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2829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知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的新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上有几个文明古国,包括中国、印度、埃及、希腊等,在这些文明古国中,人民多创造了历史悠久的文化,包括医学。中国传统医学中的藏医学,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系统、理论独特是仅次于汉族医学的一个完整的医疗体系。早在公元前,藏族人民在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就已经认识到动、植、矿物的某些部分具有治疗人体疾病的功效,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有效地指导临床。虽然藏医理论完整、独特,但由于地域、环境、生活习惯的影响,目前藏成药制剂中的剂型有散剂、汤剂、丸剂、膏剂、药油、药酒、滴剂等,但大多数为散剂。
其中,散剂为多种药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汤剂为药物水煎煮后,滤取药汁供内服。
丸剂系指药物细粉加适宜的粘合剂制成的圆球形制剂。
膏剂是指用药物经过挑选,去净杂质,加水浸煮,炼成的剂型。
药酒分蜂蜜药酒、单方药酒和复方药酒。
多数散剂、丸剂多为生药粉入药,其存在服用量大,传统藏药水丸丸子大而硬、表面粗糙、崩解时限长、卫生学指标不合格等“四大顽症”,且口感差、显效迟、不利于治疗等不足。传统汤剂用前需用水煎煮,使用极其不方便且不便携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催汤丸的传统制备工艺,结合新技术而发明的新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将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的公知原料土木香膏、土木香、悬钩子茎(去皮、心)、木藤蓼(去皮)、野姜、诃子(去核)、余甘子、毛诃子(去核)、块根糙苏等九味药材用以下方法处理(1)将进行过预处理的上述原料天然药材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天然植物药材总重量的5~20倍,在70℃~煮沸的温度下进行第一次加热提取0.5~24小时,过滤,得到第一次提取液和第一次药渣;(2)向第一次药渣中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天然植物药材总重量的3~15倍,在70℃~煮沸的温度下进行第二次加热提取0.5~10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提取液和第二次药渣;(3)向第二次药渣中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天然植物药材总重量的3~10倍,在70℃~煮沸的温度下进行第三次加热提取0.5~7小时,过滤,得到第三次提取液和第三次药渣;(4)合并第一、二、三次提取液;(5)对合并的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成为浓缩液;(6)将浓缩液中加入药用辅料,制备成颗粒或其他固体制剂。或将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使其成为药粉;或在前述药粉中加入浓缩液制成颗粒或其他固体制剂。
所述的步骤(1)中向进行过预处理的天然植物药原料中第一次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天然植物药材原部总重量5~10倍,在70℃~煮沸的温度下进行第一次加热提取1.5~5小时。
所述的步骤(5)中减压浓缩合并提取后的提取液的压力为0.01~0.09Mpa;减压浓缩合并后的提取液温度为60℃~90℃;提取液减压后浓缩至合并后的提取液的0.1~0.5倍;所述的步骤(5)中将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成药粉时,以水蒸汽为雾化气体,进行雾化,雾化气体的压力为0.1~1.Mpa,干燥的温度为60℃~500℃;所制得的粉状药粉中含水量为粉状药总重量的0.1~10%。
所述的步骤(6)中的药用辅料和/或载体是指成型过程中所需的稀释剂、崩解剂、润湿剂和助流剂等。
