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外板对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993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皮外板对切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手术器具,具体的说是一种包皮外板对切 器,属医疗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包茎、包皮过长都是采用手术的方法。但是,采用传统手术的方法治疗 包茎、包皮过长,大都存在手术操作繁琐、出血多、住院时间长;术后疼痛时间长、容易感染、 活动受一定限制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易于 普及的包皮外板对切器。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包皮外板对切器,由一对相同形状的上夹板和下夹板组成,特点是上夹板和 下夹板呈开口圆环形,在上夹板上开有至少2个固定孔,在固定孔对应的下夹板上分别设 有螺孔,在相对应的固定孔和螺孔之间设有固定螺钉。开口圆环形的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内径在20-45毫米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选用现有的不锈钢等原材料,采用常规的工艺加工制作, 容易实施。这种包皮外板对切器,利用紧固在一起的上夹板和下夹板阻断局部包皮外板的 血液供应,使该部分包皮外板产生局部缺血、坏死、脱落;上夹板和下夹板内缘以下的包皮 外板血运再通、组织修复;从而达到切除多余部分的包皮外板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目的。 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手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安全可靠、时间短、术中不出 血、不损伤阴茎系带;术后恢复快、患者容易接受、易于推广普及等优点,具有实用和推广价 值。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上、下夹板组合时,沿螺孔a、b连线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夹板,2下夹板,3固定孔,4螺孔,5固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照附图,这种包皮外板对切器,由一对呈开口圆环形的上夹板1和下夹板2组 成,在上夹板上开有3个固定孔3,在固定孔对应的下夹板上开有3个螺孔4,在相对应的固 定孔和螺孔之间设有3个固定螺钉5。本实用新型申请人采用不锈钢材料,按实施例实施内径20-45毫米、外径30-55毫米、厚3毫米的不同规格型号的包皮外板对切器。手术时,患者仰卧位,会阴部常规消毒、局 部麻醉,选择适合的对切器备用。局部麻醉生效后,上提多余部分的包皮外板疏散到上夹 板和下夹板之间,对齐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固定孔和螺孔,用尖刀刺破固定孔和螺孔处的包 皮后,用固定螺钉初步固定上夹板和下夹板,充分向外牵拉包皮使上夹板和下夹板内缘的 包皮分布均勻后再紧固固定螺钉,然后用手术刀沿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外缘切除多余部分包 皮,即可完成手术。 经内部试用显示,这种包皮外板对切器,可用于成人及儿童的包茎、包皮过长手 术,手术仅用7-19分钟,平均出血1毫升,术后即可出院,6-10天对切器自行脱落,脱落后边 缘整齐,无硬结。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安全可靠、容易为患者接受;手术创伤小、时 间短、术中不出血,不损伤阴茎系带;术后活动不受限制、局部不用换药、恢复快;治疗后, 阴茎外观正常,系带功能良好等优点。治疗效果良好,容易在基层医疗部门推广,受到患者 和医务人员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权利要求1.一种包皮外板对切器,由一对相同形状的上夹板和下夹板组成,其特征在于上夹板 和下夹板呈开口圆环形,在上夹板上开有至少2个固定孔,在固定孔对应的下夹板上分别 设有螺孔,在相对应的固定孔和螺孔之间设有固定螺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皮外板对切器,其特征在于开口圆环形的上夹板和下夹板 的内径为20-45毫米。
专利摘要包皮外板对切器,由一对呈开口圆环形的上夹板和下夹板组成,在上夹板上开有至少2个固定孔,固定孔对应的下夹板上分别设有螺孔,相对应的固定孔和螺孔之间设有固定螺钉。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内径20-45毫米。这种包皮外板对切器,利用紧固在一起的上、下夹板阻断局部包皮外板的血液供应,使该部分包皮外板产生局部缺血、坏死、脱落;上、下夹板内缘以下的包皮外板血运再通、组织修复;从而达到切除多余部分的包皮外板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手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安全可靠、时间短、术中不出血、不损伤阴茎系带;术后恢复快、患者容易接受、易于推广普及等优点,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A61B17/326GK201905975SQ201020696678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8日
发明者祁杰 申请人:祁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