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内酯b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3380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银杏内酯b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以从银杏科植物银杏叶中提取的银杏内酯B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内酯(ginkgolide)是银杏叶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1932年furukawa首次从银杏叶中分离得到萜内酯化合物。1967年Maruyama等从银杏的根皮中分离得到了银杏内酯A、B、C和M并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1987年weinges从银杏叶中分离出银杏内酯J。银杏内酯分子具有独特的十二碳骨架结构,嵌有一个叔丁基和六个五元环,包括一个螺[4,4]壬烷,一个四氢呋喃环和三个内酯环。银杏内酯A、B、C、M和J分别用代号BN52020、BN52021、BN52022、BN52023和BN52024表示,其中BN52021在银杏中的含量为0.2%。
本发明所说的银杏内酯B的分子式为C20H24O10,分子量为424.14,结构式为 从20世纪80年代,研究发现银杏内酯是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强拮抗剂,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引起国际上银杏研究的高潮,其中的大部分研究是针对银杏内酯进行的。1984年Braquet等证明银杏内酯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受体有强大的特异性抑制活性,对心脑血管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目前被认为是最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天然PAF受体拮抗剂,其中以银杏内酯B(BN52021)的活性最强。
银杏内酯B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另外还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痴呆,阿兹海默症和记忆力提升,以及脑血栓、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还可用于转移性癌证的治疗。药效优于银杏总内酯。另外,最新的研究表明PAF能直接或间接促进血管生成。
银杏内酯B不溶于水,稳定性差,现有制剂主要是注射剂,使用不便,口服制剂经过研究表现出体内吸收不好的特点,由于银杏内酯B价格昂贵,生物利用度不高,吸收不好会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为提高药效,本发明提出了解决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方案,解决了该产品吸收利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杏内酯B的滴丸制剂。
本发明的滴丸制剂,由活性成分银杏内酯B和滴丸基质组成,银杏内酯B与基质的重量之比为1∶1-12。优选的为1∶1.5-9。
本发明的滴丸制剂,每粒滴丸含有银杏内酯B1~50mg,优选的为2~40mg,其余为滴丸基质。
本发明的滴丸制剂,所述滴丸基质选自聚乙二醇600、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15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甘油明胶、泊洛沙姆、硬脂酸钠、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虫蜡、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氧乙烯单硬脂酸脂、羧甲基淀粉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本发明优选的配方组成列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本发明的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经过以下步骤,将银杏内酯B原料加入至基质中,用水浴加热使熔化,搅拌混匀后,采用滴制法在冷却剂中冷凝成丸,除冷却剂,干燥,即得银杏内酯B滴丸。本发明所述的冷却剂包括但不限于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植物油、茶油、水、乙醇溶液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本发明中,银杏内酯B与基质加热熔化的温度为45~110℃,优选的温度为70~95℃。本发明中,所述的冷却剂冷凝滴丸的温度为1~35℃,优选的温度为5~20℃。
下面经过检测对照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检测指标及方法崩解时限照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XA崩解时限检查法检查。
二、检测结果实施例1样品崩解时间检测结果10分钟实施例2样品崩解时间检测结果8分钟实施例3样品崩解时间检测结果9分钟实施例4样品崩解时间检测结果10分钟实施例5样品崩解时间检测结果6分钟实施例6样品崩解时间检测结果6分钟实施例7样品崩解时间检测结果5分钟实施例8样品崩解时间检测结果12分钟实施例9样品崩解时间检测结果11分钟实施例10样品崩解时间检测结果9分钟实施例11样品崩解时间检测结果8分钟实施例12样品崩解时间检测结果9分钟实施例13样品崩解时间检测结果7分钟实施例14样品崩解时间检测结果18分钟实施例15样品崩解时间检测结果13分钟实施例16样品崩解时间检测结果11分钟另外,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制得的滴丸圆整,色泽一致,无粘连、拖尾现象。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范围非仅限于这些实例的范围。
实施例1银杏内酯B 2g,聚乙二醇4000 3.5g,聚乙二醇6000 3.5g,混合,水浴加热至80℃,使混合物融化,搅拌均匀,移入滴丸机内,保温在80℃,药液滴至10~15℃的二甲基硅油中,取出滴丸,除去二甲基硅油,干燥,即得。
实施例2银杏内酯B 1.5g,聚乙二醇6000 5g,硬脂酸钠1.5g,甘油明胶1g,混合,水浴加热至80℃,使混合物融化,搅拌均匀,移入滴丸机内,保温在78℃,药液滴至10~15℃的液体石蜡中,取出滴丸,除去液体石蜡,干燥,即得。
