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水性生物粘附凝胶贴剂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7009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亲水性生物粘附凝胶贴剂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亲水性生物粘附凝胶贴剂及其制备工艺,特别是医药生物新材料和药物经皮给药新剂型,属于药物制剂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贴剂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剂型。由最早的黑膏药至后来的橡胶膏、巴布剂,技术发展不断进步。由于其疗效确切,血药浓度稳定,便于长期给药,无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刺激性,对肌体损伤较小,而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然而由于其各自的缺陷,又限制了它们的发展。如黑膏药易粘染衣物,药物活性成份易损失,铅丹蓄积中毒;而橡胶膏中的松香树脂对皮肤刺激性大,载药量少,容易大量挥发,造成环境污染;巴布剂由于为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的简单混合,无法持久保持基质的含水量和粘性,长期放置稳定性差。因此,贴剂基质材料的研制显得尤为重要。
迄今已公布的亲水性高分子材料贴剂的专利,大致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以聚乙烯醇(PVA)为骨架的组合,多添加变性淀粉作为增稠剂,配合醋酸乙烯-乙烯共聚酯等粘合剂,再加上氮酮等促渗剂和丙二醇、乙醇、水等溶剂混合而成。这种贴剂基质没有经过充分的接枝和键合,未形成网络结构,在使用和贮藏过程中易发干而失去粘性。
一类是将药物直接加入醋酸乙烯-乙烯等不饱合羧酸酯多元共聚物制成的压敏胶中,再加入促渗剂等成份直接涂敷成膜裁切而成,其缺点是药物包容性小,只适合于含微量药物的贴剂,且离子性药物会破坏压敏胶的结构而导致其失去粘性。
另一类通称为巴布剂的贴剂,其基质一般为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明胶等经一次交联后再加陶土、高岭土制成,其缺点是含水量小,生物相容性和粘度都不理想,长期存放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亲水性生物粘附凝胶贴剂及制备工艺。该贴剂基质摒弃传统贴剂基质的缺点,实现经皮给药的优越性,是一种无刺激、无过敏、缓释长效、持久粘附、使用舒适、贴敷方便、性质稳定,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一代贴剂基质。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亲水性生物粘附凝胶贴剂,它由背衬层、含药高分子凝胶骨架层和隔离层构成,含药高分子凝胶骨架层由基质、活性药物和添加剂构成;基质是用聚丙烯酸钠凝胶、多糖凝胶、多肽凝胶和复合交联剂制备成的,按照重量组分计算在含药高分子凝胶骨架层中聚丙烯酸钠凝胶占10-90、多糖凝胶占1-30、多肽凝胶占5-50、复合交联剂占0.1-10、活性药物占1-20添加剂占2-20。聚丙烯酸钠凝胶是将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和聚丙烯酸交联聚合物按常规方法配制在溶剂甘油、丙二醇、乙醇或水中,调配制成的。