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件和导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8189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间隔件和导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导管组件,例如导管和引入针组件的间隔件。
背景技术
在医药领域,这种导管和引入针组件用于正确地将导管置于患者的脉管系统中。一旦放置到位,这种导管,例如静脉(或“IV”)导管,可以在需要时将包括生理盐水、药物和/或营养成分(包括完全肠外营养物,或“TPN”)在内的液体注射到患者体内。该导管还能用于将液体抽出循环系统和监测患者脉管系统内的情况。一种常用的导管为“套管针”导管,这种导管套装在具有尖锐末端的引入针上。引入针刺穿患者的皮肤,并且在导管经过皮肤前进时提供结构上的支撑。导管的远端边缘夹住引入针的外侧,以便导管随着引入针穿过皮肤插入。当引入针的一部分插入目标血管,导管在引入针上滑动到目标血管内的正确位置。一旦确认导管放置正确,引入针就可以从导管组件中退出,进而将导管留在预定的位置。当血液开始流入导管座时,各种密封或间隔件可以在导管座内阻止液体从导管组件流出。这种间隔件可以通过导管组件与引入针组件之间的过盈配合而在引入针上产生径向压缩力,以阻止不期望出现的血液从间隔件和引入针之间漏出。作用在引入针上的压缩力也可以用来关闭间 隔件并在取出引入针后使间隔件保持关闭。在针取出以后,关闭间隔件的过盈配合会在针-间隔件交界处引入摩擦力。该摩擦力会产生阻碍针退出的阻力,使得医务人员难以将针从导管组件中移出,尤其是难以用一只手将针移出。有时候,移出针所需的摩擦力可能会导致患者体内的导管移动或者振动,这对病人而言是不舒服或者疼痛的。因此,本领域的一个改进是提供一种间隔件,该间隔件具有较低的阻碍针退出的摩擦力,同时却仍然能够提供足够的密封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导管和引入针组件的间隔件。该间隔件能够在针移出之前和移出时提供围绕引入针的密封,并且在针退出之后提供围绕导管组件近端开口的密封。间隔件构造成在针退出时产生的阻力最小,同时在导管组件,例如涉及高压液体注射的导管组件,之内提供抗高压的有效密封。这些特征至少部分通过偏置间隔件的缝隙来实现,间隔件的缝隙被偏置成使得从导管座作用到缝隙上的径向压缩力主要是间接力。在该偏置构型中,在针-间隔件交界处作用于针上的摩擦力被最小化,以便于将针退出。为了在高压液体注射期间提供改进的密封功能,间隔件可以进一步被构造成在相对高压作用于间隔件的远端表面上时转换到收缩状态,通常这在引入针被移出以后发生。在这类情况下,间隔件的包括缝隙的部分,即插塞部,可以至少部分地收缩到间隔件的管状部内,这可以提高缝隙上的压缩力,使缝隙在高压下仍然能保持关闭。在该收缩状态下,间隔件可以承受住导管组件内的高压而不会削弱由间隔件提供的密封。因此,这种间隔件能够作为低阻高压间隔件使用。[0007]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些方面中,提供可用在导管组件中的间隔件,以选择性地密封导管组件内的开口。该间隔件包括:管状部,该管状部内具有内腔;和连接至所述管状部远端的插塞部。所述插塞部具有非收缩状态和收缩状态,所述插塞部具有穿过其中延伸的缝隙。所述缝隙具有在所述插塞部的远端和所述插塞部的近端之间延伸的缝隙长度,所述插塞部从所述管状部偏置,从而当所述间隔件处于非收缩状态时,所述缝隙长度的一部分从所述管状部的远端向远端延伸,当所述间隔件转换到收缩状态时,所述插塞部向近端移动到所述内腔中,使得所述缝隙长度从所述管状部的远端向远端延伸得更少。 在间隔件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间隔件具有管状部和插塞部。插塞部具有穿过其中延伸的缝隙。间隔件可以从非收缩状态移动到收缩状态。当间隔件处于非收缩状态时,插塞部相对管状部偏置,使得缝隙的部分长度从管状部的远端向外延伸。当间隔件处于收缩状态时,插塞部向内移动到管状部的内腔中,使得缝隙的从管状部的远端向外延伸的长度缩短。在间隔件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内腔可以从管状部的近端延伸到插塞部。