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吻合装置的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80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吻合装置的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涉及用于外科修饰器官和脉管的装置和方法,更具体 地,本发明涉及用于连接两个器官的吻合装置,例如将两个单独长 度的小肠彼此连接、将小肠的一部分连接到胃,或者在胆总管十二 指肠吻合术的过程中将胆总管连接到十二指肠的吻合装置。该吻合 装置也可以执行脉管吻合。
背景技术
世界上患病理性肥胖的人口比例正在持续增长。严重肥胖的人 容易增加患心脏病、中风、糖尿病、肺病和发生意外事件的风险。 由于病理性肥胖影响患者的寿命,因此一直在研究治疗病理性肥胖 的方法。已经尝试过众多用于非手术治疗病理性肥胖的方法,但几乎没 有永久的成功。饮食咨询、行为修正、缝合患者的颌骨和药理方法 都已经尝试过了,这些方法虽然暂时有效,但不能校正病情。此外, 向胃中引入物体,例如食管-胃嚢来填充胃也已经被用来治疗病情, 但是,这种方法容易对胃造成刺激且不能长期有效。越来越多地使用的外科治疗病理性肥胖的方法具有更大的成 功。这些方法可以概括为减小胃的有效尺寸、限制食物摄入量的方 法和对食用的食物形成吸收障碍的方法。例如,有些患者受益于可调节胃束带(AGB),这种可调节胃束带在腹腔镜的辅助下围绕胃 放置以形成期望尺寸的人造口 ,该人造口允许食物填充胃的上部, 从而引起饱足感。为了允许在植入之后调节人造口的尺寸,流体导 管在AGB的向内的流体嚢和流体注射端口之间提供连通,流体注射 端口被皮下地放置到患者的胸骨前。注射器针然后可以根据需要注射流体或者收回流体来调节AGB。尽管对一些患者来说,必须限制食物摄入量的方法是有效的, 但其它患者可能觉得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不希望的。另外,患者 的医疗条件可能表示需要更加持久的解决办法。为此,已经利用外 科方法来改变可用于消化食物的胃和/或小肠部分。在两个正常情况 下不同的脉管之间形成吻合或者在两者之间手术形成通道是很多外 科手术的关键步骤。对于胃旁路手术尤其如此,在胃旁路手术中, 小肠的两部分被连接起来,且小肠的另外的部分被连接到患者的胃。 对于在治疗胰腺癌的手术中通过将胆汁从管道排放到小肠来緩解胆 总管中的阻塞的手术来说也是如此。具体参照胃旁路手术,执行用于胃旁路术的腹腔镜吻合的现有 方法包括钉缝合、线缝合和放置生物可降解环,每一种都具有重大 挑战。例如,线缝合耗时且依赖技术和熟练程度。钉缝合要求放置 砧座,而砧座是无法通过套管针端口引入的较大装置。必须通过剖 腹术引入端口会增加伤口部位感染的发病率,这与腔内内容物被拖 到剖腹术的进入部位有关。作为钉缝合方法的一个例子,美国专利No.6543456中的用于胃 旁路术的方法包括用抓钳将近侧吻合构件和远侧吻合构件(例如, 砧座)经口地插入。胃和小肠在内窥镜的辅助下被外科切割和缝合 器械横切以形成胃袋、排放圈和鲁氏分肢。在内窥镜的辅助下插入 的圓形缝合器连接到远侧吻合构件以将排放圏连接到小肠的远侧部 分,且圓形缝合器连接到近侧吻合构件以将鲁氏分肢连接到胃袋。 之后,移去吻合构件以在胃和小肠的被连4妾部分之间形成孔。该方 法减少了腹腔镜端口的数量,避免了腹腔镜插入的吻合器械(例如, 圓形缝合器)进入扩大的外科端口,并消除了肠切开和肠切开缝合 的需要。对于很多吻合术来说,医生使用圓形缝合器、直线型缝合器缝 合或者手工缝线。但是,为了减小切口尺寸且使手术过程对技术的 要求更低以及耗时更短,已经提出了一种单片式吻合装置,其在被吻合施放器展开的过程中能够变形以将组织部分保持在一起。US2005/0070926A1和US2005/0070935通过引用结合入本文,其描 述了 一种具有执行部分的吻合施放器,执行部分接收吻合环装置, 吻合环装置在未致动时呈圓柱形形状且近侧环在 一 端、远侧环在另 一端。环装置还具有连接到近侧环的近侧臂和连接到远侧环的远侧 臂。远侧臂的指向内的端部在中间环处与近侧臂的指向内的端部连 接,从而在施放器的致动过程中,当所述环被拉近到一起时所述臂 将向外致动。栓锁机构包括/人远侧环向近侧伸出的钩,从而当环装 置呈现其铆钉的致动形状时,钩与近侧环卡扣接合。施放器包括与 环接合的径向地伸出的制动件,从而通过制动件的平移运动减小远 侧环与中间环的间隔以及近侧环与中间环的间隔。为了将施放器/人 致动的且栓锁的环装置移除,每个制动件近侧是释放斜面,该释放 斜面随着其接触下 一个完全致动的更近侧环引起制动件向内运动。 