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7702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注射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器,该注射器构造成可使用单一注射器进行多次填注和排空的循环,而随后注射器自动销毁,从而阻止在最后一剂注射循环后重复使用注射器。注射器包括带有远侧顶端的塞体,该远侧顶端装有捕获结构,在液体完全排空位置该捕获结构从注射器的排放孔伸出。液体排出附件可连结至注射器,用以导配一剂或多剂治疗物质。液体排出附件通常装有第一锁定件,该第一锁定件与捕获装置连结,以阻止完全压下的塞体缩回,由此阻止塞体往复运动,防止注射器的重复使用。有效地,注射器的排放孔夹于内置的止动体和外部的捕获结构之间。可选择将塞体的杆体拆下,止动体仍留于注射器主体内,进一步阻碍注射器的重复使用。有时,还可包括第二锁定件,防止液体排出装置从注射器上旋开。
【专利说明】注射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适于控制液体流动的装置。特别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适于使用单一注射器进行多次填注和排空的循环,而随后注射器自动销毁,从而阻止在最后一剂注射循环后重复使用注射器。
[0002]【背景技术】
[0003]已知的注射器仅适用于一次性使用。理想地,这种注射器在一次性使用后会自动变得无法操作。人们需要这种自毁式注射器,例如用来减低由于多人共用注射针而在他们之间造成血液传染病的传播。
[0004]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不同结构的注射器来解决人们对有效的自毁式注射器的需要。特别地,市场上诸多注射器的问题在于不能使用单一注射器进行多次填注和排空的循环,而随后注射器自动销毁以阻止在最后一剂注射循环后重复使用注射器。因此,人们需要一种注射器,该注射器可与注射针连结,以将液体吸入注射器,然后再将液体排入容器,从而重组治疗物质。在重组治疗物质后,须在同一个注射器中填注一剂或多剂治疗物质。在配放完注射器中的全部内容物之后,进一步要求注射器自动销毁。有时,在一个自动销毁的循环中,在配放注射器中的液体内容物之前,需拆掉用于将液体吸入注射器的注射针并将不同的导流件加装在注射器上。
[0005]实际情况是,首先应在吸入一剂或多剂所重组的治疗物质前将注射器完全排空,从而避免在不明或不同程度上稀释治疗物质。目前市场上的某些自毁式注射器在大体排空后,存在注射器无意中开启其自毁功能的风险,结果导致需使用另一注射器来分配治疗物质。
[0006]在第2010/0030146号美国专利申请中,卡基什等发明人公开一种用于注射器的自毁式装置,该装置允许使用者通过注射针吸入液体来填注注射器,注射器在注射物排出之后自动销毁。该装置的注射针连结至注射器主体后即不可拆卸,结果导致其注射器组件不能实际用于重组治疗物质并随后使用同一个注射器分配其中部分治疗物质。一旦液体开始从注射器中排出时,内部机构发生位移,从而妨碍液体吸入注射器。因此,不能重新填注同一个注射器。
[0007]在第6752784号美国专利文献中,蔡姓发明人公开一种安全型注射器,在该注射器中,装于塞体上的捕获结构与锁定结构相连结,从而使闭锁件留于注射器排液孔内。液体内容物从注射器完全排空后,塞体必然与捕获结构相连结。因此不能在完全排空注射器后重复使用注射器。事实上,试图将塞体从完全排空位置缩回会导致注射器管的远端部分缩回到注射器主体内,该注射器主体可充当注射针组件的保护罩。在常姓发明人的第2006/0084915号美国专利申请和沃尔什等人的第2009/0247948号美国专利申请中也公开了类似装置。