内腔的横截面积(沿垂直于管状部中心轴的方向截取)可以小于插塞部的横截面积,使得插塞部在移入内腔时塞入内腔中。另外,当插塞部移入内腔时,至少作用在间隔件的这一部分上的压缩力增大,这提高了间隔件的密封能力。间隔件的插塞部可以从管状部的远端中心部向外延伸,并且能够被管状部远端绕插塞部形成环状表面的部分所包围。在间隔件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当间隔件处于非收缩状态时,第一压缩力作用于缝隙的表面,但在收缩状态下,较大的第二收缩力作用于缝隙的表面,因此提供围绕缝隙的增强的密封能力,这可以加强间隔件抗高压的密封能力。该间隔件可以在间隔件远端表面处的压力达到临界压力时由非收缩状态移动到收缩状态。这样提供的密封能够抵抗可能削弱间隔件密封的高压。该临界压力可以大于经插塞部内的缝隙退出针时所产生的压力,使得间隔件在针退出时不会收缩。在导管组件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管组件包括:具有内腔的导管座;置于所述导管座的内腔中的间隔件,所述间隔件能够从非收缩状态转换到收缩状态;所述间隔件的具有近端和远端的管状部分;和所述间隔件的连接至所述管状部远端的插塞部。所述插塞部具有穿过其中延伸的缝隙,所述缝隙具有一缝隙长度,所述插塞部从所述管状部偏置,从而在所述间隔件处于非收缩状态时,所述缝隙长度的一部分从所述管状部的远端部向远端延伸,当所述间隔件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缝隙长度从所述管状部的远端向远端延伸得更少。在导管组件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穿过导管座侧壁的一个或多个孔,导管座在内腔和外部空间之间延伸。所述一个或多个孔可以沿着内腔位于一个或多个位置上,当间隔件处于非收缩状态时,这些位置被间隔件遮住,当间隔件处于收缩状态时,这些位置未被间隔件遮住。在该构型中,当导管座中的内压足以向后压缩间隔件从而使一个或多个孔露出时,该内压可以随液体流出所述一个或多个孔而降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特征及优势可以结合到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和所附的权利要求而变得更易于理解,或者也可以通过实施以下阐述的发明而了解到。本发明并不要求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均具有本文所述的所有有益特征和优点。附图简要说明为了使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势易于理解,以上简述的发明将通过参照附图中图示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仅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典型实施方式,因此不应理解为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是代表性的结合了间隔件的集成导管和引入针组件的部分分解透视图。图2是
图1所示导管组件的部分分解透视图,其中间隔件与导管组件分开显示。图3是代表性间隔件的分离透视图。图4是图3所示间隔件的分离侧视图。图5是沿图4中的线5-5剖切的图3和4所示间隔件的分离剖视图。图6是引入针设置于正确位置时的导管组件的剖视图。图7是图6所示导管组件的剖视图,其中引入针被部分移出并且间隔件处于非收缩状态。图8是图6所示导管组件的剖视图,其中引入针被移出并且间隔件处于收缩状态。图9是间隔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分离剖视图。
图10是间隔件的又一实施例的分离剖视图。
