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1260077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是为一水包油包水(w/o/w)形式的包埋制剂,包括有:40-80%重量的水相物质,含有水溶性活性物质;18-50%重量的油相物质,含有一或多种油质;1-5%重量的第一乳化剂;1-5%重量的第二乳化剂;首先将该油相物质与该第一乳化剂混合均匀后,加入该水相物质,以快速震荡混合后,将尚未混合的水相物质与该第二乳化剂混匀后,加入上述混合物中,以快速震荡混合,即可制得本发明的口服用包埋制剂。
【专利说明】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特别是指一种颗粒小、稳定性高、嗜口性佳、可作为水产口服疫苗以及各种补充剂(营养剂、免疫强化剂或促进剂、病原清除制剂等)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本发明还进一步涉及该水产包埋制剂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中国的水产养殖业技术先进,与日本挪威并列世界三大水产养殖王国,然而台湾位处亚热带且水产养殖密度高,容易成为水产疾病的温床,且密殖的水产动物对于养分与养殖环境的要求更须特别注意,否则容易造成水产动物的高死亡率,对经济与渔民权益的
影响甚巨。
[0003]一般水产疫苗多施用于稚鱼及稚虾时期,施用方法有三种,分别为注射、浸泡以及口服三种;其中,注射疫苗费时、耗工,且容易对非常敏感的鱼虾造成紧迫;浸泡型疫苗则是三者中最为方便的一种,但并非所有疫苗皆适合使用浸泡方法,且抗原或抗体施用量不一定,须针对目标鱼种进行田间试验后才可确定;口服型疫苗则是将疫苗添加至饵料内一并施用,使用方便,疫苗使用量较浸泡式少,可达到一定的成效,因此口服型疫苗是目前水产用疫苗发展的重点之一。
[0004]杨等人于台湾发明专利第1227114号(下称引证案)中揭露一种水生动物用口服疫苗,该疫苗是包含一供作水生动物摄食的多细胞生物以及一单细胞生物,该单细胞生物是经基因转殖以表现能在水生动物中引起免疫反应并因而免疫该水生动物的重组抗原,或使水生动物产生对抗疾病的物质;此外,该引证案中也揭露了一种经口递送该疫苗的方法, 是利用生物包埋(bioencapsulation)的观念,将该经基因转殖以表现重组抗原的单细胞生物包埋至多细胞生物中,再将该多细胞生物喂食欲免疫的水生动物,使该水生动物可经口服获得疫苗。
[0005]然而,引证案所用的疫苗抗原是以基因重组并转殖到单细胞生物体内的方式进行,抗原的表现会因重组基因的稳定性以及在单细胞体内表现的情况而有异,且并非所有疾病疫苗均适合以基因重组的方式进行;虽然其口服递送方式相当方便,对目标水产动物的影响最小,但重组基因与转殖研发时间久、花费大,基因表现量不稳定等都是该方法无法普遍应用的原因。
[0006]此外,美国专利US`5,424,067 (下称引证案)揭露一种可用于注射的多相乳化剂, 是以水包油包水(w/o/w)多相乳化剂作为疫苗的佐剂,该水包油包水(w/o/w)形式的疫苗包含:(I) 20-78%重量的水相物质,含有一个以上的抗体;(2) 2-10%重量的乳化系统,包含一或多种非离子、非毒性的乳化剂,这些乳化剂的转化点(inversion point)在25-45°C之间;(3) 20-70%重量不溶于水的油相物质,含有一或多种油质,该油质包括一或多种下列油质:(a)在4°C下为液态的矿物油或合成碳氢化合物,其黏度在40°C下小于IOOmPas ; (b)具有至少14个碳原子的合成油;(c)植物油;(d)动物油(主要为鲨烯)。该w/o/w形式的疫苗的制作方法,是先将油相(包含油与乳化剂)以及水相(含有抗体或其它活性物质)置于相同温度下(20-40°C之间),通常为30°C,再将水相温和倒入油相中,并且温和的搅拌至混合物回温到室温以供使用。
[0007]引证案所述的w/o/w形式的疫苗黏性低、流动性高,适合用于家畜的注射疫苗上,该疫苗效力与佛氏不完全佐剂(Freund’s incomplete adjuvant, FIA)相近;然而,该w/o/w形式的疫苗稳定性差,也不易制备,只限用于家畜注射疫苗上,无法使用于水产动物以及口服疫苗制剂上。
[0008]由此可见,上述习用口服用水产制剂仍有诸多缺失,实非良善的设计者,而亟待加以改良。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颗粒小、稳定性高、嗜口性佳的口服用包埋制剂。
[0010]本发明的次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作为水产口服疫苗以及各种营养补充剂的包埋制剂。
[0011]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经口服递送物质的方法。
[0012]可达成上述发明目的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是为一水包油包水(w/o/w)形式的包埋制剂,包括有:
[0013]40-80%重量的水相物质,含有水溶性活性物质;
[0014]18-50%重量的油相物质,含有一或多种油质;
[0015]1-5%重量的第一乳化剂;
[0016]1-5%重量的第二乳化剂;
[0017]首先将该油相物质与该第一乳化剂混合均匀后,加入该水相物质,以快速震荡混合后,将尚未混合的水相物质与该第二乳化剂混匀后,加入上述混合物中,以快速震荡混合,即可制得本发明的口服用包埋制剂。
[0018]其中该水溶性活性物质可为抗原、抗体、抗生素、营养剂、免疫强化剂或促进剂、病原清除制剂等等。