其中聚丙烯酸交联聚合物为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烷基蔗糖与聚丙烯酸交联聚合物、聚烷基季戊四醇与聚丙烯酸交联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盐以及它们之间的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低分子聚丙烯酸钠分子量在2.0×105~6.0×107之间,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分子量在1.0×108~5.0×1010之间,按照重量组分计算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占5-45、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占5-45。
本发明中活性药物是水杨酸甲酯、水杨酸乙二醇、薄荷脑、樟脑、冰片、双氯芬酸钠、双氯芬酸乙二胺盐、布洛芬、酮洛芬、吡罗昔康、芬布芬、吲哚美辛、盐酸曲马多、安乃近、氨基比林、芬太尼、中药提取物。优选的活性药物为酮洛芬、双氯芬酸乙二胺-盐、薄荷脑、樟脑、冰片及红花、血竭、川芎、肉桂、丁香、乳香、细辛、没药、川乌、草乌的提取物。本发明中多糖凝胶中的多糖为壳聚糖、琼脂、海藻酸钠、黄原胶、黄蓍胶、阿拉伯胶、瓜尔豆胶、魔芋多糖、果胶按照常规方法与溶剂水、乙醇形成的凝胶;多肽凝胶中多肽为明胶、骨胶、胶原蛋白和大分子氨基酸。在基质中,使用的多糖凝胶和多肽凝胶其重量组分比例为多糖凝胶∶多肽凝胶=0.2~0.8∶1~1.2。基质中的添加剂为透皮促渗剂二甲基亚砜、氮酮及其衍生物、聚乙二醇脂肪酸酯类、尿素、角鲨烷及其衍生物;以及天然透皮促渗剂薄荷脑、樟脑、薄荷醇、油酸、樟油、桉油精、冰片;还可以是药物溶剂甘油、丙二醇、乙醇、乙二醇、正丁醇;也可以是防腐剂尼泊金酯类、苯甲酸盐、山梨酸钾;或者是其它的香精、色素。
它的制备工艺基质制备工艺由预交联、药分散、复交联三道工序组成,首先,在30℃~70℃下混合已溶胀好的聚丙烯酸钠凝胶,加入初交联剂进行预交联反应;其次将多糖凝胶、多肽凝胶、活性药物和其它添加剂在搅拌情况下加入已预交联的物质中混匀;最后加入末交联剂进行复交联反应,即制得生物粘附凝胶,将其均匀涂布于无纺布、化学纤维布或棉布制成的背衬上,再覆盖上聚氨酯、聚酯、聚乙烯、聚丙烯、硅油纸或铝箔及其相互的复合物制成的隔离层,经过分切、成型和固化即得。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初交联剂为金属铝、镁、铁、硅、钙的各种无机盐、氧化物、氢氧化物;末交联剂为硼酸、硼酸钠、过氧化苯甲酰、环氧氯丙烷、碳原子数10以下的有机醛。初交联剂的用量为重量组份的0.05%-5%,末交联剂用量为0.05%-5%,且初交联剂用于预交联,末交联剂用于复交联,分两步进行,共同起到复合交联固化作用。
更进一步的解释1、亲水性生物粘附凝胶贴剂结构该亲水性生物粘附凝胶贴剂包括背衬层、含药高分子凝胶骨架层、隔离层三部分组成。
2、亲水性生物粘附凝胶贴剂基质配方该贴剂的含药高分子凝胶骨架层是由具有亲水性的聚丙烯酸钠凝胶、多糖凝胶、多肽凝胶、药物成份和添加剂在复合交联剂作用下交联聚合反应而成的,其配方如下


3、亲水性生物粘附凝胶贴剂配方说明①基质配方中的低分子聚丙烯酸钠凝胶是由聚丙烯酸钠与适宜溶剂如甘油、丙二醇等分散后加入适宜水份溶胀而成,低分子聚丙烯酸钠分子量在2.0×105~6.0×107之间。高分子聚丙烯酸钠凝胶是由聚丙烯酸交联聚合物与适宜溶剂如乙醇、水等分散溶胀而成,聚丙烯酸关联聚合物为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烷基蔗糖与聚丙烯酸交联聚合物、聚烷基季戊四醇与聚丙烯酸交联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盐以及它们之间的共聚物,从其中选出一种或一种以上,分子量在1.0×108~5.0×1010之间。低分子聚丙烯酸钠交联度较低,故其凝胶有很好的触变性和粘附性;而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交联度较高,故有很强的粘弹性和内塑性。适当配比的低分子量与高分子量调配可使制得的凝胶有适宜的凝胶性和内聚力,通常优选重量组份比例为低分子量∶高分子量=0.8-3∶1之间,且混合聚丙烯酸钠凝胶占基质总量的30~80%为宜。