图11是导管组件密封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可以参考附图理解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其中类似的参考数字代表相同的或功能类似的元件。易于理解,本申请`附图中常规描述和图示的本发明部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构型进行配置和设计。因此,图中所示的一些更详细的描述,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而是仅仅代表了本发明当前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文中所用的术语“近端”用于指代装置在正常使用时最靠近该装置使用者且最远离患者的那一部分。术语“远端”用于指代装置在正常使用时最远离该装置使用者且最靠近患者的那一部分。另外,术语“内”或“向内”指的是在正常使用时相对于装置朝向该装置内部的位置。相反地,本文中所用术语“外”或“向外”指的是在正常使用时相对于装置朝向该装置外部的位置。在以下详述部分,结合具有集成延伸管的外周静脉导管来说明本发明。应当理解,本发明的间隔件可以与其他各种导管系统一起使用。例如,本发明可以用于标准的外周静脉导管,要求用通管丝(stylet)将针连接到针套上的延伸留置导管,以及希望其中设有调节液体流入或流出空间的间隔件的其他医疗装置。
图1大致示出了结合有间隔件10 (置于导管座24内)的集成导管和引入针组件20。导管和引入针组件20可以包括导管组件18和具有引入针30的针组件16,导管组件18包括附接至导管座24的导管22。引入针30可以沿着诸如导管组件18的纵向轴线的轴线12插入到导管组件18内。
图1所不导管座24可以包括从导管座24的任一侧向外径向延伸的翼部26。翼部26可以简化导管和引入针组件20的操作,并且提供更大的表面积以将导管22附贴到患者身上。可选择地,翼部26可包括缝合孔28。导管座24还可以包括设于其中的间隔件10,该间隔件10能够至少部分地防止液体从导管座24的近端漏出。引入针组件16可以包括引入针30。引入针30的近端被收容在针套管32中,而引入针30的远端具有用于刺穿患者皮肤的尖锐末端34。在使用时,将引入针30和导管22插入患者的血管,确认是否正确插入,移出引入针30并将导管22留在正确的位置。图2是带有间隔件10的导管组件18的部分分解图,其中间隔件10与导管组件18分开显示。在组装起来的时候,间隔件10定位于导管座24的内腔36的近端部,以防止液体从导管座24的近端泄漏。在一些实施例中,间隔件10是适于紧贴配合到导管座24内的单件装置。例如,间隔件10的直径可以大致等于或大于导管座24内腔36部分的内径或部分导管座24内腔36的内径。如图所示,间隔件10可以包括辅助将间隔件10保持在正确位置的表面结构。例如,间隔件的近端本体部46可以具有相对于远端本体部44缩小的外径,远端本体部44的形状和尺寸设置成可兼容地配合到辅助将间隔件10保持在正确位置的套管(未图示)中。近端本体部46的缩小的外径还可以配合在导管座24内腔36内表面上的指向内的环形圈(未图示)周围。图6到10示出了这类用于将间隔件10保持在正确位置的其他代表性结构,以下将说明这些结构。图3到7显示了间隔件10的某些实施例的分离视图。先参考示出间隔件10透视图的图3。间隔件10可以构造成在针移出之前和移出时提供围绕引入针30的密封。间隔件10可以构造成在针退出时提供小的阻力,同时提供能抵抗导管组件18,例如那些涉及高压液体注射的导管组件,之内高压的有效密封。这些特征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在远端偏置间隔件10的缝隙60,从而使主要的间接径向压缩力从导管座24施加到大部分缝隙60上来实现。在该偏置的构型中,退出引入针30时作用在针-间隔件交界处的阻力被最小化。为了在高压液体注射时提供增强的密封功能,间隔件10还可以构造成在引入针30被移出并且相对高压作用于间隔件10的远端表面54上时从非收缩状态(如图3-7所示)转换到收缩状态(如图8所示)。在这些情况下,间隔件10的包含缝隙60的部分,即插入部42,可以至少部分地移动 到间隔件10的管状部40内,这可以提高作用在缝隙上的压缩力,使缝隙60保持关闭。在该收缩状态下,间隔件10可以构造成经受得住导管组件18内的高压,不会削弱间隔件10所提供的密封。下面将参照说明图3所示的处于非收缩状态的间隔件10。如图所示,在一些构型中,间隔件10可以是单件间隔件10,主要包括管状部40和插塞部42。插塞部42可以具有沿着间隔件10的中心轴12穿过间隔件10延伸的缝隙60。