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60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在人的口腔内的抗鼾装置。在睡眠时的呼吸期间制造的噪声(鼾声)尤其对打鼾者附近的人们是非常烦扰的。此外,鼾声甚至可能对打鼾者的健康造成危险,例如在障碍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情况 下。鼾声通常由睡眠期间颈部肌肉的微弱肌肉张力产生。通气道变窄,直至它们完全关 闭(呼吸暂停)。这导致增加的气流和由移动期间下垂结构产生的噪声。喉部区域的肌 肉张力在年老个体中自然地减少,这是这群人比年轻个体更经常打鼾的原因。
背景技术
许多阻止打鼾的装置、辅助器和呼吸面具是公知的,包括手术操作。手术通常去掉诸如增大的扁桃腺、息肉等阻止呼吸的结构。但是,关于打鼾的 成功率从20%到40%变化很大。根据许多报道复发率非常高。一种呼吸面具提供持续的正通气道压力,并因此保持通气道打开。由于它非常 昂贵且复杂的设备零件对打鼾者不舒服,所以它主要用于呼吸暂停的严重情况下。口内装置在夜晚佩戴,通常按照向前的方向移置下颂,以致打开通气道的咽 部。舌头的底部也与下颂一起按照向前的方向,从而能够打开通气道。通过使用这些装 置能够获得成功,但是由于它们的构造和设计一般发现它们对佩戴者来说非常笨重。代表许多公知的通用装置的公知的口部抗鼾装置能够从以下文献中推知DE4026602C1公开了一种阻止打鼾的装置,包括固定到牙齿的假体部件,弓形 物通过弹簧机构以这样一种方式依附到假体部件一方面舌头被按压远离后面的软腭, 另一方面在吞咽期间舌头能够压靠该腭。EP0312368B1公开了一种作为抗鼾装置的改进的嘴儿,上颂的牙齿咬合其上, 下滑动连接元件将嘴儿朝向口腔开口压靠下颂的牙齿的内表面,从而下颂被向前推,舌 头和软腭之间的距离增大。EP0254918A1公开了一种上和下颂板,包括通过相反磁性斥力支撑两颂在特定 距离的插入的磁铁。DE2704709A1说明了一种常规的张口器。EP0599445A1公开了一种上颂固定安装且下颂松弛安装的装置。装置的口部侧 如此构造以致舌头能够放置在吮吸位置。W092/05752公开了一种包括腭板和口底板的装置,腭板和口底板同时向前推 下颂并强迫使用者通过他们的鼻子呼吸。两种变形被公开一种是该装置固定到牙齿, 一种是该装置自由地位于口中。W092/09249公开了一种阻止吐舌、磨牙和打鼾的装置。适于舌头和牙齿,该 装置通过吸力支撑舌头向前。美国专利说明书US5,092,346公开了一种用于上颂的装置,包括用于下颂的斜坡 以向前推所述颂,以及在上颂部分和下颂斜坡之间的呼吸开口。DE2320501C3公开了一种构造类似于正牙触发器的装置,包括附加的唇状可调的唇罩。下颂通过肌肉活动和在用于牙齿的该装置中对应的研磨导向件向前推。但是, 肌肉在睡眠期间仍然下垂,并且肌肉张力减少或完全抵销。公知装置的主要缺陷是装置由于它们的大量扩张、牙合垫造成的它们的约束、 它们对舌头或软腭部分的压力以及下颂和舌头的移动的有限自由度注定使用不舒服。在 口中大的、恼人的外来体的感觉阻止打鼾者入睡,这通常导致不使用这些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以上缺陷的抗鼾装置。具体地,目的是产生 戴在口中的抗鼾装置,其允许使用者获得睡眠的所需深度和舒适感觉,特别是因为当戴 着该抗鼾装置时颂区域的低扩张和高舒适度。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权利要求1中公开。进一步展开本发明的构思的有益技术 特征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并能够从说明书的剩余部分具体地参考实施例推出。根据该技术方案,定位在人的口腔内的抗鼾装置如此构造,以致位移元件具有 适于在口腔内放置在舌头底部和在口底部的肌肉组织之间的形状和尺寸,所述元件朝向 口腔向内提升舌头。