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7021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包衣预混剂,并涉及该薄膜包衣预混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薄膜包衣是在固体药物制剂表面通过喷雾的方法均匀地喷上一层比较稳定的高分子聚合物衣料,形成数微米厚的塑性薄膜层。
肠溶型薄膜包衣适用于在胃液中不溶解而需在肠液中溶解的药物包衣,其材料需在遇胃酸等消化液时不溶解或很少溶解,有效避免口腔、食道、胃等部位释药,但又不影响药物在肠液中的溶解及溶出时间。常用的肠溶型薄膜包衣的材料有肠溶型丙烯酸树脂类衍生物、肠溶型纤维素类衍生物及肠溶型聚乙烯衍生物等。
现有的各种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大多由于其中聚合物的选用或组成配比不尽合理,在配制成包衣浆液后,有的粘度太低,致使固体药物制剂包衣成品的衣膜与药物核心的粘附力差,出现成品表面磨损、膜边缘开裂或剥离等现象;有的粘度太大,在包衣过程中,易形成较大的雾滴,较难均匀分布在药物表面,在药物表面聚集较多而产生粘连,同时包衣膜的致密度也差,产生很多气泡;包衣浆液的粘度过大时,还可造成最后薄膜包衣成品的包衣层表面粗糙与皱皮等;在包衣表面有刻痕或标识的药物核心时,如果包衣预混剂的组成不合理,造成衣膜的机械参数欠合理,如弹性系数过高、膜强度较差、粘附性不好等,在衣膜干燥过程中产生较高的回拉力,将衣膜表面从刻痕中拉起,薄膜回缩,从而发生架桥现象,使药物表面的刻痕消失或标识不清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该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粘度适中,用以包衣所得的成品外观理想;而且成本低廉,适于规模生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它的组分为肠溶型纤维素类衍生物、肠溶型丙烯酸树脂类衍生物、聚维酮和聚乙二醇6000。这些组分构成预混剂中必不可少的成膜剂。其中聚乙二醇6000还兼作填充剂和增塑剂。
上述预混剂的肠溶型纤维素类衍生物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等,肠溶型丙烯酸树脂类衍生物为聚丙烯酸树脂II号和III号等,聚维酮为聚维酮K-30等。
上述预混剂的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55-70份,优选60-65份;聚丙烯酸树脂II号5-15份,优选5-10份;聚丙烯酸树脂III号5-15份,优选5-10份;聚维酮K-30为8-15份,优选8-12份;聚乙二醇6000为2-10份,优选3-7份。
上述预混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配比的各组分在双锥混合机内混合10分钟至1个小时,即可。
根据不同的具体需要,上述的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还可以含有各种颜色的色锭作为着色剂且其重量含量为0.1-25份,优选8-15份。
上述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的制备方法,其工艺过程为将所述配比的色锭、聚丙烯酸树酯II号和III号,一起放入球磨混合机内,混合1小时至3个小时后,转入双锥混合机内,加入所述配比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维酮K-30和聚乙二醇6000,再混合10分钟至1个小时,即得。
上述的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还可以含有二氧化钛作白色着色剂兼作遮光剂,且其重量含量为0.1-25份,优选8-15份。
上述二氧化钛在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的制备过程中不能进入球磨机锤击混合,直接同其他各种成分在双锥混合机内混合10分钟至1个小时,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中虽然采用了一般认为是胃溶型的原料聚维酮(PVP)K-30,但同时由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和聚丙烯酸树酯II号、III号等其他成分的合理运用,使本发明不但能达到包衣过程不易粘连且成膜性好、包衣成品外观理想、光泽度好等效果,而且能满足在肠液中溶解在胃液中极少溶解的要求。
(2)本发明原料易得,无需进口,来源丰富,成本低廉。
(3)其制备方法简单可控,生产周期短,易于实现GMP规范管理,适于规模化生产。
(4)它的组成及其配比科学合理,所得包衣膜的机械参数合理,包衣药物不会发生架桥现象,特别适合表面有刻痕或标识的药物包衣。
(5)按照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该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其成品粉末细腻,各种成分互相嵌接,混合均匀,在配制成包衣浆液后,粘度适中,且成膜性好,用它包衣固体药物制剂所得的包衣成品,其包衣层与药物核心结合牢固,包裹严密,厚度均一,着色均匀,光滑美观,不会出现包衣制成品表面磨损、膜边缘开裂、剥离或粘连等现象,同时包衣膜的致密度好,不会产生气泡,也不会造成包衣成品表面粗糙与皱皮等,能较好的满足固体药物制剂薄膜包衣的多种需要。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肠溶型无色透明薄膜包衣预混剂1的组成及其制备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70Kg;聚丙烯酸树脂II号5Kg;聚丙烯酸树脂III号5Kg;聚维酮K-308Kg;聚乙二醇60003Kg。
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的各种成分,加入到双锥混合机中,开机混合1小时,即得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为70份、聚丙烯酸树脂II号为5份、聚丙烯酸树脂III号为5份、聚维酮K-30为8份和聚乙二醇6000为3份的肠溶型无色透明薄膜包衣预混剂。
实施例二 肠溶型无色透明薄膜包衣预混剂2的组成及其制备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55Kg;聚丙烯酸树脂II号15Kg;聚丙烯酸树脂III号10Kg;聚维酮K-3015Kg;聚乙二醇60007Kg。
