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室双管非pvc膜软袋大输液自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7478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室双管非pvc膜软袋大输液自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包装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室双管非PVC膜软袋大输液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输液袋由袋体、出药嘴、混药嘴和接管组成,它只有一个装药室,且只能装一种药液。由于大输液一般为生理盐水或营养液与治疗性药液,不能长期混装在一起,在使用时才能将治疗性药液(如水针剂)用注射器将之抽入输液袋中。使用时需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配药,既增加配药的工时,又增加使用成本,使用时很不方便,特别是在急救时会耽误宝贵的抢救时间,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同时还会产生配错药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生产时可将大输液及治疗剂装入同一输液袋中之不同腔室内的双室双管非PVC膜软袋大输液自动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送膜部件、印字部件、接管输送部件、成形部件、弱焊部件、接管焊接部件、袋分离部件、袋传送部件、自动上接管部件、进袋部件、治疗药灌装部件或粉针室接管焊合部件、送塞部件、塞塞部件、大输液灌装部件、取袋部件、袋输送部件和袋输出部件,上述各部件均装于机架部件上,依序排列成不同的工位,其中自动上接管部件置于弱焊部件和接管焊接部件对面,送塞部件位于袋输送部件旁边,袋输出部件位于袋输送部件出口位置。
所述印字部件包括垫板、印字模板和加热板,垫板固定在底板上,其上置放有非PVC膜,垫板上方设有印字模板和加热板,两者相互贴合,加热板与压板相连,压板与固定在墙板上之气缸活塞杆相接;在非PVC膜上面,装有色带,其方向与非PVC膜运动方向垂直。
所述袋成形部件包括成形气缸、加热板、上模及下模,托板气缸、成形气缸固于固定板上,成上下对称设置,托板气缸与托板连接杆相连,托板连接杆上装有托膜板;成形气缸活塞杆分别与加热板和上模、下模相连,加热板与上模、下模分别贴合。
所述弱焊部件包括焊接模板、热合气缸、加热板、袋传送吸盘架、袋传送伺服气缸和袋传送上下气缸,所述热合气缸成上下对称分布,其活塞杆通过连接板与设有加热管之加热板相连,该加热板与焊接模板紧密贴合且两者均成上下对称分布;袋传送吸盘架位于上下两焊接模板之间后面位置,与袋传送气缸活塞杆相连,袋传送气缸缸体同时与袋传送伺服气缸相接。
所述接管焊接部件包括热合气缸、热合模和加热板,热合气缸成上下对称设置,其活塞杆与加热板相连,热合模与加热板贴合,输液袋置于两上下热合模之间。
所述袋传送部件包括袋传送气缸、气爪、拨叉、吸盘,袋传送气缸通过连接架与取袋气缸相连,取袋气缸与气爪安装板相连,吸盘固定杆装于气爪安装板上,其上设有吸盘,气爪安装板上装有气爪和夹子,拨叉与气缸相连,固定在拨叉导向板上。
所述自动上接管部件包括接管盘支架、移位气缸、切刀气缸、送接管气缸和接管压紧气缸,接管分两列装于两接管盘支架上,穿越于活动板内,活动板纵向与送接管气缸相接,横向与接管压紧气缸相连,接管上下位置设有上压板和下压板,分别与上压板气缸和压接管气缸相连,接管下面还装有移位气缸,移位气缸缸体上连接有直线轴承,套于固定在支架上之导向轴上,导向轴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上还装有切刀气缸,其活塞杆与切刀相连。
所述治疗药灌装部件包括灌装头、进药管和输药管,在输药管路上设三通管,分别连通进药管、出药管和计量泵,其管路上均设有单向阀,计量泵活塞杆通过可调节其支点位置之杠杆与计量泵气缸相连,灌装头通过灌装头支板与气缸相连;所述灌装头支板与轴一端固接,该轴上套有直线轴承和保护套,轴之另一端与气缸活塞杆相连,气缸缸体固定在气缸上安装板和气缸下安装板上。
所述塞塞部件包括取塞爪、塞塞气缸和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装于直线导轨上,导轨安装板与其连接,塞塞气缸装于其上,塞塞气缸活塞杆与取塞气爪连接,取塞爪装于取塞气爪上,在直线导轨上,通过连接板连接有支架,限位柱装于其上。
