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惊厥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8645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小儿惊厥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颗粒剂,尤其是一种治疗小儿惊厥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中医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诊,尤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约5 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惊厥的症状有很多种表现:有的只出现眼球转动、双眼直视或上翻、面色潮红;有的眼部、面部、手足部肌肉微微抽动,然后逐渐扩散到其他部位;刚出生的小儿发生惊厥症状很不明显,仅有不吃奶、两眼睁着、眼球固定不动、眼睑可稍有抽动,口唇周围青紫,必须仔细观察;也有的小」L惊厥同时有头痛、烦躁、喷射性呕吐、嗜睡,甚至昏迷;有的小」L惊厥不省人事,眼球固定或上翻、斜视、头转向一侧或后仰、口吐白沫、面及手部肌肉强直或时时出现不自主抽动、屏气。惊厥时间可长可短,一般数秒钟至十几分钟,惊厥时间长可发生大小便失禁现象。
··
目前现有的治疗小儿惊厥的药物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一旦停止服药会再次出现惊厥的症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治疗小儿惊厥疗效不足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惊厥的中药颗粒剂,具有疗效显著的特点,本发明采用地方上较为常见的中药材作为原料,成本低廉。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小儿惊厥的中药颗粒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牵牛子3-7份,大黄3-7份,薄荷3-7份,连翘3-7份,川芎4_8份,黄芩4_8份,黄柏7-12份,琥珀
7-12份,珍珠7-12份,川贝母0.5-3份,茯神7_12份,吴茱萸7_12份,牛黄3-7份,鸭跖草
3-7份,竹浙3-7份。一种治疗小儿惊·厥的中药颗粒剂,优选的方案,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牵牛子4-6份,大黄4-6份,薄荷4-6份,连翘4-6份,川芎5_7份,黄芩5_7份,黄柏
8-11份,琥珀8-11份,珍珠8-11份,川贝母1-2.5份,茯神8_11份,吴茱萸8_11份,牛黄
4-6份,鸭妬草4-6份,竹浙4-6份。一种治疗小儿惊厥的中药颗粒剂,最优选的方案,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牵牛子5份,大黄5份,薄荷5份,连翘5份,川芎6份,黄芩6份,黄柏10份,琥珀10份,珍珠10份,川贝母2份,茯神10份,吴茱萸10份,牛黄5份,鸭跖草5份,竹浙5份。
一种治疗小儿惊厥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主要由下述步骤制备而成:
①将牵牛子炒过备用,炒制炸响即可;
②将大黄,黄芩,黄柏用白酒完全浸泡,捞出放入锅中炒黄,在炒的过程中一定要反复的翻炒,炒至散发出香味取出晒干待用;
③将薄荷、连翘、川芎、琥珀、珍珠、川贝母、茯神、吴茱萸、牛黄和鸭跖草与步骤①②所得药物共研为细末过目筛待用;
④将竹浙滴加在步骤③所得的细末中,所得细末待用;