[0019]其中该油质包括一或多种下列油质:(a)在4°C下为液态的矿物油或合成碳氢化合物,其黏度在40°C下小于IOOmPas ; (b)具有至少14个碳原子的合成油;(c)植物油;(d)动物油。
[0020]其中该第一乳化剂包含一或多种非离子、非毒性的乳化剂,该乳化剂的转化点(inversion point)在25-45 °C之间,是包括一或多种下列所选的群组者:山梨醇(sorbitol)脂肪酸酯;山梨醇脂肪酸酯与环氧乙烧(ethylene oxide)或环氧丙烷(propylene oxide)浓缩物;甘露醇(mannitol)脂肪酸酯;甘露醇脂肪酸酯与环氧乙烧或环氧丙烷浓缩物;甘露醇脂肪酸酯与下列所选的亲水基:羧酸(carboxylic acid)、胺基(amine)、醢胺(amide)、醇类(alcohol)、聚酯多元醇(polyol)、醚类(ether)、氧基(oxide)的接合物;无水甘露醇(anhydromannitol)脂肪酸酯;无水甘露醇脂肪酸酯与下列所选的亲水基:羧酸、胺基、醢胺、醇类、聚酯多元醇、醚类、氧基的接合物;蔗糖(saccharose)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浓缩物;甘油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浓缩物;脂肪酸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浓缩物;脂肪醇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浓缩物;以及甘油磷脂(glycerophospholipid)。[0021]其中该第二乳化剂包含一或多种非离子、非毒性的乳化剂,该乳化剂的转化点 (inversion point)在25_45°C之间,是包括一或多种下列所选的群组者:山梨醇脂肪酸酯;山梨醇脂肪酸酯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浓缩物;甘露醇脂肪酸酯;甘露醇脂肪酸酯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浓缩物;甘露醇脂肪酸酯与下列所选的亲水基:羧酸、胺基、醢胺、醇类、聚酯多元醇、醚类、氧基的接合物;无水甘露醇脂肪酸酯;无水甘露醇脂肪酸酯与下列所选的亲水基:羧酸、胺基、醢胺、醇类、聚酯多元醇、醚类、氧基的接合物;蔗糖脂肪酸酯; 蔗糖脂肪酸酯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浓缩物;甘油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浓缩物;脂肪酸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浓缩物;脂肪醇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浓缩物;以及甘油磷脂。
[0022]本发明更进一步提供一种经口服递送物质的方法,是利用生物包埋 (bioencapsulation)的观念,将本发明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喂食多细胞生物,再将该多细胞生物喂食目标水产动物,使该目标水产动物大量且有效摄取该包埋物。 [0023]其中该多细胞生物为饵料生物,是选自丰年虾、轮虫、挠脚类动物(Copepoda)^K 藻以及草履虫。
[0024]其中该目标水产动物为鱼类及虾类。
[0025]另外,本发明更进一步提供一种经口服递送物质的方法,是将本发明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添加于饲料中,再将该饲料喂食目标水产动物,使该目标水产动物大量且有效摄取该包埋制剂。
[0026]其中,该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是以涂布于该饲料外层的方式而添加于饲料中。
[0027]其中,该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是以混合于该饲料的方式而添加于饲料中。
[0028]其中该目标水产动物为鱼类及虾类。
[0029]本发明所提供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与前述引证案及其它习用技术相互比较时,更具有下列的优点:
[0030]1.本发明所提供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为水包油包水(w/o/w)剂型,较习用的油包水(w/o)剂型的疫苗黏度低、较快引起免疫抗体,且可与其它治疗药剂并用。
[0031]2.本发明所提供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颗粒小于100 ym,容易被饵料生物所食用,该饵料生物再被水产生物摄食,如此,水产生物即可大量摄取本发明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以提升水产包埋制剂的吸收率。
[0032]3.本发明所提供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可使用现有的疫苗作为包埋物质,且适用的包埋物广泛。
[0033]4.本发明所提供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是使用鱼类油脂制作,鱼类油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Q-3、EPA (Elcosapentaenoic acid, 二十碳五烯酸)和 DHA (Docosahexaenoic acid,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丰富,此包埋粒子亦可作为鱼虾的滋养剂。
