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导丝光学连接的方法

文档序号:1249154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导丝光学连接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第一光纤端接在导丝管的近端部分内的方法。所述导丝管具有公差被限定为等于或小于±0.001''的外径。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光纤定中心于所述导丝管内的步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接收光学导丝并将导丝内部光纤与外部中继光缆连接的母光学接收装置。
【专利说明】一次性导丝光学连接的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8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61/529,029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0003]本发明大体上涉及一种微创性医用导丝,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将光纤端接在导丝内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0004]压力测量导丝的使用已经存在了至少10年。这些压力导丝最常见的是用于测量损伤(狭窄)远端的压力,最常见的是用在冠状动脉中。通过计算测得的损伤远端的压力和一些更近点的压力之比,最常见的是升主动脉或冠状动脉根部,来获得血流储备分数(FFR)。FFR如今常用于评估损伤狭窄的意义,从而使医生制定最恰当的治疗方案。
[0005]当前的装置使用装入导丝内的压电压力传感元件来测量与计算FFR值有关的狭窄远端的血压。然而,受水分引发的传感器偏移的影响,压电传感器的稳定性不够。如US专利号7689071中描述的光学压力元件便没有这种不利影响,且比如US专利申请号13/389,319所述的压力导丝更适于进行FFR测量。
[0006]压力导丝还必须能使导丝易于与压力分析器断开或重新连接。压力导丝涉及远端血压的测量,之后便是在导丝上插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球囊导管等其它介入性医疗装置用于支撑(如图发生明显损伤)。然而,人们期望能够可靠地将导丝与压力分析器重新连接以便进行后支架FFR评估,或者,进行多血管损伤评估。当前的电连接器,比如 US 专利号 4958642、4961433、5178159、5240437、5358409、5348481、5413508、6196980、6428336和7274956所述的电连接器,适用于进行电气连接。虽然这些电连接器具有在干燥条件下提供可靠电气连接的能力,但是它们一般来说都对移除PTCA球囊导管等介入性装置之后导丝连接器触头的表面均沾满残留血的条件非常敏感。
[0007]下面将描述现有技术文献的选择。这些文献仅出于举例说明的目的。这些文献并不一定代表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0008]US专利号5125058提供了一种将装有导丝的装置与中继电缆光学连接的方法。然而,该方法取决于准确获得导丝的内径,这是很难实现的。装有导丝的光纤接口容置在导丝内,从而难以对光纤表面进行打磨。旨在插入导丝的光学部分的直径需要非常小,使得连接器对于机械损伤非常敏感。
[0009]US专利号5601087取决于在导丝轴上增加了近端管部(通常称为金属箍),该金属箍具有准确的外径,以方便对齐。该近端管部的增加,额外增加了该装置的生产步骤,如果存在光学零件则会使装配过程存在挑战性。
[0010]US专利号6445939同样取决于增加与导丝轴的近端连接的金属箍。制造这种高度精确的金属箍并将其与导丝轴的近端连接非常困难,成本很高。
[0011]US专利号7736301同样取决于在靠近导丝轴的近端处增加金属箍。这种情况下,金属箍不与导丝连接,这是因为需要实现转动连接,因而进一步提高了对零件的直径公差的要求。
[0012]因而,需要一种具有能够将装有导丝的光学压力传感器与外部压力分析器或类似光电装置可靠连接的光学导丝连接器,这种光学导丝连接器为一次性设计,因而易于生产,材料成本底,且对于水分或血污不敏感。

【发明内容】

[0013]根据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将第一光纤端接在导丝管的近端部分内的方法,所述导丝管具有外径,所述导丝管的外径的公差限定为0.001’ ’或更好,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光纤定中心于所述导丝管的近端部分内。
[0014]根据一个方面,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对所述导丝管进行打磨、抛光、蚀刻以使外径的公差在±0.001’’之内或更好。
[0015]根据一个方面,在所述第一光纤的外径和所述导丝管的内径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覆管滑到所述第一光纤上以至少部分地填补所述间隙。