⑤取步骤④所得细末与蜂蜜炼成大小均匀的颗粒;将制成的颗粒取出干燥待用。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①炒制3-8分钟(优选5分钟)。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②用白药完全浸泡10-20分钟(优选15分钟)。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②白药的度数为38° -52° (优选45° )。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③过80-120目筛(优选100目筛)。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④滴加竹浙1-3滴(优选2滴)。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④蜂蜜的用量是细末的1-3倍(优选2倍)。服用方法:每日4次,空腹温开水或红糖水冲服,6小时一次,服药后3天病情缓解,一般服用I周全部治愈。该中药颗粒剂对小儿惊厥效果显著,有起效快,治愈率高的特点,该中药颗粒剂没有一点苦味适宜小儿服用,本发明多选用地方常见药材,价格低廉,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分别为:
牵牛子:苦辛,寒,有毒。泻水,下气,杀虫。治水肿,喘满。痰饮,脚气,虫积食滞,大便秘结。大黄:苦,寒.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薄荷:辛,凉。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挤,瘾疫。连翘:苦,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川芎:辛,温。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黄芩:苦,寒。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黄柏: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甓,梦遗,淋浊,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琥珀:甘,平。镇惊安神,散瘀止血,利水通淋。治惊风癫痫,惊悸失眠,血淋血尿,小便不通,妇女闭经,产后停瘀腹痛,痈疽疮毒,跌打创伤。
珍珠:甘咸,寒。镇心安神,养阴熄风,清热坠痰,去翳明目,解毒生肌。治惊悸,怔忡,癫痫,惊风搐搦,烦热消渴,喉痹口疳,目生翳障,疮疡久不收口。川贝母:苦甘,凉。润肺散结,止嗽化痰。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痿,肺痈,瘿瘤,廉疬,喉痹,乳痈。茯神:甘淡,平。宁心,安神,利水。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吴茱萸:辛苦,温,有毒。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牛黄:苦甘,凉。清心,化痰,利胆,镇惊。治热病神昏、谵语,癫痫发狂,小儿惊风抽搐,牙疳,喉肿,口舌生疮,痈疽,疔毒。

鸭跖草:甘,寒。行水,清热,凉血,解毒。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感冒,丹毒,腮腺炎,黄疸肝炎,热痢,疟疾,鼻衄,尿血,血崩,白带,咽喉肿痛,痈疽疔疮。竹浙:甘苦,寒。清热滑痰,镇惊利窍。治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本发明中药颗粒剂基于中医中药辩症治疗的原理。选用的药材分为内服颗粒剂药,对小儿惊厥有极好的治疗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实施例1 一种治疗小儿惊厥的中药颗粒剂,取下列中药原料药:牵牛子3克,大黄3克,薄荷3克,连翅3克,川芎4克,黄芩4克,黄柏7克,琥珀7克,珍珠7克,川贝母0.5克,茯神7克,吴茱萸7克,牛黄3克,鸭跖草3克,竹浙3克。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①将牵牛子炒过备用,炒制3分钟炸响即可;
②将大黄,黄芩,黄柏用38°的白酒完全浸泡10分钟,捞出放入锅中炒黄,在炒的过程中一定要反复的翻炒,炒至散发出香味取出晒干待用;
③将薄荷、连翘、川芎、琥珀、珍珠、川贝母、茯神、吴茱萸、牛黄和鸭跖草与步骤①②所得药物共研为细末过80目筛待用;
④将竹浙滴加I滴在步骤③所得的细末中,所得细末待用;
⑤取步骤④所得细末与蜂蜜炼成大小均匀的颗粒;将制成的颗粒取出干燥待用。服用方法:每日4次,空腹温开水或红糖水冲服,6小时一次。实施例2 —种治疗小儿惊厥的中药颗粒剂,取下列中药原料药:牵牛子7克,大黄7克,薄荷7克,连翅7克,川芎8克,黄芩8克,黄柏12克,琥珀12克,珍珠12克,川贝母3克,茯神12克,吴茱萸12克,牛黄7克,鸭跖草7克,竹浙7克。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①将牵牛子炒过备用,炒制4分钟炸响即可;