位移元件与放置在上和下颂的牙齿之间的嘴状元件配合。嘴状元件 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使呼吸的空气与口腔通气的通孔。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根据该技术方案的该装置的位移元件是球形的,并且关于 形状和尺寸很大程度上适于人的口内解剖学的几何条件,以致当装置插入口内时,球形 位移元件在舌头底部和嘴底部的肌肉组织之间放置在舌头下,舌头向腭内按压,不会产 生相关人的在嘴中位移的不愉快感觉。球形位移元件的球直径因此应该在1.5和2cm之 间。球形元件在舌头下表面的布置支持下垂的舌头肌肉并将它们拉向牙齿,从而打开通 气道。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位移元件构造为两个球形元件的形式,其球外形部分 地彼此穿透。按照这种方式构造的位移元件定位在口中,以致在每种情况下球形元件都 靠着舌头系带的左侧和右侧。位移元件优选地通过连接部分刚性地连接到嘴状元件,嘴状元件具有包括门牙 能够咬合的上和下咬合表面的弯曲的、细长的带状,优选地是由犬牙横向地划界的上和 下颂的牙齿。嘴状元件被至少一个,优选地多个通孔所穿透,用于为人提供呼吸空气的畅通 供应的目的。为了让使用者感觉根据该技术方案的该装置对人具有尽可能愉快的佩戴舒 适度,嘴状元件应该在咬合期间不超过2cm的可识别厚度。在根据该技术方案的另一构造中,嘴状元件或位移元件通过保持在耳朵处的可 调张紧装置连接,以致舌头在睡眠期间以开放的位置压向腭。张紧装置应该由带状柔性 材料组成,并应该包括用于调整它的长度的设备。如上所述,球形元件和嘴状元件的形状和尺寸对于佩戴舒适度是重要的,必须 适于各个人的通气道的形状和尺寸。这也适于张紧装置的构造,其包括挂在耳朵上的设 备。用来形成根据该技术方案的该装置的所有材料必须是抗口中流体的并生理安全的。在特定情况下,为了辅助在口中佩戴抗鼾装置,方便的是插入包括通孔并由弹 性拉力支撑在鼻翼中的弹性模制栓塞,以便支撑鼻翼打开。这种措施确保通气道通过鼻腔保持打开且流入的空气被控制。


以下将通过例子、利用不限制本发明的总体构思的实施例和参照

本发 明,其中图1是自由通气道的图示;图2是在障碍性呼吸暂停情况下关闭的通气道的图示;图3是根据该技术方案的抗鼾装置的操作原理的示意图;图4a_e是从不同侧看第一实施例的图;以及图5a_c是从不同侧看第二实施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穿过人的通气道的截面的示意图。空气通过鼻腔6和口腔4被导入 气管1。重要的是,气管1的入口不由舌头2或软腭完全或部分地阻塞。在舌头2和软 腭5之间的空气的进入也必须被维持。图1也示出了在打鼾期间向内朝向气管位移的下 颂3。图2(示意地)示出了当通气道关闭时的情形,其导致打鼾,但是部分关闭也能 够触发打鼾(未示出)。在该情形下,舌头2由下垂的舌头肌肉向后推,并至少间歇性地 关闭通过气管1的通气道。根据该技术方案的该装置可以帮助避免该情形。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向口腔内提 升在睡眠期间下垂的舌头肌肉,这意味着气管不完全关闭。舌头下表面的中央部分被拉 到口腔底部并由口腔黏膜的褶皱(舌头的系带)向前固定,以致只有末端和侧面边缘是自由的。如图3所示,球形元件9在中央区域邻近舌头的系带放置在舌头2的下表面处。 抗鼾装置具有两个球形元件9,因此在每种情况下球形元件9放置到舌头的系带的左和右 侧。球形元件具有1.5到2.0cm的直径,在每种情况下取决于使用者舌头的形状和尺寸。球形元件9通过连接设备连接到嘴状元件8,当球形元件9被带入它们的期望位 置时所述嘴状元件位于牙齿之间。嘴状元件8具有至少一个直径2.5到3.5_的跨孔, 以致空气能够流过用于呼吸。
