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闭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849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织闭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整体上涉及一种组织闭合装置。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 及一种活体组织闭合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将用于诊断或治疗的诸如导管等装置插入到血管或一些其 它组织中来实施的微创操作是公知的且经常被执行。例如,为了治 疗心脏冠状动脉收缩,有必要将诸如导管等装置插入到血管中以便 对收缩进行治疗。通常,将诸如导管等器械插入到血管中是穿过通过解剖或刺入 股骨区域而形成的小孔来进行的。在治疗处理完成之后,有必要进 行止血操作以止住通过小孔出血。但是,由于股动脉出血的血压(出 血血压)相对较高,因此时常需要在医疗过程中的人用手指按压在 出血部位上相对较长的 一 段时间。近年来,为了能够更加容易且更确定地进行止血操作,已发展 出适于穿过伤口插入以闭合在血管中形成的开口的多种装置。例如,美国专利No. 5282827公开了一种装置,该装置能够通过由弹簧定位 的球将线保持在装置的近端,并且当装置被拉下时,线在保持固定 线张紧的同时发生滑动,因此装置被拉下。最后,在将固定件(血 管内部的锁定构件)设置在血管中形成的孔的位置上的情况下,在 拉动线时(在用线按压时)利用推进管(填充构件)按压无纺织物 塞子(密封构件)以使塞子变平。这样,就能用闭合件将在血管中 形成的孔封闭。然而,在上述专利描述的装置中,操作者必须在拉动线时手动 通过利用推进管按压塞子来执行使塞子变平的操作,并且该操作需要人工和时间。此外,尤其对不熟练的操作者来说,恐怕会有操作 的不确定性。发明内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一种组织闭合装置,其用于闭合穿透活体组织的开口,所述装置包括闭合件,其用于闭合所述开口, 所述闭合件包括密封部和可变形的变形部,所述密封部适于从活体 腔壁一侧覆盖开口及其周边区域;以及布置装置,其用于可拆卸地 保持所述闭合件,以将所述闭合件布置在用来闭合所述开口的位置。 所述布置装置包括细长形的锁定构件,其能够穿过所述开口并将 所述闭合件的至少一部分锁定在保持状态;手柄部,其设置在所述 锁定构件的近侧。所述手柄部包括致动构件和触发装置,所述致动 构件用于使闭合件和锁定构件相对于彼此运动,所述触发装置用于 致动所述致动构件。当所述触发装置致动所述致动构件时,所述闭 合件和锁定构件在闭合件由锁定构件锁定的情况下相对于彼此运 动,由此使所述变形部发生变形。根据本发明,当取消将致动构件(第一弹性构件)保持在工作 状态的限制时(当致动构件被致动时),在闭合件被锁定到锁定构 件上的情况下,闭合件和锁定构件通过第 一 弹性构件的回复力作用 而相对于彼此运动,闭合件的变形部自动产生变形,从而操作者不 必手动使闭合件的变形部产生变形。因此,可以容易地、快速地且 可靠地执行对形成在诸如血管壁等活体内组织膜中的伤口的止血操 作。即,可以容易地、快速地且可靠地使伤口闭合(愈合),并且 可以实现很好的止血。


图1 U)和1 (b)为在这里公开的组织闭合装置的第一实施方 式的透视图;图2为图1所示组织闭合装置中的闭合件的透视图;图3为图1所示组织闭合装置中的闭合件的扭结的一个例子的 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组织闭合装置中的闭合件的扭结的另一个例子 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构件(组成部件)的分解透视图;图6 (a)和(b)为图1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远端部的透视图; 图7为图1所示组织闭合装置中的线支撑部、销钉和线的透视图;图8 (a) - (d)的透视图用于示出图1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 作(操作);图9为用于示出图1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作(操作)的透视图;图IO为用于示出图1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作(操作)的透视图;图11为用于示出图1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作(操作)的剖视图;图12为用于示出图l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作(操作)的剖视图;图13为用于示出图1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作(操作)的透视图;图14为用于示出图1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作(操作)的透视图;图15 (a)和15 (b)为用于示出图1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作 (操作)的剖视图;图16 (a)和16 (b)为用于示出图1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作 (操作)的剖视图;图17(a)和17(b)为用于示出图l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作 (操作)的剖视图;图18为用于示出图1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作(操作)的透视图;图19为用于示出图l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作(操作)的剖视图;图20为用于示出图l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作(操作)的剖视图;图21为用于示出图1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作(操作)的透视图;图22为用于示出图1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作(操作)的透视图;图23为用于示出图l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作(操作)的透视图;图24为用于示出图1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作(操作)的透视图;图25为用于示出图1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作(操作)的透视图;图26为如在这里公开的组织闭合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锁定状态);图27为图26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手柄部的远侧上的一部分的 剖视图;图28为组织闭合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透视图(解锁状态); 图29为图28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手柄部的远侧上的一部分的 剖视图;图30为如在这里公开的组织闭合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图31为图30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构件(组成部件)的分解透 视图;图32 (a)和32 (b)为图30所示组织闭合装置中的线支撑部、 销钉和线的透视图;图33 (a)和33 (b)为用于示出图 作(操作)的透视图;图34 (a)和34 (b)为用于示出图 作(操作)的透视图;图35 (a)和35 (b)为用于示出图 作(操作)的透视图;图36 (a)和36 (b)为用于示出图作(操作)的透视图;图37 (a)和37 (b)为用于示出图 作(操作)的透视图;图38 (a)和38 (b)为用于示出图 作(操作)的透视图;以及图39 (a)和39 (b)为用于示出图 作(操作)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以下将基于附图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对该 组织闭合装置进行详细的描述。 (第一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组织闭合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其中,图1 (a)为整体透视图,图1 (b)为外壳上半部分的内部侧的透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组织闭合装置中闭合件的透视图。图3为图1所示 组织闭合装置中闭合件的扭结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4为图1所 示组织闭合装置中闭合件的扭结的另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5为图1 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构件(组成部件)的分解透视图。图6为图1 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远端部的透视图,其中,图6 (a)为外观图, 图6 (b)为透视图(示出了盖管被移去后的情况)。图7为图1所 示组织闭合装置中的线支撑部、销钉和线的透视图。图8至10为透 视图,分别用于示出图l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作(操作)。图1130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 30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 30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 30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 30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 30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 30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和12为剖视图,分别用于示出图1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作(操作)。 图13和14为透视图,分别用于示出图l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作(操作)。图15至17为剖视图,分别用于示出图1所示组织闭合 装置的动作(操作),其中,图15 (a) 、 16 (a)和17 (a)为侧 向剖视图,图15 (b) 、 16 (b)和17 (b)为俯视剖视图。