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含有黄藤素的外用液体制剂及其在生殖道、口腔和上呼吸道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藤素的妇科、口腔科等外用液体制剂,特别是涉及一种黄藤素洗(擦)剂、泡沫气雾剂、软膏剂、漱口液、喷雾剂。
背景技术:
白色念珠菌属念珠菌属,又称白色假丝酵母菌,培养后镜检,可见卵圆形芽生细胞和假菌丝,是一种条件致病菌,通常存在于正常人的口腔、上呼吸道及生殖器阴道粘膜上,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或正常寄居的微生物间相互制约作用失调容易引起念珠菌病。
近20年来白色念珠菌感染增长了20倍以上,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特别是近10年,白色念珠菌在致病菌中所占比率日益上升。吴绍熙等报道我国25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我国台湾省)具有代表性的41个单位于1985年收集的9139株致病真菌和1996年分离出的18085株致病真菌,发现白色念珠菌从1986年的第5位上升到1996年的第2位,所占比率从1986年的5%上升到1996年的196%。这充分说明白色念珠菌已成为重要病原菌。
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疾病系致病性微生物通过阴道开口进入生殖道内引起的局部感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儿保健中心对北京、郑州、南宁、深圳四城市2002名24岁以下未婚人流女性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有1144人患有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57.1%。对264例阴道感染的调查显示,白色念珠菌阴道炎主要集中在中年妇女中,而且城市妇女多于农村妇女。这可能与城市妇女过多的应用抗生素及外用抗生素,使得产生抗念珠菌物质的革兰阴性菌被抑制,破坏了正常菌群共生的环境、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繁殖。约10%健康女性和30%的孕妇可无任何症状而阴道内带有白色念珠菌。男性白色念珠菌性龟头炎大多是通过性交而传染,有报告与患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妇女有性接触的男性,其生殖器被感染达69.4%,与白色念珠菌性龟头炎男性有性接触的女性发生性接触,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高达80%。
浙江省人民医院王亚霞报道,2002年1~12月149例白色念珠菌引起医院感染患者,口腔粘膜感染率为19.4%。
近十几年来,由于临床免疫抑制剂、广谱抗菌药物的滥用及某些因素使宿主免疫受损等导致临床上真菌引起的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真菌感染率的增高,促进抗真菌药物的开发和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又导致耐药株的产生。由于唑类药物具有抗真菌谱广、口服吸收好等优点,因而该类药物倍受临床医师青睐,目前临床应用较多,而频繁使用抗真菌药物,又导致耐药菌株的增加,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现象尤为突出。文献报道,102株受试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达8.8%和11.8%。克霉唑低浓度时仅部分抑制麦角固醇的合成,高浓度时则完全抑制而呈现强大的杀菌作用,而高浓度给药容易诱导耐药菌株的产生。氟胞嘧啶的敏感率虽高达100%,但与两性霉素B、酮康唑一样,对人体具有较大的毒副反应,限制了该类药物在临床的使用。
抗真菌化学药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据WHO国际药品监测中心报告,至1987年7月,已收到各国报告酮康唑所致不良反应1285例,造成肝脏损害361例。我国卫生部和北京市药品监督办公室报告,自1987年11月至1991年9月,已收到北京各家医院报告酮康唑所致的严重肝脏损害16例,其中4例经抢救无效死亡。氟康唑一般的不良反应有头痛、食欲不振、肝转氨酶升高、恶心、呕吐、脱发、皮疹、胃肠道反应等,但也出现一些特殊的不良反应,如严重精神症状、心脏结区心律、频发室性早搏、QT间期延长和心动过速、周围神经炎、阿狄森氏病危机等。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感染的文章中,有安全性报道的病例共14725例,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上腹不适食欲不振、厌食、腹痛、头晕、生疮、鼻衄血、胸闷、皮肤瘙痒、食欲增加、头痛、口干、无症状转氨酶轻度升高、面部水肿。
