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疲劳复合地龙蛋白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600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疲劳复合地龙蛋白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品,特别涉及一种抗疲劳复合地龙蛋白制剂。
背景技术
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免疫系统是一个由许多执行免疫功能的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以及淋巴循环等组成的复杂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识别并清除抗原,实现免疫防卫功能。其基本作用是保护自身,抵抗外来病原体和自身癌变细胞威胁。正常的免疫功能及自身免疫反应对维持机体健康和各系统功能十分重要。免疫功能紊乱时,一方面:容易发生各 种感染性疾病,另一方面:感染还可以诱导自身免疫,甚至激发自身免疫疾病。随着当代社会竞争意识的增强,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长期工作劳累过度加之精神压力过重所致以精神紧张、慢性疲劳为主诉的患者日趋增多。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因其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特有的时代性,被称为“世纪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忧心忡忡、烦闷发火、缺乏机敏、情绪低落、失眠健忘、口干舌燥、头晕目眩、容颜不悦等多种体征和精神症状。生理疲劳产生的原因有:能源物质的缺乏:致疲劳物质的堆积;大脑皮层的保护性运动抑制。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针对能缓解体力疲劳、增强免疫力的资源和保健食品进行了大量研究。国内研究有,从对大豆异黄酮复合物,拟黑多刺蚁提取物,三七皂甙,毓华参,鱿鱼精巢组织粗提物和精核蛋白提取物等资源的缓解体力疲劳作用和动物实验研究,到对白灵酊,大豆蛋白活性肽,灵芝,牛初乳粉,乳铁蛋白,天然植物中的活性成分白藜芦醇,褪黑激素,儿茶酚胺,羊胚胎盘肽,大豆生物活性物质,茶多酚,甘薯糖蛋白,核酸,金属硫蛋白,螺旋藻,桑椹等资源的免疫作用保健功能的研究;以及对即能缓解体力疲劳又能免疫调节的食用资源实验研究和阐述,如鳖甲提取物、刺五加、冬虫夏草、枸杞子、红景天、芦笋、桑叶片、珠贝提取物、人工蛹虫草胞外多糖、鹿草多糖等;并以这些研究为基础,开发研制出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和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食品和相关辅助药物,如某些中成药,北虫草制品,芪参麦味汤,芦草灵,枸杞油胶丸,菊泰软胶囊,复方绞股蓝,新型保健食品一羊肝菌胶囊的研究等。国外学者也从疲劳和免疫力的机理研究出发,再对缺乏某种营养元素而引起的疲劳和免疫力降低的试验研究,并研制出一些相关产品及其保健功能的实验验证。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种以不明原因引起极度疲劳,同时伴有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咽喉痛、颈部或腋窝部、淋巴结触痛、低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睡眠障碍和劳累后不适等多种体征和精神症状并持续半年以上为特征的临床症候。本病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⑶C)于1987年正式命名,于1988年制定其诊断标准,CFS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病,可以呈暴发性流行,也可以散发,以女性多见,好发于18 65岁年龄组。一份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报道CFS的发病率为37.1 / 10万,其中40%以上患者不能正常工作和学习。此外,CFS在加拿大、新西兰、法国、以色列、西班牙等国家亦有报告。疲劳在亚洲也渐居于影响人们身心健康问题的前列。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40岁以上的白领阶层中超重和慢性疲劳的情况比较突出,约75%属于亚健康人群,40%有疲劳感,其中约I / 10发展成为CFS。CFS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CFS多发在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和中等学校的教师、医务人员、政府官员、企业负责人、中学毕业生、银行和证券公司职员、财务人员、编辑、电脑操作人员、司机和飞行员等以脑力劳动为主或工作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职业人群中。国家体改委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肩负重任的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为58岁,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0岁左右。导致中年知识分子体质下降、慢性病多发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工作劳累过度加之精神压力过重所致。总之,随着当代社会竞争意识的增强,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临床上以精神紧张、慢性疲劳为主诉的患者日趋增多,CFS的新发病人和流行都在逐年增加。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一直比较关注,但其仍属一种被逐渐认识的疾病。该综合征虽未见有近期的生命危险,但长期疲劳可损害患者的工作及日常生活质量,⑶C预测慢性疲劳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健康的隐性杀手",是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开展对CF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人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可产生未老先衰和疲劳综合症。据统计,日本因过度疲劳而猝死的人数每年超过I万人。亚健康状态指的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症。因其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特有的时代性,被称为“世纪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忧心忡忡、烦闷发火、缺乏机敏、情绪低落、失眠健忘、口干舌燥、头晕目眩、容颜不悦等,医院查不出具体病症。