[0016]根据一个方面,所述定中心包括使用对齐定中心管装置相对于所述导丝管的外径对所述第一光纤定中心,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粘合剂将所述第一光纤稳固在导丝管近端部分的中心处。
[0017]根据一个方面,所述对齐定中心管装置包括:第一金属箍,其具有与所述导丝管的外径吻合的内径;以及第二金属箍,其具有与所述第一光纤的外径吻合的内径;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一金属箍和所述第二金属箍同中心地对齐。
[0018]根据一个方面,所述将所述第一金属箍和所述第二金属箍对齐包括:在所述第一金属箍和所述第二金属箍上使用分体式套管,从而同轴地保持住所述两个金属箍。
[0019]根据一个方面,在所述第一光纤的外径和所述导丝管的内径之间存在间隙,以及其中,所述定中心进一步包括:将覆管滑到所述第一光纤上以至少部分地填补所述间隙。
[0020]根据一个方面,所述对齐定中心管装置包括:第一金属箍,其具有与所述导丝管的外径吻合的内径;以及第二金属箍,其具有与所述覆管的外径吻合的内径;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一金属箍和所述第二金属箍同中心地对齐。
[0021]根据另一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将第一光纤连接在导丝管的近端部分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光纤定中心于所述导丝管的近端部分内;并将所述第一光纤与母接口连接,所述母接口包括第二光纤,所述第二光纤的纤芯直径与所述第一光纤的纤芯直径不同。
[0022]根据一个方面,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一光纤和包括对齐定中心管装置的母接口连接,所述对齐定中心管装置包括:第一金属箍,其具有与所述导丝管的外径吻合的内径;以及第二金属箍,其具有与第二光纤的外径吻合的内径,用于将光信号中继至外信号调节器单元,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一金属箍和所述第二金属箍同中心地对齐。
[0023]根据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金属箍和所述第二金属箍通过分体式套管对齐,所述分体式套管同轴稳固住所述两个金属箍。
[0024]根据另一实施例,描述了一种母光学接收装置,用于将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连接,所述第一光纤大体上定中心于导丝管的近端部分内,所述母光学接收装置包括:第一金属箍,其具有纵轴以及与所述导丝管的外径吻合的内径;以及第二金属箍,其具有纵轴以及与所述第二光纤的外径吻合的内径;所述第一金属箍的纵轴与所述第二金属箍的纵轴对齐。
[0025]根据一个方面,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分体式套管,所述分体式套管在所述第一金属箍和所述第二金属箍上同时滑动并固定,从而将所述第一金属箍的纵轴和所述第二金属箍的纵轴对齐。
[0026]根据一个方面,所述第二光纤的纤芯直径与所述第一光纤的纤芯直径不同,所述第二光纤固定在所述第二金属箍内。
[0027]根据另一实施例,描述了一种用于将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连接的接口连接器手柄,所述第一光纤大体上定中心于导丝管的近端部分内,所述第二光纤从光接口电缆中穿过并伸出,所述接口连接器手柄包括促使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相接触的偏置组件。
[0028]根据一个方面,所述手柄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光纤的远端的母光学接收装置,其中,第一光纤插入所述母光学接收装置以便与所述第二光纤接触。
[0029]根据一个方面,所述偏置组件包括夹头,当所述夹头处于闭合位置时,所述导丝管通过所述夹头被推动并保持就位。
[0030]根据一个方面,所述偏置组件进一步包括偏置装置和连接器盖,所述导丝管通过所述连接器盖滑向所述母光学接收装置,所述连接器盖可在一个方向上移动,所述偏置装置朝所述连接器盖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反作用力,所述反作用力迫使所述夹头朝所向述闭合位置。
[0031]根据另一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将第一光纤端接在导丝管的近端部分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对齐定中心管装置相对于所述导丝管的外径对所述第一光纤定中心,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粘合剂将所述第一光纤稳固在导丝近端部分的中心处。
[0032]根据一个方面,所述对齐定中心管装置包括:第一金属箍,其具有与所述导丝管的外径吻合的内径;以及第二金属箍,其具有与所述第一光纤的外径吻合的内径;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一金属箍和所述第二金属箍同中心地对齐。