白色念珠菌引起感染的日益增加及抗真菌化学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已成为医药界急待解决的问题,筛选新型、安全、高效的抗白色念珠菌药物,特别是天然植物药,正成为目前抗真菌药物研究的发展方向。
黄藤素系防乙科植物黄藤(Fibraurea recisa)等植物中提取的总生物碱,主要含掌叶防乙碱(又名巴马亭Palmatine,棕榈碱,非洲防乙碱),其氯化物为黄色针状结晶,味极苦。黄藤临床可用于妇科炎症、菌痢、肠炎、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外科感染、眼结膜炎。有报道用黄藤治疗外科感染、妇科炎症、菌痢、胃肠炎、呼吸道及尿道感染,眼结膜光等1500余例,疗效显著。黄藤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犬小孢子菌的抑制浓度为500μg/ml,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浓度为250μg/ml。
现有黄藤素制剂为注射剂及片剂、栓剂等,治疗妇科及口腔感染虽然有效,但注射剂存在生产工艺条件苛刻、使用不便、病灶局部药物浓度低、疗程长、患者依从性差、副作用多等缺点;口服片剂存在剂量大、胃肠刺激、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起效缓慢、生物利用度低、疗程长、病灶局部药物浓度低等缺点;栓剂虽然直接作用于致病部位,但使用不便、易被污染、大量的基质影响药物作用的程度及释放,环境温度过高时可以吸湿而粘着,在干燥时往往又易失水而变脆、变碎、变形、变色、粘着、融化,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针对现有化学药、天然药技术的抗白色念珠菌不足,发明一种含有黄藤素的外用液体制剂,它直接用于生殖道、口腔和呼吸道中,以局部给药的方式,直接作用于病症部位或者吸收部位。与口服和注射剂相比,药物不受胃肠PH或酶的破坏、可避免口服给药时肝脏首过作用的破坏,减少药物对肝脏的影响,对人体干扰少,此外,局部给药可显著减小用药剂量、提高病灶局部药物浓度、降低毒副反应和提高患者依从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有黄藤素的外用液体制剂,其待征在于该制剂本质含有的有效成分是黄藤素,余量为制作外用液体制剂的辅料和水;其中黄藤素为从黄藤天然植物中提取得到的总生物碱,按干燥品计,含无水掌叶防乙碱(盐酸棕榈碱C21H21O4N.HCl)20~98%。剂型为外用液体洗(擦)剂、泡沫气雾剂、软膏剂、漱口液或喷雾剂;所述黄藤素外用液体制剂中的液体洗(擦)剂,其特征在于可按含黄藤素0.10~49.99%(重量百分比),与含药用的辅料99.90~50.01%(重量百分比)的任意比例自成。所述黄藤素外用液体制剂中的泡沫气雾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效黄藤素0.10~49.99%,其余量为辅料溶媒、乳化剂、抛射剂,辅料共含有99.90~50.01%(重量百分比)。所述黄藤素外用液体制剂中的软膏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效黄藤素0.10~49.99%,其余量为辅料溶媒、乳化剂,辅料共含有99.90~50.01%(重量百分比)。所述黄藤素外用液体制剂中的漱口液,其特征在于含有效黄藤素0.1~50.01%(重量百分比),其余量为辅料为溶媒、矫味剂,辅料共有含有99.99~50.01%(重量百分比)。所述黄藤素外用液体制剂中的喷雾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效黄藤素0.1~50.01%(重量百分比),其余量辅料为溶媒、矫味剂,辅料共有含有99.99~50.01%(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含有黄藤素外用液体制剂的用途是消除或消灭生殖道、口腔和上呼吸道中的白色念珠菌。
本发明所用的溶媒是水、乙醇、聚乙二醇、1,2-丙二醇、乙二醇。
本发明所用的乳化剂是吐温-80、聚氧乙烯烷基醚、十八烷基硫酸钠。
本发明所用的基质是甘油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聚羧乙烯、聚乙二醇。
