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双心房测压及注药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心静脉导管,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以同时对右心房和左心房进行控制的双心房测压及注药导管。
背景技术:
临床在重症病患的心脏手术中,一般常规进行的是中心静脉压(CVP)的监测。CVP主要反映右心室前负荷,其高低与血容量,静脉张力和右心功能有关,而人体心脏由于房间隔、室间隔及左心二尖瓣、右心三尖瓣的分隔呈相对独立的腔体。由于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对于中心静脉血流阻碍,同时由于受到肺循环阻力的改变使左心的压心衰减,故CVP不能代表左心功能,当病人出现左心功能功能不全时,CVP也失去了参考价值。因此,同时监测右·心室和左心房的压力对于心血管外科临床手术来说非常重要。目前对于此类病人临床上通常采用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经静脉插入上腔或下腔静脉,又通过右房、右室、肺动脉和左或右肺动脉分支,直至肺小动脉,称为肺小动脉插管(PAC),而通过此导管可以测得CVP、左房压(RAP),右室压(RVP),肺动脉平均压(PAP)及肺小动脉压(PAWP,又名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由于PAWP与左房压(LAP),左心舒张期末压(LVEDP)相似,因此当肺与二尖瓣无病变时可较准确地反映左心室前负荷和右室后负荷。但当发生正压通气胸膜腔内压上升,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动过速,肺血管阻力上升,肺静脉回流受阻,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情况下PAWP大于LVEDP ;同时当肺动脉分支减少(全肺切除,肺栓塞)、左心室顺应性降低,主动脉瓣反流等情况又容易造成PAWP小于LVEDP,因此在上述情况下,PAffP无法正常的反应LVEDP值,所以能够直接在左心房置管测压获得左房压(LAP)来判断左心室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采用的行左心房穿刺置管由于穿刺相应的连接血管都在身体的中心部位,所以难度非常大,同时因为左心房房压较高,且为深静脉穿刺,所以治疗结束后无法对穿刺部位压迫止血,撤管容易造成出血等并发症,不仅操作复杂,而且不符合现在手术中的微创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无法在一次穿刺中同时完成左心房及右心房静脉导管的放置,从而同时监测左右心房,并同步、独立给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双心房测压及注药导管,包括连接座、分别固定于连接座两端的外延管及带刻度管体,所述外延管的末端连接有外延管接头,外延管的管身上卡有止液夹,所述带刻度管体为多腔体管体,腔体分别独立地与外延管相通,所述带刻度管体分为右心房段、连接段以及左心房段,所述带刻度管体的右心房段与左心房段的末端管壁上开设有侧孔,所述带刻度管体的左心房段末端为尖端。由于本发明公开的导管的管体部分同时包括有右心房段、连接段以及左心房段,所以只需要进行一次穿刺,就可以将管体分别置于右心房和左心房中,通过多腔体管体的不同腔道,以及分别开设于不同腔道的管壁上的侧孔,从而形成独立地分别作用于右心房和左心房的通路,通过与外延管极外延管接头处外接设备的配合,分别形成左心房测压通路、左心房给药通路,右心房测压通路、右心房给药通路,各个通路之间相互独立,达到同时监测左心房压力、右心房压力,以及左心房和右心房同时分别给药的目的。作为区分手段,可以利用外延管接头的颜色及一次成型的标号等方式,分别标记左心房测压通路、左心房给药通路,右心房测压通路、右心房给药通路,从而使得在应用过程中更加的方便、安全。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右心房段的末端管壁上开设有三个侧孔,所述左心房段的末端管壁上开设有二个侧孔。进一步地,所述同一段管体末端管壁的侧孔之间的距离< 2cm。通常在临床应用中,由于给药类型中常有不能混合使用的药液,所以本发明特别 公开了在右心房段的末端管壁上开设有三个侧孔,一个侧孔测压另两个侧孔注药。在左心房的末端管壁上开设有两个侧孔的技术方案,从而将一个侧孔作为测压口,另外一个侧孔作为注药口,保证了双心房同时测压和多种药品同时给药的实施。如果侧孔之间的相互距离越大,为了保证各个侧孔的位置准确,医生就需要在操作多次调整位置,置管难度越高;如果侧孔之间的相互距离太小,则各个腔体的开口端相距过近,可能影响彼此之间的功能,所以本发明特别公开了侧孔之间的距离< 2cm,通常情况下,成人导管右房测压口与两个右房注药口相距不超过2cm,儿童导管不超过I cm ;成人导管左房测压口与两个左房注药口相距不超过2 cm,儿童导管不超过I cm。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管体的左心房段末端为软头尖端。从而保证在穿刺过程中不对血管的内壁造成伤害,最大程度的避免了端头对血管造成的损伤。采用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
I、通过一个穿刺点即可获得左右心房的直接压力参数,避免了多点静脉穿刺可能造成的并发症及可能对病人造成的危害,同时减少了临床上的操作环节,使本导管的使用更易于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掌握,使用上更加便利。避免了以往左房测压管应用要分步骤进行给临床应用带来不便。2、治疗结束撤管可通过浅表深静脉穿刺点的压迫避免出血、气栓等并发症的发生。3、可以对左右房压力的实时连续监测,从而为医生及时调整治疗药物提供了客观基础,使治疗更加有效。4、临床在紧急情况下也可已通过左房注药口输液行左心扩容从而起到与动脉输液相类似的直接提升血压的作用,同时能够减轻外周及中心静脉大量输液造成肺水增加进而形成肺水肿,减弱肺氧合能力給病人术后恢复带来困难。避免了以往左房测压管测压的同时不能输液及注药的不足。5、本发明公开的双心房测压及注药导管由麻醉医生术前穿刺置管,术中外科医生配合放置,手术后可以连续监测,整个围术期均可使用。6、左右房的测压及注药口作为整体结合于一根导管上。同时,本发明所公开的双心房测压及注药导管各个组件生产简单,在投入批量生产上不存在过多的技术难度,制作成本低。