图18为 用于示出图l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作(操作)的透视图。图19和 20为剖视图,用于分别示出图1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作(操作)。 图21至25为透视图,用于分别示出图1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动作(操作)。附带地,在图1和5中,外壳在竖直方向上被对分,并且省略 了固定管支撑构件在侧向上的大约一半。此外,在图1中,用放大 图示出了在由虚线圏包围的区域中的盖管内侧和固定管内侧。此外, 在图9、 13、 18、 21、 23和24中,省略了外壳在竖直方向上的上半 部,并且省略了固定管支撑构件在侧向上的大约一半。另外,在图7 中,示意性地示出了线的整体图。此外,在图8中,用虛线示意性 地示出了固定管7。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 (a)、图5至7以及图9至25中,箭头 A、 B、 C和D所指方向在说明书中分别被称作"远侧"、"近侧"(手 动操作侧)、"上侧,,和"下侧"。此外,在图2至4以及图8中, 上侧和下侧在说明书中将分别被称作"近侧"和"远侧"。附图中所示组织闭合装置1为用于闭合(愈合)经皮穿透的开 口 (即,穿透活组织膜的伤口 )的装置,该开口例如在诸如血管等 生物有机体内腔、生物有机体的内脏器官或在诸如生物有机体的内部组织等活体内组织膜中形成。如图1、 2和5所示,组织闭合装置l包括细长布置装置(进 给和变形装置)3,其具有远端部和手柄部9,该远端部能够刺入到 穿透活体内组织膜的伤口中,该手柄部9位于细长布置装置的近侧; 以及夹子4,其用作闭合件(组织闭合件),该闭合件可拆卸地定位 (连接)在布置装置3的远端部,并且用于闭合穿透活体内组织膜的伤口。夹子4具有夹体(闭合体)40和用作紧固件的线(第一线状构 件)46。夹体40包括密封部41、可变形的变形部42和连接部44, 该连接部44用于将密封部41和变形部42彼此连接。此外,线46 具有扭结461和圏462。附带地,稍后将具体描述夹子4。布置装置3在插入到护套(细长管构件)5中的状态下使用,该 护套5具有刺入到伤口中的远端部,该远端部在其中央部分设有沿 轴向穿透的通腔51,即,处于被可拆卸地安装在护套5中的状态(参 见图9)。护套5和布置装置3构成细长体部2。在止血操作(用来 闭合伤口的操作)时,护套5和布置装置3的远端部以及夹子4刺 入到伤口中。换句话说,护套5和布置装置3的远端部以及夹子4 经由伤口插入到诸如血管等生物有机体的内腔(生物有机体内腔) 中。护套5大致为中空圆柱形形状,并且在其近端部具有套节52。 此外,止血阀(未示出)设置在套节52的内周侧上。对于护套5,例如,可以是在利用导管完成治疗(例如PCI,经 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诊断(例如CAG,冠状动脉造影)之后留置 的护套(引入护套),或者可以是在组织闭合装置中专用的护套。附带地,尽管护套5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在体部2的部件中, 但护套5可以在体部2包含的部件范围之外。如图1、 2和5所示,布置装置3包括线(第二线状构件)8, 其为与夹子4 (夹子4的线46)连接的保持构件(保持装置),并 且保持构件用于保持夹子4 (夹子4的线46);盖管(盖构件)(盖 装置)6,其为细长的第一管状构件(管状构件),其远端部能够刺 入到伤口中;固定管(锁定构件)(锁定装置)7,其为细长的第二 管状构件(管状构件),其远端部能够刺入到伤口中;以及手柄部9。 夹子4 (夹子4的线46 )通过线8可拆卸地保持在布置装置3的远 端部。这样,线8以下述方式保持夹子4,即,夹子4的变形部42 的在密封部41的相对侧(远侧)上的一部分能够相对于变形部42的在密封部41侧(基底部侧)(近侧)上的一部分活动(移位)。此外,固定管7同心地设置在(插入到)盖管6的管腔内(内 侧),并且该盖管6能够相对于固定管7在它们的轴向上移动(滑 动)。此外,线8设置在(插入到)固定管7的管腔内(内侧), 该线8相对于固定管7在固定管7的纵向上可动。此外,手柄部9 设在固定管7和盖管6的近侧上。这里,盖管6的近端部保持(支撑)在手柄部9的盖管支撑部 (盖管支撑构件)的远端部上。如图6所示,夹子4的变形部42可 拆卸地安装(插入)到盖管6的远端部中。在这种情况下,夹子4 的变形部42插入且保持在盖管6的远端部的管腔内,因此夹子4被 安装,同时在盖管6的纵向上保持变形部42为细长型(即,折叠型)。此外,当布置装置3 (盖管6)从护套5的近侧插入到护套5的 通腔51中并安装在护套5内时,盖管6的远端部暴露在护套5的远 端外(护套的远端相对于盖管6的远端定位在近侧)。用盖管6覆盖固定管7的外表面,盖管6在其远端部覆盖夹子4 的至少一部分(即,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变形部42)。固定管7由相对较硬的组成材料形成,该固定管7在其近端部 具有套节72。该套节72定位在手柄部9的线支撑部15和升降部16 的内侧(在框架中),并且保持(支撑)在固定管支撑部(滑块构 件支撑部)12上,该线支撑部15、升降部16和固定管支撑部12将稍后描述。此外,当布置装置3 (固定管7 )从护套5的近侧插入到护套5 的通腔51中并安装在护套5内时,护套5的远端定位在相对于固定 管7远端的近侧,并且如图6所示,固定管7的远端定位在相对于 盖管6远端的近侧。固定管7具有下述功能,即,当夹子4的线46通过线8向近侧 拉动时,夹子4的线46的扭结461锁定在固定管7的远端部71上, 进而变形部通过扭结461被锁定(间接锁定),因此扭结461向远 侧作相对运动,以便拉紧线46并使变形部42变形。如图1和5所示,手柄部9包括外壳(主体)11;固定管支 撑部(锁定构件支撑部)12,其用于支撑固定管7;弹簧支架(第二 弹性构件支撑部)13;盖管支撑部(盖构件支撑部)14,其用于支 撑盖管6;线支撑部(保持构件支撑部)15,其用于支撑线8;销钉 (连接件)17,其插入到线支撑部15中,并且使线8和线支撑部15 可拆卸地连接;升降部(连接件支撑部)16,其为用于支撑销钉17 的销钉支撑部; 一对销钉(限制件)18,该对销钉为用于锁定线支 撑部15的止动件;销钉19;加载构件(加栽装置)21;螺旋弹簧(弹 簧)22,其为第一弹性构件(致动构件);螺旋弹簧(弹簧)23, 其为第二弹性构件;以及螺旋弹簧(弹簧)24。附带地,尽管在图1和5中外壳在竖直方向上被对分,但在实 践中它们彼此连接。外壳11具有从外观上看大致为长方体的管状(多边形管状)形 状。 一对侧向凸出并且在操作期间用作指钩部的凸出部111在外壳 11中央部分附近的侧部处形成。此外,每个凸出部111设有与外壳 11的内侧连通的底孔部112。此外,外壳11的远端部的上部设有底孔部113,销钉19插入到 该底孔部113中。此外,在外壳11内侧的近端部设有四个凸起114,在一对凸起 114上部的侧向上设有一对凸起119,参见图l(b)。另外, 一对阶 梯部(接合部)116设在一对凸起111的远侧上并在外壳11的内侧。在外壳11内侧,设置固定管支撑部12和弹簧支架13在布置装 置3的纵向上独立运动。固定管支撑部12具有从外观上看大致为长方体的箱形。固定管 支撑部12在其远端部设有连接件121,该连接件121与护套5的套 节52配合。连接件121具有四个能够与套节52接合的爪,并且定 位在外壳11的远端部的远侧上。此外,固定管支撑部12在其近端部上设有一对向近侧凸出的凸 出部122。在凸出部122的近端部的上部分别设有凸起126。此外,在固定管支撑部12的中央部分附近的侧部上沿着布置装置3的纵向形成一对槽123。此外,在固定管支撑部12的近端部的侧部,即,相对于槽123 的近侧上的侧部设有一对孔部124, —对销钉18待插入到该对孔部 124中。凸出部122、槽123和孔部124大致布置在同一直线上。 此外,在固定管支撑部12的远端部的上部设有孔部125,销钉 19待插入到该孔部125中。此外,固定管支撑部12在其远端部设有免冲(no-flush )室25。 免沖室25包括管状血液流入口 251和血液流出口 252,该血液流出 口 252具有与血液流入口 251的腔253连通的腔254。血液流入口 251在固定管支撑部12的远端方向上凸出,并且从外壳11的远端部 向远侧凸出。此外,血液流出口 252朝向固定管支撑部12的侧向凸 出。此外,血液流出口 252的月空254朝向位于血液流出口 252侧向 的端部的近端打开。即,与腔254连通的开口 255设在位于血液流 出口 252侧向的端部的近端。通过外壳11的远端部的端面115与位 于血液流出口 252侧向的端部的近端邻4妄来闭合开口 255,然而,当 外壳11相对于固定管支撑部12向近侧移动时,端面115被隔开, 开口 255打开。上述盖管6和固定管7穿过血液流出口 252的腔254。弹簧支架13定位在固定管支撑部12的近侧,具体而言,位于 外壳11的近端部。弹簧支架13具有四个从近端部131的四个角向远侧凸出的凸出 部132。凸出部132分别设有凸起133,所述凸起133具有弯曲凸形 表面并且能够与外壳11的凸起114接合。此外,近端部131在与凸 出部132相应的位置上设有凸起134,所述凸起134与外壳11的凸 起114接合。如图1和13所示,设置弹簧支架13使得固定管支撑部12的凸出部122被分别夹持在一对上下凸出部132之间,凸出部132的凸 起133与外壳11的凸起114接合。这阻止了弹簧支架13相对于外 壳11向远侧运动。此外,如图1和5所示,螺旋弹簧23的近端部固定在弹簧支架 13的近端部131上,螺旋弹簧23的远端部固定在固定管支撑部12 的近端部上。螺旋弹簧23被设置成处于从原始状态拉伸一定程度的 状态中。盖管支撑部14、线支撑部15、升降部16和加载构件21被设置 在固定管支撑部12的内侧,使得它们分别能沿布置装置3的纵向运动。如图7所示,线支撑部15为框架状,并且在其远端部设有孔部 151,固定管7穿过该孔部151。此外,线支撑部15在其近端部设有 孔部152和孔部153,其中,销4丁 17插入到孔部152中,孔部153 定位在与孔部152相应的位置上,线8能够穿过该孔部153。此外, 线支撑部15的近端部的两个侧部形成弯曲凸形表面。附带地,例如, 可以用倾斜表面来代替弯曲凸形表面。线8包括双线(双线状构件),其中,单线(线状构件)被弯 折且被弯折部81构成其一个端部。此外,线8通过下述方法连接到 线支撑部15上,所述方法为将处于单线状态的线8穿过在线支撑部 15的近端部形成的孔部154,然后将线8的两个端部系在一起。将线8穿过夹子4 (夹子4的线46的圈462 )并且在布置装置3 的远端部将其折弯,在线8定位夹子4的情况下,销钉17穿过被弯 折部81的圏,被弯折部81通过销钉17可拆卸地连接到线支撑部15 上。如前所述,另一个端部(位于被弯折部81的相对侧上的端部) 被连接到线支撑部15上。附带地,在将销钉17穿过线8的被弯折部81的圏时,将被弯 折部81从孔部153拉出到外部,并且将销钉17插入到孔部152中。此外,如图1和19所示,将一对销钉18穿过固定管支撑部12 中的一对孔部124,并且由销钉18的末端部锁定线支撑部15。另外,11的内侧表面上,使得销钉18不会 离开(脱离)孔部124。这阻止了线支撑部15相对于固定管支撑部 12向近侧移动。如图1和5所示,盖管支撑部14定位在线支撑部15的远侧并 且在免沖室25的近侧。升降部16被安装在盖管支撑部14和线支撑 部15的上侧,并且被设置成能够向上运动(移位)。从平面图上看,升降部16为框架状,定位该升降部16使得插 有销钉17的孔部152位于框架的内侧。这确保当将销钉17插入到 孔部152中时,该销钉17通过升降部16来支撑。此外,升降部16设有四个凸起(第一凸起)161。每个凸起161 从升降部16的侧部沿侧向凸出。另一方面,盖管支撑部14设有四个凸起(第二凸起)141,它 们为移位部,用于通过抵接相应的凸起161来使升降部16向上运动 (移位)。