所述的步骤(6)制成的固体制剂是指片、丸、胶囊剂等固体剂型。
所述的步骤(6)中将浓缩药液进行喷雾干燥成药粉时,用离心喷头将浓缩药液喷入热空气室中,以加热到60℃~400℃的干燥热空气为干燥介质,进行瞬时热交换,而干燥成药粉;将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成药粉的温度为80℃~400℃。
所述的天然药物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向第三次药渣中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天然植物药材总得量的3~10倍,在70℃~煮沸的温度下进行第四次加热提取0.5~5小时,过滤,得到第四次提取液和第四次药渣;如此反复提取,直至最后将药渣弃去;合并各次提取液,减压浓缩后,进行喷雾干燥成粉状药。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一种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将公知的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的原料土木香膏、土木香、悬钩子茎(去皮、心)、木藤蓼(去皮)、野姜、诃子(去核)、余甘子、毛诃子(去核)、块根糙苏按其公知的用量采用下述步骤制备向进行过预处理的天然植物药材中第一次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天然植物药材原料总重量的5~15倍;在70℃~煮沸的温度下进行第一次加热提取1.5~6小时,减压浓缩提取液,其压力为0.01~0.09Mpa,减压浓缩的温度为60℃~90℃,减压浓缩至合并的提取液的0.1~0.5倍,对其浓缩药液进行喷雾干燥时,以水蒸汽为雾化气体,进行雾化,雾化气体的压力为0.1~1.0Mpa,干燥的温度为60℃~500℃;另外,进行喷雾干燥时,也可将浓缩药液通过离心喷雾头喷入热空气室中,以加热到60℃~400℃的热空气为干燥介质,进行瞬时热交换,而干燥成粉状药。
本发明的方法的优点如下1、本发明的方法制成的固体剂型产品较现有技术制成的药物的制备工艺稳定,质量高而且质量可控,有利于保证疗效,在质量检测中可设定检测标准,对药物含量进行测定及有效成分的检测,以保证藏药固体制剂的质量。
2、由于本发明的方法采用了现代喷雾干燥技术,不仅有效地保留天然植物药材中的活性物质和药材的有效成份,又大大提高了生药成分的比率,使疗效更佳,同时固体制剂的崩解时间大大缩短,起效较迅速,并大大延长药品存放时间,便于服用和携带。
3、本发明的方法制成的固体剂型,不需添加任何化学合成的稳定剂,所以使用安全,使用时只需用水送服即可。本发明通过剂型的改革,使藏药的生产实现了工业化,产品面向千家万户的患者,也可长途运输进入国际市场。
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将不方便服用需煎煮的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制成服用方便、易于携带剂型的方法,将进行过预处理的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的公知的原料天然药材置于提取的容器中,加入水,所加入的水量为天然植物药材总重量的5~20倍,在70℃~煮沸的温度下进行第一次加热提取0.5~24小时,过滤,得到第一次提取液和第一次药渣;向第一次药渣中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天然植物药材总重量的3~15倍,在70℃~煮沸的的温度下进行第二次加热提取0.5~10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提取液和第二次药渣;向第二次药渣中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天然植物药材总重量的3~10倍,在70℃~煮沸的温度下进行第三次加热提取0.5~7小时,过滤,得到第三次提取液和第三次药渣;合并第一、二、三提取液,对合并的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使其成为浓缩液(留取适量备用),再将其余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使其成为药粉。将前述药粉与前述具有粘性的浓药汁或粘合剂充分混合后,加入所需的其他药用辅料,进一步制成固体剂型。