[0008]目前市场上的自毁式注射器包括浙江玉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销售的Iml自毁式注射器(该公司位于中国浙江省玉环县镟门工业园,网址为WWW.zjyusheng.com)。这种注射器包括塞体,塞体在轴上的远侧置有捕获结构,该捕获结构与注射器放液鲁尔件中的锁定结构连结,有效地阻止塞体从液体完全排空位置缩回。如果使用者大力收回塞体杆,会造成塞体杆的近侧部分折断分离,留下的止动块基本上卡在注射器的排放孔内,从而阻止重复使用注射器。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可体现为提供一种装置以及一种使用该装置的方法。目前优选的装置形成一组件,该组件包括注射器主体,注射器主体从开口的近侧端延伸至远侧端的排放孔。塞体组件设置成在主体内的剂料装载位置和剂料完全排空位置之间进行往复运动。塞体组件的远侧端装有捕获结构,该捕获结构配置成在塞体组件置于完全排空位置时从注射器排放孔向远侧伸出一段可操作距离。
[0010]前述的组件还包括从注射器主体单独分开的第一锁定件,该第一锁定件可配置于注射器主体的远侧端的远侧位置。当塞体置于远侧的完全排空位置时,第一锁定件配置成与捕获结构连结,从而有效阻止重复使用注射器。在多数情况下,第一锁定件固定于端部使用的配液或采液附件,该附件可与注射器排放孔相连结,从而通过操作塞体而使液体最后通过该附件喷出。第一锁定件可以是导液装置(如配液或采液附件)的一体组件,或者可临时性或永久性地连结于所述附件。第一锁定件还可以体现为单独分开的部件。
[0011]目前优选的第一锁定件构造成与导液装置实现压配啮合或摩擦连结。在这种布置中,实现捕获的塞体与锁定件的连结后,尝试将导液装置从注射器主体脱离开(例如通过旋开常规的鲁尔锁定接头),便可简单地将第一锁定件从它与导液装置的压配啮合中脱离开。脱离开的第一锁定件与捕获结构保持连结,注射器失效,从而防止塞体的往复运动以及注射器的重复使用。大体上,压配连结理想地形成“最弱的链接”,以防止塞体在某一位置断裂,从而可重复使用注射器。
[0012]可操作的塞体组件有时可包括断开结构,该断开结构配置成对使用者试图将塞体组件从捕获结构(包括完全排空位置)移向近侧作出反应,使塞体组件的近侧杆端与塞体组件的远侧端分离。作为示例的断开结构包括置于塞体组件中间位置的拉分接头。可操作的拉分接头包括第一接口,该第一接口构造成发生切变断裂或以其他方式分开所需的杆体拉伸负荷低于捕获结构的临界截面在拉伸下断裂所需的拉伸负荷。目前优选的拉分接头包括单向拉分接头,其具有塞体组件互相配合的表面,该表面构造成在塞体从剂料装载位置移向剂料完全排空位置时承压。
[0013]通常,注射器主体的远侧端装有终结在远侧接口的第一段中空凸状鲁尔锥形锁柱。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锁定件的近侧端可配置成与远侧接口发生结构干涉,以有效阻止塞体所带有的捕获结构移向近侧。有时,第一锁定件可构造成第二段中空凸状鲁尔锥形锁柱,其尺寸为第一段的可行延长。
[0014]可操作的捕获结构包括面向近侧的表面。锁定结构配置成在第一锁定件相相配合的锁定结构与捕获结构相连结之后与面向近侧的表面发生结构干涉。可操作的第一锁定结构可包括自偏置指状体。类似地,第一锁定件的锁定结构可包括多个自偏置指状体,通过捕获结构向近侧移动,指状体可发生位移,从而形成指状体和捕获结构间的摩擦接触界面。
[0015]有时,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可包括第二锁定件,该第二锁定件构造用于阻止端部使用的配液装置从它与注射器的捕获啮合中脱出。可操作的第二锁定件包括由端部使用的配液装置所带有的结构,该结构自动与鲁尔锁定装置的内螺纹啮合并产生结构干涉,从而防止端部使用的配液装置在拆卸方向上旋转。
[0016]一种优选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提供自毁式注射器,该自毁式注射器具有设置用于在主体内进行往复运动的塞体,以便有效吸入和排放液体。使用者可将导液或吸液附件(如注射针)连结至注射器,或者将注射器用作独立装置以将一剂液体吸入注射器。使用者将一剂液体吸入注射器之后,可再将至少部分剂量的液体注入容器,从而有效重组治疗物质。注射针可连结至注射器排液孔,从而便于将排出的液体导入容器(例如药瓶)中。通常,使用者会将塞体移置于液体完全排空位置,以备将一剂或多剂治疗物质装入注射器。使用者可再将部分治疗物质吸入注射器中。最后,使用者可使塞体向远侧移至液体完全排空位置,排出最后一剂治疗物质,同时使第一锁定件连结至塞体,从而有效地阻止塞体从完全排空位置缩回。