US2005/0070926A1和US2005/0070935中公开的吻合环装置和施放 器使得通过现有的套管针端口执行单腔进入吻合以及在腔之间形成 吻合连接成为可能,消除了外科钉缝合和线缝合的需求。但是,这种已知的装置具有如下缺点当环到达它们的完全致 动构型时,环装置的栓锁机构自动地锁定所述环,并且这种锁定仅 在所述坏装置的一处设定构型,即环间距处发生。因此,所述环装 置仅仅在 一 个预设环间距时 一皮展开和致动,而没有调节环间距的任 何可能性。这意味着不同的环装置必须被提供用于不同的组织厚度 或者不同的组织压缩率,并且在环装置的展开过程中调节组织压缩 (即,调节远侧环和近侧环之间的间距)是不可能的。此外,环装置的自动栓锁可能干扰吻合装置的展开和致动过程 中的环靠近和环之间的组织壁的正确定位。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已知的吻合环装置,使得环压缩或 者环靠近(即,组织厚度)的调节成为可能。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改进已知的吻合环装置,使得其不会在 设置的致动构型处自动锁定。这些和其它目的通过根据后附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吻合装置来 实现。有利的实施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吻合装置包括具有至少近侧环和远侧环的环装置,该近侧环和远侧环被定位 到近侧组织部分和远侧组织部分的任 一 侧上并当所述环装置被致动 时适于夹紧在近侧环和远侧环之间的近侧组织部分和远侧组织部 分,其中,所述环限定贯穿所述环装置的中间通道开口 (优选所述 环装置包括分别通过近侧铰接臂和远侧铰接臂连接的近侧环、中间 环和远,'j环,所述铰接臂在所述环装置未纟皮致动时具有径向地缩回 的大致长方形形状,在所述环装置被致动时具有径向地伸出的折叠 形状,所述近侧环、中间环和远侧环限定贯穿所述环装置的中间通道开口 );能够在环装置被致动时锁定该环装置的锁定装置,其中,该锁 定装置独立于所述环装置并能够插入到环装置的所述通道开口中, 该锁定装置包括第一锁定表面和第二锁定表面,第一锁定表面适于接合所述远 侧环,第二锁定表面适于接合所述近侧环,以锁定所述环装置;调节部件,该调节部件用于将第一锁定表面和第二锁定表面设 置在不同中间间距处,例如将所述环装置栓锁在不同的致动构型。由于所述调节部件,所述锁定装置能够被调节到所述远侧环和 近侧环之间的不同间距,从而允许所述环装置能够在不同的环间距 和不同的组织压力下展开。并且,通过提供独立于所述环装置的锁 定装置,环装置不会被自动栓锁并能够在栓锁之前被调节到期望的 组织压缩。因此,所述环装置的调节不会如现有技术的装置那样被 锁定机构干扰或影响,并且同 一 环装置和锁定装置能够被用于不同 的组织厚度和组织压缩率。根据本发明的 一个方面,所述调节部件包括置于所述第 一锁定表面和第二锁定表面之间的螺紋部件,使得所述第 一 锁定表面和第 二锁定表面之间的间距通过旋转的旋动运动连续地或者渐进地被调下。
根据 一 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锁定装置包括环形的近侧肩部和
外延伸的被弹性地支撑的卡扣齿,以能够卡扣接合所述远侧环,其 中,所述环形的近侧肩部包括与设置在所述纵向部分的近侧基部处 的内螺紋配合的向远侧伸出的外螺紋调节部分,使得所述肩部和所 述卡扣齿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将所述环形的近侧肩部或多或少旋入 所述纵向部分中来调节。
根据本发明的另 一 方面,所述调节部件包括以在锁定装置的纵 向上延伸的一排或多排形式设置的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第一锁定表 面,使得同 一排的不同的第 一锁定表面中的每一 个与所述第二锁定 表面的间距不同。这使得仅通过将所述锁定装置从近侧推动进入并 通过环装置直到期望的第 一锁定表面与所述远侧环接合来在不同的 可不连续选择的环间距处锁定所述环装置成为可能。并且,第一锁 定表面的纵向排/多排允许以下述方式在中间环间距处锁定所述环装 置,即尽管近侧环和远侧环能进一步靠近,但它们不能被运动分开 超过该锁定的中间间距。为了在环装置的最终的致动构型锁定环装 置,可以以棘轮状的方式推进锁定装置,直到期望的第一锁定表面 与-远侧环4妾合。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锁定装置包括环形的近侧肩部和纵向部 分,近侧肩部适于4妻合近侧环的近侧端面,纟从向部分/人近侧肩部向 远侧伸出并形成从纵向部分径向地向外延伸的弹性地受到支撑的卡 扣齿,以能够与所述远侧环卡扣接合,其中,卡扣齿以纵向延伸的 多排形式设置,使得相同排的不同卡扣齿中的每一个与近侧肩部的 间距不同。