图I为双心房测压及注药导管示意 图2为双心房测压及注药导管的右心房段截面 图3为双心房测压及注药导管的左心房段截面 其中I-连接座、2-外延管、3-带刻度管体、4-外延管接头、5-止液夹、6-侧孔、7-尖端。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五腔双心房测压及注药导管
如图I所示的双心房测压及注药导管,包括连接座I、分别固定于连接座两端的外延管2及带刻度管体3,外延管2的末端连接有外延管接头4,外延管2的管身上卡有止液夹5,所述带刻度管体为五腔体管体,腔体分别独立地与外延管2相通,所述带刻度管体分为右心房段,在图I中以斜纹填充部分表示,其横截面如图2所示、连接段在图I中以格子填充部分表不,左心房段在图I中以点填充部分表不,其横截面如图3所不,带刻度管体3的右心房段的末端管壁上可设有三个侧孔6,分别为A、B、C并分别与相应的A’、B’、C’外延管接头4相对应,带刻度管体3的左心房段的末端管壁上开设有两个侧孔6,分别为D、E并分别与D’、E’外延管接头4相对应,带刻度管体3的左心房段末端为尖端7。使用时,首先根据穿刺对象的年龄和具体生理参数选用适合长度的中心静脉导管,在本实施例中,选用的为右心房段长度为20cm,左心房段及连接段总长度为IOcm的成人中心静脉导管及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手术的产品。侧孔A与侧孔B、C之间的距离为2cm,侧孔D与侧孔E之间的距离为2cm。按照颈内中心静脉穿刺方法,将导管置入中心静脉内,保证右心房的三个侧孔6即侧孔A、B、C均进入右心房内。此时,中心静脉导管的左心房段留置在右心房内。手术中打开右房后,医生将左心房段经房间隔放入左房中,并保证两个侧孔6即侧孔D、E均处于左房内。将与侧孔A和侧孔D对应的外延管接头A’、D’分别连接至相应的测压装置,从而利用侧孔A与外延管接头A’之间形成的通路获得右心房的房压,同时利用侧孔D与外延管接头D’之间形成的通路获得左心房的房压,从而直接获得左房和右房房压,为外科医生手术提供更加准确的生理指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控制性。将外延管接头B’、C’、E’分别与注射帽连接,用于将相应的药液输送至右心房及左心房中。由于本实施例中存在有外延管接头E’与侧孔E之间的给药通路,所以可注入一些血管收缩药物及正性肌力药来增加左心室收缩功能及维持循环稳定,避免血管收缩药物及正性肌力药经右房通道注入造成的肺血管收缩而带来的右心后负荷的增加使循环稳定。同时通过外延管接头B、C与侧孔B’、C’之间的右心房给药通路向右心房注入扩血管药物,给予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循环阻力使左心得到更好的充盈而获得良好的前负荷,从而减轻此类病人原有肺动脉高压对病人术后转归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双心房测压及注药导管使用时,首先需要根据穿刺对象的年龄和具体生理参数选用适合长度的所述的双心房测压及注药导管。譬如当患者为儿童时,通常选用的为右心房段长度为13cm,左心房段及连接段总长度为5cm的儿童双心房测压及注药导管和配套的双心房测压及注药导管穿刺手术的产品。此时对应地侧孔A与侧孔B、C之间的距离为1cm,侧孔D与侧孔E、F之间的距离为1cm。左心房段的侧孔与右心房段的侧孔相距5cm。当患者为成人时,通常选用的为右心房段长度为20cm,左心房段及连接段总长度为IOcm的成人双心房测压及注药导管和配套的双心房测压及注药导管穿刺手术的产品。此时对应地侧孔A与与侧孔B、C之间的距离为2cm,侧孔D与侧孔E、F之间的距离为2cm。左心房段的侧孔与右心房段的侧孔相距10cm。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不能认 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双心房测压及注药导管,包括连接座、分别固定于连接座两端的外延管及带刻度管体,所述外延管的末端连接有外延管接头,外延管的管身上卡有止液夹,所述带刻度管体为多腔体管体,腔体分别独立地与外延管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刻度管体分为右心房段、连接段以及左心房段,所述带刻度管体的右心房段与左心房段的末端管壁上开设有侧孔,所述带刻度管体的左心房段末端为尖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所述的双心房测压及注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心房段的末端管壁上开设有三个侧孔,所述左心房段的末端管壁上开设有两个侧孔。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双心房测压及注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段管体末端管壁的侧孔之间的距离< 2cm。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所述的双心房测压及注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左心房段末知为软头尖夂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心房测压及注药导管,针对目前无法在一次穿刺中同时完成左心房及右心房静脉导管的放置,从而同时监测左右心房,并同步、独立给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双心房测压及注药导管,包括连接座、分别固定于连接座两端的外延管及带刻度管体,所述外延管的末端连接有外延管接头,外延管的管身上卡有止液夹,所述带刻度管体为多腔体管体,腔体分别独立地与外延管相通,所述带刻度管体分为右心房段、连接段以及左心房段,所述带刻度管体的右心房段与左心房段的末端管壁上开设有侧孔,所述带刻度管体的左心房段末端为尖端。实现了左心房与右心房房压的同时监测及同时给药。
文档编号A61B5/021GK102743163SQ20121000579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0日
发明者周琳, 陈宇 申请人:陈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