实施例3
银杏内酯B 2.5g,聚乙二醇6000 5g,硬脂酸3g,虫蜡1.5g,混合,水浴加热至95℃,使混合物融化,搅拌均匀,移入滴丸机内,保温在90℃,药液滴至15~22℃的液体石蜡中,取出滴丸,除去液体石蜡,干燥,即得。
实施例4银杏内酯B 2g,聚乙二醇6000 6g,硬脂酸1.5g,混合,水浴加热至85℃,使混合物融化,搅拌均匀,移入滴丸机内,保温在80℃,药液滴至15~20℃的液体石蜡中,取出滴丸,除去液体石蜡,干燥,即得。
实施例5银杏内酯B 1.5g,聚乙二醇1500 5g,聚乙二醇6000 5g,混合,水浴加热至80℃,使混合物融化,搅拌均匀,移入滴丸机内,保温在80℃,药液滴至10~20℃的石蜡和二甲基硅油(7∶3)的混合液中,取出滴丸,除去冷却剂,干燥,即得。
实施例6银杏内酯B 1.5g,聚乙二醇1500 5g,聚乙二醇6000 5g,混合,水浴加热至80℃,使混合物融化,搅拌均匀,移入滴丸机内,保温在80℃,药液滴至10~20℃的液体石蜡和二甲基硅油(6∶4)的混合液中,取出滴丸,除去混合冷却剂,干燥,即得。
实施例7银杏内酯B 1g,聚乙二醇4000 4.5g,聚乙二醇6000 4.5g,混合,水浴加热至80℃,使混合物融化,搅拌均匀,移入滴丸机内,保温在80℃,药液滴至10~20℃的液体石蜡中,取出滴丸,除去液体石蜡,干燥,即得。
实施例8银杏内酯B 2g,聚乙二醇4000 2g,聚乙二醇6000 2g,混合,水浴加热至80℃,使混合物融化,搅拌均匀,移入滴丸机内,保温在80℃,药液滴至10~20℃的二甲基硅油中,取出滴丸,除去二甲基硅油,干燥,即得。
实施例9银杏内酯B 3g,硬脂酸聚烃氧(40)酯9g,混合,水浴加热至95℃,使混合物融化,搅拌均匀,移入滴丸机内,保温在95℃,药液滴至18~25℃的液体石蜡中,取出滴丸,除去液体石蜡,干燥,即得。
实施例10银杏内酯B 2g,泊洛沙姆7.5g,混合,水浴加热至75℃,使混合物融化,搅拌均匀,移入滴丸机内,保温在75℃,药液滴至10~15℃的液体石蜡中,取出滴丸,除去液体石蜡,干燥,即得。
实施例11银杏内酯B 2g,聚乙二醇1500 2.5g,聚乙二醇6000 2.5g,混合,水浴加热至85℃,使混合物融化,搅拌均匀,移入滴丸机内,保温在80℃,药液滴至10~15℃的二甲基硅油中,取出滴丸,除去二甲基硅油,干燥,即得。
实施例12银杏内酯B 2g,聚乙二醇4000 5g,羧甲基淀粉钠2g,混合,水浴加热至80℃,使混合物融化,搅拌均匀,移入滴丸机内,保温在80℃,药液滴至10~25℃的二甲基硅油中,取出滴丸,除去二甲基硅油,干燥,即得。
实施例13银杏内酯B 2g,泊洛沙姆10g,混合,水浴加热至80℃,使混合物融化,搅拌均匀,移入滴丸机内,保温在80℃,药液滴至10~15℃的液体石蜡中,取出滴丸,除去液体石蜡,干燥,即得。
实施例14银杏内酯B 2g,单硬脂酸甘油酯5.5g,甘油明胶1g,混合,水浴加热至90℃,使混合物融化,搅拌均匀,移入滴丸机内,保温在88℃,药液滴至15~30℃的石蜡和二甲基硅油(6∶4)的混合液中,取出滴丸,除去冷却剂,干燥,即得。
实施例15银杏内酯B 3g,聚氧乙烯单硬脂酸脂8.6g,混合,水浴加热至70℃,使混合物融化,搅拌均匀,移入滴丸机内,保温在68~71℃,药液滴至10~20℃的液体石蜡中,取出滴丸,除去液体石蜡,干燥,即得。
实施例16银杏内酯B 2g,聚乙二醇20000 4g,混合,水浴加热至95℃,使混合物融化,搅拌均匀,移入滴丸机内,保温在93℃,药液滴至15~30℃的二甲基硅油中,取出滴丸,除去二甲基硅油,干燥,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银杏内酯B的滴丸制剂,其特征在于,由活性成分银杏内酯B和滴丸基质组成,银杏内酯B与基质的重量之比为1∶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丸制剂,其特征在于,由活性成分银杏内酯B和滴丸基质组成,银杏内酯B与基质的重量之比为1∶1.5-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丸制剂,其特征在于,每粒滴丸含有银杏内酯B 1~50mg,其余为滴丸基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丸制剂,其特征在于,每粒滴丸含有银杏内酯B2~40mg,其余为滴丸基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丸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滴丸基质选自聚乙二醇600、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15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甘油明胶、泊洛沙姆、硬脂酸钠、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虫蜡、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氧乙烯单硬脂酸脂、羧甲基淀粉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丸制剂,其特征在于,组成为银杏内酯B 2g,聚乙二醇4000 3.5g,聚乙二醇6000 3.5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丸制剂,其特征在于,组成为银杏内酯B 1.5g,聚乙二醇6000 5g,硬脂酸钠1.5g,甘油明胶1g。
8.权利要求1的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以下步骤,将银杏内酯B原料加入至基质中,用水浴加热使熔化,搅拌混匀后,采用滴制法在冷却剂中冷凝成丸,除冷却剂,干燥,即得银杏内酯B滴丸。
9.权利要求8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剂选自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植物油、茶油、水、乙醇溶液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丸,银杏内酯B与基质加热熔化的温度为45~120℃,冷却剂的温度为1~4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银杏内酯B滴丸及其制备方法,该滴丸制剂,由活性成分银杏内酯B和滴丸基质组成,银杏内酯B与基质的重量之比为1∶1-12。优选的为1∶1.5-9。
文档编号A61P39/00GK1813715SQ20051013435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6日
发明者陈卫东, 刘晓东, 谢林, 梁燕 申请人:陈卫东, 刘晓东, 谢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