在该非收缩状态,插塞部42可以从管状部40偏置,使得缝隙60的部分长度或全长(如图5中特征70所示)从管状部40的远端50向远处延伸。长度70的向远处延伸的部分可包含缝隙60长度70的大约15%到100 %,包括缝隙60长度70的大约15 %,大约20 %,大约30 %,大约40 %,大约50 %,大约60%,大约70%,大约80%,大约90%,和大约100%。本文中所用术语“缝隙的长度”指的是缝隙60的在插塞部42的远端和近端之间延伸的长度。在一些构型中,如图所示,插塞部42从管状部40的远端50的中心部开始延伸,管状部40的远端50可以形成围绕插塞部42的环状表面。图4显示了图3所示间隔件10的侧视图,间隔件10包括具有较大外部尺寸的远端本体部44和具有减小外部尺寸的近端本体部46。该图还显示了插塞部42如何从间隔件10的管状部40远端50的中心部向外向远端延伸。如图中进一步所示,间隔件10的一个或多个边缘可以是倒圆的或者是倾斜的。[0039]现在参考图5,图5示出了沿图4中线5-5截取的间隔件10的剖视图。如图所示,在一些构型中,间隔件10可以包括内腔62,内腔62从管状部40近端52的开口 56延伸到插塞部42。利用该构造,插塞部42的近端侧可以界定内腔62的远端66。内腔62可以形成间隔件10的管状部40的至少一部分(或者大部分)的内部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和下面将要说明的,内腔62可以用于提供没有压力作用于位于其中的引入针30各部分上的区域。内腔62还可以提供间隔件10的插塞部42在高压下能够收缩的区域。图5进一步示出了插塞部42,为了清楚说明,用椭圆形大致标示出了该插塞部42。插塞部42从管状部40偏置,使得缝隙60长度70的一部分(例如至少一半)从管状部40的远端50向外延伸出来。例如,缝隙60的从管状部40的远端50向远端延伸出来的长度70的一部分(在这里指的是偏置长度74或偏置部分74)可以(但并非必须)大于缝隙60的位于远端50以近的部分72 (在这里指的是重叠长度72或重叠部分72)。该偏置导致导管座24作用于间隔件10上的力主要是间接的径向压缩力。主要是间接径向压缩力不如直接压缩力大,因此导致针退出时在针-间隔件交界处的接触力减小,作用在引入针30上的阻力变小。这能够使医务人员更容易地将引入针30从导管组件24中移出,尤其是单手将针移出。针-间隔件交界处减小的接触力还可以减小或消除因使引入针30通过间隔件10从患者体内退出而导致的不舒服的移动或振动。现在参考图6,图6示出了安装在导管组件18内的间隔件10。间隔件10可以沿着纵向轴12定位在导管座24的内腔36中。内腔36可以沿着导管组件18的纵轴12在导管座24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延伸,并且延伸进入并穿过导管22。内腔36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形成在其内表面82上的凹陷 部84,这些凹陷部84的形状和尺寸可以设置成可留持至少一部分间隔件10的外表面,并且至少部分地防止间隔件10在内腔36的内压增大时被顶出内腔36的近端开口 88。在一些构型中,一个或多个孔86形成在导管座24的侧壁内,如下面所述的那样。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管座24的内腔36以及间隔件10的管状部40的形状和尺寸设置为使得向内的压缩力从导管座24施加到间隔件10的管状部40上。如上所述,该向内的压缩力可以作用在缝隙60上,使缝隙60抵靠引入针30而保持关闭并在后来没有引入针30时关闭。如前面提到的,由于缝隙60从管状部40部分偏置,作用在部分缝隙60上的压缩力是间接的,且沿着间接压缩路径78。再参考图6,在存储和使用导管座24时,间隔件10的插塞部42与引入针30的形状相符。因此,当导管22和引入针30被插入患者体内时,间隔件10阻止流入导管座24内的液体泄漏。然而一旦引入针30已经被移出,间隔件10的缝隙60就关闭而密封导管座24,如图7所示。在图7中,缝隙60被显示成当引入针30的远端末端34被移出到间隔件10的内腔62时已经关闭。在后续经导管组件18注射液体时,间隔件10的略微伸入注射剂流动路径内的插塞部42可以在液流中形成干扰,这可能增强导管座24内的冲洗能力。现在将参考图8,图8显示间隔件10在液压力90作用到间隔件10的远端表面54上时从非收缩状态转换到收缩状态。