②基质配方中的多糖凝胶可以是壳聚糖、琼脂、海藻酸钠、黄原胶、黄蓍胶、阿拉伯胶、瓜尔豆胶、魔芋多糖及果胶与适宜溶剂形成的凝胶,其中优选阿拉伯胶、黄原胶、瓜尔豆胶。因其含有丰富的羟基可以与聚丙烯酸钠凝胶中的羧基和胺基形成内氢键,使基质有很好的内聚力,使得包含于大分子骨架网格中的药物和水份小分子不易散逸。同时它们还是很好的乳化剂和增稠剂,如1%的阿拉伯胶液就可以使生成的乳剂高度稳定,起到5%~8%的传统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当形成o/w乳剂时,阿拉伯胶水合分子在每一个油滴周围形成吸附凝胶层,凝胶层由于电荷极性相互排斥,使整个油滴都被保护和固定在原位置而达到乳化增稠作用。
③基质配方中的多肽凝胶可以是明胶、骨胶、胶原蛋白和大分子氨基酸,一般常用明胶。明胶系胶原蛋白的水解物,胶原蛋白的分子水解时,三股螺旋状肽链互相拆开,且有不同程度的断裂,当其在甘油和水中分散时即形成螺旋盘绕的三维分散结构,此时加入的多糖凝胶在交联剂和氢键作用下与明胶相互结合,形成三维空间的网状结构,明胶的分子运动受到限制,因而粘弹性增加。但其间夹持的部分未交联的“糖肽链”则有很好的凝胶性,与皮肤结构相似,所以贴敷时在体温的作用下与部分皮肤相粘合,故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一般来说,多糖凝胶比例较高时,基质内形成较多的内氢键,凝胶弹性及内聚力好、粘性差;多肽凝胶比例较高时,基质内形成的内氢键较少而与皮肤糖蛋白氢键作用多,故基质有很好的粘性,但内聚力差。所以调节多糖凝胶和多肽凝胶的比例,基质可以同时具有较好的粘性和内聚力。一般比例为多糖凝胶∶多肽凝胶=0.2~0.8∶1~1.2为宜。
④基质配方中的复合交联剂包括初交联剂和末交联剂,初交联剂为金属铝、镁、铁、硅、钙的各种无机盐、氧化物、氢氧化物;末交联剂为硼酸、硼酸钠、过氧化苯甲酰、环氧氯丙烷、碳原子数10以下的有机醛。初交联剂用量为0.05%-5%,末交联剂用量为0.05%-5%,且初交联剂用于预交联,末交联剂用于复交联,分两步进行。两步交联反应,既保证了初交联时药物均匀分散,填充于大分子骨架内,增加基质的稠度;又保证了复交联时基质与交联剂反应完全,增加凝胶弹性和内聚力,结合水的能力显著增强,使制得的贴剂有很好的粘性、内聚力、保湿性、缓释效果,且质量长时间保持稳定。
⑤基质配方中的活性药物可以是水杨酸甲酯,水杨酸乙二醇,薄荷脑、樟脑、冰片、双氯芬酸钠、双氯芬酸乙二胺盐、吡罗昔康、布洛芬、酮洛芬、芬布芬、盐酸曲马多、吲哚美辛、安乃近、氨基比林、芬太尼、红花、血竭、川芎、肉桂、丁香、乳香、细辛、没药、川乌、草乌及其它植物提取物。其中优选酮洛芬、双氯芬酸乙二胺盐、薄荷脑、冰片及中药提取物。
⑥基质配方中的添加剂成份可以为透皮促渗剂,如二甲基亚砜,氮酮及其衍生物、聚乙二醇脂肪酸酯类、尿素、角鲨烷及其衍生物;以及天然透皮促渗剂,如薄荷脑、樟脑、薄荷醇、樟油、油酸、桉油精、冰片。促渗剂根据加入药物的性质选择西药成份优选氮酮和油酸,中药提取物优选薄荷脑和桉油精。其用量氮酮适宜为1%-4%,且宜与甘油配用;油酸适宜为3%-8%,且宜与丙二醇配用;薄荷脑和桉油精适宜为1%-3%。
⑦基质配方中的其它添加剂可以为药物溶剂,如甘油、丙二醇、乙醇、乙二醇、正丁醇等;可以为防腐剂,如尼泊金酯类、苯甲酸盐、山梨酸钾等;还有其它的香精、色素等。
⑧贴剂的背衬层可以为无纺布,化学纤维布、棉布,隔离层为聚氨酯、聚酯、聚乙烯、聚丙烯、硅油纸、铝箔、及其相互的复合物。
4、本发明的亲水性生物粘附凝胶贴剂制备方法①凝胶的初交联将已溶胀好的聚丙烯酸钠凝胶,加入初交联剂的水溶液混匀,30℃~70℃持续搅拌反应30~120分钟,其间分别加入多糖凝胶、多肽凝胶,混合均匀。
②药物分散及包覆先用溶剂溶解活性药物成份后,加入①中的凝胶体内,保持同温搅拌反应5~30分钟,使药物均匀分散于凝胶中。
③凝胶的复交联;在②中的已制好的药物凝胶体内,加入促渗剂、防腐剂、香精、色素等添加剂后,将末交联剂的水溶液加入,升温至50℃~70℃,搅拌反应10~40分钟即得凝胶基质。
④贴剂制备将③中制得的凝胶基质趁热涂敷于背衬上,盖上隔离膜,分切、包装、固化即得。
5、亲水性生物粘附凝胶贴剂制备过程工艺条件①温度控制在30℃~70℃之间,适宜范围40℃~60℃。温度过高,反应过快,交联程度高;温度过低,反应较慢,不易加工成型。