其中,所述的减压浓缩合并提取后的提取液的压力为0.01~0.09Mpa为佳;减压浓缩合并后的提取液温度为60℃~90℃;提取液减压后浓缩至合并后的提取液的0.1~0.5倍,成浓药汁;将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成药粉时,以水蒸汽为雾化气体,进行雾化,雾化气体的压力为0.1~1.Mpa,干燥的温度为60℃~500℃;所制得的粉状药粉中含水量为粉状药总重量的0.1~10%。
所说的天然植物药材原料的预处理是指挑选质量合格的天然植物药材作为原料,用水洗净凉干,切成5~20mm的碎块,以切成5~10mm的碎块更好。有的药材还要浸泡,以便加热提取时利用药物的溶出,浸泡时间的长短,视药材的性质而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知。例如,有的药仅浸泡30~40分钟,有的需要浸泡12~24小时。有时浸泡水可作为第一次加水量的一部分。上述这些预处理方法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知。预处理时所加的水可以是自来水、饮用井水,亦可用蒸馏水、离子交换水等经处理过的较为纯净的水。
所用的可供药用的具有粘性的药用辅料可以是淀粉浆、糊精浆、乙醇糖浆等粘合剂; 蔗糖浆、液体葡萄糖、饴糖、炼蜜、阿拉伯胶浆、明胶浆等强粘合剂;可压性淀粉、糊精等干燥粘合剂;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L-HPC(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HPM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MCC(微晶纤维素)、PVP(聚乙烯吡咯烷酮)、PEG(聚乙二醇)等粘合剂。
使用时,淀粉浆一般选用浓度为8%~15%,以10%为最常用;糊精浆的粘性稍大于淀粉浆,一般选用浓度为10%~20%,以15%为最常用;亦可配成10%糊精浆与10%淀粉浆混合使用;乙醇糖浆试用于用低浓度的乙醇(60%以下),制粒时粘性过强,无法成型,而用较高浓度的乙醇时,又易产生松裂的情况下。乙醇糖浆的配制为砂糖5kg+水3L→(加热)溶解乙醇10L→混匀(必要时过滤)。
蔗糖浆适用于纤维性较强或质地疏松时,一般使用浓度为50%~70%(g/g);液体葡萄糖适用的药物与蔗糖相似,常用浓度为25%和50%;饴糖和炼蜜的粘性均很强。可用于纤维性强及质地疏松、容易产生裂纹时。
阿拉伯胶浆、明胶浆适用于易松散或要求硬度大的固体剂型。常用浓度为阿拉伯胶浆为10%~20%,明胶浆为10%~15%,也可在淀粉浆中加入20%的明胶浆(10∶1)。
可压性淀粉、糊精等干燥粘合剂,具有较好的干燥粘合性;糊精作为干燥粘合剂,润湿后即可产生粘性使用。
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L-HPC(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HPM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MCC(微晶纤维素)、PVP(聚乙烯吡咯烷酮)、PEG(聚乙二醇)等粘合剂。CMC-Na常用浓度为1%~2%的水溶液,也可直接作为干燥粘合剂;L-HPC为纤维素的羟丙基醚,常用浓度为1~8%,HPMC是纤维素的甲基羟丙基醚化物、MCC属于半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干燥粘合性;PVP为高分子聚合物,其5%~25%的水溶液具有不同的粘性;PEG为乙二醇分子聚合物的总称,可选用PEG-4000在干燥状态下直接与主药混合,一般用量为15%~20%,又以18%为常用。
所用的其余药用辅料可以有崩解剂,是为使固体制剂在胃肠中迅速崩散溶解而加入的辅料。可以是干燥淀粉、羧甲基淀粉、羧甲基淀粉钠(CMS-Na),其中以干燥淀粉为应用最广,用前应在100℃~105℃先行干燥,使含水量在8%~10%之间,用量一般为粉状药总重的5%~20%,又以8%~15%为最好;羧甲基淀粉是淀粉衍生物中有效的崩解剂之一,遇水后体积可膨胀200~300倍,崩解性能好;CMS-Na系离子型淀粉衍生物,需在冷水中泡涨后使用;以2%CMS-Na外加于粉状药中崩解效果为佳;也可以是魔芋精粉、三硅酸镁(2MgO.SiO.H2O)、枸橼酸或酒石酸与NaHCO3混合物的泡腾剂,其原理为遇水时即起酸碱反应产生CO2气泡而使片剂崩解。为了避免NaHCO3与酸直接接触,增加稳定性,采用聚乙二醇微囊包裹方法将NaHCO3包裹起来];也可以用吐温-80、月桂醇硫酸钠、硬脂醇磺酸钠等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水分与药物之间的界面张力,促进水分渗入药物内,使药物快速润湿而发生崩解。按粉状药总量的0.25%吐温-80与5%、10%的干淀粉使用。此外,羟基淀粉丙酸酯(HPS)、MCC、HPMC、L-HPC也可作为崩解剂。