间隔件10在非收缩状态下的外部形状用虚线表示,而间隔件10在收缩状态下的形状用实线表示。如图所示,由于压力作用在间隔件10的远端表面54上,间隔件10可以收缩到收缩状态。为了确保间隔件10不在针退出时收缩,间隔件10可以构造成在超过一定临界值的压力作用下收缩,该临界值大于针穿过缝隙60时所产生的压力值。如图所示,当间隔件10处于收缩状态时,插塞部42向近端移动到间隔件10的内腔62中,使得缝隙60的长度70从管状部40的远端50向近端移动。相应地,在此状态下,缝隙60的偏置长度74减小,缝隙60的重叠长度72增大。在某些情况下,在该收缩状态下,长度70的向远端延伸的部分可以包括缝隙60的大约0%到大约75%,包括大约5%,大约10%,大约20%,大约30%,大约40%,大约50%,大约60%,大约70%。在某些构型中,在非压缩状态下大约50%的缝隙60向远端延伸,而在压缩状态下,大约20%的缝隙向远端延伸。另外,由于缝隙长度70从管状部40偏置得更少,作用在缝隙60表面上的压缩力在该状态下变得更大,因为这些压缩力直接而非间接地作用于缝隙60的表面。此外,当插塞部42比内腔62大时,插塞部42被压入内腔62,产生作用在缝隙60上的额外的压缩力。在某些情况下,随着液压力90的增大,插塞部42甚至可以在内腔62中楔入更深,因此增大了作用在缝隙60上的压缩力,进一步加强了抵抗增大压力的密封。在某些实施例中,间隔件10可以构造成在收缩状态和非收缩状态下,在缺少某些穿过缝隙60插入的东西时,缝隙60的表面仍然保持接触。换句话说,缝隙60保持关闭。相应地,插塞部42的形状和尺寸可以设定为大到足以阻挡在液压作用下被推入内腔62,因此打开缝隙60。相应地,插塞部42可以比内腔62大,使得插塞部42完全不会在它被推到内腔62中时突然翻转,在该段时间内,管状部40可以在插塞部42附近折叠。这加强了间隔件10的整体密封能力。因此,在某些构型中,在管状部40的远端50位置截取的内腔62的横截面积(垂直于管状部40的中心轴12方向截取)小于插塞部42的横截面积(也垂直于管状部40的中心轴12方向截取)。该尺寸差异可以在间隔件10处于收缩状态时使插塞部42插入内腔62,同时允许缝隙60保持关闭。如图6到8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笔直地穿过导管座24的侧壁形成一个或多个孔86,以便在间隔件10处于收缩状态且间隔件10向近端压缩到露出所述一个或多个孔86时减小压力。这些孔·某些构型中,当减小部分压力后,间隔件10从其压缩状态恢复过来并重新遮住孔86。相应地,当间隔件10处于非收缩状态时,一个或多个孔86可以位于间隔件10和内腔36的内表面82之间,但是当间隔件10被超出临界压力的压力水平向近端推回时,所述孔86可以不被遮住。在某些实施例中,两个或更多个孔86沿导管组件18的纵向轴12以不同的间距定位在导管座24内,使得较远的间隔件10被向近端推动,其他的孔86露出,从而可以使压力进一步减小。在某些实施例中,多个孔86沿着导管组件18的纵向轴12布置在各个位置处,从而当液体从孔86注射时,由溢出液体产生的横向力起反作用,从而防止导管座出现不期望的移动。图9和10显示了具有可替换的外表面构造的间隔件10的实施例。首先看图9,在某些实施例中,管状部40的外表面100大致为圆柱形,沿本体40的大致全长没有凹陷部或凸起。现在看
图10,在间隔件10的某些构型中,间隔件10的管状部40的外表面100大致呈圆柱形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凹陷部102,该一个或多个凹陷部102能够可兼容地接纳导管座24的内腔36的内表面82上的一个或多个环状圈。在其他构型中,间隔件10的管状部40的外表面100包括一个或多个环状圈,其可兼容地被位于导管座24的内腔36的内表面82中的一个或多个凹陷部接纳。还可考虑其他各种可形成在间隔件10的外表面上的结构和表面构造。现在参考
图11,