[0017]使用者将部分治疗物质吸入注射器之后,可移除吸液装置并将第二个不同的配液装置连结至注射器。第二配液装置有时会参考用作端部使用装置。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配液装置通常装有第一锁定件,该第一锁定件构造成与塞体所带的捕获结构相连结。塞体组件的远侧端装有捕获结构,该捕获结构配置成在塞体组件置于完全排空位置时从注射器排放孔向远侧伸出一段可操作距离。有时,使用者将第一锁定件连结至塞体之后,可将塞体的杆体部分向近端缩回,从而有效使杆体部分与塞体的远侧部分分离。有时,将第二配液装置组装至注射器所带的鲁尔锁定装置会使其自动与第二锁定件啮合,从而有效阻止第二配液装置从注射器脱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在图中,近似的标号通常代表相似的结构。
[0019]图1是根据本发明特定原理构造的目前优选实施方案的组装分解平面图(按比例);
[0020]图2是如图1中所示塞体的部分侧视图(局部截面视图);
[0021]图3是如图2中所示塞体在进一步组装状态下的部分侧视图(局部截面视图);
[0022]图4是如图1中所示实施方案在剂量装载位置的部分垂直切面侧视图;
[0023]图5是如图1中所示实施方案在完全排空位置的垂直切面侧视图;
[0024]图6是如图1中所示实施方案在重复使用失败位置的垂直切面侧视图;
[0025]图7是根据本发明特定原理构造的实施方案结合多个可用附件的部分分解垂直切面侧视图;
[0026]图8是根据本发明特定原理构造的目前优选实施方案的一部分在计量排空和捕获位置的垂直切面和横截面的放大侧视图;
[0027]图9是根据本发明特定原理构造的另一可选实施方案的一部分在完全排空位置的垂直切面和部分横截面的放大侧视图;
[0028]图10是如图9中所示实施方案在完全排空和捕获位置的垂直切面和部分横截面的放大侧视图;
[0029]图11是目前优选的第一锁定件的近侧端的立体剖视图;[0030]图12是目前优选的第二锁定件的透视图;
[0031]图13是如图12中所示实施方案的近侧端视图;
[0032]图14是如图12中所示实施方案的侧视图;
[0033]图15是如图12中所示实施方案的近侧端视图;
[0034]图16是如图15中所示实施方案的侧视图(在剖面16-16向箭头方向所视);
[0035]图17是如图12中所示实施方案安装于管状件上的透视图;
[0036]图18是如图17中所示实施方案的横截面的侧视图,该实施方案连结至喷雾头并安装至注射器的鲁尔锁定端上;
[0037]图19是配准安装于管状件上另一可选的第二锁定件的透视图;
[0038]图20是如图19中所示实施方案的分解组装视图;
[0039]图21是如图20中所示实施方案的横截面的侧视图(取自剖面21-21);
[0040]图22是如图19中所示实施方案分解组装透视图;
[0041]图23是如图19中所示实施方案向箭头方向所视的远侧端视图(取自图21中剖面23-23);
[0042]图24是如图19中所示第二锁定件的近侧端视图;
[0043]图25是可用于制造如图19中所示第二锁定件的平坦薄板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本发明可体现为提供一种自毁式注射器组件。至少某些实施方案可使注射器在最后的放液循环之后所进行的销毁前实现多次填注和排放循环,这通常利用到端部使用的导液装置。
[0045]如图1所示,目前优选的实施方案是多个元件的组件(通常标为100)。组件100包括注射器主体102,该注射器主体102具有开口的近侧端(通常标为104)和远侧端(通常标为106)。可根据所需的液体容量来设定注射器主体102的大小。如图1所示的注射器主体102基本透明。当然并非必须如此,也可使用具有一个或多个部分透明或完全不透明的结构区域的注射器。
[0046]所示注射器主体102的远侧端106带有鲁尔锁定结构,该结构包括一段中空凸形鲁尔锥形锁定件以及螺纹状凹形插口 110。鲁尔锁定件108的中空部分构成注射器主体102的排放孔。导液附件可以基本上常规的液密接合方式连结至鲁尔锁定件108。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内螺纹插口 110整合至注射器主体102,形成连续结构。在其他可用的实施方案中,插口 110可适于相对于注射器主体进行旋转。