根据一种有利实施方式,纵向部分包括限定纵向窗口或槽的大致圓柱形壁,且卡扣齿形成于设置在所述壁的窗口或者槽内的能够径 向地弹性偏转的舌形件上。舌形件优选绕圆柱形壁的周向以恒定的 倾斜角设置。这有利于使吻合通道开口稳定且保持环装置处于一致 的锁定构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圓柱形壁还限定纵向槽,该槽能够使 所述锁定装置被推动到与所述环装置接合,而不会干涉吻合施放器 的伸出的致动机构。通过提供该纵向槽,锁定装置能够有利地通过 还用来展开和致动环装置的吻合施放器在腹腔镜或者内窥镜的辅助 下施放。
根据本发明的又 一种实施方式,调节部件包括粗调部件和另外的 微调部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锁定表面与所述第二锁定表面之间的 间距,其中,粗调部件优选地体现为以在锁定装置的纵向上延伸的 一排或多排形式设置的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第 一锁定表面,使得相同 排的不同第一锁定表面中的每一个与所述第二锁定表面具有可以不 连续选择的不同间距,微调部件优选包括置于所述第 一 锁定表面和 第二锁定表面之间的螺纹部件,使得第 一 锁定表面与所述第二锁定 表面之间的可不连续地选4奪的间距可以通过旋转所述螺紋部件来连 续地微调。这使医生能够仅通过将锁定装置棘轮状推进进入并通过 环装置来非常快地调节环装置待锁定的间距,并在锁定环装置之前 或者之后通过螺紋部件的旋动运动来对环间距进4于非常精确地樣l 调。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可粗调和微调的锁定装置还包括(与前面 描述的仅具有一个调节部件的实施方式类似)环形的近侧肩部和纵 向部分,近侧肩部适于接合所述近侧环的近侧端面,纵向部分乂人所 述近侧肩部向远侧伸出并形成从所述纵向部分径向地向外延伸的弹 性地受到支撑的卡扣齿,以能够与所述远侧环卡扣接合。卡扣齿以 纵向延伸的多排形式设置,使得相同排的不同卡扣齿中的每一个与 所述近侧肩部的间距不同。并且,设有螺紋调节部分将纵向部分与 所述环形的近侧肩部螺紋连接,使得环形的近侧肩部和卡扣齿之间
116勺纵向间距可以通过相对于所述纵向部分旋动调节部分来调节。


通过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附图,以及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 理的上述对本发明的总体描述和以下对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发 明的这些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用于腔内吻合的单腔进入可展开环装置和根据本发明的
第一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的立体图2是图1的环装置和锁定装置的立体图,其中,锁定装置被
插入到环装置中并以致动构型锁定所述环装置;
图3是图2中的环装置和锁定装置的纵向截面图4是环装置和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的立体
图5是图4的环装置和锁定装置的立体图,其中,锁定装置被 插入到环装置中并以致动构型锁定所述环装置;
图6是图5的环装置和锁定装置的纵向截面图7是环装置和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的立体
图8是图7的环装置和锁定装置的立体图,其中锁定装置被插
入到环装置中并以致动构型锁定所述环装置;
图9是图8中的环装置和锁定装置的纵向截面图10是环装置和装配到在腹腔镜的辅助下插入到患者的小肠的
两个部分的每一个上的吻合目标部位的施放器上的锁定装置的立体
图11示出了图10中的在致动并栓锁环装置以使小肠的两个部 分并置之后的施放器、环装置和锁定装置;
图12至1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处于不同操作构型 的施放器、环装置和锁定装置的详细视图16和17是施放器的致动部分分别处于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的放大截面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施放器的致动机枸的细
节的示意性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附图,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组成元