所述粉针室接管焊合部件包括热合气缸、热合板及加热管组成,热合气缸成对对称设置,由气缸安装板固定,其活塞杆通过连接板与两相对的热合板相连,热合板上设有加热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各部件有机组合在一起,可在一台机器上实现非PVC膜大输液软袋的双室双管加工,生产时可直接将大输液及治疗剂两种不同的药液装入同一输液袋中之不同腔室内,同时完成印字、袋成形、弱焊焊缝焊接、袋输送、治疗药灌装或粉针室接管焊合、塞配药嘴、大输液灌装、塞出药嘴、成品输送等功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双室双管非PVC膜软袋大输液自动生产线。本实用新型整机结构设计合理、完整,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好,操作和维修都很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室双管大输液袋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机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机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架结构主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机架结构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机架结构左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送膜部件结构主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送膜部件结构左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印字部件结构主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印字部件结构左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接管输送部件结构主视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接管输送部件结构俯视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袋成形部件结构主视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袋成形部件结构左视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弱焊部件结构主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弱焊部件结构左视图;图17为本实用新型接管焊接部件结构主视图;图18为本实用新型接管焊接部件结构左视图;图19为本实用新型袋分离部件结构主视图;图20为本实用新型袋分离部件结构左视图;图21为本实用新型袋传送部件结构主视图;图22为本实用新型袋传送部件结构左视图;图2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上接管部件结构主视图;图24为本实用新型自动上接管部件结构左视图;图25为本实用新型灌装部件机架结构主视图;图26为本实用新型灌装部件机架结构俯视图;图27为本实用新型灌装部件机架结构左视图;图28为本实用新型进袋部件结构主视图;图29为本实用新型进袋部件结构左视图;图30为本实用新型治疗药灌装部件主视图;图31为本实用新型图30之A-A视图;图32为本实用新型送塞部件结构主视图;图33为本实用新型送塞部件结构俯视图;图34为本实用新型塞塞部件结构主视图;图35为本实用新型塞塞部件结构左视图;图36为本实用新型大输液灌装部件结构图;图37为本实用新型取袋部件结构主视图;图38为本实用新型取袋部件结构左视图;图39为本实用新型袋输送部件结构主视图;图40为本实用新型袋输送部件结构俯视图;图41为本实用新型袋输出部件结构主视图;图42为本实用新型袋输出部件结构俯视图;图43为本实用新型双室双管大输液袋另一实施例结构图;图4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整机结构图;图45为本实用新型粉针室接管焊合部件主视图;图46为本实用新型粉针室接管焊合部件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加工之输液袋由袋体21、出药嘴22、混药嘴23、接管24、治疗水针剂室25、大输液室26及弱焊焊缝27组成。这种双室双管非PVC膜输液袋生产时可将大输液及治疗水针剂装入同一袋中的不同腔室内。贮存时两种药不相混,可长期保存。使用时用手挤压输液袋,由于弱焊焊缝27的焊接强度不大,在袋内药液的挤压下两层膜从弱焊处分开,从而使双腔室变成单腔室,两种药液完全混在一起。