[0033]根据一个方面,所述将所述第一金属箍和所述第二金属箍对齐包括:在所述第一金属箍和所述第二金属箍上使用分体式套管,从而同轴地保持住所述两个金属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4]提供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与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的说明书一起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举例说明。
[0035]图1是导丝组件连接的示意图,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接口电缆手柄的横截面;
[0036]图2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导丝近端的横截面的示意图,该导丝的光纤从近端中伸出来;
[0037]图3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对齐装配装置的横截面的示意图,所述对齐装配装置用于将光纤对齐在导丝近端中心;
[0038]图4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导丝近端的横截面的示意图,所述导丝近端被封端(terminated)以提供连接性;
[0039]图5是示意图,示出了导丝近端的横截面,所述导丝近端根据包括覆管的另一实施例被封端以提供连接性;
[0040]图6是示意图,示出了对齐装配装置的横截面,所述对齐装配装置用于根据另一实施例在导丝近端中心处将光纤与覆管对齐;
[0041]图7a和图7b是示意图,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接收导丝近端的光学母连接件的横截面和将各自的光纤彼此对齐;
[0042]图8是示意图,示出了手柄的横截面视图,所述手柄根据实施例用于将母接收光学件保持在光接口电缆端部的方法中;
[0043]图9是示意图,示出了图8的手柄的侧视图;以及
[0044]图1Oa和图1Ob是示意图,示出了在打开位置(图1Oa)和闭合位置(图1Ob)时图8的手柄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在以下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对于附图的参考仅是示例性的,通过这些附图可以实现本发明。应理解,在不脱离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保护范围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其它实施例。
[0046]图1示出了用于测量FFR的系统2。系统2包括在远端(朝向病人)附近装有光学压力传感器7的导丝I。因此,该导丝I制有用于容纳光纤(未示出)的空心管(即,导丝管)。为连接光接口电缆5,导丝近端(朝向临床医生)端接有连接端。光接口电缆5用于将光学信号从信号调节单元3 (例如,光学分析器)中继到装有导丝的光学压力传感器7,并返回到信号调节单元3。导丝I包括内部光纤(未示出),该内部光纤将光线信号传递到光学压力传感器7并返回到信号调节单元3。在这方面,导丝I的光纤和光接口电缆5的光纤在使用时都需要同轴对齐并保持接触。光接口电缆5的远端端接有嵌入接口电缆手柄4内的光学对齐装置6 (在本文中也称为母光学接收装置)。
[0047]图2示出了导丝I的近端部分10的第一实施例,在经过如下文参见图3详细描述的某些进一步处理之后,导丝I能够与光接口电缆5 (参见图7a)连接。导丝I的导丝近端部分的外径13具有准确且精确的直径。
[0048]利用可将第一光纤11机械定位在导丝I中心的定位设备,第一光纤11可对齐在导丝管12的中心,即,可与导丝近端部分10的端部同中心。第一光纤11相对于导丝管12的位置由例如Beta LaserMike> Dayton、Ohio提供的方法测量得出。
[0049]图3所示的光纤对齐方法为一种优选方法,这是因为该方法的紧密度不要求装配设备具有高级别的机械稳定性,同时也是一种自对准方法。对齐装配装置20 (也称为对齐定中心管装置)由第一对齐金属箍21、管或具有适用于接收导丝近端部分10的精确内径22的类似装置制成。出于不例的目的,第一对齐金属箍21优选地由市售光纤对齐金属箍制成,或由陶瓷、锆、玻璃、不锈钢或其它提供适当支持和对准准确度的材料制成。在下文中,要理解,金属箍为金属箍、管或其它由陶瓷、锆、玻璃、不锈钢或其它适当材料制成的类似装置。用于光纤的市售金属箍存在偏心率和孔径上约±I微米的公差。虽然金属箍可具有如
2.5微米的其它直径,但是金属箍的优选外径一般为1.25微米。第二对齐金属箍23用于接收第一光纤11,因此其选择为具有与光纤包层的直径相匹配的内径24。然后,通过使用分体式套管25将这两个金属箍同轴对齐。[0050]如果导丝近端部分外径13是精确的,那么将第一光纤11恰当地定中心于导丝近端部分10内是可能的。导丝近端部分10的导丝近端部分外径13的公差应该小于±0.001〃,优选地,应该小于±0.0005〃。获得准确度为±0.0005〃或更小的直径的优选方法是:使用无中心研磨机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适合作业的其它类型的研磨机,来研磨导丝管12外表面的导丝近端部分10。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其他方法可被用于此目的,如电蚀刻。然后,将第一光纤11对齐在导丝管12的轴中心,并使用粘合剂14将第一光纤11固定就位。