件。图10描述了具有细长的执行部分2的施放器1,执行部分2的 尺寸大小适于通过套管针的套管或者腹腔镜端口插入到组织壁3、 4 以吻合两个腔。施放器1的远侧引导器末端5刺穿吻合部位7处的 开口 6以定位致动部分8,致动部分8保持用于单腔吻合的环装置9 和用于将环装置9栓锁在致动构型的锁定装置42。
环装置9具有彼此圓柱形地对齐的三个主要环,描述为近侧环 10、中间环11和远侧环12。近侧环IO通过近侧臂13纵向地连4妾到 中间环ll,中间环11又通过远侧臂14么从向地连4妻到远侧环12。近 侧臂13和远侧臂14的每一个分别被4交接接头15、 16对截开,铰接 接头]5、 16限定内臂部分17、 18和外臂部分19、 20,内臂部分17、 18也铰接地连4妻到中间环11,外臂部分19、 20也分别铰接地连接 到近侧环IO和远侧环12上。在如图10中描述的未致动状态,臂13、 14为大致长方形且环装置9为至少大致圆柱形。内部臂部分17、 18 对外部臂部分19、 20的相对长度可以选择以为组织壁3、 4提供期 望的角接触。在所示的情形中,与内部臂部分17、 18类似于悬臂接 触的关系致4吏组织壁3、 4的大致平4亍关系。
手柄部分21的近侧连接到执行部分2的轴22上。轴22可以是 刚性的或挠性的,且挠性对于腔内插入,例如通过食道插入来说是 理想的。手柄21包括控制件,该控制件用于纵向地定位环装置9的 环10、 11、 12并用于将锁定装置42施放到环装置9。在所示的情形 中,控制件包括远侧环滑动控制件23、近侧环滑动控制件24以及栓 锁滑动控制件45。尽管为了清楚起见,描述了手动地定位和致动的 施放器1,但应当认识到,可以使用符合本发明的各方面的遥控地定位和致动的施放器,例如允许以更加可控的方式》文置环和栓锁,以 避免干扰图像特征,或出于其它原因。手柄21还可以包括用于远侧 末端照明能力的控制件,从而使远侧臂14在远侧腔中的致动可以从 内窥镜在近侧观看。应当理解,术语"近侧"和"远侧,,在本文中
是以临床医生抓握施放器1的手柄部分21为参照的。
在图11中,远侧环滑动控制件23已经被向近侧缩回且近侧环 滑动控制件24已经纟皮向远侧推进,^使得远侧环12和近侧环10靠近 中间环11锁定,中间环保持基本静止。作为响应,近侧臂13和远 侧臂14从环装置9的纵向轴线向外铰接运动,形成用于并置组织臂 3、 4的中空铆钉或者沙漏形状。中间环11就座在腔之间的组织连接 处,且远侧环12和近侧环10位于各个腔中。通过向远侧推进栓锁 控制件45,锁定装置42被向远侧推进到与环10、 12卡扣接合,从 而使环装置9保持在致动位置,弯曲的臂13、 14使组织并置。如所 描述的,近侧臂13可以与远侧臂14错开以形成用于被压缩的组织 的弯曲^各径。替代地,臂13、 14可以对齐以与^皮此直4妻匹配。
现在转向图1至图3所示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锁 定装置42包括环形的近侧肩部46和纵向部分47,近侧肩部46适于 接合近侧环IO的近侧端面,纵向部分47从近侧肩部46向远侧伸出 并形成弹性地受到支撑的卡扣齿48,卡扣齿48从纵向部分47径向 向外地延伸以能够卡扣接合远侧环12。
根据本发明,锁定装置42适于将环装置9栓锁在近侧环10和 远侧环12之间的可调的不同间距处。该特征,连同施》文器的适于与 环装置的特定致动构型无关地释力文环装置的环释放机构(将在下文 中详细描述),使在不同的组织厚度和压力率下展开吻合环装置成
为可能,且使在环装置的应用过程中调节环构型和组织压力成为可
a匕
l:J匕。
纵向部分47包括限定纵向窗口或者槽53的大致圓柱形壁,卡 扣齿48、 48,以纵向地延伸的排的形式形成于设置在所述窗口或者槽 53内的能够径向地弹性偏转的舌形件52上,从而使相同排的(即,相同舌形件52的)(至少两个)不同卡扣齿48、 48,中的每一个与 所述近侧肩部46具有不同间距,该间距对应于环装置9的近侧环10 和远侧环12之间的可调的不同间距。
为了使锁定装置42能够被还致动环装置9的同一施放器1施 放,所述圆柱形壁还限定与施放器1的近侧制动件或者止动表面对 齐、且优选还与远侧制动件对齐的纵向槽49,槽49 ^f吏锁定装置42 能够被推动成与环装置9接合,但不会干涉施放器的这些突出制动 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图4至图6),锁定装置42的纵向部分47 仅限定以一圓周排的形式且适于卡扣接合远侧环12的卡扣齿48(分 别形成在两个相对的舌形件52上的至少两个直径上对置的卡扣齿), 但环形的近侧肩部46包括向远侧伸出的外螺紋调节部分50,其与设 置在纵向部分47的近侧基部51处的内螺紋配合,乂人而l吏肩部46和 卡扣齿48之间的间距能够通过将调节部分50或多或少旋入纵向部 分47中来调节。