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204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
二、现有技术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致,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各国的发病率不同,亚洲近10年发病率逐渐上升。国外资料表明,成人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高达5%,痛风的患病率达0.13%-0.37%。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有很大改变,高嘌呤、高蛋白、高脂肪大量摄入,痛风的发病率会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预计到21世纪,痛风病将成为继糖尿病之后的人类第二大代谢疾病。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以及在病程后期出现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性病变。此病一般多发于有家族史30岁以上男性,临床表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多夜间及临晨突发,受累关节及拇趾;还可引发肾结石及肾病肾尿酸结石阻塞泌尿系统引起肾绞痛和血尿,多数患者有肾性高血压及蛋白尿,少数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据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项数据表明,90%以上的痛风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痛风结石形成,其中约有1/3的患者会发生结石破溃,且几乎所有的结石破溃者因保养不当而最终截止致残;25%的痛风病人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其中有60-70%的患者会因此而死亡;而且痛风患者的寿命普遍比正常人减少10-20年。痛风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全球面临的新的急待控制的疾病之一。
痛风一般间歇性发作,发病时主要表现为拇趾关节、踝关节及指关节等部位红肿,且伴随有针刺、刀割般的锐性疼痛,多数患者还会伴发高烧。一般病程超过5年的患者就会出现痛风结石,痛风结石可导致关节严重变形,使患者无法正常行走,甚至无法握取笔、书、筷子等日常物品,痛风石治疗不及时的话会自行破溃,伤口经年不愈,并最终会因感染而迫使患者截肢致残。部分患者还会因痛风并发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尤其是病程超过十年以上的痛风性肾病患者,如果对病情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引发肾绞痛、血尿肾直至引发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最终,有的患者不得不依靠换肾来维持生命。
痛风患者往往对疾病的危害认识不足,尤其是初发的患者,往往在发作期间服用一点秋水仙碱了事,发作期过后,大多数患者对饮食也不加节制,更谈不上日常的保健。殊不知,导致痛风的沉淀没有消除,血尿酸值没有恢复正常,痛风就谈不上被治愈,并且,尿酸还会在除现有发病部位的其它地方沉淀,尤其是肾脏和泌尿系统。尿酸在这些部位形成沉淀,会对肾脏和泌尿系统造成器质性的病理损害,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还会造成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统计数据表明,十年以上的痛风患者往往会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塞等并发症。目前治疗痛风的西药品种不多,且有一定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多种草药的综合药效相互作用以达到抑制尿酸的生成,促进尿酸的排泄,使嘌呤代谢达到生理性正常的药。治疗痛风的药物由以下成分组成,旋覆花30克、附子30克、茜草30克、麻子仁30克,去皮的白茯苓30克,泽泻22.5克,防风、麻黄、葱各15克,干地黄60克,厚朴(炙去皮)60克,去皮尖的杏仁30克,赤勺药30克,去芦酒浸的大黄30克,桂枝30克,去芦土的枳实(炙)30克,去皮的山茱萸60克。将药研为细末搅匀,取15克与100克水中,放姜10克,枣一个,煎制置于密闭容器中。采用以上成份的配方是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并经过临床验证有效的方剂。