②反应过程中必须搅拌均匀,故需适宜的搅拌速度,过强的机械剪切力,对胶体内塑性有较大的破坏。
③生产过程需在30万级以上的洁净环境中进行,背衬和隔离层需作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以保证基质不易被污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主要的不同点在于1、基质结构采用的是直链大分子聚不饱合羧酸金属盐类与多糖、多肽类物质三元交联,使其与皮肤的结构更为相似,因而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2、本发明采用的预交联和复交联两步交联法,其中预交联保证聚合物基质有适宜的粘稠度和触变性,复交联可增强基质的粘性和内聚力,使水份保持能力增强,药物释放稳定。
3、本发明用不同分子量的聚不饱合羧酸盐适当的配比组合,提高了产品的自粘力、内聚力、抗离子性等物化性能,使得对不同性质药物包埋的适应性大大增强。
本发明的亲水性生物粘附凝胶贴剂是以不同分子量组合型聚丙烯酸钠和聚丙烯酸交联聚合物为凝胶骨架材料,由于聚丙烯酸钠聚合物结构中含有大量羧基基团和键合钠离子,因此经水合作用后,羧基离子化,在聚合物内部形成广泛的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由于电荷间相互排斥作用,促使聚丙烯酸钠颗粒溶胀,加上聚丙烯酸交联聚合物含有丰富的羰基、羟基、胺基等亲水性基团,因此与水分散后,在初交联剂的作用下,形成一个离子化的内交联的极大限度膨胀的三维网状凝胶体系。此时加入的多糖凝胶和多肽凝胶中的糖肽链已在水中充分溶胀舒展,在外力作用下易于分散在聚丙烯酸钠网状凝胶体中,糖链上丰富羟基和肽链上丰富肽键更易与聚丙烯酸钠中大量羧基形成“内氢链”,使聚合物凝胶体有非常好的弹性和柔韧性。将小分子活性药物在溶剂的溶解渗透作用下充分分散于高分子的骨架网络结构中,再在末交联剂作用下,使得含药凝胶体进一步交联反应生成大分子,最后制得的贴剂就有适宜粘附性,内聚力和释药效果。与皮肤接触时,由于其中含有多肽类物质,与皮肤的结构相似,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达到较好的生物粘附作用。故本贴剂基质可作为生物粘附材料、缓控释材料和骨架材料,广泛用于药品与化妆品的研究生产中,达到了发明的目的;产品已成为医药生物新材料和药物贴剂发展方向之一。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实施例1

制备①将已溶胀好的S、H聚丙烯酸钠凝胶混合均匀,取六水合三氯化铝水溶液加入其中,升温至40℃,搅拌30分钟,加入瓜尔豆胶、明胶甘油凝胶,保温搅拌30分钟。
②将甘油、薄荷油、酮洛芬溶解后加入①中的凝胶内搅匀,升温至45℃,反应30分钟。
③将尼泊金丙二醇液加入②中的含药胶体中,再加入过氧化苯甲酰液后,升温至50℃反应30分钟,趁热涂布分切即可。
本发明的实施例2

制备①取川乌、草乌、肉桂、生姜、红花、川芎、乳香、没药等各20g粉碎成粗粉,用70%酒精回流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流浸膏(密度为1.05~1.15)。
②将已溶胀好的S、H聚丙烯酸钠凝胶混合均匀,取硅酸镁铝水溶液加入其中,升温至30℃,搅拌30分钟,加入黄蓍胶液、明胶甘油凝胶,保温搅拌30分钟。
③将①中流浸膏和丙二醇、油酸混合溶剂后搅匀,加入②中的凝胶内搅匀,升温至45℃,反应30分钟。
④将尼泊金乙酯液加入③中的含药胶体中,再加入环氧氯丙烷液后,升温至50℃反应30分钟,趁热涂布,分切即可。
本发明的实施例3

制备①取细辛、生草乌、透骨香、曼陀罗、红花等各25g粉碎成粗粉,水提取三次并收聚挥发油,再减压浓缩成流浸膏(密度为1.05~1.20)。
②将已溶胀好的S、H聚丙烯酸钠凝胶混合均匀,取六水三氯化铁溶液加入其中,升温至45℃,搅拌20分钟,加入黄原胶液、骨胶甘油凝胶,保温搅拌40分钟。
③将①中流浸膏和挥发油、氮酮、丙二醇混合后搅匀,加入②中的凝胶内搅匀,升温至50℃,反应30分钟。