图2、图3展示了上述加工输液袋之整机结构示意图,该生产线为4个头即每次做4个袋子的机型,它由送膜部件2、印字部件3、接管输送部件4、成形部件5、弱焊部件6、接管焊接部件7、袋分离部件8、袋传送部件9、自动上接管部件10、灌装机机架部件11、进袋部件12、治疗药灌装部件13、送塞部件14、塞塞部件15、大输液灌装部件16、取袋部件17、袋输送部件18和袋输出部件19组成,上述各部件均装于机架部件1上,依序排列成不同的工位,其中自动上接管部件10置于弱焊部件6和接管焊接部件7对面,送塞部件14位于袋输送部件18旁边,袋输出部件19位于袋输送部件18出口位置。
如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机架1主要为各部件提供同一安装基准,以保证制袋时各部件之间的位置精确,从而保证制袋的质量可靠,外形美观,不会出现焊接轮廓借位、印字错位等现象。它主要由操作箱101、前机座105、机座连接管106、后机座107、后立柱108、前立柱111、防护门110组成。操作箱101主要用于电器元件及控制面板的安装;前机座105、机座连接管106、后机座107组成一牢固的机座以供其它部件的墙板安装,后立柱108、前立柱111、左连接管115、右连接管117、后梁114、横管109组成框架结构,通过连接管104与机座相连,且通过机脚102固定在地面上,防护门110通过支架103、门固定板113固定在上述框架上,防护门110与门固定板113之间采用铰链112联接,其中一防护门11上装有U形连接管,操作者可根据需要开启防护门,可随时观察生产情况。
如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送膜部件2主要是保证送膜时使膜的张力恒定,以保证印字及成形时膜平整、不起皱,它由送膜滚筒203、安装板204、滚筒208、滚筒214、直线导轨215、送膜电机217组成。立柱202、支板211、固定板205、安装板204组成送膜部件2之支承结构,通过机脚201固定在机架1上。安装板204上,装有两对称且平行设置的轴207,位于送膜滚筒203前面,通过支杆206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板211和安装板204上,该轴207上套有轴套210和滚筒208,中间设有挡套209。两轴207之下方中心对称位置设有轴213,一端与直线导轨215相接,其外表面套有滚筒214,两者之间设轴承212,直线导轨215通过安装板216固定在安装板204上,轴213可沿直线导轨215作上下移动。在安装板204上,还装有送膜电机217,其输出轴与送膜滚筒203相联,送膜滚筒203上装有非PVC膜卷218,膜可依序绕于轴207、轴213、轴207。当膜按如图如示穿过滚筒208及滚筒214被拉向印字及成形部件时,由于滚筒214可在直线导轨215上下移动,当滚筒142向上移到一定位置时,送膜电机217开始送膜,当滚筒214向下移动一定位置时,送膜电机217停止送膜。这样由于滚筒2的重力作用在膜上,使膜始终被拉紧,且拉紧力恒定。
如图9、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印字部件3主要完成对输液袋上的标签的印刷。它包括由墙板301和底板302组成的支承机构,垫板304通过支撑板303固定在底板302上,其上置放有非PVC膜305,垫板304上方设有印字模板306和加热板307,两者相互贴合,加热板307通过隔热垫308与压板309相连,压板309与气缸311活塞杆相接,气缸311通过安装板310固定在墙板301上。在安装板310上,还固定有导向套308,其内装有导向柱312,与气缸311活塞杆平行设置,亦与压板309相连,可对气缸311活塞杆起导向作用。在非PVC膜上面,装有色带314,其方向与非PVC膜运动方向垂直,两端分别用色带架和收色带组316固定。当非PVC膜305经过印字部件3时,被加热的印字模板306在气缸311的作用下向下压在非PVC膜305上,这样色带314上色粉在压力和一定的温度下被烫到非PVC膜305上,从而完成对非PVC膜305的印字工作。加热板307主要起对印字模板306加热的作用,其温度可通过温控仪调节至合适的温度,同时通过调节气缸311的气压可调节印字时的压力。
如图11、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接管输送部件4主要由主动同步带轮402、凸轮分度机构404、减速电机406、接管夹407、导轨408、从动轮410、同步带411组成,减速电机406通过电机安装座405固定,其输出轴与凸轮分度机构404相联,主动同步带轮402通过连接套403与凸轮分度机构404相接,其外端面装有主动轮导向板401,从动轮410通过同步带411与主动同步带轮402相连,装于从动轴413上,其轴上套有轴承412,外端面装有导向板414,通过从动轮安装座409固定,同步带411上装有接管夹407,置于导轨408上,可沿导轨408作移动。接管输送部件4主要是将自动上接管部件10送上接管夹407的接管输送到成形部件5与膜焊接成袋子,同时将成形好的袋子输送至弱焊组6、接管焊接组7、袋分离组8及袋传送组9。工作时,由减速电机406带动凸轮分度机构404运动,凸轮分度机构404其输出为间歇运动,从而带动主动同步带轮402作间歇运动,当接管夹407从一个工位运动到下一工位时,主动同步带轮402停止运动,则制袋机上其它机构工作,当其它机构工作完毕后,减速电机406又带动凸轮分度机构404运动,完成下一个间歇运动。