为了使锁定装置适应施放器的致动机构,所述螺紋 调节部分50也开有槽以便不干涉施放器1的制动件或者止动表面。 在该特定实施方式中,螺旋调节必须以分别与槽49或者制动件的角 偏移对应的角步骤来进行。除了螺紋调节部分50和纵向部分47的 近侧基部51处的内螺紋,纵向部分47和环形的近侧肩部46的形状 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相同。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图7至图9),锁定装置42包括粗调部件 和另外的微调部件。粗调部件体现为设置在多个(优选为4个)纵 向地延伸的排的每一个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卡扣齿48、 48,,使得环形 的近侧肩部46与相同排的不同卡扣齿48、 48,之间的间距对应于环 装置9的近侧环10和远侧环12之间的不同的不连续可调的间距。 微调部件体现为外螺紋调节部分50,其从环形的近侧肩部46向远侧 伸出并与设置在纵向部分47的近侧基部51处的内螺紋配合。以此 方式,肩部46和不连续选4奪的卡扣齿48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将可 调部分50或多或少地旋入纵向部分47中来连续地微调。
15与前面描述的实施方式类似,在该实施方式中,纵向部分47包 括限定纵向窗口或槽53的优选大致圆柱形壁,且卡扣齿48形成于 设置在所述窗口或槽53内的可径向地弹性偏转的(优选四个等间距 的)舌形件52上。圆柱形壁被另外的纵向槽49中断,槽49使得锁 定装置42能够被推动成与环装置9接合,但不会干涉吻合施放器1 的伸出的致动构件。
根据又一种实施方式(未在图中示出),锁定装置42本身限定 用于接收一组针或者缝钉的座,从而在应用过程中,锁定装置42运 动成与环10、 12卡扣接合并同时推动吻合环装置9中的针或者缝钉 组,由此穿刺保持在近侧环臂和远侧环臂之间的组织3、 4。在该情 形中,所述针组可以有利地包括设置在锁定装置42的环形肩部46 上的自支撑针环。
图12至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适于展开和致 动环装置9并将锁定装置42施放到致动的环装置9上的施放器1的 一种实施方式。
执行部分2包括大致圆柱形的外壳25,其在致动部分8的区域 中限定分别沿着远侧环12和近侧环10的致动运动的轨道延伸的多 个轴向延伸的远侧窗口槽26和多个轴向延伸的近侧窗口槽27。
远侧致动构件28包括轴29,轴29可滑动地4妻收在外壳25内 并通过拉杆31与远侧环滑动控制件23操作地连接。
多个翅片形远侧制动件30从轴29向外突出并延伸穿过远侧窗 口槽26/人而在处于锁定位置时所述制动件30与远侧环12的远端面 接合。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近侧方向上移动远侧环滑动控制件23 来4吏远侧环12向近侧运动成为可能。
类似地,近侧致动构件32包括轴33,轴33可滑动地接收在外 壳25内并通过推杆34与近侧环滑动控制件24操作地连接。多个翅 片形近侧制动件35从轴33向外突出并延伸穿过近侧窗口槽27从而 在处于锁定位置时所述制动件35与近侧环10的近端面接合。在这 种情况下,通过在远侧方向上移动近侧环滑动控制件23来使近侧环10向-远侧运动成为可能。
如图18示意性地示出的,近侧致动构件28和远侧致动构件32 被构造成相对于彼此平移(优选独立于彼此),但它们有利地例如 通过几何连接件36在绕执行部分2的纵向轴线X的旋转上相对于彼
此锁定。
手柄21包括连接到拉杆31和/或推杆34上的释放控制件,例 如旋转旋钮37,该释放控制件适于使至少远侧致动构件28 (优选两 个致动构件28、 32都)绕执行部分2的纵向轴线X从锁定位置旋转 到释放位置,在释放位置,制动件30、 35与吻合环装置9脱离接合, 从而使施放器的执行部分能够通过环装置9的中间开口向近侧撤回。
施放器1与环装置9的脱离接合通过以下特征来获得即在致 动构件28、 32的》走转过程中,致动构件32的一部分沿#丸4亍部分处、 特别是外壳25处的偏转表面滑动,该偏转表面被构造成径向地向内 驱^吏所述制动件30、 35以^吏它们至少与远侧环12脱离4妻合。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为了从环装置撤回施放器,不必要将近 侧制动件缩回。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制动件30、 35优选在与从锁定位置 到释放位置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是倾斜的或斜的,从而有利于 制动件由相应的窗口槽26、 27的侧面纵向边缘38向内偏转,侧面 纵向边缘38体现上面提到的偏转表面。