④将尼泊金丙酯液加入③中的含药胶体中,再加入乙醛溶液后,升温至55℃,反应30分钟,趁热涂布,分切即可。
本发明的实施例4

制备①将已溶胀好的S、H聚丙烯酸钠凝胶混合均匀,取无水三氯化铝水溶液加入其中,升温至40℃,搅拌60分钟,加入海藻酸钠凝胶、明胶甘油凝胶,保温搅拌20分钟。
②将甘油、樟脑油、水杨酸甲酯溶解后加入①中的凝胶内搅匀,升温至55℃,反应15分钟。
③将蓝色素液加入②中的含药胶体中,再加入硼酸钠溶液,升温至60℃,反应10分钟,趁热涂布,分切即可。
本发明的实施例5

制备①将已溶胀好的S、H聚丙烯酸钠凝胶混合均匀,取无水氯化钙水溶液加入其中,升温至40℃,搅拌25分钟,加入壳聚糖凝胶、明胶甘油凝胶,保温搅拌20分钟。
②将二甲基亚砜、冰片、双氯芬酸乙二胺盐溶解后加入①中的凝胶内搅匀,保温至50℃,反应20分钟。
③将绿色素液加入②中的含药胶体中,再加入水扬醛液后,升温至55℃,反应15分钟后,趁热涂布,分切即可。
本发明的实施例6

制备①取川芎、苏木、大黄、沉香、土鳖虫等各35g,粉碎成粗粉,水提取三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流浸膏(密度为1.05~1.15)。
②将已溶胀好的S、H聚丙烯酸钠凝胶混合均匀,取氢氧化镁水溶液加入其中,升温至40℃,搅拌90分钟,加入琼脂胶液、明胶甘油凝胶,保温搅拌20分钟。
③将①中流浸膏、氮酮、乙醇混合后搅匀,加入②中的凝胶内搅匀,升温至50℃,反应25分钟。
④将山梨酸钾加入③中的含药胶体后,加入环氧氯丙烷后,升温至70℃,反应10分钟后,趁热涂布,分切即可。
本发明的实施例7

制备①将已溶胀好的S、H聚丙烯酸钠凝胶混合均匀,取六水合三氯化铝水溶液加入其中,升温至60℃,搅拌50分钟,加入阿拉伯胶、明胶甘油凝胶,保温搅拌20分钟。
②将人参皂甙、桉叶油、氮酮溶解后加入①中的凝胶内搅拌均匀,保温至65℃,反应20分钟。
③将蓝色素液加入②中的含药胶体后,加入戊二醛水溶液,保温65℃,反应15分钟后,趁热涂布,分切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亲水性生物粘附凝胶贴剂,它由背衬层、含药高分子凝胶骨架层和隔离层构成,含药高分子凝胶骨架层由基质、活性药物和添加剂构成;其特征在于基质是用聚丙烯酸钠凝胶、多糖凝胶、多肽凝胶和复合交联剂制备成的,按照重量组分计算在含药高分子凝胶骨架层中聚丙烯酸钠凝胶为10-90、多糖凝胶为1-30、多肽凝胶为5-50、复合交联剂为0.1-10、活性药物为1-20添加剂为2-2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水性生物粘附凝胶贴剂,其特征在于聚丙烯酸钠凝胶是将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和聚丙烯酸交联聚合物按常规方法配制在溶剂甘油、丙二醇、乙醇或水中,调配制成的,其中低分子聚丙烯酸钠分子量在2.0×105~6.0×107之间,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分子量在1.0×108~5.0×1010之间,按照重量组分计算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占5-45、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占5-45。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亲水性生物粘附凝胶贴剂,其特征在于聚丙烯酸交联聚合物为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烷基蔗糖与聚丙烯酸交联聚合物、聚烷基季戊四醇与聚丙烯酸交联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盐以及它们之间的共聚物。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亲水性生物粘附凝胶贴剂,其特征在于活性药物是水杨酸甲酯、水杨酸乙二醇、薄荷脑、樟脑、冰片、双氯芬酸钠、双氯芬酸乙二胺盐、布洛芬、酮洛芬、吡罗昔康、芬布芬、吲哚美辛、盐酸曲马多、安乃近、氨基比林、芬太尼或中药提取物。