图11显示了针和导管组件20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在步骤112中,提供导管组件18。导管组件18可以包括导管座24,导管座24具有穿过导管座24延伸的内腔36和穿过内腔36延伸的引入针30。间隔件10可以设置在围绕引入针30设置的导管座24的内腔36中。间隔件10可以具有管状部40和连接至管状部远端的插塞部42。缝隙60可以穿过间隔件10延伸。间隔件10可以从非收缩状态转换到收缩状态,在非收缩状态下,缝隙60的部分长度70从管状部40的远端向远处延伸,在收缩状态,更少部分的缝隙60的长度70或没有缝隙60的长度70从管状部40的远端50向远处延伸。另外,当间隔件10的远端表面54上的压力超过临界值时,间隔件10可以从非收缩状态转换到收缩状态,临界压力大于引入针30穿过插塞部42内的缝隙60退出而产生的压力。在步骤114中,导管组件18的导管22被置于患者的血管内。在此阶段,可以确认导管是否正确插入。下面,在步骤116中,引入针30被从导管组件18中退出,同时间隔件10保持非收缩状态。间隔件10可以在针退出过程中保持该状态,因为间隔件10可以构造成在作用于其远端表面54上的超过退出针时所产生的压力作用下收缩。此外,在某些构型中,引入针30和缝隙60可以包括能够减小针阻力的润滑剂,就像现有技术已知的那样。在步骤118中,在导管22到位后,液体可以经导管座24和导管22注射到患者体内。液体可以包括生理盐水,药物和/或营养成分(包括TPN)。在注射液体时,如果导管座24内的压力超过临界值,间隔件10可以响应导管座24内的压力而从非收缩状态转换到收缩状态。因此,间隔件10既可以用作低阻间隔件,又可以用作高压间隔件10。考虑到上面所述内容,应当理解,使用本发明的导管组件18,间隔件10和方法可以提供各种优势和益处。例如,在使用时,间隔件10可以在针移出之前和移出时提供围绕弓丨入针30的密封。间隔件10也可以在使用导管组件18时提供围绕导管组件18的近端开口 88的密封。间隔件10进一步还可以构造成在退出针时对引入针30施加较小的阻力。另夕卜,间隔件10可以响应间隔 件10的末端表面54上的液压90的作用(通过自密封的方式变形而加强间隔件的密封能力,否则该液压可能削弱密封)。当变形或收缩时,间隔件10的几何形状可以使插塞部42像插塞那样起作用,当施加压力时,插塞部42被推入到间隔件10的内腔62的收缩区域内,由此与压力水平成比例地激发缝隙密封。该插塞作用还可以提高间隔件-导管座交界处的接触力,该力也能够与压力水平成比例地改善密封表面。根据本申请所广泛描述的和所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范围,在不脱离其结构、方法或其他必要特征的前提下,本发明还可以以其他具体的形式体现。上述的实施例的所有方法都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表示,而非前述的说明书。所有与权利要求等同的意义和范围内的改变都包含于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间隔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状部,该管状部内具有内腔;和 连接至所述管状部远端的插塞部,所述插塞部具有非收缩状态和收缩状态,所述插塞部具有穿过其中延伸的缝隙,所述缝隙具有在所述插塞部的远端和所述插塞部的近端之间延伸的缝隙长度,所述插塞部从所述管状部偏置,从而当所述间隔件处于非收缩状态时,所述缝隙长度的一部分从所述管状部的远端向远端延伸,当所述间隔件转换到收缩状态时,所述插塞部向近端移动到所述内腔中,使得所述缝隙长度从所述管状部的远端向远端延伸得更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间隔件定位在壳体内时,在非收缩状态下,第一压缩力施加于所述缝隙的表面;当所述间隔件处于收缩状态时,第二压缩力施加在所述缝隙的表面,所述第二压缩力大于所述第一压缩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响应作用在所述间隔件的远端表面上的超过临界压力的压力而从非收缩状态转换到收缩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隔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临界压力大于穿过所述插塞部内的缝隙退出引入针所产生的压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塞部从所述管状部远端的中心部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隔