临床试验证明,本配方具有抗炎、镇痛、利尿及活血化瘀的作用,对关节红肿热痛确有疗效,能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在临床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发应。具有快速的渗透性,能迅速消除组织关节中痛风石的沉积,能迅速清除血液中漂浮的尿酸盐,能迅速清除肾脏已沉积的颗粒物质。具有治疗的彻底性。能加强人体的免疫能力,能加强肾血流量流入肾脏生物膜的通透能力,从而恢复人体器官的运转功能,恢复肾脏自动排泄尿酸的功能,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抗衰老、抗氧化能力,有利于中老年患者性功能的恢复。解决传统药物不能根除的局限传统药物大多只能在大剂量用药后,暂时控制痛风病症,却不能彻底根除。究其原因是这些传统药物只从单一的降低血液中的尿酸入手治疗,而真正根除痛风要从游离尿酸结晶、降酸、排酸三项入手。服用本配方治疗通过游离尿酸结晶、降酸、排酸三项作用,全面促进人体健康的酸碱平衡。彻底根除痛风,杜绝复发。
四、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治疗痛风的药物由以下成分组成,旋覆花30克、附子30克、茜草30克、麻子仁30克,去皮的白茯苓30克,泽泻22.5克,防风、麻黄、葱各15克,干地黄60克,去苗的厚朴(炙去皮)60克,去皮尖杏仁30克,赤勺药30克,去芦酒浸的大黄30克,桂枝30克,去芦土的枳实(炙)30克,去皮的山茱萸60克。将药研为细末搅匀,取15克与100克水中,放姜10克,枣一个,煎制置于密闭容器中。
实施例2旋覆花10克、附子10克、茜草10克、麻子仁10克,去皮的白茯苓10克,泽泻12.5克,防风、麻黄、葱各5克,干地黄20克,去苗的厚朴(炙去皮)20克,去皮尖杏仁10克,赤勺药10克,去芦酒浸的大黄10克,桂枝10克,去芦土的枳实(炙)10克,去皮的山茱萸20克。
实施例3旋覆花20克、附子20克、茜草20克、麻子仁20克,去皮的白茯苓20克,泽泻15克,防风、麻黄、葱各10克,干地黄40克,去苗的厚朴(炙去皮)40克,去皮尖杏仁40克,赤勺药20克,去芦酒浸的大黄20克,桂枝20克,去芦土的枳实(炙)20克,去皮的山茱萸20克。服用该药应当注意1.休息 在痛风急性发作期间,让患者卧床休息几天,有助于保护疼痛的关节,避免大小关节负荷过重而导致损伤。
2.戒酒 饮酒是痛风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因。禁止饮酒有助于控制症状,缓解病情直至治愈。
3.限食 在饮食方面,痛风患者尽量少吃动物内脏(如心、肝、肾)和虾、鱿鱼等海鲜类食物,对重症患者要给予低蛋白饮食。
4.减肥 痛风病人通过限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因一个人的体表面积、肥胖程度和血液中尿酸的含量成正比,所以应重视定期体检。
5.补水 多饮水有利于尿酸的排出。每天饮开水量至少3000毫升,使尿量保持在2000毫升左右,可以减少结石在肾脏和输尿管的形成。
6.药物 本病患者发作时疼痛剧烈难忍,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镇痛药(如快宁乳鹏丸、英太青等)。同时积极治疗并发症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其特征是由以下成分组成,旋覆花30克、附子30克、茜草30克、麻子仁30克,去皮的白茯苓30克,泽泻22.5克,防风、麻黄、葱各15克,干地黄60克,厚朴(炙去皮)60克,去皮尖的杏仁30克,赤勺药30克,去芦酒浸的大黄30克,桂枝30克,去芦土的枳实(炙)30克,去皮的山茱萸60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其特征是将药研为细末搅匀,取15克与100克水中,放姜10克,枣一个,煎制置于密闭容器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提供了一种利用多种草药的综合药效相互作用以达到抑制尿酸的生成,促进尿酸的排泄的药。由以下成分组成,旋覆花30克、附子30克、茜草30克、麻子仁30克,去皮的白茯苓30克,泽泻22.5克,防风、麻黄、葱各15克,去梗的干地黄60克,厚朴(炙去皮)60克,去皮的杏仁30克,赤勺药30克,去芦酒浸的大黄30克,桂枝30克,去芦土的枳实(炙)30克,去皮的山茱萸60克。将药研为细末搅匀,取15克与100克水中,放姜10克,枣一个,煎制置于密闭容器中。采用以上成份以后,具有抗炎、镇痛、利尿及活血化瘀的作用,对关节红肿热痛确有疗效。
文档编号A61P19/06GK101045128SQ20071001435
公开日200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5日
发明者白雪 申请人:白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