如果需要,也能够设置两个或更多孔。嘴状元件8也增大口腔4,以致整个口腔 具有更多的空气空间。因此抗鼾装置的口中部分由两个互连部分组成位于舌头下的球形元件9和位 于上下颂的牙齿之间的嘴状元件8。由于如上所述嘴状元件8生成更多的空气空间,所以在一些情况下也应该确保 鼻孔被控制,以致没有太多的呼吸空气被吸入。所有呼吸空气此时被平衡。在拉力下插 入鼻腔的包括通孔的弹性模制部件用于此目的。这些模制部件具有大约2cm-3cm的长度 和1.0到1.5cm的直径。在空闲状态模制部件的下表面是平的且上表面是弯曲的。使用 前,模制部件略微卷在一起,以致它能够插入鼻孔。模制部件成对使用所以方便连接它 们。连接元件也可以用作将模制部件压靠鼻内壁的张紧元件。
球形元件9能够选择性地通过可调的张紧装置(未示出)互连;张紧装置的每端 配有拉到每个外耳上的眼,以便提供固位。如果需要,该眼能够扩大。张紧装置通常由 必须是抗口中流体和生理安全的弹性带组成。球形元件9或两个球形元件9螺纹连接到 张紧装置,并在紧急情况下固定其上。因此球形元件9包括中心孔。球形元件9在下方 压靠舌头的接触压力能够利用固定在耳朵处的张紧装置增加。根据图4a到e的图示出了优选的抗鼾装置的透视图,以下作为整体说明。球形元件9通过连接部分14刚性地连接到纵向弯曲的嘴状元件8的凹侧。图4a 至IJe示出的抗鼾装置形成为一件,并由在咬合下保持坚硬的生物相容性的塑料材料组成。 嘴状元件8包括特别是上和下颂的门牙(每个优选地由犬牙横向地划界)咬合其 上的上和下咬合表面10和11。从而嘴状元件8依据人的口腔解剖学具有典型地在3和 4cm之间的弯曲长度L。为了避免覆咬合并辅助抗鼾装置在口腔内的口内自对中定位, 两个咬合表面10、11至少由优选地垂直于各个咬合表面10、11竖起的前限定边缘12限 定。不是必须的但是有益的,咬合表面10、11在后面也由对应的限定边缘13限定。确定颂开口的嘴状元件8的“厚度”由两个限定表面10、11之间的正交距离确 定,其为至少5mm但不应该超过2cm。为了通过口腔向人供应充足的呼吸空气,嘴状元件8设置大量的通道状的通孔 15,典型地具有2.5和3.5mm之间的打开横截面。通孔15的数量和布局依据相关人的呼 吸行为也是可调的。由于嘴状元件8的纵向弯曲形状适于上和下颂的牙齿的自然咬合表面,所述嘴 状元件包括球形位移元件9通过连接部分14安装到此的内凹面。连接部分14的将球形 位移元件9与嘴状元件8隔开的长度被选择,以致当抗鼾装置定位在口中时,球形位移元 件9位于舌头和直接邻近舌头系带的嘴底部的肌肉组织之间。球形位移元件9通过连接 部分14相对于嘴状元件8安装,以致球形位移元件9相对于下颂的牙齿位于嘴底部的肌 肉组织的凹陷下降区域中。球形位移元件9的球心点M因此布置在两个咬合表面10、11 之间中心延伸的中心平面A之下。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球心点M的空间位置布置在嘴状 元件8的下咬合表面11的平面中(见图4c)。图5a到c示出了另一实施例,其也示出了从该同一实施例的不同视角观察的三 维视图。与上述实施例相反,图5示出的实施例包括两个球形元件91、92,它们一起构 成位移元件9。嘴状元件8很大程度上等同于根据图4的实施例的嘴状元件。球形元件 91、92围绕图5b表示的对称轴S对称地嵌套并实际上无缝地倚靠嘴状元件8。球形元件 91、92当定位在口中时在每种情况下都放置到舌头系带的左和右侧,以致舌头的系带大 约沿图5b表示的对称轴S定位。即使根据图5的抗鼾装置受限,球形元件91、92也相 对于上述中心平面A略微下降(见图5c),以致球形元件91、92位于嘴底部的肌肉组织 的区域中。根据该技术方案构造的抗鼾装置的所有表面是平滑和倒圆的,以致在口腔内没 有受伤危险。为了改进人的佩戴舒适性,在咬合下保持坚硬的生物相容性塑料材料应该 尽可能轻。根据该技术方案的抗鼾装置也能够有成本效益,例如通过注塑方法。标号列表1 气管
2 舌头3 下颂4 口腔5 软腭6 鼻腔7 上颂8嘴状元件9位移元件,球形元件91、92球形元件10上咬合表面11下咬合表面12前限定边缘13后限定边缘14连接部分15 通孔M球心点L嘴状元件的弯曲长度A中心平面d咬合表 面之间的距离S对称轴
权利要求