WHO提出是一组临床症状,特征是体虚困乏、易疲劳、失眠、休息质量不高、注意力不易集中,甚至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情绪不稳定、抵抗力差等,是人们在身体、心理、情感、思想和行为几个方面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量状态。关于疲劳的发生机制,现代医学倾向于认为是多因素的,有病毒感染、免疫学因素、精神病学因素、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作用因素等,但很多报道表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可能是该病发生发展的一个主要环节。CFS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的异常,尤其是细胞因子与CFS症状的出现关系密切。因此有人也将CFS称为“慢性疲劳免疫功能障碍综合征”,总之,研究认为CFS是病毒感染、应激、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因子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近年免疫系统作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疾病的危险因素,已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为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要,有必要开发出新型抗疲劳保健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疲劳复合地龙蛋白制剂。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复合地龙蛋白制剂,由地龙蛋白、牛磺酸以及可选的辅料组成。更进一步的,所述制剂由地龙蛋白、牛磺酸、大豆分离蛋白以及可选的辅料组成。更进一步的,地龙蛋白、牛磺酸、大豆分离蛋白的质量比为:地龙蛋白:牛磺酸大豆分离蛋白=(20 70): (8 25): (20 60)。更进一步的,地龙蛋白、牛磺酸、大豆分离蛋白的质量比为:地龙蛋白:牛磺酸大豆分离蛋白=(30 60): (8 20): (20 50)。更进一步的,地龙蛋白、牛磺酸、大豆分离蛋白的质量比为:地龙蛋白:牛磺酸大豆分离蛋白=(45 55): (8 12): (33 39)。更进一步的,制剂为口服剂,优选为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制剂组方合理、功效显著,经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功效学检验结果证明:绵羊红细胞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阳性,表明本发明制剂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作用;
受试动物碳廓清试验阳性,表明本发明制剂具有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功能作用;
本发明制剂可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试验结果为阳性;
本发明制剂可降低小鼠运动后血清尿素氮水平,试验结果为阳性;
本发明制剂可增加小鼠肝糖原的贮量,试验结果为阳性。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增强免疫力功能评价标准和缓解体力疲劳功能评价标准判断,本专利制备的产品具有增强免疫力和缓解体力疲劳的功能作用。本发明制剂为我国传统中药地龙在保健食品领域的应用作了有益的尝试和贡献。
具体实施例方式地龙蛋白是从地龙(蚯蚓)体内提取的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肽类物质,是地龙体内蛋白质、小分子多肽和氨基酸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年第18号公告批准地龙蛋白为新资源食品。本产品以地龙蛋白粉和牛磺酸为主要功效成分,优选添加大豆分离蛋白等含有多种多肽和氨基酸及其他常规辅料,得到的产品具有增强免疫和缓解体力疲劳的功能,组方合理、功效显著,为我国传统中药地龙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作了有益的尝试和贡献。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
制剂的原料组成:
原料名称 I用量/质量份 地龙蛋白 50 牛磺酸10
大豆分离蛋白元 二氧化桂 2 硬脂酸镁 2
将原料粉碎,混合均匀;
将混合均匀的原料充填至胶囊中,得到硬胶囊。该硬胶囊的规格为0.25g/粒, 人体的推荐日服量为每次6粒,每天两次。实施例2
制剂的原料组成:
权利要求
1.复合地龙蛋白制剂,由地龙蛋白、牛磺酸以及可选的辅料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地龙蛋白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由地龙蛋白、牛磺酸、大豆分离蛋白以及可选的辅料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地龙蛋白制剂,其特征在于:地龙蛋白、牛磺酸、大豆分离蛋白的质量比为:地龙蛋白:牛磺酸:大豆分离蛋白=(20 70):(8 25):(20 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地龙蛋白制剂,其特征在于:地龙蛋白、牛磺酸、大豆分离蛋白的质量比为:地龙蛋白:牛磺酸:大豆分离蛋白=(30 60):(8 20):(20 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地龙蛋白制剂,其特征在于:地龙蛋白、牛磺酸、大豆分离蛋白的质量比为:地龙蛋白:牛磺酸:大豆分离蛋白=(45 55): (8 12): (33 39)。
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地龙蛋白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口服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地龙蛋白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剂为胶囊剂、颗粒剂、片 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抗疲劳复合地龙蛋白制剂。复合地龙蛋白制剂,由地龙蛋白、牛磺酸以及可选的辅料组成。本发明制剂组方合理、功效显著,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的作用;本发明制剂可降低小鼠运动后血清尿素氮水平,可增加小鼠肝糖原的贮量。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增强免疫力功能评价标准和缓解体力疲劳功能评价标准判断,本发明制剂具有增强免疫力和缓解体力疲劳的功能作用,为我国传统中药地龙在保健食品领域的应用作了有益的尝试和贡献。
文档编号A61K31/185GK103169943SQ20131006672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日
发明者陈东, 黄家升 申请人:珠海博康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