在所示的情形中,外壳25和致动构件28、 32中的每一个由刚 性聚合物或金属片形成。
根据本发明,施放器1包括栓锁机构,该栓锁机构适于装载可 拆卸的锁定装置42并将其施放到在被致动时呈铆钉形状的环装置9 上。栓锁机构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纵向地可平移的推动部分43,该推 动部分43相对于近侧制动件35或者l争止的近侧止动表面近侧地设 置,并适于接合锁定装置42的近端面以及将锁定装置42向远侧推 动成与吻合环装置9接合。推动部分43通过推杆(例如外部地施加 到执行部分2上的管状推杆44 )连接到栓锁滑动控制件,例如,设置在手柄部分21附近的推杆44的凸缘部分45上。这允许在环装置 9致动后栓锁该环装置,由此避免了自动栓锁,而自动栓锁可能干扰 环靠近的微调和施加到由环装置9夹紧的组织壁3、 4的压缩率的微调。
管状推杆44的凸缘部分45除了体现栓锁滑动控制件(平移的 栓锁运动),还优选体现用于绕执行部分2的纵向轴线旋转推动部 分43的旋转调节控制件。为此,推动部分43可转动地支撑在执行 部分2处并包括优选的几何连接部件(例如,齿、凹槽),该几何 连接部件适于接合锁定装置42的环形肩部46,从而推动部分43的 旋转调节运动引起环形肩部46旋入纵向部分47或者从纵向部分47 旋出,优选例如通过制动件30、 35或者通过静止的止动表面来阻止 纵向部分旋转。
在图12中,长方形的未致动的环装置9被施放到施放器1的致 动部分8上,且远侧制动件30和近侧制动件35向外突出穿过相应 的窗口槽26、 27并与环装置9的远侧环12和近侧环IO接合。栓锁 控制件45和推动部分43以及锁定装置42处于近侧地缩回的位置。
图13示出了远侧环滑动控制件23被向近侧移动且近侧环滑动 控制件24被向远侧移动后引起致动构件28、 32使远侧环12和近侧 环IO朝中间环11靠近且环装置9变形到其致动的铆钉形状的情形。 在该构型中,栓锁控制件45和推动部分43以及锁定装置42仍然被 近侧地缩回,施放器1的远侧制动件30和近侧制动件35仍然处于 它们的锁定位置,即它们向外突出并阻止施放器1从被致动的环装 置9撤回。
图14示出了栓锁控制件45向远侧滑动后引起锁定装置42被推 动成与有效地被栓锁的致动的环装置9卡扣接合的情形。在栓锁环 装置后,释放控制件37已经被旋转,由此使致动构件28、 32绕纵 向轴线X从锁定位置旋转到释放位置,在释放位置,制动件30、 35 被窗口边缘38向内弯曲并与环装置9脱离接合。如图15所示,现 在可以将施放器1近侧地穿过被致动且展开的环装置9的中间开口而将施放器1取出。
在使用中,环装置9被接收在施放器1的执行部分2的致动部
分8上。具体来说,环装置9的近侧环10靠着近侧制动件35,且远 侧环致动构件28的远侧制动件30接合环装置9的远侧环12。临床 医生操作手柄21以穿过套管针的套管、腹腔镜端口或者穿过例如食 道的腔将执行部分2插入到吻合部位7。组织壁3、 4被放置在远侧 (从医生的视角)且执行部分2的引导器末端5穿过形成在这些壁3、 4中的开口 6。引导器末端可以包括穿刺形状和/或电磁或热增强型切 割部件以辅助形成开口 6。一旦环装置9的远侧臂14位于远侧腔中, 贝'J可以向近侧运动远侧环滑动控制件2 3以将远侧臂致动成局部地致 动的环形状。如果需要,由此保持的远侧组织壁4可以裙、近侧地拉 回,从而使近侧臂13位于第一腔中。将近侧环滑动控制件24逐渐 向远侧推动引起近侧臂13的部分致动。如果定位是正确的,滑动控 制件23、 24可以完全滑动,引起近侧臂13和远侧臂14完全被致动。 通过向远侧滑动所述栓锁滑动控制件45,锁定装置42进入环装置9 的内径内并使环装置9的远侧环和近侧环卡扣4姿合。现在可以通过 旋转引起制动件径向地缩回的释放控制件37来使将施放器1保持到 环装置9的制动件30、 35脱离接合。然后,将施力文器的远侧末端5 从环装置9撤回,使环装置展开以形成吻合连接。随着时间的推移, 组织壁3、 4永久愈合,且环装置9以及锁定装置42从消化道排出, 尤其是如果是生物可降解的话。
尽管通过几种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且所示的 实施方式已经描述的相当详细,但申请人并不意在将后附的权利要 求书的范围限制或以任何方式限制到这样的细节。其它的优点和修 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容易想到的。
例如,本发明的各方面应用于在内窥镜和腹腔镜的辅助下执行 的外科手术以及开放式手术中。本文中使用的这些或类似术语中的 一个不应当被解释成限制本发明仅用于一种类型的外科手术。