如图13、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袋成形部件5主要由成形气缸509、加热板504、上模513及下模514组成,墙板501、固定板511组成本部件支承结构,托板气缸510、成形气缸509均固于其上,成上下对称设置,托板气缸510通过托板连接架512与托板连接杆508相连,托板连接杆508上装有托膜板505;成形气缸509活塞杆通过压板503分别与加热板504和上模513、下模514相连,加热板504与上模513、下模514分别贴合,可将热传递。在固定板511上,还固定有导向套516,其内装有导向柱515,与成形气缸509活塞杆平行设置,亦与压板503相连,可对成形气缸509活塞杆起导向作用。本部件主要完成将接管506与膜507焊在一起作成输液袋之功能,当接管506与膜507送入成形部件5时,托膜板505在托板气缸510的作用下将膜507压紧,此时上模513及下模514在成形气缸509的作用下压合在一起,上模513及下模514被加热到一的温度时,即完成了对膜507及接管506的焊接。加热板504的温度及成形气缸509的压力均可根据要求调节,从而保证袋子的焊接强度。由于上模513上设有与袋外形一致的切刀,故在两模压合时,可同时将袋子的外形切出。
如图15、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弱焊部件6包括墙板601、焊接模板612、热合气缸620、加热板611、袋传送吸盘架615、袋传送伺服气缸613和袋传送上下气缸614,所述热合气缸620成上下对称分布,其缸体通过安装板619固定在墙板601上,其活塞杆与连接板602相连,可带动连接板602作上下移动,连接板602上还同时装有有导向柱618,与热合气缸620活塞杆平行,置于导向座621上,导向座621固于安装板619上,导向柱618可对连接板602的移动起导向作用。如图所示,连接板602同时与加热板611相连,该加热板611上设有加热管617,与焊接模板612紧密贴合且两者均成上下对称分布,焊接模板612之形状根据输液袋604袋体上弱焊焊缝形状加工。袋传送吸盘架615位于上下两焊接模板612之间后面位置,与袋传送气缸614活塞杆相连,可由其带动作上下移动,袋传送气缸614缸体同时与袋传送伺服气缸613相接,可由其带动作水平移动。
在墙板601上还对称装有上下托板气缸609,托板气缸6099固定在上下加固板607上,加固板607固定在墙板601上,托板气缸609活塞杆与托板架610相接,连接杆605一端固定在托板架610上,另一端与托袋板603相接,两托袋板603对称设置。
焊接时,先通过袋传送吸盘架615将输液袋604置于两托袋板603和两焊接模板612之间焊接工位上,启动托板气缸6099,其活塞杆伸出,带动两连接杆605作相对运动,托袋板603同时移动,使其相互紧压在输液袋604两面,可排出其内空气。这时,启动热合气缸620,两连接板602在其活塞杆的带动下作相对运动,加热板611与焊接模板612随之移动到加工位置,同时加热板611上加热管617加热,并将热量传递到两焊接模板612上,使输液袋604两面被加热,形成弱焊焊缝。加工完毕后,输液袋604在袋传送吸盘架615的作用下,移出焊接工位。
如图17、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接管焊接部件7主要完成对输液袋接管与膜焊接处的加强焊接,它包括热合气缸703、热合模707、加热板708,热合气缸703成上下对称设置,通过安装板702、固定板701固定在墙板704上,其活塞杆通过压板712、隔垫713、安装板702与加热板708相连,热合模707与加热板708贴合,输液袋706置于两上下热合模707之间。在安装板702上,还装有导向套710,其内装有导向柱711,与热合气缸703活塞杆平行设置,亦与压板712相连,可对热合气缸703活塞杆起导向作用。当输液袋706从弱焊部件6处送到该工位时,热合模707在热合气缸703的作用下压合在一起,由于热合模707有一定的温度,在压力的作用下可完成对接管及膜的加强焊接。热合模707的温度及热合气缸703的压力可调节。
如图19、图20所示,本实用新型袋分离部件8主要完成将成形好连在一起的输液袋分开,以保证被送到灌装机灌装。它主要包括袋分割板808、直线气缸809、撑力气缸803,撑力气缸803通过气缸安装板805、固定板801、加强板802固定在墙板804上,其活塞杆通过安装板818与垫柱817相连,输液袋806位于垫柱817和压板816之间,压板816通过支板807、连接板815铰接于铰链座814上,通过撑架813固定在墙板804上,在压板816上方,设有压力气缸811,通过气缸支板812固定在撑架813上。在墙板804上,还装有直线气缸809,通过气缸安装架810固定,直线气缸809上装有袋分割板808。当输液袋806到达袋分离工位时,置于压板816和垫柱817之间,压板816及垫柱817在压力气缸811的作用下将输液袋806压住,同时袋分割板808在直线气缸809的作用下向后运动,其穿过输液袋806时可将连接在一起的袋子一一分开。