为了减少成型过程中粉状药或粉状药与设备间的摩擦力,有时可加入润滑剂与助流剂。润滑剂,可以是硬脂酸镁、滑石粉、水溶性的月桂醇硫酸钠、硬脂酸镁、滑石粉等目前药品生产普遍使用,其中以硬脂酸镁为首先选用;液状石蜡、聚乙二醇、硼酸等亦可使用。
所述的所粘合剂是指具有粘性的药用辅料;其他药用辅料是指成型过程中所需的稀释剂、崩解剂、润湿剂和助流剂等;制成的固体制剂是指片、丸、胶囊剂等固体剂型。
由于有的植物药材的有效成分很难浸提出来,需要向第三次药渣中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天然植物药材总得量的3~10倍,在在70℃~煮沸的温度下进行第四次加热提取0.5~5小时,过滤,得到第四次提取液和第四次药渣;有的药材甚至需要进行第五、六、七次提取,视需要而定,最后将药渣弃去;合并第一、二、三、四次提取液或合并第一、二、三、四、五……提取液,减压浓缩后,进行喷雾干燥成粉状药。
有的天然植物药材的有效成分易于被水提取,亦可只进行第一次提取或二次提取,提取的次数视植物药材而定。
所述的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向进行过预处理的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的公知的原料天然植物药材中第一次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天然植物药材原料总重量的5~15倍,又以所加入的水量为天然植物药材总重量的5~10倍为宜,在70℃~煮沸的温度下进行第一次加热提取1.5~6小时为佳,减压浓缩时,其压力为0.01~0.09Mpa,又以0.01~0.06Mpa为好,减压浓缩的温度为60℃~90℃,减压浓缩至合并的提取液的0.1~0.5倍,对其浓缩药液进行喷雾干燥时,以水蒸汽为雾化气体,进行雾化,雾化气体的压力为0.1~1.0Mpa,干燥的温度为60℃~500℃,又以200℃~400℃为好,另外,进行喷雾干燥时,也可将浓缩药液通过离心喷雾头喷入热空气室中,以加热到60℃~400℃的热空气为干燥介质,进行瞬时热交换,而干燥成粉状药。
所用的可供药用的具有粘性的药用辅料可以是淀粉浆、糊精浆、乙醇糖浆等粘合剂; 蔗糖浆、液体葡萄糖、饴糖、炼蜜、阿拉伯胶浆、明胶浆等强粘合剂;可压性淀粉、糊精等干燥粘合剂;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L-HPC(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HPM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MCC(微晶纤维素)、PVP(聚乙烯吡咯烷酮)、PEG(聚乙二醇)等粘合剂。
使用时,淀粉浆一般选用浓度为8%~15%,以10%为最常用;糊精浆的粘性稍大于淀粉浆,一般选用浓度为10%~20%,以15%为最常用;亦可配成10%糊精浆与10%淀粉浆混合使用;乙醇糖浆试用于用低浓度的乙醇(60%以下),制粒时粘性过强,无法成型,而用较高浓度的乙醇时,又易产生松裂的情况下。乙醇糖浆的配制为砂糖5kg+水3L→(加热)溶解乙醇10L→混匀(必要时过滤);蔗糖浆适用于纤维性较强或质地疏松时,一般使用浓度为50%~70%(g/g);液体葡萄糖适用的药物与蔗糖相似,常用浓度为25%和50%;饴糖和炼蜜的粘性均很强。可用于纤维性强及质地疏松、容易产生裂纹时;阿拉伯胶浆、明胶浆适用于易松散或要求硬度大的固体剂型。常用浓度为阿拉伯胶浆为10%~20%,明胶浆为10%~15%,也可在淀粉浆中加入20%的明胶浆(10∶1);可压性淀粉、糊精等干燥粘合剂,具有较好的干燥粘合性;糊精作为干燥粘合剂,润湿后即可产生粘性使用;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L-HPC(低取代羧丙基纤维素)、HPM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MCC(微晶纤维素)、PVP(聚乙烯吡咯烷酮)、PEG(聚乙二醇)等粘合剂。CMC-Na常用浓度为1%~2%的水溶液,也可直接作为干燥粘合剂;L-HPC为纤维素的羟丙基醚,常用浓度为1~8%,HPMC是纤维素的甲基羟丙基醚化物、MCC属于半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干燥粘合性;PVP为高分子聚合物,其5%~25%的水溶液具有不同的粘性;PEG为乙二醇分子聚合物的总称,可选用PEG-4000在干燥状态下直接与主药混合,一般用量为15%~20%,又以18%为常用。