[0051]因此,图3所示的对齐装配装置20用于将第一光纤11定中心于导丝管12中。通过使第一光纤11从导丝管12中突出,来制备光学导丝。然后提供所需量的粘合剂14来填补第一光纤11和导丝近端部分10的内表面26之间的间隙,并使其未固化。然后,将带有突出的第一光纤11的导丝近端部分10插入第一对齐金属箍21并推动,从而使第一光纤11进入第二对齐金属箍23。视具体的对齐装配装置20而定,可推动导丝近端部分10接近或与第二对齐金属箍23紧密接触,因此,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由第一光纤11在第二对齐金属箍23外面弯曲引起的光纤未对准。然后,根据已知的粘合剂固化方法固化粘合剂14。
[0052]—种替代方法在于将导丝近端部分10插入第一对齐金属箍21内并推动,从而在不使用粘合剂的情况下使第一光纤11进入第二对齐金属箍23。然后提供用于填补第一光纤11和导丝近端部分10的内表面26之间的间隙所需量的粘合剂14,然后是粘合剂14的固化步骤。该替代方法还有助于阻止粘合剂14填补导丝近端部分10和第一对齐金属箍21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从而在粘合剂14固化之后易于移除导丝组件。
[0053]在粘合剂14固化后,将具有定中心后的第一光纤11的导丝从需要端接的对齐装配装置20中恢复,如图4所示。对导丝的导丝光学端接表面31进行抛光以使第一光纤11能够与接口电缆光纤(这里未示出)连接。虽然可在硬质表面上对导丝光学端接表面31进行抛光,但是优选在软质表面上对导丝近端部分10进行抛光,从而使光纤端接(opticalfiber termination)能够与接口电缆光纤形成物理接触。
[0054]然而,图4所示的光学连接方法并非最佳选择。采用相当大量用于填补第一光纤11和导丝管12的内径之间的间隙32的粘合剂14使这种光学连接在装配期间和以后长期使用中易受光纤未对准的影响。随着装配期间粘合剂14的量的增加,粘合剂14不均匀分布的风险也增加了,这反过来又会增加将第一光纤11从轴向中心不均匀拉离的风险。使用时,所有粘合剂有随时间膨胀的趋势,尤其是存在水分和温度变化时更是如此。因此,相当大量的粘合剂14使光学端接模式更加不稳定。
[0055]图5所示的端接是图4所示端接的一种变化,其中,第一光纤11和导丝近端部分10的内表面26之间的间隙由覆管36部分地填补。在实施例中,覆管36选择为与第一光纤11精确匹配。显著减少了将光纤保持在导丝近端部分10中心处的粘合剂14的量,因而确保了光学连接的长期稳定性。
[0056]采用如图3所示的相同光学装配装置可以对图5所示的光学连接进行端接。这种情况下的覆管36在装配期间可以延伸得几乎不比导丝近端部分10更远。
[0057]然而,在覆管36非常精确的这些情况下,有望使用如图6a所示的对齐装配装置27,其中,第二对齐金属箍41具有适用于接收覆管36的内径。然而,由覆管36的内径37和外径38的公差导致的未对准误差产生了第一光纤11的最终同轴定位误差,可能导致次优的同心性。经发现,当采用图3所示的组建和对齐方法对光纤进行对齐时,光纤提供了用于与导丝同中心对齐所需要的适当硬度。一种优选的方法在于采用未精确配合在第一光纤11上的覆管。
[0058]图6b举例说明了优选的组装方法和采用未精确配合在第一光纤11上的覆管39的对齐装配装置20。通过将第一光纤11插入内径与第一光纤11的外径相匹配的第二对齐金属箍23中,确保了第一光纤11在导丝近端部分10内的同心对齐,而覆管39的目的主要是填补间隙32 (如图4中所示)。
[0059]上述实施例对用于在光学导丝的近端实现光学连接的方法和装置进行了描述。然而,也需要一种接收导丝光学连接的母件,以提供与光接口电缆5的光学连接,用来将光学信号中继到信号调节单元3 (见图1)。
[0060]图7a和图7b示出了用于构成这种母光学接收装置6的光学零件。母光学接收装置6的构造方式与图3所示的对齐装配装置20非常相似。本文中的第一金属箍还用于接收导丝1,其内径52适用于接收导丝近端部分10。第一金属箍51和第二金属箍53采用分体式套管54对齐并彼此保持在一起。然而,第二金属箍53选择为接收从光接口电缆5(见图1和图8)穿过的第二光纤55。作为示例,光接口电缆5包括具有纤芯直径为62.5 μ m以及包层直径为125 μ m的第二光纤55。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金属箍53的直径选择为126 μ m或127 μ m。第二光纤55粘接在第二金属箍53内部,并被抛光以便提供适当的与导丝光学端接相容的光学表面。
[0061]图7b示出了具有与第一金属箍51啮合的导丝近端部分10的母光学接收装置6。若第一光纤11与第二光纤55同轴对齐,且若第一光纤11和第二光纤55的各个面均紧密接触,则会以最小的损失实现光学连接。
[0062]图8示出了能够用在对母光学接收装置6进行保持的方法中的接口连接器手柄4。第二光纤55在一侧与母光学接收装置6连接,而在另一侧经过光接口电缆5。母光学接收装置6保持在接口连接器手柄4的中心并在弹簧67的作用下推挤表面68。导丝近端部分10 (见图7b)插入通过连接器盖61的锥形入口 66,被推动经过夹头63然后就在母光学接收装置6内部,从而使导丝光学端接表面31 (见图4)与第二光纤55的光学表面56 (见图7a)相接触。然后,用户可对连接器盖61进行紧固。因此,连接器盖近端62推动夹头63,结果是弹簧65通过底座70施加的反作用力使该夹头63闭合。要理解,可使用橡胶管或其它偏置装置等类似装置来替代弹簧65。将紧固夹头63推入底座70的动作具有将紧固夹头63闭合在导丝近端部分10从而将其保持就位的效果。
