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道排气装置和具有该排气装置的呼吸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气道排气装置,包括控制单元、高压气源、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单向阀以及文丘里喷嘴,所述高压气源通过第一气道连接到所述文丘里喷嘴的入口,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气道上,病人呼吸管路通过第二气道连接到所述文丘里喷嘴的吸附端口,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气道上,病人呼出的气体通过所述文丘里喷嘴的出口向外部排出,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的通断。一种呼吸机,具有上述气道排气装置。本实用新型可提高病人呼吸阀的工作灵敏度和气密性,减少人机对抗,降低气道呼吸阻力,提高病人呼气的舒适性。
【专利说明】一种气道排气装置和具有该排气装置的呼吸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道排气装置和具有该排气装置的呼吸机。
【背景技术】
[0002]呼吸机连接病人时采用了呼吸阀,呼吸阀中的通气回路与病人连接有一个单向吸气阀(如图1中的201所示),使得呼吸机通气时,气体经过单向阀送入病人肺部,病人呼气时气体无法通过单向阀回流到呼吸机。该单向阀工作的灵敏度越高,气密性越好病人的呼气将更加舒畅。而决定单向阀的工作灵敏度的因素除了单向阀的材料和自身设计外,另外一个最大的因素是单向阀两端的压力差,当该压力差越大时其气密性越好。压力差的变化决定了灵敏度。
[0003]对于现有的呼吸机来说,连接病人呼吸管路的气道排气管路排气速度缓慢,使得气道内的压力下降缓慢,单向吸气阀两端的压力差形成缓慢,且最低压力无法低于环境压力,病人在呼气时由于呼吸阀的单向阀门无法形成稳定的压力差导致呼吸不顺畅甚至是呼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道排气装置和具有该排气装置的呼吸机,提高病人呼吸阀的工作灵敏度和气密性,减少人机对抗,降低气道呼吸阻力,大为提高病人呼气的舒适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种气道排气装置,包括控制单兀、高压气源、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单向阀以及文丘里喷嘴,所述高压气源通过第一气道连接到所述文丘里喷嘴的入口,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气道上,病人呼吸管路通过第二气道连接到所述文丘里喷嘴的吸附端口,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气道上,病人呼出的气体通过所述文丘里喷嘴的出口向外部排出,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的通断。
[0007]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文丘里喷嘴之间。
[0008]所述高压气源与所述第一电磁阀之间设置有压力调节阀。
[0009]所述高压气源与所述第一电磁阀之间设置有气阻。
[0010]所述高压气源的压强在2.7bar - 6bar。
[0011]一种呼吸机,包括病人呼吸阀、病人呼吸管路和气道排气装置,所述病人呼吸管路的一端接所述病人呼吸阀中的单向吸气阀,另一端接所述气道排气装置,所述气道排气装置包括控制单元、高压气源、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单向阀以及文丘里喷嘴,所述高压气源通过第一气道连接到所述文丘里喷嘴的入口,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气道上,所述病人呼吸管路通过第二气道连接到所述文丘里喷嘴的吸附端口,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气道上,病人呼出的气体通过所述文丘里喷嘴的出口向外部排出,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的通断。
[0012]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文丘里喷嘴之间。
[0013]所述高压气源与所述第一电磁阀之间设置有压力调节阀。
[0014]所述高压气源与所述第一电磁阀之间设置有气阻。
[0015]所述高压气源的压强在2.7bar - 6bar。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7]本实用新型的气道排气装置可以有效提高病人呼吸阀的工作灵敏度和气密性,减少人机对抗,降低气道呼吸阻力,显著提高病人呼气的舒适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道排气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呼吸机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应用。
[0021]参阅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里,一种气道排气装置包括控制单元、高压气源、第一电磁阀V1、第二电磁阀V2、第一单向阀V4以及文丘里喷嘴,所述高压气源通过第一气道A连接到所述文丘里喷嘴的入口,所述第一电磁阀Vl设置在所述第一气道A上,病人呼吸管路202通过第二气道B连接到所述文丘里喷嘴的吸附端口,所述第二电磁阀V2和所述第一单向阀V4设置在所述第二气道B上,病人呼出的气体通过所述文丘里喷嘴的出口向外部排出,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Vl和所述第二电磁阀V2的通断。
[0022]优选地,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磁阀V2和所述文丘里喷嘴之间。
[0023]优选地,所述高压气源与所述第一电磁阀Vl之间设置有压力调节阀。
[0024]优选地,所述高压气源与所述第一电磁阀Vl之间设置有气阻。
[0025]优选地,所述高压气源的压强在2.7bar - 6bar。
[0026]图2所示为具有该排气装置的一种呼吸机,其包括病人呼吸阀200、病人呼吸管路202和如图1所示的气道排气装置,病人呼吸阀200包括供患者单向吸气的单向吸气阀201和供患者单向呼气的单向呼气阀203,所述病人呼吸管路202的一端接所述病人呼吸阀200中的单向吸气阀201,另一端接所述气道排气装置。
[0027]工作方式如下:
[0028]启动排气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二电磁阀V2开通,使得病人呼吸管路202与第二气道B联通,同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电磁阀Vl开通,使得高压气源和第一气道A联通;第一气道A的高速气流经过文丘里喷嘴,利用文丘里效应在文丘里喷嘴的吸附端口产生低压,使得第一单向阀V4两端形成压力差,从而提高了第二气道B的流速,使得病人呼吸管路202的气体流出速率加大。
[0029]结束排气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电磁阀Vl关闭,断开高压气源,并可以选择马上关闭第二电磁阀V2或维持到呼气结束时才关闭第二电磁阀V2。如果选择关闭第一电磁阀Vl时马上关闭第二电磁阀V2,病人呼吸管路202的压力稳定不变(可能低于大气压)。如果选择维持到呼气结束时才关闭第二电磁阀V2,则病人呼吸管路202的压力将上升为大气压。
[0030]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气道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高压气源、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单向阀以及文丘里喷嘴,所述高压气源通过第一气道连接到所述文丘里喷嘴的入口,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气道上,病人呼吸管路通过第二气道连接到所述文丘里喷嘴的吸附端口,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气道上,病人呼出的气体通过所述文丘里喷嘴的出口向外部排出,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的通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文丘里喷嘴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道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源与所述第一电磁阀之间设置有压力调节阀。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道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源与所述第一电磁阀之间设置有气阻。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道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源的压强在2.7bar - 6bar0
6.一种呼吸机,包括病人呼吸阀、病人呼吸管路和气道排气装置,所述病人呼吸管路的一端接所述病人呼吸阀中的单向吸气阀,另一端接所述气道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排气装置包括控制单元、高压气源、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单向阀以及文丘里喷嘴,所述高压气源通过第一气道连接到所述文丘里喷嘴的入口,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气道上,所述病人呼吸管路通过第二气道连接到所述文丘里喷嘴的吸附端口,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气道上,病人呼出的气体通过所述文丘里喷嘴的出口向外部排出,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的通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文丘里喷嘴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源与所述第一电磁阀之间设置有压力调节阀。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源与所述第一电磁阀之间设置有气阻。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源的压强在2.7bar-6bar0
【文档编号】A61M16/00GK203458657SQ201320532542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9日
【发明者】冯耿超, 但果, 董磊, 王双卫 申请人:深圳市安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