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含有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抗支原体药物中的应用,具体涉及含有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抗丝状支原体、抗鸡毒支原体或抗牛支原体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支原体最初引起人们的重视是在200多年前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引起大量的牛死亡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从此,对动物支原体的研究不断出现。从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初次体外成功培养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支原体是自然界中可自由生活的最小的微生物,与细菌不同的是它缺少坚硬的细胞壁。因此,支原体对青霉素等其它作用于细胞壁结构的抗生素不敏感。鸡毒支原体病也称慢性呼吸道疾病。据统计,鸡毒支原体感染后,雏鸡的弱雏率增加10%左右,蛋鸡的产蛋率下降10% 20%,饲料转化率降低21%,并可间接地引起大量的药费开支。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引起的一种呈地方性流行的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急性病例发病快,病情重,病牛大多于发病后的15 30天死亡,亚急性病程较长,病畜多半预后不良,该病曾给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养牛业造成过巨大的危害。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一直是养羊者感到头痛的一大疾病,病羊30% 50%急性死亡,久病不愈的病羊常消瘦,丧失生广性能。由于许多微生物对现今使用的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合成药物价格又很高昂,副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因此有必要寻找更好的替代品。植物中具有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比如生物碱类、单宁酸、萜类化合物和黄酮类等,它们在体外都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植物提取物及其衍生物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美国,将近1/3 的被调查人群使用过至少一种“非传统”疗法——植物药。中药防己是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粉防己碱(TET)是防己中的一种主要活性成分。据报道,TET有广谱药理活性,包括逆转由P-gP介导的耐药性,调节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炎等活性。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线抗支原体药物,常见氟喹诺酮类药物如加替沙星(GAT)、 莫西沙星(MXF)、左氧氟沙星(LVX)、司帕沙星(SPX)、环丙沙星(CIP)、恩诺沙星(EFX)和诺氟沙星(NOR)等。支原体疾病在畜牧业中的持续存在,使用抗生素引起的副作用以及常用抗生素滥用耐药菌的不断出现,迫使我们寻找新的或者可替代的抗菌物质。先前已有报道显示,两株从肉用火鸡上分离得到的败血支原体株和关节液支原体株,以及当前以色列绝大部分的败血支原体野生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不敏感,并且其敏感性仍在降低。鸟类病原体野外分离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已被广泛报道。而且,在不同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之间存在着交叉耐药性。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现在许多研究者都致力于寻找自然资源作为抗支原体药物的潜在来源。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抗支原体药物中的应用,具体为含有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抗丝状支原体、抗鸡毒支原体或抗牛支原体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含有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组合物中,所述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可以为粉防己碱、其衍生物及其结构类似物。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的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优选为粉防己碱。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所述组分包括但不限于粉防己碱药物本身,还可以是其可药用的盐、水合物或衍生物等。本发明中所述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以为任何具有氟取代的喹诺酮基本结构的药物, 如单氟化、双氟化、多氟化喹诺酮类药物等,具体可以为但不限于如,加替沙星(GAT)、莫西沙星(MXF)、左氧氟沙星(LVX)、司帕沙星(SPX)、环丙沙星(CIP)、恩诺沙星(EFX)、诺氟沙星(NOR)、培氟沙星(Pefloxacin)、依诺沙星(Enoxacin)、氧氟沙星(Ofloxacin)、洛美沙星 (Lomefloxacin)、氟罗沙星(Fleroxacin)和二氟沙星(Difloxacin)。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氟喹诺酮类药物优选为加替沙星(GAT)、莫西沙星(MXF)、左氧氟沙星(LVX)、司帕沙星(SPX)、环丙沙星(CIP)、恩诺沙星(EFX)和诺氟沙星(N0R)。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所述组分不限于上述药物本身,还可以是它们的水合物、类似物、衍生物及其它有机或无机的盐。本发明含有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组合物中, 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单位体积的质量比(yg/mL)为
O.125-8. 00 O. 0015-32. 0000 ;进一步优选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O. 125-4. 00 O. 0015-2. 0000。本发明含有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组合物可以用于制备抗支原体的药物,所述支原体包括但不限于动物支原体或与人类有关的支原体,如丝状支原体、鸡毒支原体、牛支原体、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生殖器支原体。本发明优选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组合物用于制备抗动物支原体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更优选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组合物用于制备抗丝状支原体、抗鸡毒支原体、抗牛支原体药物的应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支原体药物中的应用中,粉防己碱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O. 125-8. 00 O. 0015-32. 0000 ;进一步优选粉防己碱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O. 125-4. 00 O. 0015-2. OOOO0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支原体药物中的应用中,所述粉防己碱和加替沙星 (GAT)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O. 125-4. 00 O. 0015-0. 5000 ;进一步优选所述粉防己碱和加替沙星(GAT)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O. 125-2. 00 O. 0015-0. 0030 ;最佳为所述粉防己碱和加替沙星(GAT)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O. 125 0.0030。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支原体药物中的应用中,所述粉防己碱和环丙沙星 (CIP)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O. 50-4. 