如图21、图22所示,本实用新型袋传送部件9包括袋传送气缸917、气爪914、拨叉902、吸盘906,袋传送气缸917通过加强管912、撑板911固定在固定板910上,通过连接架909与取袋气缸908相连,取袋气缸908通过安装架915与定位板903、气爪安装板905相连,吸盘固定杆907装于气爪安装板905上,其上设有吸盘906,气爪安装板905上装有气爪914和夹子914,输液袋904一端位于吸盘906下,另一端位于拨叉902下,拨叉902与气缸901相连,固定在拨叉导向板916上。当输液袋904被送到袋传送部件9工位时,夹子913在气爪914的作用下将输液袋904上接管抱紧,同时拨叉902在气缸901的带动下向下移动,并插入两接管前,在取袋气缸908的作用下夹子913及拨叉902将输液袋904从接管夹上取出,袋传送气缸917再将输液袋904、夹子913及拨叉902等传送到进袋部件12。
如图23、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上接管部件10主要完成将接管送到接管夹上并按要求的长度切断。它包括接管盘支架1015、移位气缸1020、切刀气缸1022、送接管气缸1011和接管压紧气缸1016,接管1014分两列装于两接管盘支架1015上,穿越于活动板1012、固定板1010和导向管1009内,活动板1012套于导向轴1013上,纵向与送接管气缸1011相接,横向与接管压紧气缸1016相连,送接管气缸1011固定在安装板1008上。在两列接管1014上下位置,还设有上压板1006和下压板1005,分别与上压板气缸1007和压接管气缸1004相连,上压板气缸1007固定在安装板1008上,压接管气缸1004固定在气缸安装板1003上。在接管1014下面,还装有移位气缸1020,固定在支板1024上,移位气缸1020缸体上连接有直线轴承1019,套于导向轴1018上,可带动接管1014向前移动,导向轴1018两端固定在支板1024上,支板1024与固定板1023、连接板1021连接,固定在支架1002上,该支架1002通过压板1001与机架1相连。在固定板1023上,还装有切刀气缸1022,其活塞杆与切刀1017相连。送接管气缸1011带动活动板1012向前移动时,接管1014在接管压紧气缸1016的压住下与活动板1012一起向前移动插入接管夹上,上压板1006及下压板1005在上压板气缸1007和压接管气缸1004的作用下将接管1014压紧,此时切刀1017在切刀气缸1022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将接管1014切断。
如图25、图26、图27所示,本实用新型灌装部件11主要是主要为进袋部件12、治疗药灌装部件13、塞塞部件15、大输液灌装部件16、取袋部件17、袋输送部件18组提供同一安装基准,以保证灌装机各部件之间位置精确,从而保证袋子的灌装、塞塞等动作可靠。它主要由控制箱1101、前机座1105、机座连接管1106、后机座1107、后立柱1108、前立柱1111、防护门1110组成,控制箱1101主要用于电器元件及控制面板的安装;前机座1105、机座连接管1106、后机座1107组成一牢固的机座以供其它部件的墙板安装,后立柱1108、前立柱1111、左连接管1116、右连接管1118、后梁1115、横管1109组成框架结构,通过连接管1104与机座相连,且通过机脚1102固定在地面上,防护门1110通过支架1103、门固定板1113固定在上述框架上,防护门1110与门固定板1113之间采用铰链1112联接,其上装有拉手1114。
如图28、图29所示,本实用新型进袋部件12主要完成将袋传部件9送来的袋子取下并送到袋输送组18的袋夹上,它包括取袋叉1202、取袋气缸1203、变位气缸1205和转位气缸1209,所述取袋叉1202与取袋气缸1203连接,取袋气缸1203上装有变位气缸1205,通过气缸安装板1204固定在支板1207上,在气缸安装板1204上,还装有转位气缸1209,通过气缸安装架1211固定在安装管1208上,安装管1208与支板1207连接。当输液袋1201送入进袋部件12时时,取袋叉1202在取袋气缸1203的作用下插入输液袋1201的接管中,袋传送部件上的夹子913松开,在转位气缸1209的作用下,输液袋1201及取袋叉1202转动90度进入袋夹1807上。
如图30、图31所示,本实用新型治疗药灌装部件13包括灌装头1311、进药管1325和输药管1310,所述输药管1310出口端与灌装头1311连接,输药管1310进口端接三通管1326,该三通管1326直通管一管口接输药管1310,其相连的管路上设有单向阀1309,另一直通管管口与进药管1325相接,其相连的管路上亦设有单向阀1309,三通管1326垂向管口与计量泵1308无杆腔相连,计量泵1308活塞上装有单向阀1309,计量泵1308活塞杆杆端与连杆1307一端铰接,连杆1307另一端与杠杆1305一端铰接,杠杆1305中点铰接于支座1306上,另一端与计量泵气缸1302活塞杆相连。当计量泵气缸1302活塞杆运动时,会带动杠杆1305绕其与支座1306的铰接点摆动,通过连杆1307带动计量泵1308活塞杆同时摆动。在杠杆1305之中段位置上,还开设有一个以上铰接孔,可调整其与支座1306之铰接点的位置,以调节杠杆1305与计量泵1308活塞杆的摆动距离,从而调节灌装量。