每个凸起141从盖管支撑部14的上部向上凸出。另外,在盖管支撑部14的近端部的侧部上设有侧向凸出的一对 凸出部(接合部)142。每个凸出部142能够穿过固定管支撑部12 中的槽123,向固定管支撑部12的外侧凸出,并且与外壳11的阶梯 部116接合。加载构件21为框架状,并且设置在固定管支撑部12的远端部, 使得盖管支撑部14的远端部和免沖室25定位在框架内侧。加载构件21在其远端部设有孔部211,在其近端部设有孔部 212,盖管6和固定管7穿过孔部211,固定管7穿过孔部212。此 外,加载构件21在其上部设有凹形部213,销钉19插入到该凹形部 213中。另外,螺旋弹簧22在固定管支撑部12内侧被设置成在加载构 件21的近端部和线支撑部15的远端部之间处于原始状态。此外,如图1和11所示,销钉19和螺旋弹簧24被插入(设置) 在固定管支撑部12的孔部125中。螺旋弹簧24被设置成处于压缩 状态,销钉19通过螺旋弹簧24的回复力(弹性力)朝下偏置。销钉19的末端部被插入到外壳11的孔部113中,销钉19的顶部抵接 加载构件21的上表面,使得销钉19不会离开孔部113。这阻止了固 定管支撑部12相对于外壳ll运动。 接下来,将对夹子4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夹子(闭合件)4包括夹体(闭合体)40和线(第 一线状构件)46,该线46为紧固件。夹体40包括密封部41、可变形的变形部42和连接部44,该连 接部44用于将密封部41与变形部42彼此连接。优选地,密封部41、 变形部42和连接部44,即,夹体40由相同的材料一体形成。密封部41为具有平面部(平面)412的构件,其通过从活体内 组织膜的一个侧面(内表面)与伤口的周边部分(活体内组织膜的 包括伤口的部分)紧密接触来覆盖伤口和伤口的周边部分,并且该 密封部41为板状。密封部41的与变形部42 (下述)连接的表面(图2中上侧的表 面)基本上为平面。变形部42具有伸缩状形状(即,大致菱形框架状本体)并且通 过连接部44联接(连接)到密封部41的平面部412的大致中心区 域上。具体而言,变形部42具有框架状形状,其能够在第一形式和第 二形式之间发生变形,其中,在第一形式下,该变形部42沿着基本 上与密封部41垂直的方向伸长并且在基本上与密封部41平行的方 向上收缩;在第二形式下,该变形部42沿着基本上与密封部41垂 直的方向收缩并且在基本上与密封部41平行的方向上扩张。因此, 变形部42能够从图2中所示的基本形式(基本形状)变形成介于第 一形式和第二形式之间的任意形式,例如,能够通过伤口的形式, 能够通过从另一侧面(外面)夹紧位于变形部42和密封部41之间 的活体内组织膜而使伤口闭合的形式。如果活体内组织膜是血管壁(生物有机体内腔壁),那么其一个面远离身体表面(皮肤),即,血管壁(生物有机体内腔壁)的21内表面,而另一个面接近身体表面(皮肤),即,血管壁(生物有 机体内腔壁)的外表面。这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变形部42具有通过四次弯曲带状构 件而形成的四边环形形状(通过多次弯曲带状构件而形成的多边环 形形状)。具体而言,变形部42具有四边形形状(四边形框架状), 其包括四个彼此连接成一体的连接部和四个能够被弯曲成铰链状的 角部。处于对角位置的两个角部421和422在图2中沿竖直方向定 位,在图2中位于下侧(密封部41侧)的角部422通过连接部44 与密封部41的平面部412的大致中心区域连接,并且用作不能相对 于连^l妻部44的在图2中位于上侧的端部活动的不可动部。这确保变形部42能发生变形,使得角部421和角部422彼此靠 近和远离,即,能够沿彼此正交的两个方向发生拉伸和收缩变形, 并且能够在单一平面上相对于密封部41作枢转摇摆。另外,在图2中位于上侧(密封部41的相对侧)的角部421具 有上表面(位于密封部41的相对侧上的表面)423,该表面423为 弯曲凸面。变形部42的角部421在其中心附近设有两个孔(通孔) 425和428,角部422在其中心附近设有两个孔(通孔)426和427。此外,连接部44为板状,并且在其中心附近设有孔(通孔)441。 密封部41和变形部42的角部422可以通过连接部44而以预定距离 间隔开。线46钩在变形部42的位于密封部41的相对侧的端部侧上和变 形部42的位于密封部41侧的端部侧上,使得线46与夹体40连接。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线46在贯穿变形部42的角部421和连接部44 的状态下钩在变形部42的角部421(位于密封部41的相对侧的端部) 上。具体而言,线46顺序地从图2中的上侧穿过(贯穿)变形部42 的角部421中的孔425、角部422中的孔426、连接部44中的孔441、 角部422中的孔427和角部421中的孔428,并且在角部421侧(变 形部42的外侧)形成如图3或4中所示形状的扭结461。这种扭结 被称为"克林奇结(Clinch knot),,。另外,如图2所示,圈462形成在扭结461的上侧,其中,线8穿过该圈462。扭结461能够向远侧移动,即,在图2中为向下移动。随着扭 结461在线46上向远侧移动,变形部42变形成所期望的介于第一 形式和第二形式之间的形式,并且这种情况可以被保持。尽管线46 保持变形部42处于所期望的形式中,然而扭结461仍然定位在变形 部42的位于密封部41的相对侧的端部处,即,定位在角部421处。 由于线46具有较强的张力,除非在扭结461上施加较强的力,否则 扭结461不会自然地向近侧移动。扭结461形成为大于固定管7的内径,圏462形成为小于固定 管7的内径。这确保在通过固定管7移动夹子4的线46的扭结461 并拉紧线46以使变形部42发生变形时,可以使圈462进入固定管7 的管腔中,而扭结461被防止进入固定管7的管腔外,并且因此可 以使扭结461可靠地移动。这样,线46用作变形部42的紧固件。如前所述,线8在穿过线46的圈462的状态下穿过固定管7的 内腔。附带地,线46和线8可以是相同的线(即,单根线)。这样, 能够通过线46来固定变形部42,并随后利用剪刀等在线46的近侧 相对于扭结461将线46剪断。另外,线46可以包括双线(双线状构件),其中,单线(线状 构件)被弯折且被弯折部构成一个端部,并且圏462可以由被弯折 部形成。优选地,夹子4的夹体40的至少一部分由可生物吸收材料形成。 具体而言,夹体40的主体(大部分)优选完全由可生物吸收材料形 成一体。这确保夹体40的主体在预定时间段之后被吸收在生物有机 体内,并最终不留在生物有机体内,由此可以排除夹体40对人体的 影响。另外,线46也优选由可生物吸收材料形成。具体而言,整个 夹子(闭合件)4优选由一种或多种可生物吸收材料形成。羟基乙酸和聚二恶烷酮等,以及它们的复合物。附带地,构成夹子4的夹体40的材料并不限于可生物吸收材料, 可以是诸如树脂、金属等生物相容性材料。另外,构成线46的材料 也不限于可生物吸收材料。此外,至于夹子4的夹体40所需的物理性能,尤其为变形部42 的变形功能所需,期望使用具有很好强韧机械特性的材料。具体而 言,优选使用抗拉强度为250至500(Kg/cm2)、延伸率为150至800%、 拉伸模量为8至2 0( x 1 03 "/,2)以及弯曲强度为300至700(Kg/cm2) 的材料。通过满足这些物理性能值,夹体40可以具有很好的强韧机 械特性并且可以使变形部42具有期望的变形能力。如图8所示,在夹子4的变形部42离开盖管6的远端部使得变 形部42可以发生变形的情况下当通过线8将夹子4的线46向近侧 拉动时,夹子4的线46的扭结461锁定在固定管7的远端部71上, 从而变形部42通过扭结461而被锁定(间接锁定),由此扭结461 向远侧移动,线46被拉紧且变形部42发生变形。这样,如图8 (a)所示,夹子4被安装在盖管6上时,夹子4 的变形部42在基本上与密封部41垂直的方向上处于被拉伸的状态, 并且在基本上与密封部41平行的方向上处于收缩状态。随着扭结 461向远侧移动并且线46被拉紧,变形部42的角部421逐渐朝向图 8中的下方移动,并且变形部42从图8 (a)所示形式连续变形为图 8 (b)所示形式,并随后变形为能够通过在密封部41和变形部42 之间夹紧活体内组织膜以闭合伤口的形式,如图8 (c)所示。即, 变形部42逐渐地在基本上与密封部41垂直的方向上收缩并逐渐地 在基本上与密封部41平行的方向上扩张。另外,如前所述,在变形部42通过线46而保持在预定形式的 情况下,扭结461只有当在其上施加较强的力时才能向远侧移动。因此,可以通过夹子4来连续调整(调节)变形部42的变形度。 具体而言,可以连续调整(调节)两个角部421和422之间的距离。 即,可以将变形部42保持在所期望的形式。因此可以应对各种情况, 例如,有些人的活体内组织膜(例如血管壁)较厚、有些人的活体内组织膜较薄、有些人的活体内组织膜较硬、有些人的活体内组织 膜较软等(应对活体内组织膜的各种情况(状况))。附带地,在本发明中,夹子(闭合件)的构造并不限于上述, 只要其具有密封部和变形部。例如,在本发明中,夹子的变形部的形状并不限于四边形,可 以是其它多边形或诸如圆环形和椭圆环形等无角框架状。另外,夹子的变形部可以由例如柔软多孔物体(多孔材料)、 纤维集料或主要包括诸如胶原质等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可生物降解的合成树脂材料)等组成。此外,夹子的紧固件并不限于线。以下将对通过使用组织闭合装置1来执行止血操作的程序和组 织闭合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在利用导管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 冠状动脉造影诊断(CAG)之后,护套5被留置且被用于止血操作。 护套5的远端部刺入伤口并插入到血管中。首先,操作者将布置装置3从护套5的近侧逐渐地插入到护套5 的通腔51中,并且使布置装置3的连接件121和护套5的套节52 彼此配合。如图10所示,这使得盖管6的远端部从护套5的远端部 中伸出,并且使待插入到血管中的夹子4的密封部41伸出。另外, 免冲室25的血液流入口 251经由护套5的套节52的止血阀而插入 到护套5的内部,并且血液流入口 251的腔25 3和护套5的通腔51另外,在将布置装置3的连接件121和护套5的套节52配合在 一起时,使护套5的套节52压抵布置装置3的加载构件21的远端 部,并且向近侧推动加载构件21。通过上述步骤,如图ll所示,加 载构件21向近侧移动,螺旋弹簧22在被夹紧于加载构件21和线支 撑部15之间时逐渐收缩(变形、致动和加载)。然后,如图12所示,当加载构件21移动至其凹形部213位于 销钉19的下侧时,销钉19通过螺旋弹簧24的回复力(弹性力)而向下移动。换句话说,销钉19离开外壳11的孔部113,并且插入到 加载构件21的凹形部213中。由此,外壳11相对于固定管支撑部12可动。另外,加载构件 21相对于固定管支撑部12不可动。具体而言,加载构件21和固定 管支撑部12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保持的。另一方面,线支撑部15通 过一对销钉18锁定而不能相对于固定管支撑部12向近侧移动,由 此使螺旋弹簧22保持在压缩状态(变形状态、工作状态)。具体而 言, 一对销钉18锁定线支撑部15并由此阻止线支撑部15和固定管 支撑部12相对于彼此移动(即,阻止夹子4和固定管7相对于彼此 移动),由此使螺旋弹簧22保持在变形状态(工作状态)。另外, 线支撑部15在螺旋弹簧24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向近侧偏置(推进), 使得线支撑部15与固定管支撑部12之间的位置关系被保持。这种 情况即为作为内部结构的固定管支撑部12和线支撑部15被设置在 外壳11内部的第一位置上。接下来,手柄部9的外壳11由手指抓持,手柄部9、即体部2 (布置装置3)沿一个方向、即沿着从伤口中抽出的方向(向近侧) 慢慢地移动,由此将体部2从伤口中抽出。这时,顺序且连续地实 施了所有操作(动作),由此利用夹子4使伤口闭合,且夹子4被 设置(留置)在生物有机体内。