00 O. 0300-2. 0000 ;进一步优选所述粉防己碱和环丙沙星(CIP)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O. 50-2. 00 O. 0300 ;最佳为所述粉防己碱和环丙沙星(CIP)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O. 50 0.0300。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支原体药物中的应用中,所述粉防己碱和恩诺沙星 (EFX)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I. 00-4. 00 O. 0015-0. 5000 ;最佳为所述粉防己碱和恩诺沙星(EFX)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1.00 0.0030。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支原体药物中的应用中,所述粉防己碱和莫西沙星 (MXF)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2. 00-4. 00 O. 0015-0. 5000 ;进一步优选所述粉防己碱和莫西沙星(MXF)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2. 00-4. 00 O. 0030-0. 5000 ; 最佳为所述粉防己碱和莫西沙星(MXF)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2. 00 O. 0030或
4.00 0.5000。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支原体药物中的应用中,所述粉防己碱和左氧氟沙星 (LVX)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O. 125-8. 00 O. 0015-0. 1250 ;最佳为所述粉防己碱和左氧氟沙星(LVX)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I. 00 0.0300。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支原体药物中的应用中,所述粉防己碱和司帕沙星 (SPX)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I. 00-8. 00 O. 0030-0. 2500 ;进一步优选所述粉防己碱和司帕沙星(SPX)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I. 00-2. 00 O. 0030 ;最佳为所述粉防己碱和司帕沙星(SPX)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I. 00 O. 0030或2. 00 0.0030。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支原体药物中的应用中,所述粉防己碱和诺氟沙星 (NOR)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O. 25-4. 00 O. 1250-32. 0000 ;最佳为所述粉防己碱和诺氟沙星(NOR)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O. 25 O. 5000。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丝状支原体药物中的应用中,粉防己碱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1.00-2.00 O. 0015-0. 1250 ;进一步优选为
1.00 O. 0015-0. 0300 ;最佳为 I. 00 O. 0015 或 I. 00 0.0150。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鸡毒支原体药物中的应用中,粉防己碱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O. 125-4. 00 O. 0015-0. 5000 ;进一步优选为 O. 125-2. 00 O. 0015-0. 0300 ;具体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鸡毒支原体BG44T药物中的应用中,粉防己碱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O. 125-4. 00 O. 0015-0. 5000 ;进一步优选为 2. 00 O. 0015-0. 0300 ;最佳为 2. 00 0.0015。具体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鸡毒支原体PG31药物中的应用中,粉防己碱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O. 125-2. 00 O. 0030-0. 5000 ;进一步优选为 O. 125-2. 00 O. 0030-0. 0300 ;最佳为 I. 00 0.0030。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牛支原体药物中的应用中,粉防己碱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O. 50-8. 00 O. 0015-32. 0000 ;进一步优选为
2.00-4. 00 O. 0075-2. OOOO0具体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牛支原体PGl药物中的应用中,粉防己碱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2. 00-4. 00 O. 0015-0. 5000 ;进一步优选为 2. 00 O. 0075-0. 0300 ;最佳为 2. 00 0.0300。具体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临床牛支原体分离菌株药物中的应用中,粉防己碱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单位体积的质量比(μ g/mL)为O. 50-8. 00 O. 1250-32. 0000 ;进一步优选为 4. 00 O. 5000-2. 0000 ;最佳为 4. 00 0.5000。含有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支原体药物的应用中,在将本发明组合物制成同时给药的药剂的方案中,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以含在同一种药物制剂如片剂或胶囊中,也可以将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分别做成制剂,如分别做成片剂或胶囊,并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式将它们包装或结合在一起,然后按照药品说明书的指示同时给药;在将本发明组合物制成先后给药的药剂的方案中,可以将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分别做成不同的制剂,并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式将它们包装或结合在一起,然后按照药品说明书指示的先后顺序进行给药,或将上述组合物中的两种成分制成一种控释的制剂,先释放组合物中的一种成分、然后再释放组合物中的另一种成分,只需要给药该控释组合物制剂;在将本发明组合物制备成交叉给药的药剂的方案中,可以将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分别做成不同的制剂,并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式将它们包装或结合在一起,然后按照药品说明书指示的交叉顺序给药,或者将该药物组合物制备成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交叉释放的控释制剂。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支原体药物的应用中,所述组合物中的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和氟喹诺酮类可以同时使用或以任何先后的顺序使用,如可以将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和氟喹诺酮类同时给药;也可以先将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药物给药、然后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或先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然后使用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药物,对于两者给药的时间间隔没有特别要求,但优选给药两种药物的时间间隔不超过一天;或者两种药物交替给药。本发明中,可将本发明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制备成适于胃肠道给药或非胃肠道给药的药物制剂,本发明优选将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制成胃肠道给药的药物制剂,其制剂形式可以为常规片剂或胶囊、或控释、缓释制剂。