此外,尽管附图示出了单个双片式吻合环装置的一个例子,但发明人的意图并不是将锁定装置的应用限制为所示的吻合装置。事 实上,锁定装置也适于与包括设置在待在吻合中连接的两个组织壁 的任一侧上的两个不同的压缩环类型的双片式吻合环装置结合使
用。所述压缩环靠近且锁定到;f皮此以夹紧它们之间的两个组织壁,
通过加宽或者切除重叠到压缩环的内部通道开口中的组织来形成穿 -过纟且织壁的吻合口 。
又例如,尽管描述了用于消化道的旁路部分的肥胖手术,但应 当认识到其它外科手术,例如对胆管和脉管旁路的手术可以受益于 具有本文中描述的方面的锁定装置。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吻合环装置(9)的锁定装置(42),所述吻合环装置包括至少近侧环(10)和远侧环(12),所述近侧环和远侧环被用来定位到近侧组织部分和远侧组织部分的任一侧上并能够在所述环装置(9)被致动时夹紧在所述近侧环和远侧环之间的近侧组织部分和远侧组织部分,其中,所述近侧环和远侧环(10、12)限定贯穿所述环装置(9)的中间通道开口,所述锁定装置(42)能够在所述环装置被致动时栓锁该环装置,所述锁定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42)独立于所述环装置(9)并能够插入到环装置的所述通道开口中,该锁定装置(42)包括第一锁定表面(48、48’)和第二锁定表面(46),第一锁定表面(48、48’)能够接合所述远侧环(12)且第二锁定表面(46)能够接合所述近侧环(10),以锁定所述环装置(9);调节部件(50、51;48、48’),所述调节部件用于将所述第一锁定表面(48、48’)和第二锁定表面(46)设置在不同中间间距处,以将所述环装置(9)锁定在不同的致动构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42),其中,所述调节部 件包括置于所述第一锁定表面(48)和第二锁定表面(46)之间的 螺紋部件(50、 51),使得所述第一锁定表面和第二锁定表面之间 的间距能够被旋转地调节。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装置(42),包括 环形的近侧肩部(46),其能够接合所述近侧环(10)的近侧端面;和纵向部分(47),其从所述近侧肩部(46)向远侧伸出并形成弹 性地受到支撑的卡扣齿(48 ),该卡扣齿(48 )从所述纵向部分(47) 径向地向外延伸以能够与所述远侧环(12)卡扣接合;螺紋调节部分(50),其将所述纵向部分(47)与所述环形的近侧肩部(46)螺纹连接,使得所述环形的近侧肩部(46)和所述卡扣齿(48)之间的纵向间距能够通过相对于所述纵向部分(47)旋动所述调节部分(50)来调节。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定装置(42),其中,所述环形的近侧肩部(46)包括向远侧伸出的外螺紋调节部分(50),该外螺紋调节部分(50)与设置在所述纵向部分(47)的近侧基部(51)处的内螺紋配合,使得所述环形的近侧肩部(46 )和所述卡扣齿(48 )之间的间距能够通过将所述环形的近侧肩部(46)或多或少地旋入所述纵向部分(47)中来调节。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定装置(42),其中,所述纵向部分(47)包括限定纵向窗口或槽(53)的大致圓柱形壁,且卡扣齿(48)形成于设置在所述窗口或者槽(53)内的能够径向地弹性偏转的舌形件(52)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定装置(42),其中,所述圓柱形壁还限定纵向槽(49),该槽(49)使所述锁定装置(42)能够被推动到与所述环装置(9)接合,而不会干涉吻合施放器(1)的伸出的致动才几构(30、 35 )。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定装置(42),其中,所述螺紋调节部分(50)也被开槽以便不干涉所述吻合施放器(1 )的致动构件(35)。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42),其中,所述调节部件包括以在锁定装置(42)的纵向上延伸的一排或多排形式设置的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第一锁定表面(48、 48,),使得相同排的不同第一锁定表面(48、 48,)中的每一个到所述第二锁定表面(46)的间距不同。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定装置(42),包括环形的近侧肩部(46),其能够接合所述近侧环(10)的近侧端面^ 和纵向部分(47),其从所述近侧肩部(46)向远侧伸出并形成弹性地受到支撑的卡扣齿(48、 48,),所述卡扣齿(48、 48,)从所述纵向部分(47)径向地向外延伸以能够与所述远侧环(12)卡扣接合.