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疝气的口服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01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疝气的口服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疝气的口服制剂,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疝气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器械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方案中,药物的组 成不同,疗效各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疝气的口服制剂,疗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疝气的口服制剂,用中药原料水煎制成,其中药原料的重量组 成为川栋子10-15份、陈皮8-12份、赤芍8-12份、龙胆草8-12份、茵陈8-12份、枝子8-12 份、川牛膝8-12份、昆布8-12份、桃仁8-12份、元胡10-15份、木香8_12份和王不留行 10-15份。 最佳组成为川栋子12份、陈皮10份、赤芍10份、龙胆草10份、茵陈10份、枝子 10份、川牛膝10份、昆布10份、桃仁10份、元胡12份、木香10份和王不留行12份。
制备方法与通常的中药水煎液一样,将中药原料水煎制成。
服用方法每日20-50ml ,每日两次。 经近500例临床患者服用情况证明,口服6-15天,移位脏器回到正常位置,15-60 天,基本达到正常状态,60-80天彻底治愈,不再复发。疗效快,治愈率高,且无副作用,深为 患者接受。 实际应用典型病例举例如下 实例1、张某,男,43岁,从事乡镇工作,疝气中晚期,服药60天痊愈。
实例2、叶某,男,32岁,多年腹涨腹痛,有疝气,用药60天痊愈。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疝气的口服制剂,将中药原料水煎制成,其中药原料的重量组 成为 川栋子12克、陈皮10克、赤芍10克、龙胆草10克、茵陈10克、枝子10克、川牛膝 10克、昆布10克、桃仁10克、元胡12克、木香10克和王不留行12克。
实施例2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疝气的口服制剂,将中药原料水煎制成,其中药原料的重量组 成为 川栋子13克、陈皮12克、赤芍8克、龙胆草11克、茵陈11克、枝子9克、川牛膝12 克、昆布9克、桃仁12克、元胡11克、木香10克和王不留行14克。
实施例3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疝气的口服制剂,将中药原料水煎制成,其中药原料的重量组 成为 川栋子13克、陈皮9克、赤芍9克、龙胆草11克、茵陈12克、枝子8克、川牛膝10 克、昆布8克、桃仁9克、元胡10克、木香12克和王不留行15克。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疝气的口服制剂,用中药原料水煎制成,其特征在于中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川栋子10-15份、陈皮8-12份、赤芍8-12份、龙胆草8-12份、茵陈8-12份、枝子8-12份、川牛膝8-12份、昆布8-12份、桃仁8-12份、元胡10-15份、木香8-12份和王不留行10-1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治疗疝气的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中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川栋子12份、陈皮10份、赤芍10份、龙胆草10份、茵陈10份、枝子10份、川牛膝10份、昆布10份、桃仁10份、元胡12份、木香10份和王不留行12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疝气的口服制剂,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用中药原料水煎制成,其特征在于中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川栋子10-15份、陈皮8-12份、赤芍8-12份、龙胆草8-12份、茵陈8-12份、枝子8-12份、川牛膝8-12份、昆布8-12份、桃仁8-12份、元胡10-15份、木香8-12份和王不留行10-15份。疗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1/00GK101766714SQ20081015942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2日
发明者唐保敬, 崔志臣 申请人:崔志臣;唐保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