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部的远端形成围绕所述插塞部的环状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从所述管状部的近端延伸到所述插塞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具有垂直于所述管状部的中心轴截取的第一横截面积,该第一横截面积小于截取于所述插塞部的第二横截面积,所述第二横截面积垂直于位于所述管状部的远端向远端的位置处的所述管状部的中心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为单体弹性间隔件。
10.一种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内腔的导管座; 置于所述导管座的内腔中的间隔件,所述间隔件能够从非收缩状态转换到收缩状态; 所述间隔件的具有近端和远端的管状部分;和 所述间隔件的连接至所述管状部远端的插塞部,所述插塞部具有穿过其中延伸的缝隙,所述缝隙具有一缝隙长度,所述插塞部从所述管状部偏置,从而在所述间隔件处于非收缩状态时,所述缝隙长度的一部分从所述管状部的远端部向远端延伸,当所述间隔件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缝隙长度从所述管状部的远端向远端延伸得更少。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间隔件处于非收缩状态时,第一压缩力作用在所述缝隙的表面;当所述间隔件处于收缩状态时,第二压缩力作用在所述缝隙的表面,所述第二压缩力大于第一压缩力。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座的内腔和所述间隔件的管状部的形状和尺寸设置成使得所述导管座向所述间隔件的管状部施加向内的压缩力。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塞部的横截面大于所述管状部内腔的横截面,从而当所述间隔件转换到收缩状态时,所述插塞部向近端移动到所述内腔中并且向所述管状部施加压缩力,该压缩力提高了施加到所述间隔件的管状部上的净压缩力。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管状部的近端延伸到所述插塞部的内腔。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具有垂直所述管状部的中心轴截取的第一横截面积,该第一横截面积小于截取于所述插塞部的第二横截面积,所述第二横截面积垂直于位于所述管状部的远端向远端的位置处的所述管状部的中心轴。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响应作用在所述间隔件远端表面上的超过临界压力的压力而从非收缩状态转换到收缩状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临界压力大于穿过所述缝隙退出引入针所产生的压力。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孔,所述一个或多个孔穿过所述导管座设置在所述导管座的内腔与外部环境之间,所述一个或多个孔沿着所述内腔设置在一个或多个位置处,当处于非收缩状态时,所述一个或多个位置被所述间隔件遮住,当处于收 缩状态时,所述一个或多个位置不被所述间隔件遮住。
专利摘要本申请公开了间隔件和具有该间隔件的导管组件,所述间隔件可用在导管组件中以选择性地密封导管组件内开口。该间隔件具有管状部和插塞部。插塞部具有穿过其中延伸的缝隙。间隔件可以从非收缩状态转换到收缩状态。当间隔件处于非收缩状态时,插塞部从管状部偏置成使得缝隙的一部分长度从管状部的远端向外延伸。当间隔件转换到收缩状态时,插塞部向内移动到内腔中,使得缝隙的长度从管状部的远端向外延伸得更少。
文档编号A61M25/01GK203139343SQ201320080219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2日
发明者D·K·海儿, C·克里斯汤森, C·艾利斯 申请人: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