[0063]根据实施例,接口连接器手柄4包括用于促使第一光纤11与第二光纤55相接触的偏置组件(无附图标记)。该偏置组件可包括夹头63,当夹头63处于闭合位置时,导丝I通过夹头63被推动并保持就位。该偏置组件可进一步包括偏置装置(弹簧65)和连接器盖,导丝管通过连接器盖被滑向母光学接收装置,连接器盖61可在一个方向上移动.该偏置装置朝连接器盖61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迫使夹头63朝闭合位置移动。
[0064]采用接口连接器手柄4的方法的一个方面是确保并保持导丝I的光学接口和母光学接收装置6的光学接口之间的良好物理接触。通过将连接器盖61进行紧固而提供的导丝近端部分10的位移,确保了物理接触。由于对连接器盖61进行了紧固,夹头63首先闭合并夹住导丝近端部分10,迫使导丝光学端接表面31 (见图4)推挤第二光纤55 (见图7a)的光学表面56。图1Oa和图1Ob中举例说明了这种动作。
[0065]图1Oa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连接器手柄,而图1Ob示出了位于闭合(向下)位置的连接器手柄,在该闭合位置处,可在图1Ob中看见夹头63和母光学接收装置6的向下位置。导丝I与母光学接收装置6推挤的向下位移由滑轨72的螺距及其与突起71 (见图9)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导丝I逆着母光学接收装置6的向下位移向光学端接表面(导丝光学端接表面31 (见图4))和第二光纤55的光学表面56 (见图7a)之间转移了接触压力。该力由与母光学接收装置6推挤的弹簧67提供。弹簧67通过安装在第二金属箍53 (见图7a)上的法兰69将其压力施加在母光学接收装置6上。光学接口之间的压力确保了良好的物理接触,因此确保了良好的光学连接。
[0066]仅以示例的目的对上述用于在导丝和光学接收装置的光学端接表面上施加共同压力的方法进行了描述。要理解,在本说明书的范围内也可采用其它在导丝和光学接收装置之间施加相对移动的方法。例如,可存在一种用于在导丝插入之前使内部接收装置远离导丝,然后在导丝被紧固在连接器手柄内之后释放的方法。
[0067]光学连接的质量与两根光纤轴相接合的相对定中心有关。一种用于减小定中心导致的公差的方法是在光接口电缆5中使用纤芯直径与导丝I的光纤(未示出)的纤芯直径不同的第二光纤55。虽然这种方法并不总是可能的,但是存在非常适合这类方案的光学测量方法。例如,US7689071中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以及US7259862中所述的相关信号调节单元都非常适合这类方案的实施。
[0068]虽然上面已经对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并在附图中进行了举例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内可实现多种修改。这些修改均应认为是包括在本公开保护范围内的可能的变体。
【权利要求】
1.一种将第一光纤端接在导丝管的近端部分内的方法,所述导丝管具有外径,所述导丝管的外径被限定为具有公差±0.001’’或更小,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光纤定中心于所述导丝管的近端部分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对所述导丝管进行打磨、抛光或蚀刻以使外径的公差在±0.001’’之内或更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光纤的外径和所述导丝管的内径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覆管滑到所述第一光纤上以至少部分地填补所述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定中心包括使用对齐定中心管装置相对于所述导丝管的外径对所述第一光纤定中心,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粘合剂将所述第一光纤稳固在导丝近端部分的中心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齐定中心管装置包括:第一金属箍,其具有与所述导丝管的外径吻合的内径;以及第二金属箍,其具有与所述第一光纤的外径吻合的内径;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一金属箍和所述第二金属箍同中心地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一金属箍和所述第二金属箍对齐包括:在所述第一金属箍和所述第二金属箍上使用分体式套管,从而同轴地保持住所述两个金属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光纤的外径和所述导丝管的内径之间存在间隙,以及其 中,所述定中心进一步包括:将覆管滑到所述第一光纤上以至少部分地填补所述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齐定中心管装置包括:第一金属箍,其具有与所述导丝管的外径吻合的内径;以及第二金属箍,其具有与所述覆管的外径吻合的内径;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一金属箍和所述第二金属箍同中心地对齐。