其中,所述卡扣齿(48、 48,)以纵向延伸的多排形式设置,使得相同排的不同卡扣齿(48、 48,)中的每一个到所述近侧肩部(46)的间距不同。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定装置(42),其中,所述纵向部分(47)包括限定纵向窗口或槽(53)的大致圆柱形壁,且卡扣齿(48、 48,)形成于设置在所述窗口或者槽(53)内的能够径向地弹性偏转的舌形件(52)上。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定装置(42),其中,所述圓柱形壁还限定纵向槽(49),该槽(49)使所述锁定装置(42)能够被推动到与所述环装置(9)接合,而不会干涉吻合施放器(1)的伸出的致动才几构(30、 35)。
12. 才艮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42),其中,所述调节部件包括粗调部件(48、 48,)和另外的^:调部件(50、 51),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锁定表面(48、 48,)与所述第二锁定表面(46)之间的间距。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锁定装置(42),其中,所述粗调部件(48、 48,)包括以在锁定装置(42)的纵向上延伸的一排或多排形式设置的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第一锁定表面(48、 48,),使得相同排的不同的第一锁定表面(48、 48,)中的每一个与所述第二锁定表面(46)具有能够不连续地选择的不同间距,所述微调部件(50、5])包括置于所述第一锁定表面和第二锁定表面之间的螺紋部件(50),使得第一锁定表面(48、 48,)与所述第二锁定表面(46)之间的不连续地选择的间距能够通过旋转所述螺紋部件(50)来连续地调节。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锁定装置(42),包括环形的近侧肩部(46),其能够接合所述近侧环(10)的近侧端面^ 和纵向部分(47),其从所述近侧肩部(46)向远侧伸出并形成弹性地受到支撑的卡扣齿(48、 48,),所述卡扣齿(48、 48,)从所述纵向部分(47)径向地向外延伸以能够与所述远侧环(12)卡扣接其中,所述卡扣齿(48、 48,)以纵向延伸的多排形式设置,使得相同排的不同卡扣齿中的每一个与所述近侧肩部(46)的间距不同,螺纹调节部分(50),其将所述纵向部分(47)与所述环形的近侧肩部(46)螺紋连接,使得所述环形的近侧肩部(46)和所述卡扣齿(48、 48,)之间的纵向间距能够通过相对于所述纵向部分(47)旋动所述调节部分(50)来调节。
15. —种吻合装置,包括环装置(9),该环装置具有分别通过近侧铰接臂(13)和远侧铰接臂(14)连接的近侧环(10)、中间环(11 )和远侧环(12),所述铰接臂(13、 14)在所述环装置(9)未致动时具有径向地缩回的大致长方形形状,在所述环装置(9)被致动时具有径向地伸出的折叠形状,所述近侧环、中间环和远侧环限定贯穿所述环装置(9)的中间通道开口 ;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锁定装置(42)。
全文摘要
用于吻合环装置(9)的锁定装置(42)包括分别通过近侧和远侧铰接臂(13、14)连接的近侧环(10)、中间环(11)和远侧环(12),铰接臂(13、14)在环装置(9)未致动时具有径向缩回的大致长方形形状,在环装置(9)被致动时具有径向伸出的折叠形状,近侧环、中间环和远侧环限定贯穿环装置(9)的中间通道开口。锁定装置(42)独立于环装置(9)并能插入到其通道开口中,锁定装置(42)包括适于接合远侧环(12)的第一锁定表面(48、48’)和接合近侧环(10)的第二锁定表面(46)以锁定环装置(9),及将第一和第二锁定表面(48、48’;46)设置在不同中间间距处的调节部件(50、51;48、48’),例如将环装置(9)锁定在不同的致动构型。
文档编号A61B17/11GK101522111SQ200780037223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6日
发明者A·帕斯托里尔利, B·J·汤普森, M·S·奥尔蒂斯 申请人:伊西康内外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