本发明所用的抛射剂是二氯二氟甲烷、二氯一氟甲烷、一氯二氟甲烷、二氯四氟乙烷、一氯五氟乙烷、一氯二氟乙烷、二氟乙烷、三氯三氟乙烷。
本发明所用的矫味剂是丁香叶油、薄荷油、玫瑰净油、茉莉花香精、蜂蜜、蔗糖、糖精钠。
本发明将黄藤素制成阴道及口腔局部使用的洗(擦)剂、泡沫气雾剂、喷雾剂,漱口液、软膏剂,具有剂量小、起效快、病灶局部药物浓度高(例如洗液使用时的阴道内局部浓度为20mg/ml,是白色念珠菌MIC的64倍,能迅速杀灭白色念珠菌)、毒副反应小、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与栓剂相比,泡沫气雾剂及喷雾剂在阴道腔内分散均匀,涂布面广,药物能有效渗入粘膜皱襞,不影响阴道清洁度和阴道内容物的正常PH值,可获良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案通过下面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和实验数据材料,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发明外用液体制剂及其用途。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黄藤素液体洗(擦)剂的实施方案①处方(每100ml用量)黄藤素0.1g(0.1%)
无菌水99.9g(99.9%)②制法将处方用量的黄藤素溶于水中,混匀。
实施例2黄藤素液体洗(擦)剂的实施方案①处方(每100ml用量)黄藤素2g (2.0%)无菌水98g(98.0%)②制法将处方用量的黄藤素溶于水中,混匀。
实施例3黄藤素液体洗(擦)剂的实施方案①处方(每100ml用量)黄藤素49.99g(49.99%)无菌水50.01g(50.01%)②制法将处方用量的黄藤素溶于水中,混匀。
实施例4黄藤素软膏剂实施方案①配方黄藤素0.1g (0.1%)明胶 3.0g (3.0%)甘油 30.0g(30.0%)水66.9g(66.9%)②制法将配方用量的各原辅料称量、溶融,混匀后分装、包装。
实施例5黄藤素软膏剂实施方案①配方黄藤素 49.9g(49.9%)聚乙二醇400010.0g(10.0%)聚乙二醇400 30.0g(30.0%)水 10.1g(10.1%)②制法将配方用量的各原辅料称量、溶融,混匀后分装、包装。
实施例6黄藤素软膏剂实施方案
①配方黄藤素 2.0g (2.0%)聚羧乙烯94010.0g(10.0%)乙醇 5.0g (5.0%)甘油 5.0g (5.0%)水 88.0g(88.0%)②制法将配方用量的各原辅料称量、溶融,混匀后分装、包装。
实施例7黄藤素漱口液实施方案①配方黄藤素0.1g (0.1%)水99.9g(99.85%)薄荷油0.05g(0.05%)②制法将配方各原辅料称量、溶解、混匀。
实施例8黄藤素漱口液实施方案①配方黄藤素49.9g(49.9%)水50.1g(50.05%)玫瑰油0.05g(0.05%)②制法将配方各原辅料称量、溶解、混匀。
实施例9黄藤素漱口液实施方案①配方黄藤素2.0g (2.0%)水98.0g(97.95%)丁香油0.05g(0.05%)②制法将配方各原辅料称量、溶解、混匀。
实施例10黄藤素泡沫气雾剂实施方案
①配方黄藤素 0.1g (0.1%)1,2-丙二醇10.4g(10.4%)乙二醇 16.7g(16.7%)二氯二氟甲烷(F12) 7.0g (7.0%)蒸馏水 65.8g(65.8%)②制法除二氯二氟甲烷外,将配方各原辅料称量、溶解、分装,最后灌入二氯二氟甲烷,即得。
实施例11黄藤素泡沫气雾剂实施方案①配方黄藤素 49.9g(49.9%)1,2-丙二醇10.4g(10.4%)乙二醇 16.7g(16.7%)二氯二氟甲烷(F12) 7.0g (7.0%)蒸馏水 15.5g(15.5%)②制法除二氯二氟甲烷外,将配方各原辅料称量、溶解、分装,最后灌入二氯二氟甲烷,即得。
实施例12黄藤素泡沫气雾剂实施方案①配方黄藤素 2.0g (2.0%)1,2-丙二醇 10.4g(10.4%)乙二醇 16.7g(16.7%)二氯二氟甲烷(F12) 7.0g (7.0%)蒸馏水 63.9g(63.9%)②制法除二氯二氟甲烷外,将配方各原辅料称量、溶解、分装,最后灌入二氯二氟甲烷,即得。
实施例13黄藤素喷雾剂实施方案
①配方黄藤素0.1g (0.1%)无菌水99.9g(99.9%)②制法将配方各原辅料称量、溶解、混匀。
实施例14黄藤素喷雾剂实施方案①配方黄藤素49.9g(49.9%)无菌水50.1g(50.1%)②制法将配方各原辅料称量、溶解、混匀。
实施例15黄藤素喷雾剂实施方案①配方黄藤素2g(2.0%)无菌水98(98.0%)②制法将配方各原辅料称量、溶解、混匀。
本发明黄藤素系列产品的体外抑菌试验材料如下1.受试药物黄藤素喷雾剂,批号20040601;以蒸馏水溶解成含主药10mg/ml的供试液。