1 一种定位在人的口腔内的抗鼾装置,其特征在于位移元件具有的形状和尺寸适 于在口腔内放置在舌头底部和在嘴底部的肌肉组织之间,所述元件向口腔内提升舌头; 位移元件与能够放置在上和下颂的牙齿之间的嘴状元件配合;以及嘴状元件设有至少一 个用于以呼吸空气进行口腔通气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鼾装置,其特征在于位移元件是球形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鼾装置,其特征在于位移元件形成两个一致的球形元 件,两个球形元件的球形状部分地彼此穿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抗鼾装置,其特征在于球形位移元件或球形元件均具 有在1.5和2.0cm之间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抗鼾装置,其特征在于位移元件和嘴状元件 通过连接部分刚性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抗鼾装置,其特征在于嘴状元件纵向地弯曲 并具有上和下咬合表面,上和下咬合表面具有与这两个咬合表面正交地定向的至少5mm 的距离,在上和下咬合表面之间,至少一个通孔以通道方式基本上正交于嘴状元件的纵 向延伸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鼾装置,其特征在于位移元件通过连接部分与嘴状元 件的凹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抗鼾装置,其特征在于球形位移元件或球形元件均包 括球心点,球形位移元件的球心点或两个球形元件的球心点平行于至少一个咬合表面而 突出于中心平面之外,该中心平面在两个咬合表面之间基本上距离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心点朝向至少一个咬合表 面突出,与上咬合表面相比更靠近下咬合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9的任一项所述的抗鼾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和下咬合表面均相 对于嘴状元件的弯曲纵向延伸方向纵向地提供限定边缘,上和下颂的牙齿的每个前表面 接触所述限定边缘。
11.根据权利要求6-10的任一项所述的抗鼾装置,其特征在于嘴状元件具有3-4cm 的弯曲长度,并且至少一个通孔包括2.5-3.5_的打开横截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1的任一项所述的抗鼾装置,其特征在于嘴状元件或位移元 件通过保持在耳朵处的可调张紧装置连接,以致在睡眠期间舌头向腭内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抗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由带状柔性材料 构成,并包括用于调整其长度的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定位在人的口腔内的抗鼾装置。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位移元件(9)的形状和尺寸适于在口腔内放置在舌头底部和在嘴底部的肌肉组织之间,所述元件朝向口腔向内提升舌头;位移元件功能性地连接到放置在上和下颌的牙齿之间的嘴状元件(8);以及嘴状元件设有用于以呼吸的空气使口腔通气的通孔(15)。
文档编号A61F5/56GK102014814SQ200980115819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日
发明者W·李 申请人:W·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