以下将详细描述在这种情况下的过 程和动作。首先,如图13和14所示,当夹子4的密封部41从血管壁的内 侧(该处定位有密封部41)覆盖伤口和伤口的周边部并且夹子4的 变形部42向血管外部移动时,手指抓持手柄部9的外壳11并使手 柄部9 (外壳11 )向近侧移动。然后,如上所述,外壳11可以相对于固定管支撑部12移动, 而弹簧支架13却不能相对于外壳11向远侧移动。因此,在夹子4 的密封部41与血管壁的内表面(该表面远离身体皮肤表面)接触的 情况下,当手柄部9 (外壳11 )向近侧移动时,外壳ll相对于固定 管支撑部12向近侧移动,螺旋弹簧23扩张,并且固定管支撑部l2在螺旋弹簧23的回复力(弹性力)的作用下向近侧偏置。这样,由 于固定管支撑部12与线支撑部15之间的位置关系被固定,因此线 支撑部15在螺旋弹簧23的回复力作用下向近侧偏置(经由固定管 支撑部12向近侧偏置),由此使夹子4经由线8向近侧偏置(牵引)。 这时,可以确保密封部41与伤口和周围的组织接触。此外,即使当在确保密封部41与伤口和周围组织接触之前夹子 4部分地位于血管内部时,可以期望夹子4在螺旋弹簧23的回复力 超过预定值之前离开血管,从而夹子4可以移向伤口并由此使密封 部41与伤口和周围组织接触。这里,当外壳11如上所述相对于固定管支撑部12向近侧移动 时,固定管支撑部12的定位在弹簧支架13的一对上下凸出部132 的凸起133之间的凸出部122相对于弹簧支架13和外壳11向远侧 移动,如图15所示,并从一对凸出部132的凸起133 (在这种情况 下,凸出部122的凸起126压过凸起119)处释放,如图13和17 所示。在紧接着凸出部122从凸出部132的凸起133处释放之前, 螺旋弹簧23的偏置力达到预定值(容许最大值)。然后,当凸出部 122从一对凸出部132的凸起133处释放时,该对凸出部132会朝向 彼此发生变形(挠曲),螺旋弹簧23的偏置力致使凸出部132的凸 起133压过外壳11的凸起114,弹簧支架13相对于外壳11向远侧 移动,如图18所示。因此,螺旋弹簧23的偏置力减小或消失。另 一方面,弹簧支架13的凸起134与外壳11的凸起114接合,由此 阻止弹簧支架13相对于外壳11向远侧移动。这时,施加在由于受螺旋弹簧23的偏置力作用而向近侧被拉过 夹子4的血管壁上的张力减小,由此产生适于利用夹子4闭合伤口 的条件。这种情况即为作为内部结构的固定管支撑部12和线支撑部 15被设置在外壳11内部的第二位置上。在弹簧支架13相对于外壳11向远侧移动之后,可以将螺旋弹 簧22从压缩状态(变形状态、工作状态)下释放。换句话说,在外 壳11相对于固定管支撑部12的移动量(螺旋弹簧23的延伸量),即螺旋弹簧23的偏置力超过预定阈值(预定值)的情况下,可以将 螺旋弹簧22从压缩状态下释放。另外,当螺旋弹簧23的偏置力超 过预定阈值时,弹簧支架13如上所述向远侧移动,由此使偏置力减 小或消失。此外,当固定管支撑部12的凸出部122的凸起126定位在与形 成在外壳11上部的内表面上的凸起119 (参见图1 (b))接触的位 置上时,如图16所示,由于处于接触状态的部分之间的摩擦(摩擦 阻力)使得用于向近侧移动手柄部9 (外壳11)所需的力(牵引阻 力)突然增加至最大。这使得操作者意识到凸出部122就要从一对 凸出部132的凸起133处释放。另外,操作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确定血液未从免沖室25的血液 流出口 252中流出,由此他/她可以判定密封部41与伤口和周围组 织邻接(表面接触)且完成了对密封部41的定位。有以下原因。由于外壳11相对于固定管支撑部12向近侧移动, 因此血液流出口 252的开口 255与外壳11的端面115间隔开,形成 开口。例如,当夹子4处于(刺入)血管内部时,护套5的远端定 位在血管内部,从而血液经由护套5的远端流入,流过由护套5的 内圓周表面和盖管6的外圆周表面所限定(形成)的管道,流过免 冲室25的血液流入口 251的腔253和血液流出口 252的腔254,并 经由开口 255流出。当密封部41与伤口和周围组织处于接触状态时, 护套5的远端定位在血管外部,使得血液不会再从血液流出口 252 处流出。然后,在夹子4的密封部41与血管壁的内表面处于接触状态的 条件下,当手柄部9 (外壳11)进一步向近侧移动时,外壳ll相对 于固定管支撑部12向近侧移动,螺旋弹簧23再次扩张,使得夹子4 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在螺旋弹簧23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向近侧偏置穿 过线8。因此,夹子4处于更适于闭合伤口的状态中。另外,外壳11相对于固定管支撑部12向近侧移动,外壳ll的 一对阶梯部116与盖管支撑部14的一对凸出部142彼此接合,使得盖管支撑部14和外壳11 一起相对于固定管支撑部12向近侧移动。 这时,盖管6和盖管支撑部14 一起相对于夹子4的变形部42向近 侧移动,并且变形部42从盖管6的远端部处释放,使得变形部42 可以发生变形。
附带地,可以在以相反的顺序执行从盖管6的远端部将变形部 42释放的操作和使弹簧支架13相对于外壳11向远侧移动的操作, 或者可以同时执行这两个操作。
在夹子4的密封部41与血管壁的内表面处于接触状态的情况 下,当手柄部9 (外壳11)进一步向近侧移动时,外壳ll相对于固 定管支撑部12进一步向近侧移动。
然后,当外壳11相对于固定管支撑部12向近侧移动到预定位 置时,即直到一对销钉18位于外壳11的一对孔部112处,销钉18 可以离开固定管支撑部12的孔部124,并通过从在螺旋弹簧22的回 复力的作用下向近侧偏置的线支撑部15接收侧向力而侧向移动,使 得销钉18离开孔部124,并且释放(存储)在孔部112中。这种情 况即为作为内部结构的固定管支撑部12被设置在外壳11内的第三 位置上的情况。
因此,由一对销钉18锁定的线支撑部15被释放,使得线支撑 部15可以相对于固定管支撑部12向近侧移动。即,通过取消一对 销钉18对线支撑部15的锁定,线支撑部15和固定管支撑部12可 以相对于彼此运动(夹子4和固定管7可以相对于彼此运动),由 此可以取消将螺旋弹簧22保持在变形状态(工作状态)的限制。
这时,如图21所示,线支撑部15在螺旋弹簧22的回复力的作 用下相对于固定管支撑部12向近侧移动。因此,外壳11的一对销 钉18和一对孔部112用作通过取消将螺旋弹簧22保持在工作状态 的限制来致动螺旋弹簧22的触发装置。另外,通过操作者向近侧拉 动(移动)手柄部9的操作以及通过螺旋弹簧22的偏置力来自动执 行侧向(至取消锁定的位置)移动一对销钉18 (触发操作)以及锁 定线支撑部15的操作。
29如图21和22所示,当线支撑部15相对于固定管支撑部12向 近侧移动时,线8向近侧移动,夹子4的线46通过线8而被向近侧 拉动,夹子4的线46的扭结461被锁定在固定管7的远端部71上, 并且进一步地变形部42通过扭结461而被锁定(间接锁定),由此 扭结461向远侧移动,线46被拉紧且变形部42发生变形。这样, 随着固定管支撑部12 (内部结构)在外壳11内部从第一位置移至第 二位置,夹子4稳固地与活体内组织连接,该夹子4即使达到或超 过预定张力也不会从活体内组织上离开,从而可以触发用作致动构 件(第一弹性构件)的螺旋弹簧22。另外,随着固定管支撑部12 (内 部结构)在外壳11内部从第二位置移至第三位置,实现了对触发装 置的触发(取消限制),由此固定管支撑部12和线支撑部15相对 于彼此移动,并且变形部42发生变形。这些操作都是在夹子4被固 定到活体内组织上的情况下仅通过拉动外壳11的操作而自动执行 的。因此,变形部42从血管壁的外侧覆盖伤口和伤口的周边部,密 封部41从血管壁的内侧覆盖伤口和伤口的周边部,并且血管壁被夹 在密封部41和变形部42之间,由此闭合伤口。然后,通过线46^f呆 持(固定)变形部42处于上述形式。此外,在夹子4的密封部41与血管壁的内表面处于接触状态的 情况下,当手柄部9(外壳11 )进一步向近侧移动时,如图23所示, 在取消由一对销钉18锁定线支撑部15之后(取消对保持螺旋弹簧 22处于变形状态的限制),即,在夹子4的变形部42发生变形之后, 外壳11相对于固定管支撑部12进一步向近侧移动,并且盖管支撑 部14和外壳11 一起相对于固定管支撑部12和线支撑部15进一步 向近侧移动。然后,如图24所示,当盖管支撑部14的凸起141移至升降部 16的凸起161的位置时,凸起141将凸起161向上推,并且升降部 16向上移动,由此使销钉17向上移动(沿离开线支撑部15的方向)。 因此,取消了线8与线支撑部15之间通过销钉17建立的连接,由此取消了线8和夹子4的线46之间的连接(取消了通过线8使夹子 4处于保持状态)。具体而言,线8的被弯折部81离开销钉17,使 得可以将线8从夹子4的线46的环462上拉脱。
因此,升降部16、凸起161和凸起141构成了连接取消装置和 保持状态取消装置。
随后,如图25所示,当手柄部9 (外壳11 )进一步向近侧移动 并且体部2被拉脱时,夹子4被设置(留置)在生物有机体内。
如上所述,根据组织闭合装置1,通过仅使手柄部9 (外壳11 ) 向近侧(一个方向)简单移动的操作,所有的操作(动作)都可以 在不需使用者操作的情况下进行,夹子4用以闭合伤口且可以被设 置(留置)在生物有机体内。因此,甚至一只手就能容易地操作组 织闭合装置1,并且可以容易地、快速地且可靠地执行对形成在诸如 血管壁等活体内组织膜中的伤口的止血操作。即,可以容易地、快 速地且可靠地使伤口闭合(愈合),并且可以实现很好的止血。
具体地,由于夹子4的变形部42在螺旋弹簧22的回复力的作 用下发生变形,操作者可以不必对夹子4的变形部42进行手动变形 操作,由此使对伤口的闭合极为容易、快速且可靠。
另外,在夹子4的变形部42处于在第一形式和第二形式之间的 期望形式时,通过线46可以保持这种状态。这使其可以应对活体内 组织膜的各种情况(状况)。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根据本发明的组织闭合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26为根据本发明的组织闭合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锁定状态) 的透视图,图27为图26中所示组织闭合装置中手柄部的远侧上的 一部分的剖视图,图28为根据本发明的组织闭合装置的第二实施方 式(未锁定状态)的透视图,图29为图28中所示组织闭合装置中 手柄部的远侧上的 一 部分的剖视图。附带地,为了便于说明,在图26至29中,箭头A、 B、 C和D 所指方向在下迷中分别被称作"远侧"、"近侧"(手动操作侧)、 "上侧"和"下侧"。以下将对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组织闭合装置1进行说明,该说 明主要针对第二实施方式与前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且省略了与 前述相同的部分。如这些附图所示,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组织闭合装置1中, 手柄部9的远端部设有用作操作部(操作构件)的杆(旋钮)26, 其用于对状态(锁定状态)和状态(未锁定状态)进行转换,其中, 在锁定状态下,固定管支撑部12和外壳11不能相对于彼此运动, 而在未锁定状态下,固定管支撑部12和外壳11可以相对于彼此运 动。如图27所示,杆26的下部设有锁紧销钉27,该销钉27在其外 圆周部分上具有螺紋271。另外,外壳11的远端部的上部形成有可以将锁紧销钉27插入 其中的孔部117,该孔部117的内圓周表面具有能够与锁紧销钉27 的螺紋271螺紋接合的螺紋118。此外,固定管支撑部12的远端部的上部在与孔部117相应的位 置上形成有可以将锁紧销钉27插入其中的底孔部127。在如图26和27所示的锁定状态下,锁紧销钉27插入到固定管 支撑部12的孔部127中。这阻止了固定管支撑部12相对于外壳11 移动。其次,当将布置装置3从护套5的近侧逐渐插入到护套5的通 腔51中且布置装置3的连接件121与护套5的套节52配合时,如 图28所示,加载构件21向近侧移动以压缩螺旋弹簧22,如在第一 实施方式中所述。另外,通过连接件121与套节52之间的配合,加 载构件21相对于固定管支撑部12被锁紧且不可动(加载构件21和 固定管支撑部12之间的位置关系被固定)。这时,螺旋弹簧22保 持在压缩状态(变形状态、工作状态)。接下来,当杆26从如图28所示的前述锁定状态开始在预定方 向上(在例子中为逆时针方向)以预定角度(在例子中为大约90。) 旋转(旋转操作)时,锁紧销钉27向上移动并离开固定管支撑部12 的孔部127,如图29所示。因此,外壳11可以相对于固定管支撑部 12移动。即,处于未锁定状态。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这确保 当用手指抓持手柄部9的外壳11,并且手柄部9、即体部2 (布置装 置3)沿一个方向、即沿着从伤口中抽出的方向(向近侧)慢慢地移 动,由此将体部2从伤口中抽出,这时顺序且连续地实施了所有操 作(动作),由此利用夹子4使伤口闭合,且夹子4被设置(留置) 在生物有机体内。