黄藤素漱口液,批号20040602;以蒸馏水溶解成含主药10mg/ml的供试液。
黄藤素洗液,批号20040603;含主药10mg/ml,以原液作为供试液。
黄藤素泡沫气雾剂,批号20040604;含主药7.5mg/ml,以原液作为供试液。
以上供试液由昆明野山茶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试验前置8磅30分钟高压灭菌备用。
2.供试培养基营养琼脂、营养肉汤、沙保弱氏培养基、小牛血清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新鲜绵羊血由昆明医学院动物科提供。常规配制高压灭菌后备用。
3.供试菌种复苏及配制大肠杆菌CMCC(B)44103;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以上菌种由昆明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保存。将上述冷动干燥保存的标准菌株在相应的液体培养基中复苏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转种到营养琼脂平板、血琼脂平板37℃培养24小时;白色念珠菌转种到沙氏陪基上,37℃孵育48小时。取出后挑取单个菌落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再用McFarLand标准比浊管目测比浊为3×105cfu/ml备用。
方法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供试液对上述菌种的MIC。
药液的稀释及菌液的加入见表1。
表1药品的稀释及菌液的加入
注意第9管为药物对照,只加药物不加细菌,主要观察药物是否被杂菌污染;第10管为细菌对照,只加细菌不加药物,主要观察细菌在相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按表1操作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置37℃培养24小时(因药物色素的影响不好观察)再次取各试管中的液体转种相应的平板进行培养,沙氏培养基加入药物后放成斜面,冷却后在斜面上加入菌液0.1ml置37℃培养48小时取出观察结果。
凡是含药物最低浓度管细菌被抑制的为该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细菌在各试管中的生长情况见表2。
结果试验结果(表3)表明1、黄藤素喷雾剂对大肠杆菌的MIC为1∶2稀释的药液即5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8稀释的药液即1.25mg/m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1∶16稀释的药液即0.625mg/ml。
2、黄藤素漱口液对大肠杆菌的MIC为1∶8稀释的药液即1.25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16稀释的药液即0.625mg/m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1∶64稀释的药液即0.156mg/ml。
表3
1式III化合物,其中Z1,Z2,R1和R2是H;X是CO2CH3;以及R是OH。
2式III化合物,其中Z1和Z2是H;X是CO2CH3;R1和R2是CH2SCH2CH3;以及R是OH。
3式I化合物,其中A1,A2,R1,R3,R5和R6是H;B1和B2一起表示O;R2是CH2CH2OAc;R4是CH2CH2(2-吡啶基);以及X是CH2。
4式I化合物,其中A1,A2,R1,R3,R5和R6是H;B1和B2一起表示O;R2是H;R4是CH2CH2(2-嘧啶基);以及X是CH2。
实施例32在有或没有吲哚并咔唑或稠合吡咯并咔唑类化合物存在下,运动神经元培养物中内源JNK活性的免疫沉淀测定在16mm的穴中,以6×104细胞/cm2将纯化的运动神经元铺板。在处理之前使细胞附着2小时。将细胞用0.0125%DMSO或500nM化合物在前文所定义的N2介质中进行处理。然后用冰冷却的磷酸盐<p>3、黄藤素洗液对大肠杆菌的MIC为1∶4稀释的药液即2.5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8稀释的药液即1.25mg/m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1∶32稀释的药液即0.31mg/ml。
4、黄藤素泡沫气雾剂对大肠杆菌的MIC为1∶4稀释的药液即1.88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16稀释的药液即0.47mg/m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1∶32稀释的药液即0.23mg/ml。
