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听诊器护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296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听诊器护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听诊器护套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在医疗卫生行业中,听诊筒是医生必备的诊断设备。医生在诊断患者感冒、发烧、咳嗽等病情时都要将听诊筒放置于患者的前胸和后背,以初步了解患者身体情况,便于进行下一步工作。但由于听诊筒的外壳是金属的,冬天冰冷的听诊筒会刺激患者皮肤,使患者不寒而栗,特别是小孩对听诊筒更是有过度反应,不愿让医生就诊;并且由于听诊筒是反复使用的,各个患者的情况不同,极易产生交叉感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避免交叉感染的听诊器护套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听诊器护套装置,包括由多个侧面依次相连的方形护套巻成的护套巻,其中,所述护套巻设置在护套旋转轴上,所述护套旋转轴活动设置在密封筒内,所述密封筒由筒体和筒盖组成,所述筒体上设置有护套拉出孔,所述护套的端口部位的内侧设置有弹性带,相邻的两个所述护套之间设置有易撕齿孔。
所述护套由纱布、医用无纺布或医用塑料薄膜制成。
所述密封筒由医用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护套巻设置在密封筒内,不会被灰尘污染,保持卫生,使用时,从护套拉出孔拉动护套巻,拉出端部的护套并撕下,撑开护套口处的弹性带,套到听诊器的听诊筒上即可,使用方便,患者不会感到金属的寒冷,且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图l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一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时其设计主体机构包括方形的护套1、弹性带 2、易撕齿孔3、筒盖4、护套旋转轴5、筒体6和护套拉出孔7。其中,密 封筒由筒体6和筒盖4组成,筒体6内活动设置有护套旋转轴5,护套旋转 轴5上设置有由多个侧面依次相连的护套1巻成的护套巻,筒体6上设置有 护套拉出孔7,相邻护套1之间设置有易撕齿孔3,护套l的端口部位的内 侧设置有弹性带2,护套1由纱布、医用无纺布或医用塑料薄膜制成,密封 筒由医用塑料制成。
筒体6内活动设置有护套旋转轴5,可以在筒体6和筒盖4的中心设置 护套旋转轴插槽,当拉动护套巻时,护套旋转轴5可以绕自身轴线旋转,从 而可以将护套巻通过护套拉出孔7拉出。
相邻护套1之间设置有易撕齿孔3,即在相邻护套1之间设置均匀直线 排列的易擲孔,可以方便的撕下端部的护套1。
护套1的端口部位的内侧设置有弹性带2,弹性带2的收缩可以将护套 l的口部密封,避免污染,还可以当护套l套到听诊器的听诊筒上时起到固 定作用,使用方便。
护套1由纱布、医用无纺布或医用塑料薄膜制成,成本低廉, 一次性使 用,避免交叉感染。
本实用新型的听诊器护套装置,护套巻设置在密封筒内,不会被灰尘污 染,保持卫生,使用时,从护套拉出孔7拉动护套巻,拉出端部的护套l并 撕下,撑开护套l口处的弹性带,套到听诊器的听诊筒上即可,使用方便, 患者不会感到金属的寒冷,且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权利要求1、一种听诊器护套装置,包括由多个侧面依次相连的方形护套卷成的护套卷,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卷设置在护套旋转轴上,所述护套旋转轴活动设置在密封筒内,所述密封筒由筒体和筒盖组成,所述筒体上设置有护套拉出孔,所述护套的端口部位的内侧设置有弹性带,相邻的两个所述护套之间设置有易撕齿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诊器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由 纱布、医用无纺布或医用塑料薄膜制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听诊器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 封筒由医用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听诊器护套装置,包括由多个侧面依次相连的方形护套卷成的护套卷,其中,护套卷设置在护套旋转轴上,护套旋转轴活动设置在密封筒内,密封筒由筒体和筒盖组成,筒体上设置有护套拉出孔,护套的端口部位的内侧设置有弹性带,相邻的两个护套之间设置有易撕齿孔。护套由纱布、医用无纺布或医用塑料薄膜制成。密封筒由医用塑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护套卷设置在密封筒内,不会被灰尘污染,保持卫生,使用时,从护套拉出孔拉动护套卷,拉出端部的护套并撕下,撑开护套口处的弹性带,套到听诊器的听诊筒上即可,使用方便,患者不会感到金属的寒冷,且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文档编号A61B7/02GK201275086SQ20082017413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1日
发明者崔守凤 申请人:崔守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