[0047]尽管鲁尔锥形锁柱108至少应具有一小段长度更为理想,但仍可使用其他可选结构,其中包括外螺纹中空凸形放液端(图中未示出)。尽管如图1所示的实施方案是基于普适6%鲁尔圆锥锁定接头,但本发明的原理也适用于其他可选结构,其中包括常规鲁尔锁定装置的其他可选尺寸。6%圆锥接头的规格以ISO 594-2标准(用于注射器、注射针以及其他特定医疗装置的带有6% (鲁尔)锁柱的圆锥接头——第二部分:锁定接头)为准。通常在口腔注射器中采用的连结件(其尺寸大于6%鲁尔锁定接头)是另一种可选的可用连接件。另一可选的注射器主体的可用远侧连结结构仅有助于与配液或采液所需的导液附加装置形成防漏液接合。[0048]仍参照图1,组件100还包括塞体组件(通常标为120)。所示的塞体组件包括杆体122,芯体件(通常标为124)以及刮液件126。刮液件126构造成保持配准在芯体124上并在主体102内往复运动时形成液密密封,以从组件100吸入或排出液体(参见图2和图3)。目前优选地,芯体124可从杆体122上拆卸下来,但并非必须如此。请注意,还可使用具有其他可选结构的杆体。例如,杆体还可包括拇指孔或柄,使用者可分别用拇指或手往复移动杆体。
[0049]如图2和图3所示,可用的芯体124包括轴向长度大于L1的细轴128,该细轴128构造成在塞体120移至剂料完全排空位置时使捕获结构(通常标为130)移至注射器主体120的排放孔的远侧。如图2和图3所示的捕获结构130包括面向近侧的表面(通常标为132)。对于“面向近侧的表面”,旨在涵盖具有分量指向近侧方向的法向量的表面。特别地,“面向近侧的表面”的法向量不必与芯体124的长度轴线大致平行(如图所示)。
[0050]如图所示,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轴128的尺寸和形状(如直径)最好构造成与注射器排放孔(如中空鲁尔件108中的孔)的尺寸和形状相对接近,从而缩小“死腔”并促进注射器内容物的完全排空。虽然轴128通常可无阻碍地往复穿过注射器主体102的排放孔,但在塞体120处于液体完全排空位置时,所示实施方案的肩部134与主体102之间形成结构干涉。肩部134是作为示例的止动件,该止动件防止芯体向远侧方向移动。在某些情况下,刮液件(如126)也可起到止动体的作用。
[0051]出于本发明的目的,锁定件有效阻止了组件的两个以上部件的拆分。再次参照图1,组件100进一步包括第一锁定件(通常标为140)以及(可选的)配液或采液附件(通常标为142)。可用的附件142可包括液体喷雾头144,然而也可使用其他常规的导液结构或装置,如注射针、针管连接头等。
[0052]图4至图6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特定原理构造的作为示例的装置的操作原理。6在图4中,如箭头150所示,杆体122从剂量装载位置向远侧方向移置,这表示塞体受到按压并向排空液体的方向移动。
[0053]特别参照图4,作为示例的第一锁定件140是与注射体主体102独立分开的元件,该第一锁定件140设置为与鲁尔件108的远侧端配准。如图所示,作为示例的第一锁定件140可基本上体现为第二段中空凸状鲁尔锥形锁柱,其尺寸设定为第一段鲁尔锁定件108的可行延伸。
[0054]中空凸状鲁尔锥形锁柱108的远侧端终结于远侧接口(通常如图1标为151),所示的远侧接口设置为靠近插口 110的远侧端的平面。第一锁定件140的近侧端包括一表面,该表面配制成与远侧接口 151发生结构干涉的,有效阻止轴128和捕获结构130 (从捕获位置)移向近侧。
[0055]图5表示置于液体完全排空和液体捕获位置的塞体组件120。事实上,注射器主体102的排放孔夹于内置的止动体(如肩部134)和外部的捕获结构(如第一锁定件140)之间。因此,塞体不能缩回,注射器组件有效地变得不能再重复使用。需要注意,作为示例的捕获结构130与作为示例的第一锁定件140的悬立式指状体152啮合。倘若不存在第一锁定件140,则捕获结构130和轴128的远侧端将会仅从鲁尔件108的远侧端上的排放孔伸出,并且塞体组件120会随意地往复运动。