本发明进行的体外试验表明,黄藤素喷雾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分别为5mg/ml;1.25mg/ml;0.625mg/ml。黄藤素漱口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分别为1.25mg/ml;0.625mg/ml;0.156mg/ml。黄藤素洗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分别为2.5mg/ml;1.25mg/ml;0.31mg/ml。黄藤素泡沫气雾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分别为1.88mg/ml;0.47mg/ml;0.23mg/ml。其中,漱口液、泡沫气雾剂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低于文献报道的250μg/ml,表明制剂技术条件的改变可提高黄藤素的抗白色念珠菌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含有黄藤素的外用液体制剂,其特征在于制剂中含有的有效成分是黄藤素,其余量为制作外用制剂的辅料和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黄藤素的外用液体制剂,其特征是黄藤素为从黄藤天然植物中提取得到的总生物碱,按干燥品计,含无水掌叶防乙碱(盐酸棕榈碱C21H21O4N.HCl)20~9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含有黄藤素的外用液体制剂,其特征是该制剂的剂型为外用液体洗(擦)剂、泡沫气雾剂、软膏剂、漱口液或喷雾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黄藤素外用液体制剂中的液体洗(擦)剂,其特征在于可按含黄藤素0.10~49.99%(重量百分比),与含药用溶媒99.90~50.01%(重量百分比)的任意比例自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黄藤素外用液体制剂中的泡沫气雾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效黄藤素0.10~49.99%,其余量为辅料溶媒、乳化剂、抛射剂,辅料共含有99.90~50.01%(重量百分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黄藤素外用液体制剂中的软膏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效黄藤素0.10~49.99%,其余量为辅料溶媒、乳化剂,辅料共含有99.90~50.01%(重量百分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黄藤素漱口液,其特征在于含有效黄藤素0.1~50.01%(重量百分比),其余量为辅料为溶媒、矫味剂,辅料共有含有99.99~50.01%(重量百分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黄藤素喷雾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效黄藤素0.1~50.01%(重量百分比),其余量辅料为溶媒、矫味剂,辅料共有含有99.99~50.01%(重量百分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黄藤素外用液体制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消除生殖道、口腔和上呼吸道中的白色念珠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藤素的妇科、口腔科等外用液体制剂,特别是涉及一种黄藤素洗(擦)剂、泡沫气雾剂、软膏剂、漱口液、喷雾剂。其特征是该制剂本质含有的有效成分是黄藤素,余量为制作外用液体制剂的辅料和水;其中黄藤素为从黄藤天然植物中提取得到的总生物碱,按干燥品计,含无水掌叶防乙碱(盐酸棕榈碱C
文档编号A61K31/4375GK1628660SQ200410040648
公开日2005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6日
发明者赵远, 董跃伟 申请人:赵远, 董跃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