所述灌装头1311上固定有灌装头支板1312,该支板固定在横梁1313上,其上装有两轴1318,该轴1318之上端外表面装有保护套1314,可防止药液灌装时溅入轴1318的表面,轴1318下端套有轴承套1317,中段套有直线轴承1316,直线轴承1316和保护套1314之间设有连接板1315,轴承套1317底端与气缸下安装板1321连接,该气缸安装板1321固定在两支承板1320上,该支承板1320上端与气缸上安装板1319相接,下端与固定板1324相接,气缸1322缸体两端分别固定在气缸上安装板1319和气缸下安装板1321上,气缸1322活塞杆端与连接板1323相连,轴1318之另一端固定在连接板1323上。
当计量泵1308活塞向下移动时与灌装头1311连通的单向阀1309关闭,与进药管1325连接的单向阀1309打开,药液进入计量泵1308中;当活塞向上移动时,与灌装头1311连通的单向阀1309打开,与进药管1325连接的单向阀1309关闭,这时药液经输药管1310到达灌装头1311中,此时气缸1322活塞杆向下移动,同时带动两轴1318向下移动,使灌装头支板1312一起下移,灌装头1311便插入输液袋1301的接管中,药液经接管灌入输液袋1301内。药液灌完后,灌装头1311通过气缸1322的作用在灌装头支板1312的带动下向上脱离,完成一次灌装动作。
上述灌装部件既可以采用柱塞泵计量,也可采用如蠕动泵计量和隔膜泵计量。
如图32、图33所示,本实用新型送塞部件14包括螺旋振荡送料器1406、直线振荡送料器1407、取塞板1414和送塞轨道1416,所述螺旋振荡送料器1406和直线振荡送料器1407并排装于机架1402上,其送塞轨道1416圆滑连接,塞子1408倒置于送塞轨道1416内,机架1402底部装有机脚1401。在送塞轨道1416出口端,装有取塞板1414和挡板1415,取塞板1414通过连接板1413与伺服机构1412相连,伺服机构1412通过伺服机构安装板1411固定在支座1409上,挡板1415通过支杆1410固定在支座1409上,支座1409固定在机架1402上。塞子1408在螺旋振荡送料器1407的作用下,按一定的方向进入送塞轨道1416中,在直线振荡送料器1407的作用下进入取塞板1414中,取塞板1414在伺服机构1412的驱动下依次取出4个塞子,然后进入塞塞部件15工位。
如图34、图35所示,本实用新型塞塞部件15包括取塞爪1502、塞塞气缸1504、驱动器1507,所述直线导轨1511通过安装支架1508固定在撑架1509上,其上装有驱动器1507,导轨安装板1510与其连接,塞塞气缸1504装于其上,可根据需要设两个以上,通过气缸安装板1513连接,塞塞气缸1504活塞杆与取塞气爪1502连接,取塞爪1502装于取塞气爪1502上,其上可夹持塞子1501,在驱动器1507的带动下,塞塞气缸1504、取塞爪1502和取塞气爪1503可沿直线导轨1511做水平移动,同时,取塞爪1502和取塞气爪1503可在塞塞气缸1504活塞杆带动下做上下移动。在直线导轨1511上,通过连接板1512连接有支架1506,限位柱1505装于其上,可为取塞爪1502的水平移动定位。工作时,取塞爪1502在取塞气爪1503的作用下将取塞板1414上的塞子1501取出,然在驱动器1507的作用下向后移动到输液袋上方,在塞塞气缸1504的作用下将塞子1501塞入输液袋的接管内。
如图36所示,本实用新型大输液灌装部件16主要完成将大输液定量灌入输液袋的大输液室内,它包括灌装管1602、药液管1608、流量计1611和缓冲罐1610,所述灌装管1602上装有灌装头1311,与灌装头支板1312相连,灌装管1602与灌装头1311之间设有关断阀1601,灌装管1602和药液管1608之间设有流量计1611和手动阀1606,流量计1611通过安装支架1603固定在撑架1604上,药液管1608由支板1607固定,与缓冲罐1610相接,缓冲罐1610通过缓冲罐撑架1609固定。当输液袋进入大输液灌装部件16时,灌装头1311在气缸1322的作用下插入输液袋的接管内,此时关断阀1601打开,流量计1611开如计量,当灌装量达到设定值时,流量计1611发出信号,关断阀1601关断,灌装头1311向上脱离接管,这样,就完成了对输液袋的大输液定量灌装,灌装量可根据要求设定不同的值。
如图37、图38所示,本实用新型取袋部件17包括取袋爪1702、取袋气爪1703、上下气缸1711和前后气缸1705,所述前后气缸1705通过气缸安装板1706固定在支架1707上,其活塞杆通过连接管1704与取袋气爪1703连接,取袋爪1702装于取袋气爪1703上,其上可夹持输液袋1701。支架1707通过连接板1708装于机架1上,,连接板1708上连接有连接板1710和气缸安装板1709,上下气缸1711与直线导轨1712相连,其活塞杆与连接管1704相接,直线导轨1712通过导轨安装板1713装于气缸安装板1709上。当输液袋1701进入本部件时,取袋爪1702在取袋气爪1703的作用下将输液袋1701夹紧,在前后气缸1705的作用下沿气缸方向做水平移动,将输液袋1701取出,然后,在上下气缸1711的作用下,向上升起进入下一工位。