[0056]理想地,捕获结构与锁定结构啮合,而不影响注射器组件的可用性。亦即,参照图4和图5,优选地,使用者无需在杆体122上过分施力,轴128即可与锁定件140啮合。在某些情况下,在发生锁定时,使用者基本上不会察觉。
[0057]图6表示可选的断开结构(通常标为154),该断开结构配置成对使用者试图使塞体组件从捕获结构(向箭头156所示的近侧方向)移动作出反应,使塞体杆122的远侧端与芯体件124的近侧端分离。如果使用者大力使塞体杆体122缩回,断开结构154会使杆体122从芯体124分开。芯体124必然仍留在原处并阻塞住注射器的排放孔,由此有效阻碍注射器主体102的重复使用。
[0058]图7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特定原理所使用的注射器(通常标为160),该注射器可带有选定的导液附件。如图7所示,导液附件的选取不受限制,例如,可将注射针(通常标为162)加装于注射器160的远侧端,以将液体吸入注射器。然后,注射器160和注射针162可用于将吸入的液体注入容器内,例如用于重组治疗物质。注射针162缺少第一锁定件140,因此注射器和注射针的组合可多次重复使用。然而,所示的注射针组件160包括第一锁定件140,该第一锁定件140有效防止塞体从液体完全排空位置移向近侧。
[0059]同样地,带有喷雾头(通常标为168)的注射器160也可多次重复使用。在所示的组合中并不具备可有效防止注射器160的塞体从液体完全排空位置缩回的结构。相比之下,标为170的喷雾头组件包括第一锁定件140,该第一锁定件140有效防止塞体从液体完全排空位置移向近侧。因此,一旦注射器160的塞体与喷雾头组件170啮合而捕获塞体,注射器有效地自动变得不能重复使用。
[0060]有时,第一锁定组件140以摩擦配合或压配的方式配准地夹于导液附件(如注射针组件164或喷雾头组件170)内。在某些其他情况下,第一锁定件140可以是导液附件的一体组件或者可以粘接、焊接以其他方式永久固定于导液附件。在发明构思的范围内,甚至可通过其他可选结构(如使用者的手)来确定锁定件的位置,从而使锁定件所关联的锁定结构与塞体的捕获结构啮合。
[0061]现在参照图8,所示的作为示例的组件100处于液体完全排空和轴捕获位置。可以清楚地看出,作为示例的第一锁定件14从注射体主体102独立分开,该第一锁定件140可配置于注射器主体远侧的位置。作为示例的第一锁定件140有时可表现为凸状鲁尔锁定件108的可行延伸,这在于第一锁定件140的可操作实施方案可基本上构造成鲁尔件108的凸状锥形鲁尔锁面的延伸。通常,锁定件140安装于导液结构(如喷雾头144)中向远侧间隔开的可操作位置,从而在第一锁定件的近侧结构与鲁尔件108的远侧接口 151发生结构干涉之前,凸状鲁尔件108的外侧鲁尔锁面与凹状鲁尔件174的内侧可液密接合。另外,所示的作为示例捕获结构130配置成在塞体组件的杆体122向远侧移至所示的完全排空位置时与锁定件140的近侧端上带有的一个或多个悬立式锁定指状体152相连结。这种连结有效阻止芯体124的回缩并阻碍注射器组件100的重复使用。倘若使用者大力将杆体122拉向近侧,断开接头154会使杆体122从芯体124分开,进一步阻碍注射器组件100的重复使用。
[0062]图9和图10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特定原理构造的自毁式注射器组件的另一可用实施方案(通常标为180)。组件180的延长轴128’构造成基本上最大限度地从注射器主体102和锁定件182排出液体。这种液体的完全排空降低了昂贵治疗化合物的浪费。
[0063]在图9中可以看出,作为示例的延长轴128’处于所示的液体完全排空位置时从注射器主体102向远侧突伸出一段可操作距离L2。对于“可操作距离”,旨在表示突伸长度L2可足以向轴128’的露出部分施加可操作的保持力。已知的适用于这种完全排空液体的注射器(例如无死腔注射器)并未伸出足够用以容许所需轴负载的突伸长度(假使都具有突伸长度的情况下)。
