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头端可控导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4528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医用头端可控导丝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头端可控导丝。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医用导丝包括内部金属轴心、弹簧圈和内部安全钢丝,所述的弹簧圈紧密缠绕在内部金属轴心的外面,内部安全钢丝设置在内部金属轴心和弹簧圈之间,内部安全钢丝与导丝顶端的弹簧圈相连。传统的医用导丝在血管内介入治疗中,遇到大角度侧支血管时因导丝头端方向不易控制,很难进入目标血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导丝头端方向不易控制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医用头端可控导丝。一种医用头端可控导丝,包括内部金属轴心、弹簧圈、内部安全钢丝、牵引丝、转轴、尾端控制装置和可控头端,所述的弹簧圈紧密缠绕在内部金属轴心和可控头端的外表面,所述内部安全钢丝设置在内部金属轴心和弹簧圈之间,内部安全钢丝的一端固定在可控头端外表面的弹簧圈上,内部安全钢丝的另一端固定在内部金属轴心的尾端;所述的转轴设置在可控头端和内部金属轴心的连接处,所述牵引丝一端固定在可控头端上,另一端固定在尾端控制装置上。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头端可控导丝,由于导丝头端易于控制,便于进入大角度侧支血管,有利于医疗导管在本导丝的引导下到达病变血管,并进一步治疗病变血管,在临床操作应用中使用广泛。

图1为传统医用导丝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头端可控导丝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头端可控导丝头端俯视图。图中1、内部金属轴心,2、弹簧圈,3、内部安全钢丝,4、牵引丝,5、转轴,6、尾端控制装置,7、可控头端,8、框架,9、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一种医用头端可控导丝,包括内部金属轴心1、弹簧圈2、内部安全钢丝3、牵引丝4、转轴5、尾端控制装置6和可控头端7,所述的弹簧圈2紧密缠绕在内部金属轴心1和可控头端7的外表面,所述内部安全钢丝3设置在内部金属轴心1和弹簧圈2之间,内部安全钢丝3的一端固定在可控头端7外表面的弹簧圈2上,内部安全钢丝3的另一端固定在内部金属轴心1的尾端;所述的转轴5设置在可控头端7和内部金属轴心1的连
3接处,所述牵引丝4 一端固定在可控头端7上,另一端固定在尾端控制装置6上。所述的尾端控制装置6包括框架8和旋钮9,所述的旋钮9固定在框架8的中间;所示的牵引丝4的根数为2根;牵引丝为钢丝。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簧圈2的外表面光滑,摩擦力小,以减小对血管的损伤,内部安全钢丝3和牵引丝4具有良好的抗牵拉性,不易断裂,保证导丝使用的安全性。本医用头端可控导丝通过旋转旋钮9控制牵引丝4,使导丝的可控头端7方向发生改变。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头端可控导丝,其特征在于,该导丝包括内部金属轴心(1)、弹簧圈O)、内部安全钢丝(3)、牵引丝、转轴(5)、尾端控制装置(6)和可控头端(7),所述的弹簧圈 (2)紧密缠绕在内部金属轴心(1)和可控头端(7)的外表面,所述内部安全钢丝C3)设置在内部金属轴心(1)和弹簧圈( 之间,内部安全钢丝(3)的一端固定在可控头端(7)外表面的弹簧圈(2)上,内部安全钢丝(3)的另一端固定在内部金属轴心(1)的尾端;所述的转轴( 设置在可控头端(7)和内部金属轴心(1)的连接处,所述牵引丝(4) 一端固定在可控头端(7)上,另一端固定在尾端控制装置(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用头端可控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端控制装置(6) 包括框架(8)和旋钮(9),所述的旋钮(9)固定在框架(8)的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用头端可控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丝(4)的根数为2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头端可控导丝,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解决了现有导丝头端方向不易控制的问题。该导丝包括内部金属轴心(1)、弹簧圈(2)、内部安全钢丝(3)、牵引丝(4)、转轴(5)、尾端控制装置(6)和可控头端(7),所述的弹簧圈(2)紧密缠绕在内部金属轴心(1)和可控头端(7)的外表面,所述内部安全钢丝(3)设置在内部金属轴心(1)和弹簧圈(2)之间;所述的转轴(5)设置在可控头端(7)和内部金属轴心(1)的连接处,所述牵引丝(4)一端固定在可控头端(7)上,另一端固定在尾端控制装置(6)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头端可控导丝头端易于控制,便于进入大角度侧支血管,操作简单。
文档编号A61B17/00GK202236810SQ201120385328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2日
发明者孙凌, 李志强, 李洋, 翟震天 申请人:翟震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