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的各种成分,加入到双锥混合机中,开机混合10分钟,即得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为55份、聚丙烯酸树脂II号为15份、聚丙烯酸树脂III号为10份、聚维酮K-30为15份和聚乙二醇6000为7份的肠溶型无色透明薄膜包衣预混剂。
实施例三 肠溶型无色透明薄膜包衣预混剂3的组成及其制备组成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60Kg;聚丙烯酸树脂II号10Kg;聚丙烯酸树脂III号15Kg;聚维酮K-3012Kg;聚乙二醇600010Kg。
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的各种成分,加入到双锥混合机中,开机混合20分钟,即得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为60份、聚丙烯酸树脂II号为10份、聚丙烯酸树脂III号为15份、聚维酮K-30为12份和聚乙二醇6000为10份的肠溶型无色透明薄膜包衣预混剂。
实施例四 肠溶型无色透明薄膜包衣预混剂4的组成及其制备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65Kg;聚丙烯酸树脂II号10Kg;聚丙烯酸树脂III号15Kg;聚维酮K-3012Kg;聚乙二醇60002Kg。
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的各种成分,加入到双锥混合机中,开机混合半小时,即得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为65份、聚丙烯酸树脂II号为10份、聚丙烯酸树脂III号为15份、聚维酮K-30为12份和聚乙二醇6000为2份的肠溶型无色透明薄膜包衣预混剂。
实施例五 肠溶型果绿色薄膜包衣预混剂的组成及其制备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70Kg;聚丙烯酸树脂II号5Kg;聚丙烯酸树脂III号10Kg;聚维酮K-308Kg;聚乙二醇60002Kg;果绿色锭15Kg。
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的果绿色锭、聚丙烯酸树脂II号和III号,一起放入球磨混合机内,开机混合1小时后,转入双锥混合机内,加入上述重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维酮K-30和聚乙二醇6000,再开双锥混合机混合20分钟,即得到重量配比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为70份、聚丙烯酸树脂II号为5份、聚丙烯酸树脂III号为10份、聚维酮K-30为8份、聚乙二醇6000为2份、果绿色锭为15份肠溶型铁果绿色薄膜包衣预混剂。
实施例六 肠溶型蓝色薄膜包衣预混剂的组成及其制备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55Kg;聚丙烯酸树脂II号15Kg;聚丙烯酸树脂III号15Kg;聚维酮K-3012Kg;聚乙二醇600010Kg;靛蓝色锭0.1Kg。
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的靛蓝色锭、聚丙烯酸树脂II号和III号,一起放入球磨混合机内,开机混合3小时后,转入双锥混合机内,加入上述重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维酮K-30和聚乙二醇6000,再开双锥混合机混合10分钟,即得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为55份、聚丙烯酸树脂II号为15份、聚丙烯酸树脂III号为15份、聚维酮K-30为12份、聚乙二醇6000为10份和靛蓝色锭为0.1份的肠溶型蓝色薄膜包衣预混剂。
实施例七 肠溶型铁锈红色薄膜包衣预混剂的组成及其制备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65Kg;聚丙烯酸树脂II号10Kg;聚丙烯酸树脂III号5Kg;聚维酮K-3015Kg;聚乙二醇60007Kg;铁锈红色锭8Kg。
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的果绿色锭、聚丙烯酸树脂II号和III号,一起放入球磨混合机内,开机混合90分钟后,转入双锥混合机内,加入上述重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维酮K-30和聚乙二醇6000,再开双锥混合机混合1小时,即得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含量邻苯二甲酸酯为65份、聚丙烯酸树脂II号为10份、聚丙烯酸树脂III号为5份、聚维酮K-30为15份、聚乙二醇6000为7份和果绿色锭8份的肠溶型铁锈红色薄膜包衣预混剂。
实施例八 肠溶型铁黄色薄膜包衣预混剂的组成及其制备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60Kg;聚丙烯酸树脂II号8Kg;聚丙烯酸树脂III号8Kg;聚维酮K-3010Kg;聚乙二醇60003Kg;黄色锭25Kg。
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的果绿色锭、聚丙烯酸树脂II号和III号,一起放入球磨混合机内,开机混合90分钟后,转入双锥混合机内,加入上述重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维酮K-30和聚乙二醇6000,再开双锥混合机混合1小时,即得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含量邻苯二甲酸酯为60份、聚丙烯酸树脂II号为8份、聚丙烯酸树脂III号为8份、聚维酮K-30为10份、聚乙二醇6000为3份和黄色锭为25份的肠溶型铁锈红色薄膜包衣预混剂。
实施例九 肠溶型白色薄膜包衣预混剂1的组成及其制备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65Kg;聚丙烯酸树脂II号8Kg;聚丙烯酸树脂III号8Kg;聚维酮K-3010Kg;聚乙二醇60006Kg;二氧化钛10Kg。
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的二氧化钛、聚丙烯酸树脂II号和III号,一起放入球磨混合机内,开机混合2小时后,转入双锥混合机内,加入上述重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聚维酮K-30和聚乙二醇6000,再开双锥混合机混合40分钟,即得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为65份、聚丙烯酸树脂II号为8份、聚丙烯酸树脂III号为8份、聚维酮K-30为10份、聚乙二醇6000为6份和二氧化钛为10份的肠溶型白色薄膜包衣预混剂。