[0064]出于本文的目的,将“保持力”定义为防止使用者用手拉杆体122以使芯体件124从夹留位置缩回(如图8和图10所示)。作为示例的“保持力”使所示的轴128保持在注射器主体(如主体102)的排放孔中的液体阻断位置。“可操作的保持力”通常会导致部件或零件在塞体从捕获位置缩回前发生结构失效。在任何情况下,“可操作的保持力”足以另使用者只有在借助工具和/或一个或多个部件发生损毁的情况下才能重复使用注射器组件。
[0065]人们认识到,某些包括螺纹接口的鲁尔锁定接头可向开口方向进行旋转,从而举例来说在向远侧伸长的捕获轴上产生显着的拉伸力。与导液装置粘合或与其形成一体的第一锁定件可能会产生足以使轴128断裂的拉伸力(参见图3),使塞体122从捕获位置缩回,由此导致注射器可重复使用。因此,优选地,第一锁定件与导液装置通过摩擦配合或压配的方式相接合,使其断开或以其他方式使其脱离的拉伸负荷小于杆体128断裂或影响捕获结构与锁定件间的接合所需的拉伸力。必然地,尽管使用者尝试旋开导液装置时会使被捕获的第一锁定件从导液装置脱离,但第一锁定件将与捕获结构保持连结并通过继续阻止塞体缩回来防止重复使用注射器。大体上,压配连结理想地形成“最弱的链接”,以防止塞体在某一位置断裂,从而可重复使用注射器。
[0066]如图10所示的另一种可选的第一锁定件182是配置用于向延长轴128’的突出段上施加保持摩擦力。如图所示,轴128’的表面包括朝向远侧的脱模斜度,因此轴128’的表面并不具备面向近侧的表面。而多个自偏置指状体184是配置用于向轴128’施加足以阻止注射器塞体向近侧缩回的摩擦力。目前认为,摩擦引起保持力所需的最小可操作距离L2至少约是延伸轴128’直径的一倍。
[0067]组件(如组件100)的部件通常均为注塑成型。各部件通常均由医疗级塑料或塑状材料制成。目前优选地,由聚丙烯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制造塞体杆体122以及可拆分的核心件124。可用的刮液件可由聚异戊二烯或非乳胶聚异戊二烯制成。通常,注射器主体102由聚丙烯制成。可用的锁定件(如图10中所示的另一可选的第一锁定件182或如图11中所示的第一锁定件140)可由聚碳酸脂制成。悬立式自偏置指状体(如184或152)可体现为周向连续螺纹状元件或者多个构造成可使锁定件从注模中脱出的周向间隔的元件。
[0068]如上所述,优选地,杆体122可从芯体124分开,从而进一步阻止注射器组件100的重复使用。对医疗产品设计者来说显然还有许多可产生这种效果的方法。例如,杆体和芯体可注塑成型为一体件,在所需的断开位置的局域面的截面减小,该局域面构造成在轴128的临界截面发生拉伸断裂前(在切力或拉伸力作用下)断裂,从而塞体可缩回。
[0069]如图1和图2所示,芯体124的近侧端模塑成与杆体122的向远侧突伸的脚状体186配准。凸起区域188可配置成甚至具有更小的界面,从而减小元件间的抗剪承载面,便于使元件断开。在任何情况下,理想地,拉分接头154即便在主动将液体吸入注射器时也可靠地保持连接,而随后将其断开却相对容易,从而可自动销毁注射器组件,防止重复使用。
[0070]特别参照图1,杆体122的远侧端(通常标为190)构造成与承压区域相一致,从而确保芯体124对杆体移向远侧方向做出反应,也向那个方向移动。这种压力接口可确保在需要接合锁定结构与捕获结构时所施加的力足以实现自毁结果。
[0071]在目前优选的使用方法中,使用者可将液体吸入注射器,再将液体排入容器,从而重组治疗物质。可首先将注射针连接至注射器,以便吸入液体并将液体排入容器(例如顶部可刺穿的药瓶)中。可将注射器完全排空,这表示塞体被按压至最远测的液体完全排空位置。然后可通过缩回塞体杆将治疗物质吸入注射器。然后使用者可将注射器与包括第一锁定结构的导流附件连结。直至将第一锁定结构固定于注射器塞体之前,注射器均可完全排空注射器和多次重新填注。可操作的导液附件包括液体喷雾头,例如可用于鼻部治疗。注射器可排出一剂或多剂治疗物质,直至注射器排空为止。使用者将在配剂直至排空注射器之后自动销毁注射器。有时,在塞体的捕获结构与第一锁定件在注射器主体排放口远侧的位置接合之后,使用者可能会继续向近侧拉塞体杆,从而导致近侧杆部分的分离,留下松脱的阻塞物,该阻塞物穿入注射器排放孔,以防止注射器的重复使用。