[0034]5.鱼类油脂的风味香醇,容易引诱饵料生物食用,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除了作为包埋接口以及滋养剂外,亦可作为饵料生物诱引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5]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其目的功效;有关该实施例的附图为:[0036]图1为本发明的口服用水产口服疫苗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的情形的示意图;
[0037]图2为喂食本发明的口服用水产口服疫苗的丰年虾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的情形的示意图;
[0038]图3A为实施例二中对照组与试验组虾苗的平均存活率的示意图;
[0039]图3B为实施例二中对照组与试验组虾苗的体长的示意图;
[0040]图3C为实施例二中对照组与试验组虾苗的体重的示意图;
[0041]图3D为实施例二中对照组与试验组虾苗的体长/体重比的示意图;
[0042]图3E为实施例二中对照组与试验组虾苗的肠子/肌肉比的示意图;
[0043]图3F为实施例二中对照组与试验组虾苗经24小时逆境试验后的虾苗存活率的示意图;
[0044]图4A为实施例三中对照组与试验组虾苗的平均存活率的示意图;
[0045]图4B为实施例三中对照组与试验组虾苗的体长的示意图;
[0046]图4C为实施例三中对照组与试验组虾苗的体重的示意图;
[0047]图4D为实施例三中对照组与试验组奸苗的体长/体重比的示意图;
[0048]图4E为实施例三中对照组与试验组虾苗的肠子/肌肉比的示意图;以及
[0049]图4F为实施例三中`对照组与试验组虾苗经24小时逆境试验后的虾苗存活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实施例一水产口服疫苗的制备
[0051]本实施例是以弧菌病疫苗(vibriosis vaccines)为包埋物质,依下列比例配制本实施例的水产口服疫苗:
[0052]65%重量的水溶液,该水溶液中含有抗弧菌病疫苗(vibriosis vaccines);
[0053]30%重量的油质;
[0054]2.5%重量的第一乳化剂;
[0055]2.5%重量的第二乳化剂;
[0056]先将该油质与该第一乳化剂混合均匀后,加入50%该水溶液,以3,OOOrpm快速震荡混合后,将尚未混合的水相物质与该第二乳化剂混匀后,加入上述混合物中,以3,OOOrpm快速震荡混合,即可制得本实施例的水产口服疫苗;
[0057]其中该油质为鱼油;
[0058]其中该第一乳化剂为山梨醇脂肪酸酯、山梨醇脂肪酸酯、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浓缩物;
[0059]其中该第二乳化剂为山梨醇脂肪酸酯、山梨醇脂肪酸酯、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浓缩物;
[0060]将制得的水产口服疫苗避光密封储存于4_8°C低温下;如图1所示,将本实施例的水产口服疫苗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看见该疫苗经本发明的包埋技术处理后,其粒子大小约在1(^111(微米)以内。
[0061]实施例二白虾虾苗生长测试
[0062]试验动物:无特定病原(specificpathogen free)的白奸(Litopenaeusvannamei)虫下苗。
[0063]测试疫苗:使用实施例一所制得的水产口服疫苗,将一定量该疫苗以I公升过滤过干净的海水稀释混匀。
[0064]馆料生物:使用丰年奸(Artemia nauplii)作为疫苗口服投予系统。
[0065]试验组:使用实施例一所制得的疫苗作试验,将该稀释的疫苗喂食丰年虾(丰年虾浓度为0.125公斤/I公升)2小时后,将该丰年虾喂食白虾虾苗,自白虾稚虾期第4天 (Post-Larva4)试验至稚虫下期第13天(Post_Larval3),每天喂食三次,试验槽内白虫下苗浓度为150只/I公升。
[0066]对照组:与试验组同批但未施用疫苗者的白虾虾苗。
[0067]如图2所示,将喂食实施例一所制得的水产口服疫苗的丰年虾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看见丰年虾体内摄入大量的水产口服疫苗。
[0068]试验组与对照 组试验均进行3重复,试验完毕后于稚虾期第14天(Post-LarvaM) 时观察白虾虾苗生长状况,包含:
[0069]平均存活率:计算3重复试验的虾苗平均存活率;
[0070]平均虾苗体长:使用量板及显微镜量测虾苗体长,自嘴尖(rostral tip)到尾节 (telson base)的长度,每个处理计算100只奸苗;
[0071]平均虾苗体重:每个处理取2克虾苗秤重,秤重后计算虾苗数以求得平均个别虾苗的体重;
[0072]虾苗体长/体重比:计算第2及3项测得的数值比;
[0073]虾苗肠子/肌肉比:使用量板及显微镜量测第一腹节的肠子/肌肉比,每个处理计算100只虾苗;
[0074]24小时逆境试验:每个处理取100只虾苗,浸泡于500ppm福尔马林内24小时,24 小时后计算其存活率。
[0075]结果:
[0076]平均存活率:如图3A所示,对照组的平均存活率为42.0% ;试验组的平均存活率为 88.0%。