5.按照权利要求1或4所述亲水性生物粘附凝胶贴剂,其特征在于优选活性药物为酮洛芬、双氯芬酸乙二胺-盐、薄荷脑、樟脑、冰片及红花、血竭、川芎、肉桂、丁香、乳香、细辛、没药、川乌、草乌的提取物。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水性生物粘附凝胶贴剂,其特征在于多糖凝胶中的多糖为壳聚糖、琼脂、海藻酸钠、黄原胶、黄蓍胶、阿拉伯胶、瓜尔豆胶、魔芋多糖、果胶按照常规方法与溶剂水、乙醇形成的凝胶,多肽凝胶中多肽为明胶、骨胶、胶原蛋白和大分子氨基酸。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水性生物粘附凝胶贴剂,其特征在于基质中使用的多糖凝胶和多肽凝胶其重量组分比例为多糖凝胶∶多肽凝胶=0.2~0.8∶1~1.2。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水性生物粘附凝胶贴剂,其特征在于基质中的添加剂为透皮促渗剂二甲基亚砜、氮酮及其衍生物、聚乙二醇脂肪酸酯类、尿素、角鲨烷及其衍生物;以及天然透皮促渗剂薄荷脑、樟脑、薄荷醇、油酸、樟油、桉油精、冰片;还可以是药物溶剂甘油、丙二醇、乙醇、乙二醇、正丁醇;也可以是防腐剂尼泊金酯类、苯甲酸盐、山梨酸钾;或者是其它的香精、色素。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亲水性生物粘附凝胶贴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基质制备工艺由预交联、药分散、复交联三道工序组成,首先,在30℃~70℃下混合已溶胀好的聚丙烯酸钠凝胶,加入初交联剂进行预交联反应;其次将多糖凝胶、多肽凝胶、活性药物和其它添加剂在搅拌情况下加入已预交联的物质中混匀;最后加入末交联剂进行复交联反应,即制得生物粘附凝胶,将其均匀涂布于无纺布,化学纤维布或棉布制成的背衬上,再覆盖上聚氨酯、聚酯、聚乙烯、聚丙烯、硅油纸或铝箔及其相互的复合物制成的隔离层,经过分切、成型和固化即得。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亲水性生物粘附凝胶贴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使用的初交联剂为金属铝、镁、铁、硅、钙的各种无机盐、氧化物、氢氧化物;末交联剂为硼酸、硼酸钠、过氧化苯甲酰、环氧氯丙烷、碳原子数10以下的有机醛,按重量组份计,初交联剂的用量为0.05%-5%,末交联剂用量为0.05%-5%,且初交联剂用于预交联,末交联剂用于复交联,分两步进行,共同起到复合交联固化作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亲水性生物粘附凝胶贴剂及其制备工艺,它是由亲水性生物多糖和多肽大分子与骨架型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酸钠复合交联而成的医药生物新材料,它具有适宜的生物粘附性、生物相容性、柔韧性和内聚力;它与皮肤之间由于水合嵌入,表面张力和氢键作用,可长时间紧密粘附,使配方中所含药物通过表皮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发挥全身和局部治疗及保健作用,以此基质制成的贴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粘附性,控缓释效果好,质量稳定,为现代透皮制剂发展方向之一、也是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
文档编号A61K47/36GK1628634SQ20041004059
公开日2005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31日
发明者刘伟, 高爱琴 申请人:贵州太和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