所用的其余药用辅料可以有崩解剂,是为使固体制剂在胃肠中迅速崩散溶解而加入的辅料。可以是干燥淀粉、羧甲基淀粉、羧甲基淀粉钠(CMS-Na),其中以干燥淀粉为应用最广,用前应在100℃~105℃先行干燥,使含水量在8%~10%之间,用量一般为粉状药总重的5%~20%,又以8%~15%为最好;羧甲基淀粉是淀粉衍生物中有效的崩解剂之一,遇水后体积可膨胀200~300倍,崩解性能好;CMS-Na系离子型淀粉衍生物,需在冷水中泡涨后使用;以2%CMS-Na外加于粉状药中崩解效果为佳;也可以是魔芋精粉、三硅酸镁(2MgO.SiO.H2O)、枸橼酸或酒石酸与NaHCO3混合物的泡腾剂,其原理为遇水时即起酸碱反应产生CO2气泡而使片剂崩解。为了避免NaHCO3与酸直接接触,增加稳定性,采用聚乙二醇微囊包裹方法将NaHCO3包裹起来];也可以用吐温-80、月桂醇硫酸钠、硬脂醇磺酸钠等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水分与药物之间的界面张力,促进水分渗入药物内,使药物快速润湿而发生崩解。按粉状药总量的0.25%吐温-80与5%、10%的干淀粉使用。此外,羟基淀粉丙酸酯(HPS)、MCC、HPMC、L-HPC也可作为崩解剂。
为了减少成型过程中粉状药或粉状药与设备间的摩擦力,有时可加入润滑剂与助流剂润滑剂,可以是硬脂酸镁、滑石粉、水溶性的月桂醇硫酸钠、硬脂酸镁、滑石粉等目前药品生产普遍使用,其中以硬脂酸镁为首先选用;液状石蜡、聚乙二醇、硼酸等亦可使用。
用本发明的方法可根据不同的疾病,用不同的植物药材组合制成治疗不同种疾病的固体剂型药品。
用本发明的方法,每片或丸或胶囊等含有效成分,大大超过已有技术的方法制成的药物固体制剂中生药的有效成份的含量。
上述方法所制备的含有天然药用植物有效成份的固体剂型,可为圆片状或异形片状或丸状或异形丸状或装入胃溶、肠溶等胶囊中或粉末、颗粒。
上述制备的方法可通过如下具体实施例详述将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的公知原料土木香膏、土木香、悬沟子茎(去皮、心)、木藤蓼(去皮)、野姜、诃子(去核)、余甘子、毛诃子(去核)、块根糙苏,将以上九味药物,洗净,切片,加入10倍量的水,煎煮至沸,继续煎煮60分钟,过滤,得到第一次提取液和第一次药渣,向第一次药渣中加入8倍量的水,煮沸后继续煎煮45分钟,过滤,得到第二次提取液和第二次药渣,合并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将合并的滤液进行减压浓缩,备用。
1、将浓缩液喷雾干燥后制成粉末;2、浓缩至稠膏后,加入辅料淀粉、糖粉适量,制成颗粒。
3、将方法2中的颗粒中加入粘合剂(糊精、乙醇)适量,在压片机上制成片剂。
4、将方法1中的粉末加入粘合剂,制成丸剂。
5、将方法2中的颗粒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
权利要求
1.一种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将公知的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的原料土木香膏、土木香、悬钩子茎(去皮、心)、木藤蓼(去皮)、野姜、诃子(去核)、余甘子、毛诃子(去核)、块根糙苏,按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的公知的用量采用下述步骤制备(1)将进行过预处理的上述天然药材原料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天然植物药材总重量的5~20倍,在70℃~煮沸的温度下进行第一次加热提取0.5~24小时,过滤,得到第一次提取液和第一次药渣;(2)向第一次药渣中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天然植物药材总重量的3~15倍,在70℃~煮沸的温度下进行第二次加热提取0.5~10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提取液和第二次药渣;(3)向第二次药渣中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天然植物药材总重量的3~10倍,在70℃~煮沸的温度下进行第三次加热提取0.5~7小时,过滤,得到第三次提取液和第三次药渣;(4)合并第一、二、三次提取液;(5)对合并的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成为浓缩液;(6)将浓缩液中加入药用辅料,制备成颗粒或其他固体制剂;或将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使其成为药粉;或将前述药粉与浓缩液混合制备成颗粒或其他固体制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