9.一种将第一光纤连接在导丝管的近端部分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光纤定中心于所述导丝管的近端部分内;并将所述第一光纤与母接口连接,所述母接口包括第二光纤,所述第二光纤的纤芯直径与所述第一光纤的纤芯直径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一光纤和包括母光学接收装置的母接口连接,所述母光学接收装置包括:第一金属箍,其具有与所述导丝管的外径吻合的内径;以及第二金属箍,其具有与第二光纤的外径吻合的内径,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一金属箍和所述第二金属箍同中心地对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箍和所述第二金属箍通过分体式套管对齐,所述分体式套管同轴地保持住所述两个金属箍。
12.一种用于将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连接的母光学接收装置,所述第一光纤大体上定中心于导丝管的近端部分内,所述母光学接收装置包括:第一金属箍,其具有纵轴以及与所述导丝管的外径吻合的内径;以及第二金属箍,其具有纵轴以及与所述第二光纤的外径吻合的内径;所述第一金属箍的纵轴与所述第二金属箍的纵轴对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母光学接收装置,其进一步包括分体式套管,所述分体式套管同时在所述第一金属箍和所述第二金属箍上滑动并固定,从而将所述第一金属箍的纵轴和所述第二金属箍的纵轴对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母光学接收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光纤的纤芯直径与所述第一光纤的纤芯直径不同,所述第二光纤固定在所述第二金属箍内。
15.一种用于将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连接的接口连接器手柄,所述第一光纤大体上定中心于导丝管的近端部分内,所述第二光纤从光接口电缆中穿过并伸出,所述接口连接器手柄包括促使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第二光纤相接触的偏置组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口连接器手柄,其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光纤的远端的母光学接收装置,其中,第一光纤插入所述母光学接收装置以便与所述第二光纤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接口连接器手柄,其中,所述偏置组件包括夹头,当所述夹头处于闭合位置时,所述导丝管通过所述夹头被推动并保持就位。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口连接器手柄,其中,所述偏置组件进一步包括偏置装置和连接器盖,所述导丝管通过所述连接器盖滑向所述母光学接收装置,所述连接器盖能够在一个方向上移动,所述偏置装置朝所述连接器盖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反作用力,所述反作用力迫使所述夹头朝向所述闭合位置。
19.一种将第一光纤端接在导丝管的近端部分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对齐定中心管装置相对于所述导丝管的外径对所述第一光纤定中心,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粘合剂将所述第一光纤稳固在导丝近端部分的中心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齐定中心管装置包括:第一金属箍,其具有与所述导丝管的外径吻合的内径;以及第二金属箍,其具有与所述第一光纤的外径吻合的内径;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一金属箍和所述第二金属箍同中心地对齐。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一金属箍和所述第二金属箍对齐包括:在所述第一金属箍和所述第二金属箍上使用分体式套管,从而同轴地保持住所述两个金属箍。
【文档编号】A61B5/0215GK103959114SQ201280042618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0日
【发明者】克劳德·贝尔维尔, 塞巴斯蒂安·拉兰切特, 阿兰·普鲁 申请人:奥普森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