如图39、图40所示,本实用新型袋输送部件18主要由主动同步带轮1802、凸轮分度机构1804、减速电机1806、袋夹1807、导轨1808、从动轮1810、同步带1812组成,减速电机1806通过电机安装座1805固定,其输出轴与凸轮分度机构1804相联,主动同步带轮1802通过连接套1803与凸轮分度机构1804相接,其外端面装有主动轮导向板1801,从动轮1810通过同步带1812与主动同步带轮1802相连,装于从动轴1811上,其轴上套有轴承1813,外端面装有导向板1814,通过从动轮安装座1809固定,同步带1812上装有袋夹1807,置于导轨1808上,可沿导轨1808作移动。工作时,由减速电机1806带动凸轮分度机构1804运动,凸轮分度机构1804其输出为间歇运动,从而带动主动同步带轮1802作间歇运动,当袋夹1807从一个工位运动到下一工位时,主动同步带轮1802停止运动,则制袋机上其它机构工作,当其它机构工作完毕后,减速电机1806又带动凸轮分度机构1804运动,完成下一个间歇运动。
如图41、图42所示,本实用新型袋输出部件19包括减速电机1905、主动皮带轮1901、平皮带1906和从动皮带轮1911,主动皮带轮1901与安装在电机安装板1904上之减速电机1905相接,其轴上两端套有轴承1903,轴承装于轴承座1902上,从动皮带轮1911装于从动轴1909上,两端套有轴承1910和导向板1907,主动皮带轮1901和从动皮带轮1911上套有平皮带1906,导向板1907上还装有调节座1908。当加工完毕的输液袋放于平皮带1906上时,该皮带在减速电机1905的驱动下,通过主动皮带轮1901的带动向前运动,从而将输液袋带出生产线,完成整个加工过程。
本实用新型还可对图43所示的输液袋进行加工,与上一实施例结构不同的是,它主要由出药嘴22、大输液室26、弱焊焊缝27、粉针剂室29、接管24及装药前的密封口30组成。由于粉针剂药不能与大输液同时在高温高压下灭菌,要将两种药装在同一包装袋中则必须先装要高温高压灭菌的大输液,等大输液灭菌后再将粉针剂药装入粉针剂室29中。装药前的密封口30主要是保证粉针剂室在装药前不被污染。在装粉针剂时,首先要沿切割线28将接管24切断,将药装入粉针剂室29后,再将接管24焊死或塞上配药嘴。
图44展示了对该种输液袋加工的整机结构图,其主要是将上述治疗药灌装部件13由粉针室接管焊合部件20取代即可。
如图45、图46所示,本实用新型粉针室接管焊合部件20主要由热合气缸2003、热合板2006及加热管2005组成,热合气缸2003成对对称设置,由气缸安装板2002固定,其活塞杆通过连接板2004与两相对的热合板2006相连,热合板2006上设有加热管2005,输液袋2001位于两热合板2006之间。推动热合板2006,可将粉针剂室29上接管24加热加压从而使接管24内层焊接在一起。热合气缸2003的气压可调,热合板2006的温度也可调节,从而可保证一定焊接温度及压力。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产量要求的不同做成1头、2头、3头、4头、6头的生产线,即每次同时可生产1袋、2袋、3袋、4袋、6袋。
权利要求1.一种双室双管非PVC膜软袋大输液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送膜部件、印字部件、接管输送部件、成形部件、弱焊部件、接管焊接部件、袋分离部件、袋传送部件、自动上接管部件、进袋部件、治疗药灌装部件或粉针室接管焊合部件、送塞部件、塞塞部件、大输液灌装部件、取袋部件、袋输送部件和袋输出部件,上述各部件均装于机架部件上,依序排列成不同的工位,其中自动上接管部件置于弱焊部件和接管焊接部件对面,送塞部件位于袋输送部件旁边,袋输出部件位于袋输送部件出口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双管非PVC膜软袋大输液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字部件包括垫板、印字模板和加热板,垫板固定在底板上,其上置放有非PVC膜,垫板上方设有印字模板和加热板,两者相互贴合,加热板与压板相连,压板与固定在墙板上之气缸活塞杆相接;在非PVC膜上面,装有色带,其方向与非PVC膜运动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双管非PVC膜软袋大输液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袋成形部件包括成形气缸、加热板、上模及下模,托板气缸、成形气缸固于固定板上,成上下对称设置,托板气缸与托板连接杆相连,托板连接杆上装有托膜板;成形气缸活塞杆分别与加热板和上模、下模相连,加热板与上模、下模分别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双管非PVC膜软袋大输液