[0072]有时,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可包括第二锁定件。某些这种第二锁定件还可用作独立的锁定元件。在任何情况下,第二锁定件有效阻止管状件从与常规的鲁尔锁定装置接合的安装位置移开。目前优选的实施方案阻止环向间隔的外螺纹从内螺纹(如诸多配液注射器的远侧端所带有的内螺纹)内的安装位置(向松动或拆卸方向)旋转。
[0073]图12至图18表示第二锁定件(通常标为200)的目前最优选的实施方案的结构细节。第二锁定件200包括弧形壁部202,该弧形壁部202是配置用来与一般为圆筒状的管状件的外表面相接合。在图17中,所示的管状件包括套体20417、套体204是液体喷雾头205的一部分(参见图18)。根据本发明特定原理的第二锁定件的某些实施方案中,可广泛地组合使用其他可选的管状结构。可用的管状结构的非限定示例包括:针头接口、针管连接件及液体喷雾头等。例如,第二锁定件可用于阻止导液结构从与注射器的永久固定连接中脱离。
[0074]套体204配置成与(例如某些配液注射器的配液端(远端)所带有的)常规的鲁尔锁定装置的鲁尔锁定结构相连结。套体包括内孔206,该内孔206配置成以液密接合的方式与常规鲁尔锁定装置的公鲁尔接头相连结。套体204的近侧端带有周向间隔的外螺纹(分别为208和210),外螺纹208和210构造成与鲁尔锁定装置的内螺纹相连结。
[0075]壁部202包括带状部分(通常标为212),该带状部分配置成包绕管状体204外周的足够大的部分,从而阻止弧形壁部202和管状体204间发生径向分离。所示的带状部分212配置成包绕管状体204外周的半数以上部分。在发明构思范围内的另一可选结构包括具有透孔的近侧表面,从而可接合于孔206内的公鲁尔接头,还包括一对向远侧伸出的臂状体,这两个臂状体共同形成结构不同的周向间隔的壁部。
[0076]理想地,带状体21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阻断部分(通常如图14标为213),该第一阻断部分与外螺纹208和210中的至少一个外螺纹形成结构干涉,以阻止壁部202相对于管状体204向近侧方向发生轴向位移。至少一个壁部202的向近侧伸出的柄脚部分214的尺寸制成可装入外螺纹208和210间的周向间隙,由此与其中一螺纹发生结构干涉,从而阻止安装壁部202围绕孔206的中线进行旋转。
[0077]壁部202还带有翼状件216,该翼状件216带有前缘(通常标为218)和后缘(通常标为220)。理想地,前缘218是配置用于将组件装于鲁尔锁定装置中时便于壁部202向锁紧方向旋转。为了使所示的前缘218无阻碍地旋转装入鲁尔锁定装置的内螺纹中,该前缘218成圆角置于径向足够靠近表面222的位置。相比之下,翼状件216包括延伸至后援220的悬立式部分,该部分配置成在外螺纹208和210在锁紧方向相对于鲁尔锁定装置的内螺纹旋转时产生自偏压。另外,后缘220配置成与内螺纹发生结构干涉,以阻止外螺纹208和210在松动方向上旋转。如图所示,后缘220可呈渐锐状。后缘220还可呈扭曲状,从而使转角(如图16和17通常标为224)先与形成鲁尔锁定装置的内螺纹(例如图18中的226)的材料接触,然后插入其中。翼状件216中的理想扭曲还便于套体204的近侧端伸入鲁尔锁定装置的内螺纹的开口中。
[0078]在发明构思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特定原理构造的第二锁定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锁定结构,用以阻止所安装的锁定件向远侧方向发生位移。例如,转角(如图17通常标为230 )可在锁定件200安装于套体204上之后径向向内弯曲。可提供另一可选结构用以基本形成装于壁部202的近侧端上的指状体,该指状体径向向内伸出,与套体204面向近侧的表面(如表面232)发生结构干涉,从而阻止所安装的壁部202在近侧方向上相对于套体204发生轴向位移。
[0079]图19至图25表示可用的第二锁定件的第二实施方案(通常标为240)。可通过切割平坦模具(如图25通常标为242)由不锈钢薄钢板制作作为示例的第二锁定件240。25然后可将平坦模具242绕轴243卷起,以形成一般为圆筒状的部分,该部分具有悬立式凸出体244。凸出体244的顶端(通常标为246)可呈渐锐状,甚至可将其设置成具有尖端,便于与内螺纹226形成咬合接触。柄脚214’的尺寸制为可插入外螺纹208和210之间。空隙248的尺寸制为可容纳外螺纹208或210。
