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润滑型抗菌医用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2813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润滑型抗菌医用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辅助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润滑型抗菌医用导管。
背景技术
医用导管,例如输尿管支架、导尿管,在外科手术中应用极为广泛,适用于插入人体进行一些辅助治疗。早期的医用导管,一般由医用高分子材料,例如硅橡胶或聚氨酯制成,然而由于这些高分子材料在人体内均不能降解吸收,现有的医用导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I)由于必须通过侵入性操作来放置及拔除,这类操作虽然算不上大手术,但病人会痛苦不堪,更为严重的是放置或拔管时会对人体管道壁组织,例如尿路组织造成程度不一的损伤,使其发生感染和水肿,常需急诊治疗;(2)不可吸收的高分子材料还会引起感染,随着医用导管留置时间的延长,这些材料开始影响人体管道壁组织,导致医用导管周围形成包覆物,细菌滋生容易造成感染,为此,病人在术后需口服抗生素药物。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医用导管,使得使用该医用导管过程中,减轻病人的痛苦且不易发生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出一种新的医用导管,使得使用该医用导管过程中,减轻病人的痛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润滑型抗菌医用导管,包括:抗菌管状本体;形成于所述抗菌管状本体外侧的润滑层。可选地,所述抗菌管状本体的内侧也设置有润滑层。 可选地,所述润滑层为亲水高聚物涂层。可选地,所述抗菌管状本体包括高分子材料及其间隙中的银离子、纳米银、利福平、或洗必泰。可选地,所述抗菌管状本体的厚度范围为0.1 3mm。可选地,所述润滑层的厚度范围为I 25 m。可选地,所述抗菌管状本体内侧的所述润滑层的厚度范围为I 25pm。可选地,所述医用导管为输尿管支架、导尿管、胃管、造瘘管、鼻饲管、吸痰管、肛管、胸管、脑科管、麻醉导管、胆道引流管、腹腔冲洗管、外科引流管、气管插管、管切开插管、脑腹腔分流管或卵巢再通导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现有的医用导管基础上增加润滑层,使得所述医用导管在放置及拔除病人体内及安装在病人体内过程中,由于润滑层的润滑作用,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此外,所述医用导管的本体为抗菌本体,相对另设的抗菌层,不会随医用导管放置及拔除病人体内过程中被撕去甚至完全脱落,可以起到杀菌作用,避免感染。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输尿管支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输尿管支架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输尿管支架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现有的医用导管基础上增加润滑层,使得所述医用导管在放置及拔除病人体内及安装在病人体内过程中,由于润滑层的润滑作用,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此外,所述医用导管的本体为抗菌本体,相对另设的抗菌层,不会随医用导管放置及拔除病人体内过程中被撕去甚至完全脱落,可以起到杀菌作用,避免感染。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详细的说明。由于重在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所以没有按比例制图。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导管,可以为需要利用人体自有管路实现一定功能的导管,例如输尿管支架、导尿管、胃管等。以下分别以此三种为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自润滑型抗菌医用导管。实施例一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I的结构示意图,该输尿管支架I在临床中主要用于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积水、肾移植、肾及输尿管良性肿瘤等上述尿路手术以及碎石机碎石、输尿管狭窄的扩张等治疗过程中,它植入输尿管后能起到引流尿液、防止输尿管狭窄和粘连堵塞等作用。使用时,输尿管支架I 一端放置于肾盂,中间部分置于输尿管内,另一端放置于膀胱。输尿管支架I管子末端互为相反方向朝内弯曲成圆圈状,如图1所示,形如猪尾巴,所以输尿管支架I又称猪尾巴管或双“J”管。图2所示为图1中输尿管支架I的的剖面图,可以看出,该输尿管支架I包括抗菌管状本体10,及形成于所述抗菌管状本体10外侧的润滑层11,所述润滑层11起润滑作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润滑层11为亲水高聚物,例如聚偏氟乙烯(P V D F)、聚乙烯卩比咯烧酮(Polyvinylpyrrolidone, PV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 MM A)。所述亲水高聚物吸水后使得抗菌管状本体10外覆盖一层润滑层。本实施例一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例。输尿管支架管状本体为高分子材料,例如硅橡胶或聚氨酯,这些高分子材料之间一般具有较大间隙,抗菌及抑菌物质,例如银离子或纳米银离子可以进入这些间隙,与高分子材料共同形成抗菌管状本体10。银离子或纳米银离子具有多重的抗菌机制,可有效抗菌且不具抗药性,具有长效抗菌功能。优选地,所述抗菌管状本体10的厚度范围为0.1 3mm,针对不同规格进行不同厚度选择。在具体制作过程中,抗菌管状本体10的形成步骤可以包括:将高分子材料输尿管支架管状本体浸泡在银离子或纳米银离子的液态溶剂中,使得银离子或纳米银离子扩散入高分子材料的间隙。所述含银离子或纳米银离子的液态溶剂的制作方法为:混合银离子或纳米银离子的固体粉末与聚氨酯。上述起抗菌作用的银离子或纳米银离子也可以替换为利福平、或洗必泰。上述抗菌物质为无机分子,尺寸较小,可进入抗菌管状本体10的高分子材料间隙。润滑层11的制作步骤可以包括:在抗菌管状本体10的外侧喷涂一层K值为25-6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厚度大约为I 25iim。为了进一步起到润滑作用及涂层的牢固度,在K值为25-6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外侧还可以喷涂一层K值为70-9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厚度大约为I 25iim,之后喷涂等渗生理盐水或甘露醇。