[0077]平均虾苗体长:如图3B所示,对照组的平均虾苗体长为10.7公厘(mm);试验组的平均虾苗体长为12.5公厘(mm)。
[0078]平均虾苗体重:如图3C所示,对照组的平均虾苗体重为11.6毫克(mg);试验组的平均虾苗体重为15.4毫克(mg)。
[0079]奸苗体长/体重比:如图3D所示,对照组的奸苗体长/体重比为0.93 ;试验组的虫下苗体长/体重比为0.81。
[0080]虾苗肠子/肌肉比:如图3E所示,对照组的虾苗肠子/肌肉比为2.0 ;试验组的虾苗肠子/肌肉比为2.8。
[0081]24小时逆境试验:如图3F所示,对照组的虾苗存活率为69.0% ;试验组的虾苗存活率为100%。
[0082]由上述分析可知,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技术所制得的水产口服疫苗,配合喂食丰年虾等饵料生物的生物包埋技术,可使白虾虾苗生长情况明显优于未施用疫苗者,不仅在虾苗体长及体重上明显大于对照组,在虾苗的换肉率(肠子/肌肉比)也比对照组多,对于抗逆境的能力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0083]实施例三黑虎虾虾苗生长测试
[0084]试验动物:无特定病原(specificpathogen free)的黑虎奸(black tigerprawn, Panaeus monodon)虫下苗。
[0085]测试疫苗:同实施例二。
[0086]馆料生物:使用丰年奸(Artemia nauplii)作为疫苗口服投予系统。[0087]试验组:使用实施例一所制得的疫苗作试验,将该稀释的疫苗喂食丰年虾(丰年虾浓度为0.125公斤/I公升)2小时后,将该丰年虾喂食黑虎虾虾苗,自黑虎虾稚虾期第4天(Post_Larva4)试验至稚奸期第13天(Post_Larval3),每天喂食三次,试验槽内黑虎虫下苗浓度为150只/I公升。
[0088]对照组:与试验组同批但未施用疫苗者的黑虎虾虾苗。
[0089]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均进行3重复,试验完毕后于稚虾期第14天(Post-LarvaH)时观察黑虎虾虾苗生长状况,方法如实施例二所述。
[0090]结果:
[0091]平均存活率:如图4A所示,对照组的平均存活率为22.0% ;试验组的平均存活率为64.0%。
[0092]平均虾苗体长:如图4B所示,对照组的平均虾苗体长为12.8公厘(mm);试验组的平均虾苗体长为14.6公厘(mm)。
[0093]平均虾苗体重:如图4C所示,对照组的平均虾苗体重为18.1毫克(mg);试验组的平均虾苗体重为21.4毫克(mg)。
[0094]奸苗体长/体重比:如图4D所示,对照组的奸苗体长/体重比为0.68 ;试验组的虫下苗体长/体重比为0.6。
[0095]虾苗肠子/肌肉比:如图4E所示,对照组的虾苗肠子/肌肉比为3.2 ;试验组的虾苗肠子/肌肉比为4.2。
[0096]24小时逆境试验:如图4F所示,对照组的虾苗存活率为68.0% ;试验组的虾苗存活率为100%。
[0097]由上述分析可知,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技术所制得的水产口服疫苗,配合喂食丰年虾等饵料生物的生物包埋技术,亦可使黑虎虾虾苗生长情况明显优于未施用疫苗者,不仅在虾苗体长及体重上明显大于对照组,在虾苗的换肉率(肠子/肌肉比)也比对照组多,对于抗逆境的能力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0098]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例如:包埋物质的不同、水相与油相的比例调配、使用的油质种类、乳化剂种类等变化的等效性实施例,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包括: 40-80%重量的水相物质,含有水溶性活性物质; 18-50%重量的油相物质,含有一或多种油质; 1-5%重量的第一乳化剂;以及 1-5%重量的第二乳化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其特征是,所述水溶性活性物质为抗体、抗体、抗生素、营养剂、免疫强化剂或促进剂、病原清除制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其特征是,所述油质包括一或多种下列所选的群组者:在4°C下为液态的矿物油或合成碳氢化合物,其黏度在40°C下小于IOOmPas ;具有至少14个碳原子的合成油;植物油;动物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其特征是,所述矿物油具有16个碳原子以上的直链,且不具有芳香族化合物。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其特征是,所述合成碳氢化合物为聚异丁烯或聚异戊二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其特征是,所述植物油为不饱和以及生物可分解的植物油。