附带地,当杆26从如图26所示的前述未锁定状态开始在与上 述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在例子中为顺时针方向)以预定角度(在例 子中为大约90。)旋转时,锁紧销钉27向下移动并插入到固定管支 撑部12的孔部127中,如图27所示。由此阻止了固定管支撑部12
相对于外壳ll移动。即,再次处于锁定状态。
本组织闭合装置1可以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组织闭合 装置1相同的效果。
在本组织闭合装置1中,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意愿在锁定状态和 未锁定状态之间进行转换,从而防止该装置被错误地操作。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根据本发明的组织闭合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30为根据本发明的组织闭合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31为图30中所示组织闭合装置的分解透视图(示出了各构件(组 成部件)),图32 (a)和32 (b)示出了图30中组织闭合装置的 线支撑部、销钉和线,图32 (a)为透视图,图32 (b)为示意性平 面图。此外,图32 (a)至39 (b)为透视图,示出了图30中组织 闭合装置的操作(动作),其中,图32 (a) 、 33 (a) 、 34 ( a )、35 (a) 、 36 (a) 、 37 ( a ) 、 38 ( a )和39 ( a )均示出了手柄部侧, 图32 (b) 、 33 (b) 、 34 (b) 、 35 ( b ) 、 36 ( b ) 、 37 ( b ) 、 38 (b)和39 (b)示出了远端部侧。
附带地,在图30和33 (a)至39 (a)中,为了显示内部结构 而未示出外壳的上盖。对于在一侧的导轨(在箭头F所指的一侧), 显示出其内部。
另外,在图30中给出了盖管的由虛线圏包围部分的内部结构和 固定管的内部结构的放大图。
此外,在图33 (a)至39 (a)中,为了简化附图,除了其包含 的一部分线之外,其余的均被省略。
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图30至39 (b)中,箭头A、 B、 C和 D所指方向分别被称作"远(侧)"、"近(侧)"(手动操作侧)、 "上(侧)"和"下(侧)"。
以下将对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组织闭合装置1进行说明,该说 明主要针对第三实施方式与前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且省略了与 前述内容相当的部分。
如图30和31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组织闭合装置1中,布 置装置3的手柄部9包括外壳(主体)ll;盖管支撑部14(盖构 件支撑部),其用于支撑盖管6;线支撑部(保持构件支撑部)15, 其用于支撑线8;销钉(连接装置)170,其可转动地设置在线支撑 部15处并且将线8可拆卸地与线支撑部15连接;第一加载构件32; 第二加载构件33;滑动连接构件(连接装置)34,其用于将线支撑 部15与第二加载构件33可拆卸地连接; 一对螺旋弹簧(弹簧)22, 该对弹簧为弹性构件(致动构件); 一对导杆37;杆(旋钮)28; 锁定部29,其与杆28的下侧相连;以及止动件35。
这里,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组织闭合装置1不包括固定管支撑 部(锁定构件支撑部)12。第二加载构件33和滑动连接构件34用 作固定管支撑部(锁定构件支撑部),以下将对此进行说明。这简 化了结构。另外,未设置螺旋弹簧(第二弹性构件)33。替代地,设有止 动件35。此外,第一加载构件32和第二加载构件33构成加载装置。 另外, 一对螺旋弹簧22相应于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第一弹性构件 (致动构件)。以下将按顺序对各部件进行说明。外壳11包括位于上侧的上盖lla和位于下侧的下盖llb,其中, 上盖lla与下盖llb相连。外壳11具有大致为直角平行六边形的管 状(有角的管状)外形,并且其近侧为圆形。在外壳11的远端部设有连接件31,其用作将护套5安装到布置 装置3 (外壳11)上的护套安装机构,其中,护套5的套节52安装 (配合)在该连接件31上。连接件31包括内管部311和外管部312, 其中,套节52插入到该内管部311中,外管部312设在内管部311 的外部周边,该连接件31沿圆周方向能转动(旋转)。内管部311的周边壁设有直线槽313,外管部312的周边壁设有 螺旋形槽314,该直线槽313和螺旋形槽314均朝远端打开。外管部 312可以相对于内管部311以预定方式旋转,直到外管部312中的槽 314的远端部与内管部311中的槽313的远端部重合为止,外管部 312还可以以相反方式旋转,直到槽314的近端部与槽313的近端部 重合为止。另外,在外管部312的外周表面上每隔规定距离(规定的间隔 角)形成有多个(在所示例子中为四个)肋315,所述肋315在安装 护套5时用作指钩部。另一方面,在护套5的套节52的侧部形成有与通腔51连通的 具有腔(通道)的端口部(凸起)5 3。在内管部311中的槽313的远端部的位置与外管部312中的槽 314的远端部的位置重合的情况下,在将护套5安装到布置装置3 上时,将套节52的近端部插入到内管部311中,使得护套5的套节 52的端口部53位于内管部311中的槽313的远端部和外管部312中的槽314的远端部,并且使外管部312以预定方式(在所示例子 中,从远侧观察为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通过这项:捧作,端口部 53通过位于外管部312的槽314的前方的边缘部被推向近侧,并沿 着内管部311中的槽313逐渐地朝向近侧移动。简言之,护套5的 套节52向近侧移动,插入并固定在内管部311中。这样,护套5被 安装在布置装置3上。另外,在外壳ll的中心部、在上盖lla的内部以及在下盖lib 的内部,相对于彼此并沿着布置装置3 (外壳11)的纵向形成有凹 槽91,其中,杆状元件322的相应于第一加载构件32的近端部325 插入到该凹槽91中,随后将对该凹槽91进行说明。此外,在外壳11的近端部且下盖lib的内部,沿着布置装置3 (外壳11)的纵向形成有肋92,在肋92的远端部的远侧上形成有 阶梯部921。另外,在外壳11的远端部且下盖11b的内部形成有一对凸起93。 使第一加载构件32的基部321的近端部(随后进行说明)与该对凸 起93邻接,由此防止第一加载构件32向近侧移动超过凸起93。此外,在外壳11内的中心部设置(固定)有导杆支撑部38,在 外壳11内的近端部设置(固定)有导杆支撑部39。一对导杆37设置在导杆支撑部38和导杆支撑部39之间。导杆 37的远端部由导杆支撑部38保持(支撑),导杆37的近端部由导 杆支撑部39保持(支撑)。此外,导杆37沿着布置装置3 (外壳 11)的纵向设置,使得它们彼此平行。附带地,尽管在示出的例子中每个导杆37包括管(管构件), 但它们并不限于这种结构,导杆37可以是实心的。另外,在外壳11的侧部设置(固定)有一对导轨36,该对导轨 36位于(固定于)导杆支撑部38和导杆支撑部39之间。导轨36 沿着布置装置3 (外壳11)的纵向设置,使得它们彼此平行。每根导轨36设有沿着其纵向(轴向)延伸的凹槽361。凹槽361 形成在导轨36的内侧上,使得它们面向彼此。另外,导轨36的凹槽361在其底部(侧壁)设有孔部362,当 一对螺旋弹簧22 (稍候进行说明)致动(回复)时,杆状元件342 的相应于滑动连接构件34 (稍候进行说明)的近端部347插入到该 孔部362中。每个孔部362位于导轨36的中心部附近。此外,第一加载构件32、第二加载构件33、导杆支撑部38、滑 动连接构件34和线支撑部15设置在外壳11内部,使得它们可以沿 布置装置3 (外壳11 )的纵向相对于外壳11移动。这样,第一加载构件32、第二加载构件33、滑动连接构件34 和线支撑部15按这种顺序从远侧向近侧设置。设置第二加载构件33 使得导杆支撑部38位于其远端部和近端部之间。另外,设置盖管支撑部14使其位于导杆支撑部38和第二加载 构件33的近端部之间。此外,第一加载部32的基部321定位在相对于连接件31的远滑动连接构件34包括基部341和一对杆状元件342,其中,该 对杆状元件342从基部341的两个侧部向近侧凸出。在杆状元件342的近端部347上竖直地设有爪343,所述爪343 面向^皮此且朝向内部凸出。另外,基部341设有一对孔部344, 一对导杆37穿过该对孔部344。此外,基部341在其中心部设有孔部345,线8穿过该孔部345。 另外,基部341设有向上凸出以便锁定在锁定部29的凸出部291 上的凸起346。如图30至32b所示,在线支撑部15的远端部的两个侧部处形 成有用于与滑动连接构件34的相应爪343接合的凸起155。另外,线支撑部15在其相对于远端部的近侧设有凹形部150, 该凹形部150朝向线支撑部15的上侧和近端打开。此外,线支撑部15在其远端部设有一对孔部156,线8穿过该 对孔部156。此外,线支撑部15在其远端部的一对孔部156之间设有孔部157,线8穿过该孔部157。另外,线支撑部15在其远端部设有一对孔部158, 一对导杆37 穿过该对孔部158。销钉170包括基部171和竖直地设在基部171中心部的凸起172。设置销钉170能够相对于线支撑部15在其基部171处转动,并 且该销钉170可以呈现竖直状态和塌下状态,在竖直状态时,凸起 172 (销钉170)竖立,在塌下状态时,凸起172 (销钉170)塌下。 销钉170通过其基部171的底面(背面)支承在外壳11的肋92的 上表面上而保持在竖直状态。附带地,将销钉170设置在线支撑部 15的凹形部150中。止动件35包括C形止动体351和用于支撑止动体351的支撑部 352,其中,C形止动体351在远侧设有间隙(即,在远侧打开), 支撑部352设置(固定)在导杆支撑部39上。销钉170的凸起172 插入到止动件35的止动体351中。这种结构确保线支撑部15通过 销钉170而由止动件35来保持(锁定),由此防止支撑部15移动。 止动件35阻止销钉170和线支撑部15相对于外壳11向远侧移动。另外,止动件35的至少止动体351具有适当的硬度且能发生弹 性变形。此外,设定止动体351的远侧上的间隙(间距)长度小于 销钉170的凸起172的外径。上述结构确保直到线8施加在线支撑部15 (销钉170)上的力, 即通过线8向远侧拉动线支撑部15所需的力(拉力)超过预定阈值(预定值)时,线支撑部15才停止移动。