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液吸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750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痰液吸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痰液吸取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重症肺炎,老年病人以及长期卧床病人普遍存在一个咳痰乏力,排痰不畅的问题。特别是肺部感染的病人,有效的排痰对感染控制尤为重要。通常的措施是1.祛痰、化痰药物的应用。2.拍背,药物雾化吸入。3. 口咽部主动吸痰,咽喉部环甲膜刺激辅助咳痰。4.人工气道建立吸痰管主动吸痰。但是以上治疗措施有诸多困难与局限。在措施I和2中,最终仍需要病人主动咳痰,但遇咳痰乏力时,措施I和2效果极差。措施3中,吸痰 管不宜通过声门,常需要借助可视喉镜,操作困难,工作量大,病人痛苦,为不经常性治疗项目。措施4中,需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通常在呼吸衰竭进行机械通气时,吸痰管通过人工气道可主动吸痰效果佳。但存在创伤大,病人依从性差的缺点。特别是在机械通气不断发展,无创通气被大量运用的今天,排痰问题更加突出。原因在于无创通气时,无人工气道,正压气流可将痰液推向深部气道,同时气流带走大量水分让痰液干结淤滞气道,重者造成肺不张,从某种角度上讲,排痰问题制约了无创通气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同时也提高了无创通气转为有创通气的发生率,增加了病人痛苦,增加了院内感染率,增加了呼吸机相关性损伤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增加了 ICU停留时间和住院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的医疗器械所存在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痰液吸取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痰液吸取装置,包括穿刺针筒、穿刺针、第一扩张管、第二扩张管和第三扩张管、带有导丝的导入器和插管,穿刺针筒与穿刺针连接,第一扩张管、第二扩张管和第三扩张管分别套设于导入器的导丝外部,插管套设于导入器的导丝的外部,插管的外口设有单向阀门。所述单向阀门与密封式吸痰管的阀门帽相适配。所述插管上设有弯折部,该弯折部的外径上设有背孔。所述背孔的截面形状为中心对称的四角星形。该背孔的用于通气。所述背孔的中央的最大距离小于吸痰管的外径。所述插管的外口与弯折部之间设有旋转接口,旋转接口带动插入插管的吸痰管旋转。所述旋转接口的旋转角度为以插管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左右各15度。所述旋转接口处套设有固定带。所述插管的外径为6mm。所述第一扩张管、第二扩张管和第三扩张管的外径依次由小到大。本实用新型利用seldinger技术在颈部正中第3、4气管环间的膜部穿刺置入一外径细6mm的通道,外口连接单向阀门,再连接密闭式吸痰管。本装置可在气管内作左右15度旋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I.应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安装安全简单。适用基层医疗单位开展。2.吸痰操作简单安全。3.吸痰管应用密闭式吸痰管,防止院内交叉感染。4.单向阀门气道与外界隔离,保证病人正常呼吸与发声。5.单向阀门设计保证了在无创机械通气时无漏气同时达到了有效的痰液吸引和气道内湿化、给药。6.左右15度的小角度旋动设计可引导吸痰管进入左右支气管。7.本装置外径细,颈部正中只需在局麻下做6毫米小切口,损伤小。8.本装置可以反复多次在原疤痕上穿刺操作。9.因为本装置操作简单快速,故可在紧急情况下做气道临时开放。

图I为实施例的插管的结构示意图,图(a)为主视图,图(b)为左视图。图2为实施例的穿刺针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的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的第一扩张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的第二扩张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的第三扩张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的密封式吸痰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a)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b)为阀门帽剖视图。图8为实施例的固定带与旋转接口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的导入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痰液吸取装置,包括Seldinger穿刺组件和插管1,所述插管I套设于Seldinger穿刺组件外部,该插管I的外口设有单向阀门2。如图I和图7所示,所述单向阀门2与密封式吸痰管3的阀门帽31相适配。所述插管I上设有弯折部11,该弯折部11的外径上设有背孔111。所述背孔111的截面形状为中心对称的四角星形。所述背孔111的中央的最大距离小于吸痰管的外径。该背孔111的用于通气。如图I和图8所示,所述插管I的外口与弯折部11之间设有旋转接口 112,旋转接口 112带动插入插管I的吸痰管旋转,旋转接口 112的旋转角度为以插管I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左右各15度。所述旋转接口 112处套设有固定带113。[0042]所述插管I的外径为6mm。如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9所示,所述Seldinger穿刺组件包括穿刺针筒51、穿刺针52、第一扩张管53、第二扩张管54和第三扩张管55和带有导丝561的导入器56,穿刺针筒51与穿刺针52连接,第一扩张管53、第二扩张管54和第三扩张管55分别套设于导入器56的导丝561外部。所述第一扩张管53的外径为l_2mm,第二扩张管54的外径为3mm,第三扩张管55的外径为5mm。本装置的实用方法是颈部常规消毒、铺巾,在颈部正中第3、4气管环间的皮下以1%利多卡因局麻,作6mm颈正中纵向小切口,以穿刺针筒51、穿刺针52穿刺得气,移去穿刺针筒51,置入带有导丝561的导入器56,退出穿刺针52,沿导丝561置入扩张导管第一扩张管53,再退出,在第一扩张管53外套上第二扩张管54,再置入,再退出,再套上第三扩张管55,再置入,再退出,再套上插管1,再置入,退出导丝561、第一扩张管53、第二扩张管54和第三扩张管55,以固定带113固定插管I。插管I外口接阀门帽31,再连接密闭式吸痰管,接负压,插入吸痰管,左右旋动插管I的角度为15°,分别可引导吸痰管进入左右支气管吸痰,吸毕,将吸痰管退出阀门帽31。本装置具有以下优点I.穿刺安装安全简单,出血少、创伤小。2.能够正常呼吸、发声。3.能够做到无创机械通气,与痰液吸引、气道内给药兼顾。4.能够在原疤痕上反复多次穿刺操作。5.紧急时作为气道临时开放通道。
权利要求1.一种痰液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筒、穿刺针、第一扩张管、第二扩张管和第三扩张管、带有导丝的导入器和插管,穿刺针筒与穿刺针连接,第一扩张管、第二扩张管和第三扩张管分别套设于导入器的导丝外部,插管套设于导入器的导丝的外部,插管的外口设有单向阀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 的痰液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门与密封式吸痰管的阀门帽相适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痰液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上设有弯折部,该弯折部的外径上设有背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痰液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孔的截面形状为中心对称的四角星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痰液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孔的中央的最大距离小于吸痰管的外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痰液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的外口与弯折部之间设有旋转接口,旋转接口带动插入插管的吸痰管旋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痰液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口的旋转角度为以插管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左右各15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痰液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口处套设有固定带。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痰液吸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的外径为6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痰液吸取装置。该痰液吸取装置包括穿刺针筒、穿刺针、第一扩张管、第二扩张管和第三扩张管、带有导丝的导入器、插管和单向阀门,穿刺针筒与穿刺针连接,第一扩张管、第二扩张管和第三扩张管分别套设于导入器的导丝外部,插管套设于导入器的导丝的外部,插管的外口设有单向阀门。本实用新型利用seldinger技术在颈部正中第3、4气管环间的膜部穿刺置入一外径细6mm的通道,外口连接单向阀门,再连接密闭式吸痰管。本装置可在气管内作左右15度旋动。
文档编号A61M1/00GK202777206SQ20122048426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0日
发明者方旭晨 申请人: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