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其特征是,所述动物油为鱼类油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乳化剂包含一或多种非离子、非毒性的乳化剂,该乳化剂的转化点在25-45°C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乳化剂包括一或多种下列所选的群组者:山梨醇脂肪酸酯;山梨醇脂肪酸酯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浓缩物;甘露醇脂肪酸酯;甘露醇脂肪酸酯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浓缩物;甘露醇脂肪酸酯与下列所选的亲水基:羧酸、胺基、醢胺、醇类、聚酯多元醇、醚类、氧基的接合物;无水甘露醇脂肪酸酯;无水甘露醇脂肪酸酯与下列所选的亲水基:羧酸、胺基、醢胺、醇类、聚酯多元醇、醚类、氧基的接合物;蔗糖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浓缩物;甘油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浓缩物;脂肪酸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浓缩物;脂肪醇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浓缩物;以及甘油磷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其特征是,所述第二乳化剂包含一或多种非离子、非毒性的乳化剂,该乳化剂的转化点在25-45°C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其特征是,所述第二乳化剂包括一或多种下列所选的群组者:山梨醇脂肪酸酯;山梨醇脂肪酸酯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浓缩物;甘露醇脂肪酸酯;甘露醇脂肪酸酯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浓缩物;甘露醇脂肪酸酯与下列所选的亲水基:羧酸、胺基、醢胺、醇类、聚酯多元醇、醚类、氧基的接合物;无水甘露醇脂肪酸酯;无水甘露醇脂肪酸酯与下列所选的亲水基:羧酸、胺基、醢胺、醇类、聚酯多元醇、醚类、氧基的接合物;蔗糖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浓缩物;甘油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浓缩物;脂肪酸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浓缩物;脂肪醇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浓缩物;以及甘油磷脂。
12.—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I)将该油相物质与该第一乳化剂混合均匀;(2)加入该水相物质,以快速震荡混合;(3)将尚未混合的水相物质与该第二乳化剂混匀后,加入上述混合物中,以快速震荡混口 o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快速震荡为1000-7000rpm。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快速震荡为1000-7000rpm。
15.一种经口服递送物质的方法,是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喂食多细胞生物,再将该多细胞生物喂食目标水产动物,使该目标水产动物,能大量且有效摄取该包埋物。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经口服递送物质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多细胞生物为饵料生物,是选自丰年奸、轮虫、挠脚类动物(Copepoda)、水藻以及草履虫。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经口服递送物质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目标水产动物为鱼类及虾类。
18.—种经口服递送物质的方法,是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添加于饲料中,再将该饲料喂食目标水产动物,使该目标水产动物大量且有效摄取该包埋制剂。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经口服递送物质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是以涂布于该饲料外层的方式而添加于饲料中。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经口服递送物质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口服用水产包埋制剂是以混合于该饲料的方式而添加于饲料中。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经口服递送物质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目标水产动物为鱼类及虾类。
【文档编号】A61P31/04GK103520105SQ201310393253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0日
【发明者】郭树勇, 陈旭中 申请人:福又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