然而,当力超过阈值时, 销钉170的凸起172从止动体351的间隙中出来,由此使得线支撑 部15可以相对于外壳11向远侧移动。这样,如下述,线支撑部15(线支撑部15、滑动连接构件34和第二加载构件33)可以向远侧 移动,由此可以取消对将螺旋弹簧22保持在压缩状态(变形状态、 工作状态)的限制。换句话说,当施加于线支撑部15上的力超过预 定阈值时可以取消对将螺旋弹簧22保持在压缩状态的限制。优选地,所述阈值约为150-15000gf,更优选地,阈值约为 200-1000gf。这确保即使在夹子4的密封部41与伤口和周围组织稳固接触之 前夹子4已部分地位于血管等内部,也能使夹子4在销钉170从止 动件35中滑出(未锁定)之前被释放,从而可以使夹子4移向伤口 并且使密封部41与伤口和周围组织邻接。另外,销钉170可以在通 过夹子4向近侧过度拉动伤口和周围组织之前从止动件35中滑出 (未锁定)。因此,可以使密封部41与伤口和周围组织安全且稳固 地邻接。线8包括双线(双线状构件),其中,线(线状构件)被弯折 且被弯折部81构成其一个端部。另外,线8以其单线状态穿过线支 撑部15中的孔部156,之后围绕线支撑部15的远端部缠绕一圈。然 后,在线8的两个端部连接到线支撑部15上之前将这两个端部系在 一起。将线8穿过夹子4 (夹子4的线46的圈462 )并且在布置装置3 的远端部将其折弯以保持夹子4,然后,在这种情况下,将线穿过线 支撑部15中的孔部157。此外,线8的被弯折部81钩在销钉170 的凸起172上,该被弯折部81通过销钉170可拆卸地与线支撑部15 连接。如上所述,线8的另一个端部(位于被弯折部81的相对侧上 的端部)被连接到线支撑部15上。第二加载构件33为笼状(框架状)形式,其整体上为大致四角 柱状(平行六边形)。第二加载构件33在其远端部设有孔部331,盖管6穿过该孔部331。另外,第二加载构件33在其近端部设有一对孔部333, —对导 杆37穿过该对孔部333。此外,在第二加载构件33的近端部的一对 孔部333之间形成有孔部332,固定管7穿过该孔部332。此外,在第二加载构件33的近端部竖直地设有一对从近端部的 上部和下部向近侧凸出的凸出部334。在凸出部334的近端部竖直地设有爪335,所述爪335面向彼此且朝向内部凸出。该对爪335与滑 动连接构件34的基部341接合。另外,第二加载构件33的远端部在其上部和下部设有一对凹形部336。第一加载构件32包括基部321和一对杆状元件322,其中,该 对杆状元件322从基部321的近端部的上部和下部向近侧凸出。在杆状元件322的近端部325上竖直地设有凸出部323,所述凸 出部323面向彼此且朝向内部凸出。该对凸出部323与位于第二加 载构件33的远端部的一对凹形部336接合。另外,第一加载构件32的基部321在其中心部设有孔部324, 盖管6穿过该孔部324。盖管支撑部14设有一对孔部143, —对导杆37穿过该对孔部 143,盖管6的近端部被固定(支撑)在盖管支撑部14中的该对孔 部14 3之间。此外,固定管7的插入盖管6中的近端部定位在第二加载构件 33的近端部和滑动连接构件34的基部341之间。设定固定管7的近端部的外径大于第二加载构件33的近端部处 的孔部332的内径和滑动连接构件34的基部341处的孔部345的内 径。这可以阻止固定管7的近端部从第二加载构件33的孔部332和 滑动连接构件34的孔部345中滑出。因此,在第二加载构件33的 一对爪335与滑动连接构件34的基部341接合的情况下,固定管7 的近端部被保持在第二加载构件33的近端部和滑动连接构件34的 基部341之间,由此固定管7通过第二加载构件33和滑动连接构件 34来支撑(基本上固定)。因此,第二加载构件33和滑动连接构件 34构成了用于支撑固定管7的固定管支撑部(锁定构件支撑部)。一对导杆37穿过第二加载构件33中的一对孔部333、盖管支撑 部14中的一对孔部143、滑动连接构件34中的一对孔部344和线支 撑部15中的一对孔部158。此外,盖管支撑部14的两个侧部和滑动 连接构件34的一对杆状元件342插入到一对导轨36中的凹槽361中。这确保导杆37可以沿其纵向(轴向)引导第二加载构件33和 线支撑部15。另外,导杆37和导轨36可以沿它们的纵向(轴向)引导盖管 支撑部14和滑动连接构件34。这里,在图30所示的初始状态(装配状态),第一加载构件32 的一对凸出部323与位于第二加载构件33的远端部处的一对凹形部 336接合。这确保第一加载构件32和第二加载构件33可以作为一体移动o此外,在初始状态中,滑动连接构件34的一对爪343与位于线 支撑部15的远端部处的一对凸起155接合。这确保滑动连接构件34 和线支撑部15可以作为一体移动。然而,滑动连接构件34和线支 撑部15的移动受到止动件35和锁定部29严格的限制。另外,在初始状态中,第二加载构件33与滑动连接构件34之 间间隔预定距离。这确保第一加载构件32和第二加载构件33与滑 动连接构件34和线支撑构件15分离地移动。如下所述,在如图33和34所示使用时的加载状态下(螺旋弹 簧22被保持在压缩状态,即工作状态),第二加载构件33的一对 爪335与滑动连接构件34的基部341接合。同时,位于第二加载构 件33的远端部处的一对凹形部336和第一加载构件32的一对凸出 部323彼此脱离。这确保第二加载构件33、滑动连接构件34、线支 撑部15和固定管7 —体地移动,并且可以阻止线支撑部15相对于 固定管7移动(向近侧移动)。另外,沿着布置装置3的纵向设置的用于连接夹子4的构件、 线支撑部15和外壳11不包括诸如弹簧等任何可以在布置装置3的 纵向上扩张和压缩的构件。因此,在加载状态下,除非通过线8施 加在线支撑部15上的力超过上述预定阈值,否则夹子4和外壳11 之间的距离基本上保持不变。此外, 一对螺旋弹簧22分别设置在一对导杆37的外围处。每41个螺旋弹簧22穿过滑动连接构件34中的孔部344,并且定位在第二 加载构件33的近端部和线支撑部15的远端部之间。每个螺旋弹簧 22的远端邻接第二加载构件33的近端部,每个螺旋弹簧22的近端 邻接线支撑部15的远端部。附带地,在初始状态中,每个螺旋弹簧 22都处于原始状态或轻微的压缩状态。杆28是操作部(操作构件),通过该杆28可以对锁定状态和 未锁定状态进行转换。在初始状态中,锁定状态即滑动连接构件34 和线支撑部15不能相对于外壳11运动,未锁定状态即这种相对运 动是允许的。在加载状态中,锁定状态即第二加载构件33、滑动连 接构件34、线支撑部15、固定管7和一对螺旋弹簧22不能相对于 外壳11运动,未锁定状态即这种相对运动是允许的。杆28被设置在外壳11的上盖lla外侧的上表面上,该杆28能 够沿如图30和31所示箭头"a"和"b"方向移动(滑动)。锁定部29与杆28的下侧相连,从而杆28和锁定部29可以作 为一体移动。锁定部29定位在外壳11的上盖lla内侧。另外,在 锁定部29上竖直地设有向下凸出的凸出部291。当杆28定位在如图30和31所示的锁定位置时,锁定部29的 凸出部291邻接滑动连接构件34的凸起346的远端侧,使得凸起346 由凸出部291锁定,由此可以阻止滑动连4妻构件34向远侧移动。滑 动连接构件34由锁定部29锁定,从而在初始状态中可以阻止滑动 连接构件34和线支撑部15向远侧移动,而在加载状态中可以阻止 第二加载构件33、滑动连接构件34、线支撑部15、固定管7和螺旋 弹簧22向远侧移动,由此可以阻止对螺旋弹簧22的致动操作。另一方面,当杆28沿箭头"b"所示方向移动时(移向未锁定 位置),锁定部29的凸出部291相对于滑动连接构件34的凸起346 侧向移动(回缩)(移至脱离凸起346的位置),由此使凸起346 不被凸出部291锁定。因此,在线支撑部15的运动不被止动件35 阻止(未锁定)的情况下,即,在取消锁定部29对滑动连接构件34 的锁定时,允许滑动连接构件34向远侧运动。在加载状态中,在线支撑部15的运动不被止动件35阻止的情况下,允许第二加载构件 33、滑动连接构件34、线支撑部15、固定管7和螺旋弹簧22向远 侧运动,由此可以对螺旋弹簧22进行致动操作。附带地,杆28和锁定部29构成转换装置,其用于在锁定状态 和未锁定状态之间进行转换,锁定状态即不允许通过触发装置来致 动一对螺旋弹簧(致动构件)22,未锁定状态即允许进行上述操作。以下将对使用组织闭合装置1执行止血操作的过程和对组织闭 合装置1的操作进行说明。如图33(b)所示,在利用导管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或冠状动脉造影诊断(CAG )之后,护套5被留置且被用于止血操作。 护套5的远端部穿过伤口并插入到血管中。如图30和31所示,在初始状态中,杆28定位在锁定位置,锁 定部29的凸出部291邻接滑动连接构件34的凸起346的远端侧, 凸起346由凸出部291锁定,由此可以阻止滑动连接构件34向远侧 移动。首先,如图33 (a)和33 (b)所示,操作者(使用者)将布置 装置3从护套5的近侧逐渐地插入到护套5的通腔51中。然后,当 连接件31的内管部311中的槽313的远端部的位置与外管部312中 的槽314的远端部的位置重合时,护套5的套节52压抵第一加载构 件32的基部321。在向近侧推动第一加载构件32时,套节52的近 端部插入到内管部311中,从而护套5的套节52的端口部53定位 在内管部311中的槽313的远端部和外管部312中的槽314的远端 部处。由此,护套5被暂时安装到布置装置3 (外壳11)上。另外,在上述暂时安装时,第二加载构件33和第一加载构件32 一起向近侧移动,由此使夹在第二加载构件33和线支撑部15之间 的螺旋弹簧22逐渐被压缩(变形、致动和加载)。然后,第二加载 构件33的爪335与滑动连接构件34的基部341接合,之后, 第一加载构件32的一对杆状元件322的近端部325被插入到外壳11 中的一对凹槽91中(参见图31 ),杆状元件322的近端部325之间的间距增大(参见图31),并且接合在一起的第二加载构件33的远 端部中的一对凹形部336和第一加载构件32的一对凸出部32 3 #皮释 放(参见图31)。这导致第二加载构件33无法相对于滑动连接构件34和线支撑 部15移动,螺旋弹簧22被保持在压缩状态(变形状态、工作状态), 以及通过第二加载构件33和滑动连接构件34来保持(基本上固定) 固定管7 (阻止线支撑部15相对于固定管7向近侧移动)。换句话 说,第二加载构件33、滑动连接构件34、线支撑部15、固定管7 和螺旋弹簧2 2之间的位置关系被固定,并且它们可以作为 一 体移动。 这种状态被称为加载状态。在上述暂时安装状态中,夹子4 (夹子4的密封部41)位于护 套5的通孔(腔)51内。因此,在将护套5的套节52的近端部插入 到内管部311中以实现加载状态时,夹子4不会损伤血管壁,因此 可以确保较好的安全性。接下来,如图34 (a)和34 (b)所示,外管部312以预定方式 (在所示例子中,从远侧观察为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通过这项 操作,端口部53通过位于外管部312的槽314的前方的边缘部被推 向近侧,并由此沿着内管部311中的槽313逐渐地朝向近侧移动。 夹子4的密封部41和盖管6逐渐从护套5的远端部伸出。换句话说, 护套5的套节52向近侧移动,插入并固定到内管部311中。此外,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加载构件32由护套5推动并朝向近侧移动。附 带地,由于第一加载构件32的基部321邻接凸起93,因此可以阻止 第一加载构件32向近侧移过外壳11的一对凸起93。另外,由于接 合在一起的第一加载构件32和第二加载构件33已被释放,因此第 二加载构件33未移动。因此,护套5被安装到布置装置3上,另外,盖管6的远端部 从护套5的远端部伸出,并且夹子4的密封部41也伸出,以便插入 到血管中。因此,在护套5的套节52插入到内管部311中的暂时安装状态下,夹子4位于护套5的通腔51中。此外,当操作外管部312从暂 时安装状态开始旋转时,护套5的套节52逐渐向近侧移动以便插入 到内管部311中,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夹子4的密封部41从护套5 的远端处朝向血管壁突然伸出。因此,可以将护套5容易地、稳固 地且安全地安装到布置装置3上。