等渗生理盐水或甘露醇是涂在K值为70-9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外侧,可以使涂层遇水能迅速形成润滑膜。润滑层11的制作步骤也可以包括:在抗菌管状本体10的外侧依次覆盖甲苯二异氰酸酯、K值为25-6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K值为70-9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渗生理盐水(或甘露醇)。所述覆盖方法可以为喷涂。实施例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提供的输尿管支架2的截面图,与实施例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I不同的是,所述润滑层11同时位于所述抗菌管状本体10的内侧与外侧,所述输尿管支架2剖面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位于内部的润滑层11、抗菌管状本体10、位于外部的润滑层11。相应地,输尿管支架2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将抗菌管状本体10浸泡在K值为25-6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液体中,取出,形成内部及外部润滑层11。优选地,该内外的润滑层11的厚度大约为I 25iim。进一步地,可以将已覆盖K值为25-6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抗菌管状本体10再浸入K值为70-9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中,取出后再次浸入等渗生理盐水或甘露醇中,之后取出。在抗菌管状本体10的外侧依次覆盖甲苯二异氰酸酯、K值为25-6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K值为70-9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渗生理盐水(或甘露醇)也可以通过依次浸泡在上述各溶液中实现。上述形成润滑层11的步骤的替换方案可以为采用实施例一提供的抗菌管状本体10,封闭后,分别浸泡润滑层11成分内的方案;采用使抗菌管状本体10内部形成负压,将润滑层11成分分别汽化后,在抗菌管状本体10内部形成循环,以分别实现抗菌管状本体10内部的润滑层11的制作。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三提供的导尿管结构与实施例一与二大致相同,区别在于:该导尿管的抗菌管状本体的形状、直径及长度分别与尿道的形状、直径及长度匹配。实施例四本实施例四提供的胃管结构与实施例一与二大致相同,区别在于:该胃管的抗菌管状本体形状、直径及长度分别与食道的形状、直径及长度匹配。其它实施例中,该自润滑型抗菌医用导管可以针对不同科室的使用需求,例如为造瘘管、鼻饲管、吸痰管、肛管、胸管、脑科管、麻醉导管、胆道引流管、腹腔冲洗管、外科引流管、气管插管、管切开插管、脑腹腔分流管或卵巢再通导管等,各自的本体形状、直径及长度分别与其对应的人体管路的形状、直径及长度匹配。上述自润滑型抗菌医用导管,一般为一次性导管,由于润滑层的润滑作用,使得所述医用导管在放置及拔除病人体内及安装在病人体内过程中,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此外,由于所述医用导管的本体为抗菌本体,相对另设的抗菌层,不会随医用导管放置及拔除病人体内过程中被撕去甚至完全脱落,可以起到杀菌作用,避免感染。本实用新型中,各实施例采用递进式写法,重点描述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实施例中的相同结构参照前述实施例的相同部分。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润滑型抗菌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抗菌管状本体(10); 形成于所述抗菌管状本体(10)外侧的润滑层(11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型抗菌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管状本体(10)的内侧也设置有润滑层(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型抗菌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层(11)为亲水高聚物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型抗菌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管状本体(10)的厚度范围为0.1 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型抗菌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层(11)的厚度范围为I 25ii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润滑型抗菌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管状本体(10)内侧的所述润滑层(11)的厚度范围为I 25ii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型抗菌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导管为输尿管支架(1、2)、导尿管、胃管、造瘘管、鼻饲管、吸痰管、肛管、胸管、脑科管、麻醉导管、胆道引流管、腹腔冲洗管、外科引流管、气管插管、管切开插管、脑腹腔分流管或卵巢再通导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润滑型抗菌医用导管,包括抗菌管状本体及形成于所述抗菌管状本体外侧的润滑层。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润滑型抗菌医用导管,使得将所述医用导管在放置在病人体内、从病人体内拔除及安装在病人体内过程中,由于润滑层的作用,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此外,所述医用导管的本体为抗菌本体,相对另设的抗菌层,不会随医用导管放置及拔除病人体内过程中被撕去甚至完全脱落,可以起到杀菌作用,避免感染。
文档编号A61M25/00GK202909253SQ20122058848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9日
发明者高仁伟 申请人:上海圣博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