向进行过预处理的天然植物药原料中第一次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天然植物药材原部总重量5~10倍,在70℃~煮沸的温度下进行第一次加热提取1.5~5小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减压浓缩合并提取后的提取液的压力为0.01~0.09Mpa;减压浓缩合并后的提取液温度为40℃~90℃;提取液减压后浓缩至合并后的提取液的0.1~0.8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将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成药粉时,以水蒸汽为雾化气体,进行雾化,雾化气体的压力为0.1~1.Mpa,干燥的温度为60℃~500℃;所制得的粉状药粉中含水量为粉状药总重量的0.1~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中的粘合剂是指具有粘性或稀释性的药用辅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中的药用辅料和/或载体是指成型过程中所需的稀释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湿剂和助流剂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制成的固体制剂是指片、丸、胶囊剂等固体剂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将浓缩药液进行喷雾干燥成药粉时,用离心喷头将浓缩药液喷入热空气室中,以加热到60℃~400℃的干燥热空气为干燥介质,进行瞬时热交换,而干燥成药粉;将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成药粉的温度为80℃~40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向第三次药渣中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天然植物药材总得量的3~10倍,在70℃~煮沸的温度下进行第四次加热提取0.5~5小时,过滤,得到第四次提取液和第四次药渣;如此反复提取,直至最后将药渣弃去;合并各次提取液,减压浓缩后,进行喷雾干燥成粉状药。
10.一种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将公知的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的原料土木香膏、土木香、悬钩子茎(去皮、心)、木藤蓼(去皮)、野姜、诃子(去核)、余甘子、毛诃子(去核)、块根糙苏按其公知的用量采用下述步骤制备向进行过预处理的上述原料天然植物药材中第一次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天然植物药材原料总重量的5~15倍;在70℃~煮沸的温度下进行第一次加热提取1.5~6小时,减压浓缩提取液,其压力为0.01~0.09Mpa,减压浓缩的温度为60℃~90℃,减压浓缩至合并的提取液的0.1~0.5倍,对其浓缩药液进行喷雾干燥时,以水蒸汽为雾化气体,进行雾化,雾化气体的压力为0.1~1.0Mpa,干燥的温度为60℃~500℃;另外,进行喷雾干燥时,也可将浓缩药液通过离心喷雾头喷入热空气室中,以加热到60℃~400℃的热空气为干燥介质,进行瞬时热交换,而干燥成粉状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公知的藏药催汤药物组合物的原料按其常规用量进行多次水提,对合并的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成为浓缩液,将浓缩液中加入药用辅料,制备成颗粒或其他固体制剂;或将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使其成为药粉;或在前述药粉中加入浓缩液制成颗粒或其他固体制剂;本发明制成的药物的制备工艺稳定,质量高而且质量可控,有利于保证疗效,在质量检测中可设定检测标准,对药物含量进行测定及有效成分的检测,以保证藏药固体制剂的质量。
文档编号A61K9/16GK1615933SQ20031011892
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2日
发明者雷菊芳 申请人:雷菊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