接下来,用手指抓持手柄部9的外壳11,使手柄部9或主体部 2 (布置装置3)沿一个方向、即沿着从伤口中抽出的方向(向近侧) 慢慢地移动,从而夹子4的密封部41从血管壁的内侧(该处定位有 密封部41)覆盖伤口和周围区域(参见图35b)。夹子4的变形部 42朝向血管外部移动。在利用密封部41覆盖伤口和周围区域的工作(操作)中,在将 主体部2从伤口中拉出时,操作者感觉到密封部41邻接在伤口和周 围组织上的阻力(表面对接阻力),这时操作者可以判定密封部41 已经与伤口和周围组织对接(表面对接)。因此,完成了密封部41 的定位。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将夹子4、线支撑部15和外壳11沿着布置 装置3的纵向彼此连接的构件不包括诸如弹簧等任何可以在布置装 置3的纵向上扩张和压缩的构件,并且夹子4和外壳11之间的距离 基本上保持不变。因此,操作者可以直接通过他的手指感觉到施加 在夹子4的密封部41上的力,由此可以准确地得知夹子4的密封部 41对接在伤口和周围组织上的阻力。另外,锁定部29阻止第二加载构件33、滑动连接构件34、线 支撑部15、固定管7和螺旋弹簧22向远侧移动,从而能够可靠地防 止在完成密封部41的定位之前对螺旋弹簧22进行致动。这确保能够容易地且可靠地完成对夹子4的密封部41的定位。接下来,如图35 (a)和35 (b)所示,杆28沿箭头"b"所示 方向移动,移向未锁定位置。因此,锁定部29沿箭头"b"所示方 向移动,锁定部29的凸出部291相对于滑动连接构件34的凸起346 侧向移动(回缩)(移至脱离凸起346的位置),由此使凸起346不被凸出部291锁定。这确保在取消通过止动件35来阻止线支撑部 15运动的情况下,可以允许第二加载构件33、滑动连接构件34、线 支撑部15、固定管7和螺旋弹簧22向远侧移动。接下来,使主体部2(布置装置3)沿着从伤口中抽出的方向(向 近侧)慢慢地移动,由此将主体部2从伤口中抽出。这时,顺序且 连续地实施了所有操作(动作),由此利用夹子4使伤口闭合,且 夹子4被设置(留置)在生物有机体内。以下将详细描述在这种情 况下的过程和动作。首先,如图36 (a)和36 (b)所示,当手柄部9 (外壳11 )向 近侧移动时,由于夹子4的密封部41邻接在血管壁的内表面(该表 面远离身体表面)上,因此通过线8向远侧拉动线支撑部15。当通 过线8施加在线支撑部15上的力(拉力)超过预定阈值时,销钉170 的凸起172从止动件35的止动体351的间隙中出来,并且第二加载 构件33、滑动连接构件34、线支撑部15、固定管7和螺旋弹簧22 可以作为一体相对于外壳11向远侧移动。这里,在通过锁定部29阻止滑动连接构件34向远侧移动的情 况下定位密封部41时,即使由于夹子4捕获在血管中而使密封部41 的定位不令人满意,例如,可以在销钉170离开止动件35 (取消锁 定)之前将夹子4释放,从而可以将夹子4移向伤口 ,并且可以使 夹子4的密封部41邻接在伤口和周围组织上。因此,定位夹子4的 密封部41的操作执行两次,从而能够可靠地使密封部41邻接在伤 口和周围组织上。当第二加载构件33、滑动连接构件34、线支撑部15、固定管7 和螺旋弹簧22相对于外壳11向远侧移动时,夹子4的变形部42与 固定管7 —起相对于盖管6向远侧移动,并且变形部42离开盖管6 的远端部,由此可以使变形部42发生变形。如图37 (a)和37 (b)所示,当滑动连接构件34的一对杆状 元件342的近端部347移至位于一对导轨36中的孔部362中时,杆 状元件342的近端部347可以侧向(沿着箭头E和F所示方向)移动(移位)。另一方面,滑动连接构件34在螺旋弹簧22的回复力 的作用下相对于线支撑部15向远侧偏置。因此,杆状元件342的近 端部347在偏置力的作用下大致沿着凸起155向侧面移动,插入(回 缩)到孔部362中,并且杆状元件342的爪343离开线支撑部15的 凸起155。因此,通过滑动连接构件34在线支撑部15和第二加载构件33 之间建立的连接被取消,线支撑部15可以相对于第二加载构件33、 滑动连接构件34和固定管7向近侧移动。另外,由于通过滑动连接 构件34在线支撑部15和第二加载构件33之间建立的连接被取消, 则可以允许线支撑部15与第二加载构件33、滑动连接构件34和固 定管7作相对运动,并且取消了对保持螺旋弹簧22处于变形状态(工 作状态)的限制。因此,线支撑部15在螺旋弹簧22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第 二加载构件33、滑动连接构件34和固定管7向近侧移动。这样,滑 动连接构件34、线支撑部15的一对凸起155、第二加载构件33的 一对凸出部334和一对导轨36中的孔部362用作触发装置,用于通 过取消对保持螺旋弹簧22处于工作状态的限制来致动螺旋弹簧22。 另外,滑动连接构件34、线支撑部15的一对凸起155和第二加载构 件33的一对凸出部334用作限制装置,用于保持螺旋弹簧22处于 工作状态。另外,通过操作者将手柄部9向近侧拉出(移动)以及 在螺旋弹簧22的偏置力的作用下,移动滑动连接构件34的杆状元 件342的与线支撑部15和第二加载构件33侧向(沿杆状元件342 的爪343离开线支撑构件15的凸起155的方向)连接的近端部347 的操作(触发操作)自动被执行。当线支撑部15相对于固定管7向近侧移动时,如图37 ( b)和 图2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线8向近侧移动并向近侧拉动夹子4的线 46,夹子4的线46的扭结461由固定管7的远端部71锁定,另夕卜, 变形部42通过扭结461而锁定(间接锁定),由此扭结461向远侧 移动,线46被拉紧,并且变形部42发生变形。因此,变形部42从血管壁的外侧覆盖伤口和周围区域,密封部 41从血管壁的内侧覆盖伤口和周围区域,并且血管壁被夹在密封部 41和变形部42之间,由此闭合伤口。然后,通过线46保持(固定) 变形部42处于上述形式。另外,在通过滑动连接构件34在线支撑部15和第二加载构件 33之间建立的连接被取消(取消对保持螺旋弹簧22处于变形状态的 限制)之后,即,在夹子4的变形部42发生变形之后,当手柄部9 (外壳11)在如图38 (a)和38 (b)所示夹子4的密封部41邻接 在血管壁的内表面上的情况下进一步向近侧移动时,外壳ll相对于 线支撑部15进一步向近侧移动。线支撑部15相对于外壳11进一步 向远侧移动。当设置在线支撑部15处的销钉170移至位于相对于外壳11的 肋92的远端部的远侧上时,销钉170在阶梯部921处转动且其凸起 172变平。因此,通过销钉170在线8和线支撑部15之间建立的连接被取 消,由此线8和夹子4的线46之间的连接被取消(取消线8对夹子 4的保持)。具体而言,线8的被弯折部81从销钉170的凸起172 处释放,由此可以从线46的圏462处将线8拉出。因此,阶梯部921 构成分离装置和保持状态取消装置。当手柄部9 (外壳11)进一步连续地向近侧移动时,首先,只 将主体部2从病人体内拔出(一直到护套5的远端部、盖管6和固 定管7)。在该阶段,如图38 (b)所示,线8的被弯折部81位于 病人身体的外部,没有将夹子4的线46的围462拉出,并且夹子4 通过线8来保持。更具体而言,在组织闭合装置1中,基于结构和机构设定线8 的长度相对较大,从而在将主体部2从病人体内拔出的阶段中,线8 的被弯折部81还未从夹子4的线46的圈462中拉出,夹子4由线8 保持,线8的被弯折部81位于病人身体的外部。因此,在操作者抓 持主体部2和线8的被弯折部81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线8来保持(稳固)夹子4,由此可以应对各种情况并且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这样, 例如,操作者经过操作可以取出由线8保持的存在于血管中的夹子4。如果没有问题,如图39 (a)和39 (b)所示,将手柄部9 (外 壳11 )进一步向近侧移动,并且将线8从病人体内拔出。因此,将 夹子4布置(留置)在活体内。根据本组织闭合装置1,可以获得如同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组 织闭合装置1相同的效果。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本组织闭合装置1的结构较简单 且能获得上述各种效果。尽管已经基于附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对组织闭合装置进行了说 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各部件的结构可以由具有相 同或相当功能的任意结构来替代。此外,可以在根据本发明的结构 中添加其它任意部件。另外,本发明的结构可以是上述实施方式中任意两种或多种结 构(特征)的结合。例如,可以在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设有与第三实施 方式中的杆28和锁定部29相应的构件,即,用于在锁定状态和未 锁定状态之间进行转换的转换装置,其中,在锁定状态下,不能通 过触发装置使螺旋弹簧(第一弹性构件)(致动构件)22致动,而 在未锁定状态下,这种操作是被允许的。另外,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连接件121可以由第 三实施方式中的连接件31来替换,并且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连接件31 可以由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连接件121来替换。此外,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线8的两个端部的其中一个被固 定在手柄部9中,而另一个未连接,但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两个端 部均未连接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线8以与夹子4连接的状态被 留在活体侧。之后,通过操作者的操作可以容易地将线8拉出。
权利要求
1.一种组织闭合装置,其用于闭合穿透活体组织的开口,所述装置包括闭合件,其用于闭合所述开口,所述闭合件包括密封部和可变形的变形部,所述密封部适于从活体腔壁一侧覆盖所述开口及其周边区域;以及布置装置,其用于可拆卸地保持所述闭合件,以将所述闭合件布置在用来闭合所述开口的位置,其中,所述布置装置包括细长形的锁定构件,其能够穿过所述开口并将所述闭合件的至少一部分锁定在保持状态;以及手柄部,其设置在所述锁定构件的近侧上,所述手柄部包括致动构件和触发装置,所述致动构件用于使所述闭合件和锁定构件相对于彼此运动,所述触发装置用于致动所述致动构件,并且当所述触发装置致动所述致动构件时,在所述闭合件由锁定构件锁定的情况下,所述闭合件和锁定构件相对于彼此运动,由此使所述变形部发生变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 所述致动构件为第一弹性构件,并且所述触发装置具有限制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弹性构件保持在工 作状态,并且所述触发装置能够取消用于将第一弹性构件保持在工 作状态的所述限制件的限制。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所述布置装置具 有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闭合件,使得闭合件的变形部的位于密 封部相对侧的部分能够相对于变形部的位于密封部侧的部分运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当所述触发装置 取消用于将第 一 弹性构件保持在工作状态的所述限制件的限制时, 在闭合件的变形部被锁定到锁定构件远端部的情况下,所述保持构件在第一弹性构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向近侧方向运动从而拉动闭合 件,由此使所述变形部发生变形。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所述锁定构 件具有腔,所述保持构件插入在所述腔中。