②将大黄,黄芩,黄柏用40°的白酒完全浸泡12分钟,捞出放入锅中炒黄,在炒的过程中一定要反复的翻炒,炒至散发出香味取出晒干待用;
③将薄荷、连翘、川芎、琥珀、珍珠、川贝母、茯神、吴茱萸、牛黄和鸭跖草与步骤①②所得药物共研为细末过90目筛待用;④将竹浙滴加1.5滴在步骤③所得的细末中,所得细末待用;
⑤取步骤④所得细末与蜂蜜炼成大小均匀的颗粒;将制成的颗粒取出干燥待用。服用方法:每日4次,空腹温开水或红糖水冲服,6小时一次。典型病例1:男性,王XX,7个月大。2011年9月发病,惊厥一个月,出现眼球转动、双眼直视或上翻的症状,面色潮红,并且不吃奶常常无缘无故的哭,惊厥每天7-8次,且每次睡觉惊厥量越来越多,输液打针均无效,从2011年10月5号服用本中药,服本药12次,六小时服一次,三天痊愈。实施例3: —种治疗小儿惊厥的中药颗粒剂,取下列中药原料药:牵牛子4克,大黄4克,薄荷4克,连翘4克,川芎5克,黄芩5克,黄柏8克,琥珀8克,珍珠8克,川贝母I克,茯神8克,吴茱萸8克,牛黄4克,鸭跖草4克,竹浙4克。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①将牵牛子炒过备用,炒制6分钟炸响即可;
②将大黄,黄芩,黄柏用50°的白酒完全浸泡18分钟,捞出放入锅中炒黄,在炒的过程中一定要反复的翻炒,炒至散发出香味取出晒干待用;
③将薄荷、连翘、川芎、琥珀、珍珠、川贝母、茯神、吴茱萸、牛黄和鸭跖草与步骤①②所得药物共研为细末过1 10目筛待用;
④将竹浙滴加2.5滴在步骤③所得的细末中,所得细末待用;
⑤取步骤④所得细末与蜂蜜炼成大小均匀的颗粒;将制成的颗粒取出干燥待用。服用方法:每日4次,空腹温开水或红糖水冲服,6小时一次。典型病例2:王XX,女性,10个月大。2012年4月发病,惊厥7天,面部发红并且出现厌食的症状,眼睑稍有抽动并且伴有脸部微微的抽动,口唇周围青紫,吃药打针均无效,从2012年6月开始服用本中药颗粒剂,服用本中药3天抽动减少,服用本中药后五天后痊愈。实施例4 一种治疗小儿惊厥的中药颗粒剂,取下列中药原料药:牵牛子6克,大黄6克,薄荷6克,连翘6克,川芎7克,黄芩7克,黄柏11克,琥珀11克,珍珠11克,川贝母
2.5克,茯神11克,吴茱萸11克,牛黄6克,鸭跖草6克,竹浙6克。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①将牵牛子炒过备用,炒制8分钟炸响即可;
②将大黄,黄芩,黄柏用52°的白酒完全浸泡20分钟,捞出放入锅中炒黄,在炒的过程中一定要反复的翻炒,炒至散发出香味取出晒干待用;
③将薄荷、连翘、川芎、琥珀、珍珠、川贝母、茯神、吴茱萸、牛黄和鸭跖草与步骤①②所得药物共研为细末过120目筛待用;
④将竹浙滴加3滴在步骤③所得的细末中,所得细末待用;
⑤取步骤④所得细末与蜂蜜炼成大小均匀的颗粒;将制成的颗粒取出干燥待用。服用方法:每日4次,空腹温开水或红糖水冲服,6小时一次。典型病例3:吕XX,男性,六个月大,惊厥60天,睡觉时老是不自主的惊厥,白天小孩很没有精神,经常嗜睡,惊厥60天后开始服用本中药颗粒剂,服用5天后开始一切恢复正常,服用7天后痊愈。实施例5: 一种治疗小儿惊厥的中药颗粒剂,取下列中药原料药:牵牛子5克,大黄5克,薄荷5克,连翅5克,川芎6克,黄芩6克,黄柏10克,琥珀10克,珍珠10克,川贝母2克,茯神10克,吴茱萸10克,牛黄5克,鸭跖草5克,竹浙5克。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①将牵牛子炒过备用,炒制5分钟炸响即可;
②将大黄,黄芩,黄柏用45°的白酒完全浸泡15分钟,捞出放入锅中炒黄,在炒的过程中一定要反复的翻炒,炒制散发出香味取出晒干待用;
③将薄荷、连翘、川芎、琥珀、珍珠、川贝母、茯神、吴茱萸、牛黄和鸭跖草与步骤①②所得药物共研为细末过100目筛待用;
④将竹浙滴加2滴在步骤③所得的细末中,所得细末待用;
⑤取步骤④所得细末与蜂蜜炼成大小均匀的颗粒;将制成的颗粒取出干燥待用。服用方法:每日4次,空腹温开水或红糖水冲服,6小时一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中药通过合理的配方可达到快速治愈小儿惊厥的目的,能增加小儿机体免疫能力,且其为纯中药,用药量极少,便于幼儿服用,无副着用,疗效快,一般3-7天就可治愈,治愈率可达96%。诸药配合,补而不滞。为了验证本发明中药颗粒剂的效果,我们抽取了 150名患者进行了药物的实验,平均分为两组,每组75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实施例5所得中药颗粒剂,对照组服用其它治疗小儿惊厥的中药药物。