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弱焊部件包括焊接模板、热合气缸、加热板、袋传送吸盘架、袋传送伺服气缸和袋传送上下气缸,所述热合气缸成上下对称分布,其活塞杆通过连接板与设有加热管之加热板相连,该加热板与焊接模板紧密贴合且两者均成上下对称分布;袋传送吸盘架位于上下两焊接模板之间后面位置,与袋传送气缸活塞杆相连,袋传送气缸缸体同时与袋传送伺服气缸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双管非PVC膜软袋大输液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焊接部件包括热合气缸、热合模和加热板,热合气缸成上下对称设置,其活塞杆与加热板相连,热合模与加热板贴合,输液袋置于两上下热合模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双管非PVC膜软袋大输液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传送部件包括袋传送气缸、气爪、拨叉、吸盘,袋传送气缸通过连接架与取袋气缸相连,取袋气缸与气爪安装板相连,吸盘固定杆装于气爪安装板上,其上设有吸盘,气爪安装板上装有气爪和夹子,拨叉与气缸相连,固定在拨叉导向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双管非PVC膜软袋大输液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接管部件包括接管盘支架、移位气缸、切刀气缸、送接管气缸和接管压紧气缸,接管分两列装于两接管盘支架上,穿越于活动板内,活动板纵向与送接管气缸相接,横向与接管压紧气缸相连,接管上下位置设有上压板和下压板,分别与上压板气缸和压接管气缸相连,接管下面还装有移位气缸,移位气缸缸体上连接有直线轴承,套于固定在支架上之导向轴上,导向轴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上还装有切刀气缸,其活塞杆与切刀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双管非PVC膜软袋大输液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药灌装部件包括灌装头、进药管和输药管,在输药管路上设三通管,分别连通进药管、出药管和计量泵,其管路上均设有单向阀,计量泵活塞杆通过可调节其支点位置之杠杆与计量泵气缸相连,灌装头通过灌装头支板与气缸相连;所述灌装头支板与轴一端固接,该轴上套有直线轴承和保护套,轴之另一端与气缸活塞杆相连,气缸缸体固定在气缸上安装板和气缸下安装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双管非PVC膜软袋大输液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塞部件包括取塞爪、塞塞气缸和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装于直线导轨上,导轨安装板与其连接,塞塞气缸装于其上,塞塞气缸活塞杆与取塞气爪连接,取塞爪装于取塞气爪上,在直线导轨上,通过连接板连接有支架,限位柱装于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双管非PVC膜软袋大输液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粉针室接管焊合部件包括热合气缸、热合板及加热管组成,热合气缸成对对称设置,由气缸安装板固定,其活塞杆通过连接板与两相对的热合板相连,热合板上设有加热管。
专利摘要一种双室双管非PVC膜软袋大输液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送膜部件、印字部件、接管输送部件、成形部件、弱焊部件、接管焊接部件、袋分离部件、袋传送部件、自动上接管部件、进袋部件、治疗药灌装部件或粉针室接管焊合部件、送塞部件、塞塞部件、大输液灌装部件、取袋部件、袋输送部件和袋输出部件,上述各部件装于机架部件上,依序排列成不同的工位,其中自动上接管部件置于弱焊部件和接管焊接部件对面,送塞部件位于袋输送部件旁边,袋输出部件位于袋输送部件出口位置。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将大输液及治疗剂两种不同的药液装入同一输液袋中,实现了非PVC膜大输液软袋的双室双管加工,其整机结构设计合理、完整,加工质量好,操作和维修都很方便。
文档编号A61J3/00GK2742958SQ20042006895
公开日2005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9日
发明者刘祥华, 彭勋德, 郑国胜, 刘稳根 申请人: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