实施例十 肠溶型白色薄膜包衣预混剂2的组成及其制备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60Kg;聚丙烯酸树脂II号10Kg;聚丙烯酸树脂III号5Kg;聚维酮K-3012Kg;聚乙二醇60003Kg;二氧化钛15Kg。
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各种成分,加入到双锥混合机内,开机混合30分钟,即得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为60份、聚丙烯酸树脂II号为10份、聚丙烯酸树脂III号为5份、聚维酮K-30为12份、聚乙二醇6000为3份和二氧化钛为15份的肠溶型白色薄膜包衣预混剂。
实施例十一 肠溶型白色薄膜包衣预混剂3的组成及其制备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55Kg;聚丙烯酸树脂II号15Kg;聚丙烯酸树脂III号10Kg;聚维酮K-3015Kg;聚乙二醇600010Kg;二氧化钛25Kg。
制备方法
取上述重量各种成分,加入到双锥混合机内,开机混合45分钟,即得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为55份、聚丙烯酸树脂II号为15份、聚丙烯酸树脂III号为10份、聚维酮K-30为15份、聚乙二醇6000为10份和二氧化钛25份的肠溶型白色薄膜包衣预混剂。
实施例十二 肠溶型白色薄膜包衣预混剂4的组成及其制备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70Kg;聚丙烯酸树脂II号5Kg;聚丙烯酸树脂III号15Kg;聚维酮K-308Kg;聚乙二醇60007Kg;二氧化钛0.1Kg。
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各种成分,加入到双锥混合机内,开机混合60分钟,即得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为70份、聚丙烯酸树脂II号为5份、聚丙烯酸树脂III号为15份、聚维酮K-30为8份、聚乙二醇6000为7份和二氧化钛为0.1份的肠溶型白色薄膜包衣预混剂。
实施例十三 肠溶型白色薄膜包衣预混剂5的组成及其制备组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63Kg;聚丙烯酸树脂II号9Kg;聚丙烯酸树脂III号7Kg;聚维酮K-3013Kg;聚乙二醇60002Kg;二氧化钛8Kg。
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各种成分,加入到双锥混合机内,开机混合20分钟,即得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为63份、聚丙烯酸树脂II号为9份、聚丙烯酸树脂III号为7份、聚维酮K-30为13份、聚乙二醇6000为2份和二氧化钛为8份的肠溶型白色薄膜包衣预混剂。
权利要求
1.一种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其特征在于,它的组分为肠溶型纤维素类衍生物、肠溶型丙烯酸树脂类衍生物、聚维酮和聚乙二醇60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肠溶型纤维素类衍生物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肠溶型丙烯酸树脂类衍生物为聚丙烯酸树脂II号和III号,聚维酮为聚维酮K-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为55-70份,聚丙烯酸树脂II号为5-15份,聚丙烯酸树脂III号为5-15份,聚维酮K-30为8-15份,聚乙二醇6000为2-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为60-65份、聚丙烯酸树脂II号为5-10份、聚丙烯酸树脂III号为5-10份、聚维酮K-30为8-12份、聚乙二醇6000为3-7份。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各种颜色的色锭0.1-25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其特征在于它含有的色锭为8-15份。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0.1-25份的二氧化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其特征在于它含有的二氧化钛为8-15份。
9.一种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的制备方法,将所述配比的各组分在双锥混合机内混合10分钟至1个小时,即可。
10.一种权利要5所述的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的制备方法,将所述配比的色锭、聚丙烯酸树酯II号和III号,一起放入球磨混合机内,混合1至3个小时后,转入双锥混合机内,加入所述配比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维酮K-30和聚乙二醇6000,再混合10分钟至1个小时,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它的组分为肠溶型纤维素类衍生物、肠溶型丙烯酸树脂类衍生物、聚维酮和聚乙二醇6000。该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可控,适于规模化生产;用它包衣固体药物制剂所得的包衣成品,其包衣层与药物核心结合牢固,包裹严密,厚度均一,着色均匀,光滑美观,能较好的满足固体药物制剂薄膜包衣的多种需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肠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的制备方法。
文档编号A61K9/28GK1628641SQ20041004065
公开日2005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9日
发明者谢秀琼, 林志丹, 李文军 申请人:成都市泰山薄膜包衣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