入选标准:经确诊为小儿惊厥患者,有小儿惊厥临床症状一项或多项。疗效情况判定标准(以服用I周的数据进行对比):1、治愈,服用药物I周,不适症状完全消失;2、有效,服用药物I周,不适症状减轻或部分消失;3、无效,服用药物I周,不适症状无变化。我们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精确的统计和数理分析。具体实验结果如下表: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_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儿惊厥的中药颗粒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牵牛子3-7份,大黄3-7份,薄荷3-7份,连翘3-7份,川芎4_8份,黄芩4_8份,黄柏7-12份,琥珀7-12份,珍珠7-12份,川贝母0.5-3份,茯神7_12份,吴茱萸7_12份,牛黄3-7份,鸭跖草3-7份,竹浙3-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颗粒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牵牛子4-6份,大黄4-6份,薄荷4-6份,连翘4-6份,川芎5_7份,黄芩5_7份,黄柏8_11份,琥珀8-11份,珍珠8-11份,川贝母1-2.5份,茯神8-11份,吴茱萸8_11份,牛黄4_6份,鸭跖草4-6份,竹浙4-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颗粒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牵牛子5份,大黄5份,薄荷5份,连翘5份,川芎6份,黄芩6份,黄柏10份,琥珀10份,珍珠10份,川贝母2份,茯神10份,吴茱萸10份,牛黄5份,鸭跖草5份,竹浙5份。
4.一种治疗小儿惊厥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主要由下述步骤制备而成: ①将牵牛子炒过备用,炒制炸响即可; ②将大黄,黄芩,黄柏用白酒完全浸泡,捞出放入锅中炒黄,在炒的过程中一定要反复的翻炒,炒至散发出香味取出晒干待用; ③将薄荷、连翘、川芎、琥珀、珍珠、川贝母、茯神、吴茱萸、牛黄和鸭跖草与步骤①②所得药物共研为细末过目筛待用; ④将竹浙滴加在步骤③ 所得的细末中,所得细末待用; ⑤取步骤④所得细末与蜂蜜炼成大小均匀的颗粒;将制成的颗粒取出干燥待用。
5.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①炒制3-8分钟(优选5分钟)。
6.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②用白药完全浸泡10-20分钟(优选15分钟)。
7.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②白药的度数为38°-52° (优选45° )。
8.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③过80-120目筛(优选100目筛)。
9.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④滴加竹浙1-3滴(优选2滴)。
10.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④蜂蜜的用量是细末的1-3倍(优选2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惊厥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原料药有牵牛子,大黄,薄荷,连翘,川芎,黄芩,黄柏,琥珀,珍珠,川贝母,茯神,吴茱萸,牛黄,鸭跖草,竹沥;本发明中药颗粒剂对治疗小儿惊厥有很好的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无任何副作用的治疗小儿惊厥的中药颗粒剂,本发明多选用地方常见药材,价格低廉,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3239640SQ201310178079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5日
发明者王晓霞, 葛延瑱 申请人:王晓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