在本发明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组合物的药物制剂中,根据不同的制剂形式和制剂规格,所述组合物在制剂中的含量可以为质量计为1_99%,优选为10% -90% ;制剂使用的辅料可采用本领域常规的辅料,以不和本发明组合物发生反应或不影响本发明药物的疗效为前提;所述制剂的制备方法可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本发明中,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没有什么限制,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两者可以进行直接混合然后做成制剂,或分别和/或相应的辅料混合分别做成制剂,然后再按照本领域常规的方式包装在一起,或分别和相应的辅料混合然后再混合做成制剂。本发明中的药物组合物的给药剂量根据给药对象、给药途径或药物的制剂形式不同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化,但以保证该药物组合物在哺乳动物体内能够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为前提。本发明分别进行了 TET体外抗支原体活性以及和氟喹诺酮类药物(GAT,MXF,LVX, SPX, CIP, EFX, NOR)联合作用时抗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Y_goat、鸡毒支原体BG44T、鸡毒支原体PG31、牛支原体PG1、临床牛支原体分离菌株8421的相互关系的实验。结果提示,TET 单独使用时对标准株和临床株均具有潜在的抗支原体活性,其MIC值在4-16 μ g/mL之间。TET对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的MIC值相近,而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临床分离株牛支原体8421 的MIC值远远大于标准株。该结果显示所有这些受试的支原体株对TET无耐药性,但是临床分离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已产生耐药性。除此,我们还发现不但TET可以显著降低GAT, MXF, LVX, SPX, CIP7EFX和NOR的MIC值,而且氟喹诺酮类药物也可显著降低TET的MIC值。 总之,TET和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作用于支原体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不仅可以发挥更好的抗支原体活性,还可减少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量从而缓解支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材料和方法试剂和抗生素TET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在无菌条件下,用DMSO将其配成5g/L的溶液并贮存于-700C。抗生素GAT,MXF,LVX, SPX, CIP, EFX, NOR和DMSO均购自美国Sigma公司。MXF的贮存液用去离子水配制,其他的抗生素贮存液用O. IM NaOH配制。菌株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Y-goat,鸡毒支原体BG44T (cvcc350)和鸡毒支原体 PG31(cvcc352)菌株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此三株培养于MEM-KM2培养基中,37°C 培养2 3天。牛支原体PGl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供,临床牛支原体分离菌株8421分离于吉林大学动物医院。培养于PPLO培养基中,此两种培养基均以酚红为指示剂。方法I :微量稀释法药物敏感性试验在培养基中通过液体微量稀释法测定GAT,MXF, LVX, SPX, CIP, EFX, NOR和TET的抗支原体活性。将药物原液稀释至所需浓度,分别在每行的第一孔中按各自药物的初始工作加入200 μ I应用药液。第二孔至第十二孔分别加入100 μ I液体培养基。将药物按次序从第二孔至第十孔进行倍比稀释成相应工作浓度。在微量反应板第一至第十一孔内分别加 Λ100μ I培养物(约104(XU/mL),第十二孔加100μ I培养基做为阳性对照孔,第i^一孔为阴性对照孔。37°C孵育。观察实验结果,当阳性对照孔变黄,记录该药物未发生颜色变化的最低药物稀释浓度,即为该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每个平行实验重复做三次,取平均值。调控因子(MF)是表达TET对氟喹诺酮类药物MIC的调节作用。计算公式如下MF = MIC (喹诺酮类)/MIC (喹诺酮类 +TET)。化合物抗五种支原体的MICs和MF’见表I。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含有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与氟喹诺酮类药物。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单位体积的质量比为O. 125-8. 00 O. 0015-32.000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单位体积的质量比为O. 125-4. 00 O. 0015-0. 500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为粉防己碱;所述氟喹诺酮类药物为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或诺氟沙星。
5.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支原体药物中的应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抗丝状支原体药物中的应用中,粉防己碱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单位体积的质量比为1.00-2. 00 0.0015-0.1250。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抗鸡毒支原体药物中的应用中,粉防己碱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单位体积的质量比为O. 125-4. 00 0.0015-0.5000。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抗牛支原体药物中的应用中,粉防己碱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单位体积的质量比为O. 50-8. 00 O. 0015-32. OOOO0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粉防己碱和加替沙星单位体积的质量比为 O. 125-4. 00 0.0015-0.5000。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粉防己碱和环丙沙星单位体积的质量 30-4. 00 O. 0300-2. OOOO0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粉防己碱和恩诺沙星单位体积的质量比为 I. 00-4. 00 0.0015-0.5000。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粉防己碱和莫西沙星单位体积的质量比为 2. 00-4. 00 0.0015-0.5000。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粉防己碱和左氧氟沙星单位体积的质量比为 0. 125-8. 00 0.0015-0.1250。
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粉防己碱和司帕沙星单位体积的质量比为1.00-8.00:0.0030-0.2500。
1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粉防己碱和诺佛沙星单位体积的质量比为0.25-4.00:0.1250-32.000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粉防己碱及粉防己碱类衍生物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抗支原体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较好的协同或相加效应,不仅可以发挥更好的抗支原体活性,还可减少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量从而缓解支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
文档编号A61K31/5383GK102600159SQ20121006101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9日
发明者于录, 唐旭东, 宋瑜丽, 庄慧萍, 李蕾, 沈炜敏 申请人:深圳松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