6. 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所 述手柄部包括锁定构件支撑部,其用于支撑所述锁定构件,以及 保持构件支撑部,其能够相对于所述锁定构件支撑部运动并且用于支撑所述保持构件。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弹性构件的所述工作状态为压缩状态,并且 当所述触发装置取消用于将第一弹性构件保持在工作状态的所述限制件的限制时,所述保持构件支撑部在第 一弹性构件的回复力 的作用下相对于锁定构件支撑部向近侧方向运动。
8. 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所述手柄部具有外壳,所述锁定构件支撑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运动。
9. 如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当 所述手柄部在密封部与活组织的位于皮肤表面远侧的表面接触的情 况下向近侧方向运动时,所述触发装置自动取消将第 一弹性构件保 持在工作状态的限制。
10. 如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 所述限制件通过阻止闭合件和锁定构件相对于彼此运动来将第一弹性构件保持在工作状态,并且所述触发装置能够使闭合件和锁定构件相对于彼此运动,从而 取消将第 一 弹性构件保持在工作状态的限制。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所述限制件具有用于锁定保持构件支撑部的止动件,所述限制 件通过用止动件锁定所述保持构件支撑部并由此阻止保持构件支撑 部和锁定构件支撑部相对于彼此运动,来将第一弹性构件保持在工作状态,并且当外壳在密封部与活组织的位于皮肤表面远侧的表面接触的情 况下向近侧方向运动时,外壳相对于锁定构件支撑部运动,并且当 外壳相对于锁定构件支撑部运动到预定位置时,所述触发装置取消 止动件的锁定。
12. 如权利要求6至8以及11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 其中,所述手柄部包括第二弹性构件,其在保持构件支撑部和锁定 构件支撑部之间的位置关系基本上固定的情况下驱动保持构件支撑 部向近侧方向运动。
13. 如权利要求8或11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所述手柄部包括位于外壳内的第二弹性构件,其在保持构件支 撑部和锁定构件支撑部之间的位置关系基本上固定的情况下通过锁 定构件支撑部驱动保持构件支撑部向近侧方向运动,并且当外壳在密封部与活组织的位于皮肤表面远侧的表面接触的情 况下向近侧方向运动时,外壳随着第二弹性构件的变形而相对于锁 定构件支撑部运动,锁定构件支撑部在第二弹性构件的回复力的作 用下向近侧方向运动,由此驱动保持构件支撑部向近侧方向运动。
14. 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当第二弹 性构件的驱动力超过预定阈值时允许触发装置取消将第一弹性构件 保持在工作状态的限制。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当第二弹性构 件的驱动力超过所述阈值时,驱动力减小或消失。
16. 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 所述布置装置包括盖构件,其用于覆盖锁定构件的外表面以及闭合件的位于盖构件远端部处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当所述盖构件相对于变形部向近侧方向运动时,闭合件的变形 部离开盖构件的远端部。
17. 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 所述布置装置包括保持状态取消装置,用于取消闭合件的保持状态。
18. 如权利要求6至8以及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闭合装 置,其中,所述布置装置包括盖构件,其用于覆盖锁定构件的外表面以及 闭合件的位于盖构件远端部处的至少 一 部分,所述手柄部包括盖构件支撑部,其能够相对于锁定构件支撑部 运动并且用于支撑盖构件,并且当所述盖构件支撑部向近侧方向运动时,闭合件的变形部离开 盖构件的远端部。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 所述手柄部包括连接件和分离装置,所述连接件被构造成连接在保持构件与保持构件支撑部之间,所述分离装置能够取;肖保持构 件与保持构件支撑部之间的连接,并且当分离装置取消保持构件与保持构件支撑部之间的连接时,保 持构件对闭合件的保持状态被取消。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所述分离装置 通过盖构件支撑部向近侧方向运动来取消由连接件在保持构件和保 持构件支撑部之间建立的连接。
21.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 所述分离装置包括连接件支撑部,其能够相对于保持构件支撑部移位并且用于支 撑所述连接件,以及移位部,其设置在盖构件支撑部中并且用于移动所述连接件支 撑部,并且在取消将第 一 弹性构件保持在工作状态的限制之后,当所述盖 构件支撑部向近侧方向运动时,连接件支撑部在移位部的作用下移 动,由此取消由连接件在保持构件和保持构件支撑部之间建立的连接。
22. 如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构件为线状构件,其具有两个端部,并且在线状构件穿过闭合件、在布置装置的远端部处折回并且保持 所述闭合件的情况下,所述线状构件的至少一个端部通过连接件可 拆卸地与保持构件支撑部连接。
23.如权利要求3至8、 11至15以及18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 组织闭合装置,其中,所述闭合件包括紧固件,用于在变形部处于 预定形式的情况下保持变形部处于预定形式。
24.如权利要求2 3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 所述紧固件是线状构件,其具有可活动的扭结,并且 当取消将第 一 弹性构件保持在工作状态的限制时,保持构件在 所述扭结被锁定在锁定构件远端部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弹性构件的回 复力向近侧方向运动以拉动闭合件,所述扭结在紧固件的线状构件 上运动,由此使变形部变形成预定形式并且这种形式被保持。
25.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所述扭结为克 林奇结。
26. 如权利要求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构件保持闭合件的紧固件。
27. 如权利要求2至15和18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闭合装 置,其中,所述手柄部包括加载装置,其用于使第一弹性构件发生 变形,以便通过限制件将第 一 弹性构件保持在工作状态。
28. 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 所述手柄部包括外壳;以及保持构件支撑部,其设置在外壳中且用于支撑所述保持构件,其中在通过保持构件施加于保持构件支撑部上的力超过预定阈值的 情况下可以通过触发装置取消将第一弹性构件保持在工作状态的限制。
29. 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 所述手柄部包括外壳;保持构件支撑部,其用于支撑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支撑部 以相对于所述外壳可动的方式设置在外壳中;以及止动件,其用于阻止保持构件支撑部运动,直到通过保持构件 施加在保持构件支撑部上的力超过预定阈值为止,其中当通过保持构件施加在保持构件支撑部上的力超过预定阈值 时,保持构件支撑部能够移动,由此可以通过触发装置来取消将第 一弹性构件保持在工作状态的限制。
30. 如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在第一弹 性构件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闭合件和外壳之间的距离基本 上保持不变,直到通过保持构件施加在保持构件支撑部上的力超过 预定阈值为止。
31. 如权利要求1至5和28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 其中,所述组织闭合装置将布置装置插入在护套中并将护套安装到布 置装置上,并且组织闭合装置包括护套安装机构,其用于使护套相对于布置装 置运动,以便将护套安装到布置装置上。
32. 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在将护套安装到布置装置上的过程中,护套被暂时安装到布置 装置上,以将闭合件存储在护套中,并且所述护套安装机构使护套从暂时安装状态下相对于布置装置运 动,以便使闭合件的密封部从护套远端部伸出,由此将护套安装到 布置装置上。
33. 如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 所述手柄部包括外壳,并且所述护套安装机构设置在外壳中,所述护套通过护套安装机构 安装到外壳上。
34. 如权利要求1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还包括转换装置,其用于在锁定状态和非锁定状态之间进行转换,在所述 锁定状态下通过触发装置致动所述致动构件的操作被禁止,在所述 非锁定状态下能够执行通过触发装置致动所述致动构件的操作。
35.如权利要求1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 所述密封部呈板状,并且所述变形部呈框架状,并且能够在第一形式和第二形式之间发 生变形,在所述第一形式下,变形部沿着基本上与密封部垂直的方下,变形部沿着基本上与密封部垂直的方向收缩并且在基本上与密 封部平行的方向上扩张。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组织闭合装置。该组织闭合装置包括细长布置装置,其远端部能够刺入到穿透活组织膜的开口(例如伤口)中,该细长布置装置在近侧具有手柄部;以及夹子,其可拆卸地保持在布置装置的远端部,该夹子用于闭合开口。该布置装置包括保持构件(例如线),其用于可拆卸地保持夹子并向近侧拉动夹子;盖管;以及固定管。手柄部具有第一弹性构件(例如螺旋弹簧)。当解除对保持螺旋弹簧在变形状态(即,工作状态)的限制时,在夹子锁定在固定管的远端部的情况下,螺旋弹簧的回复力使得线向近侧运动,而线沿轴向拉动夹子,因此变形部发生变形。
文档编号A61B17/00GK101262823SQ20068003338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9日
发明者中元良, 丸山智司, 川浦政克 申请人:泰尔茂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