪,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活血化瘀,通络开闭,解毒止痛,标本同治,攻补廉施之功效。
本发明的主要功能有祛风散寒止痛,活血逐瘀开痹,除湿舒筋通络。具有抗风湿、抗炎、调节免疫、消肿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对风寒湿痹引起的颈腰腿痛、酸沉麻木、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骨性关节炎及软组织损伤等有显著疗效。
本发明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对比治疗情况如下临床观察病例选择、观察及实验方法(1)均按美国风湿病学会(ARA)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确诊,病例材料属实,不愿接受其它治疗者为观察对象,疗程为三个月,并以现代医学公认的疗效标准评定。(2)服用无肿无痛胶囊治疗者排除其它干扰因素,治疗前后实验对照,主要观察血沉、类风湿因子的变化、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15米步行时间、关节功能级等。(3)实验室条件同等,复查时间均同。随访率100%,临床观察随机分为无肿无痛胶囊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前两组病例的病情症状及化验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一般情况临床观察198例中治疗组144例,对照组54例,其中治疗组男50例,女94例,年龄10-68岁,平均32岁,病程最长31年,最短2个月;对照组男20例,女34例,年龄10-64岁,平均31岁,病程最长29年,最短1个半月。
治疗方法治疗组服无肿无痛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
对照组(1)阿斯匹林片,每次1克,每日3次,口服。(2)消炎痛片,每次25毫克,每日3次,口服。(3)黄瑞香注射液4毫升肌注,每日2次。
疗效标准(1)临床治愈,症状消失,关节活动功能恢复,实验室检查结果全部恢复正常。(2)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功能基本恢复,血沉正常或略高,类风湿因子转阴。(3)好转,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改善。(4)无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未见好转。
治疗结果治疗组144例,临床治愈39例,显效42例,好转5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临床治愈6例,显效9例,好转21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66.7%。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各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改善与治疗前后均有明显进步(P<0.01)。对照组除晨僵有明显改善(P<0.05),其余均无显著意义。见附表附表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X±S)治疗前治疗后 P晨僵(分) 143.98±169.5 15.73±89.86<0.01关节疼痛指数 15.83±10.59 3.92±5.81 <0.01关节肿胀数 9.84±7.12 1.12±3.34 <0.01握力 66.76±30.19 109.21±30.78 <0.0115米步速(秒) 23.36±8.9316.92±8.36 <0.01关节功能级 2.83±0.87 0.93±0.89 <0.01血沉(mm/h) 50.13±30.97 24.16±19.86<0.01RF 114例阳性 36例阳性典型病例刘菜,女,53岁,农民,1992年12月5日就诊,主诉关节疼痛肿大十多年,多发性关节变形三年。现病史1982年3月间,因受雨淋引起恶寒高烧39.2℃以上,继而出现四肢关节红肿疼痛,活动不便,经中西医治疗时轻时重,近三年的来两膝、踝关节肿大变形不能自由屈伸。两腕关节肿大,手指关节变形肿大,经某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即转本地治疗,服中西药疗效差,近日加重,血沉82mm/h,RF阳性,遂来我院就诊,现症两膝、两踝及两手腕、手指关节肿大变形、疼痛,难以活动,晨僵、体温稍舒,遇寒加重,神倦乏力,心悸眩晕,舌苔白,脉沉弦。
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治法;服无肿无痛胶囊三个月于1993后3月9日来诊膝踝关节疼痛消失、肿消退、关节变小,腕关节、手指关节疼痛、肿胀消失,外观尚变形,血沉13mm/h。RF转阴。继续治疗年余,四肢关节外形虽无完全恢复正常,但能屈伸,能劳动,无痛苦。三年后随访,精神、体力均佳,能参加较重劳动。