[0080]理想地,第二锁定件由金属制成,如不锈钢。不锈钢薄钢板可利于装入鲁尔锁定装置中相对狭小的可用径向空间内。并且,这种材料的硬度足以阻止部件发生不必要的旋转,不会遭受结构损坏。另外,这种材料可配置成与鲁尔锁定装置的(通常为)塑料的内螺纹良好咬合,从而形成结构干涉。
【权利要求】
1.一种注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一注射器主体,该注射器主体从一开口的近侧端延伸至一远侧端的排放孔; 一塞体组件,该塞体组件配置成在所述主体内的一剂料装载位置和一完全排空位置间往复运动,所述塞体组件的带有捕获结构的一远侧端配置成在所述塞体组件置于所述完全排空位置时从所述排放孔向远侧伸出一段可操作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注射器主体单独分开的第一锁定件,该第一锁定件配置于距所述注射器主体的所述远侧端的远侧位置,所述第一锁定件配制成在所述塞体置于远侧的所述完全排空位置时与所述捕获结构相连结,以阻止所述注射器的重复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塞体组件包括断开结构,该断开结构为一在外力将所述塞体组件从包括所述完全排空位置的捕获状态移向近侧时导致所述塞体组件的近侧杆端与所述塞体组件的所述远侧端分离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射器主体的所述远侧端装有终结于一远侧接口的一段中空凸状鲁尔锥形锁柱;并且 所述第一锁定件的近侧端配置成与所述远侧接口发生可阻止所述捕获结构移向近侧的结构干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捕获结构包括一面向近侧的表面;并且 所述第一锁定件的锁定结构配制成与所述面向近侧的表面发生结构干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结构包括自偏置指状体。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锁定件的锁定结构包括多个自偏置指状体,通过所述捕获结构向近侧的移动使该指状体发生位移,以形成所述指状体和所述捕获结构间的摩擦接触界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射器主体的所述远侧端装有终结于一远侧接口的第一段中空凸状鲁尔锥形锁柱;并且 所述第一锁定件包括第二段中空凸状鲁尔锥形锁柱,其尺寸配置成所述第一段的可行延长。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断开结构包括一拉分接头,该拉分接头置于所述塞体组件的中间位置,包括第一接口,该第一接口构造成发生切变断裂所需的拉伸负荷小于所述捕获结构的临界截面在拉伸下断裂所需的拉伸负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分接头包括使所述塞体组件互相配合的表面在所述塞体从所述剂料装载位置移向所述剂料完全排空位置时承压的单向拉分接头。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固定于构造成一通过操作所述塞体而使液体流经其中而相应地排出或吸入的配液或采液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锁定件是一构造成通过操作所述塞体而使液体流经其中而相应地排出或吸入的配液或采液附件的 一体组件。
【文档编号】A61M5/50GK203749948SQ201320138934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3日
【发明者】马歇尔·托瑞·登顿, 派瑞·温特沃斯·克罗尔, 马克·A·克里斯滕森, 休伊·玉荷·陈 申请人:沃尔夫托瑞医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