师某,女45岁,农民,1994年9月5日诊,患类风关已十多年,双手掌指关节变形已5年,近半年病情加重,双手腕指关节肿胀疼痛,腕关节活动障碍,双踝关节肿胀不能行走,经中西药反复治疗效差,来诊。现症面色苍白,精神疲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畏寒肢冷,关节肿胀疼痛,酸楚麻木,挛缩,拘急,晨僵。检查双腕、双手指掌关节肿胀变形,呈典型的梭状指,鹰爪指,双踝关节肿胀,有明显压痛,不能屈伸,X线摄片检查,双腕、踝、和掌关节均有RA样改变,血沉90mm/h,RF(+),舌淡苔白脉沉。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服无肿无痛胶囊治疗三个月,关节疼痛肿胀消失,关节活动能恢复,精神佳,复查血沉19mm/h,RF(一),临床治愈,追访三年,未见复发。
田某,女,48岁,农民,病程11年,病情进展级III,功能分级IV级,四肢大小关节对称性肿痛11年,双膝关节肿痛、行走困难,夜间难眠,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失去工作能力。曾在几个大医院治疗,辗转数年来愈。来诊双手、双腕、双膝关节肿胀,活动受限,浮髌试验(+),X线示双手腕骨及掌指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毛糙,并有小囊样破坏,双膝关节间隙变窄,有小囊样破坏。血沉82mm/h,RF(+)。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给予无肿无痛胶囊治疗三个月。患者关节痛肿消失,睡眠改善,能上下楼梯,生活基本自理,追访一年来复发。
陈某,女,32年,患者于5天前气候突变即感双膝关节疼痛,酸痛重着,屈伸不利,活动受限,继而愕部红肿、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既往有类风湿性膝关节炎史。治疗应用无肿无痛胶囊两个月。患者自觉疼痛消失,双下肢行走,负重功能恢复,能正常生活、劳动。追访一年未复发。
患者女性,52岁,1996年1月12日初诊,患者双手指、腕关节、膝关节等均为双侧,均有不同程度肿胀、热痛、行走艰难,无汗、食欲不振等。给予无肿无痛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经服三个月,症状全部消失,能正常生活。随访三年,未复发。
本发明药物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集祛风散寒,除湿消肿,活血化瘀,通络开闭,解毒止痛之品为一炉,标本同治,攻补兼施,组方严谨,针对性强,是强有力的抗风湿药,效果明显优于抗风湿西药,见效快,疗效确切,远期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无论从解除和减轻患者的症状上或改善全身情况、精神状态上均远远优于其它药物,而且治愈率高,疗程短。一般一个患者至少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终生治疗,且治愈者甚少,复发率高,治疗费用昂贵,本发明的药物一般一个疗程三个月即可临床治愈,费用仅150元,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患者易接受。
权利要求
1.无肿无痛胶囊,其特征是它是由制没药、制乳香、血蝎、全虫、蜈蚣、土元、白花蛇、地龙、雷公藤、生川草乌、鸡血藤、威灵仙、木瓜、当归、生甘草、羌活、独活、海风藤、青风藤、忍冬藤、红花、牛膝、冰糖组成的药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肿无痛胶囊,其特征是各组分的含量是制乳香3分,制没药3份,血蝎3分,全虫5份,蜈蚣5份,土元3份,白花蛇4份,地龙3份,雷公藤15份,生川草乌、鸡血藤、威灵仙各10份,木瓜、当归、生甘草各6份,羌活、独活、海风藤、青风藤、忍冬藤、红花、牛膝各5份,冰糖25份。
3.无肿无痛胶囊,其生产方法是将上述药物分成两组,第一组制乳香3份,制没药3份,血蝎3份,全虫5份,蜈蚣5份,土元3份,白花蛇4份,地龙3份;第二组雷公藤15份,生川草乌、鸡血藤、威灵仙各10份,木瓜、当归、生甘草各6份,羌活、独活、海风藤、青风藤、忍冬藤、红花、牛膝各5份,冰糖25份;先将第一组的药物血蝎研末,其它药物清水洗净晒干焙薰脆为度,共研细末混合均匀备用;再将第二组药物除冰糖外,加水常规煎煮两次,每次均在一小时以上,收集两次煎煮液与药渣液,然后加入冰糖溶化混合均匀后浓缩,最后加入第一组的药粉,混匀烘干,研细面,过80目筛,装入0号胶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药物及生产方法。它由制没药、制乳香、血蝎、全虫、蜈蚣、土元、白花蛇、地龙、雷公藤、生川草乌等二十三味中草药炮制而成。
文档编号A61P19/02GK1307893SQ0110645
公开日2001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日
发明者郑春雷, 艾同建, 赵厚亮, 王念夫 申请人:郑春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