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69023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炙黄芪3~10份、炒白术6~10份、砂仁6~10份、当归10~15份、三棱4~8份、莪术5~10份、丹参10~15份、乌药5~10份、何首乌3~8份、高良姜6~10份、芦荟1~5份、山柰5~10份、广防己4~10份、红豆蔻8~13份。还公开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为纯中药制剂,对由乳食不节,过食肥甘生冷、感染虫等引发的便秘、呕吐、腹胀等多种小儿疳积具有显著的疗效,无明显毒副作用;见效快,疗效确切,药源广泛,成本低廉;有效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小,标本兼治,效果好。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疳积是小儿时期,尤其是1?5岁儿童的一种常见病证。是指由于喂养 不当,或由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而导致全身虚弱、消瘦面黄、发枯等慢性病证。疳积 是疳症和积滞的总称。疳症是指由喂养不当,脾胃受伤,影响生长发育的病症,相当于营养 障碍的慢性疾病。积滞是由乳食内积,脾胃受损而引起的肠胃疾病,临床以神萎、面黄肌瘦、 毛发焦枯、肚大筋露、纳呆便溏、腹泻或便秘、呕吐、腹胀为主要症状。古人有"无积不成疳"、 "积为疳之母"的说法。
[0003] 小儿疳积的病因:1、乳食不节,伤及脾胃。乳食不节,过食肥甘生冷,伤及脾胃,脾 胃失司,受纳运化失职,升降不调,及成积滞。积滞日久,脾胃更伤,转化为疳;2、脾胃虚寒薄 弱。脾胃虚寒薄弱,则乳食难于腐熟,而使乳食停积,壅聚中州,阻碍气机,时日渐久,致使营 养失调,患儿赢瘦,气液虚衰,发育障碍。乳食不节与脾胃虚弱互为因果,积滞可伤及脾胃, 脾胃虚弱又能产生积滞,临床上多互相兼杂为病;3、其他。某些慢性疾病和感染虫症也常为 本病的原因。中医指小儿面黄肌瘦,腹部膨大的病,多由饮食,没有节制或腹内有寄生虫引 起。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疗效好,安全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小儿疳积的 中药组合物。
[000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 -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0008] 炙黄芪3?10份、炒白术6?10份、砂仁6?10份、当归10?15份、三棱4?8 份、莪术5?10份、丹参10?15份、乌药5?10份、何首乌3?8份、高良姜6?10份、 芦荟1?5份、山柰5?10份、广防己4?10份、红豆蘧8?13份。
[0009] 本发明的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优选的处方为:
[0010] 炎黄苗6份、炒白术8份、砂仁8份、当归13份、二棱6份、莪术7份、丹参12份、 乌药7份、何首乌5份、高良姜8份、芦荟3份、山柰7份、广防己7份、红豆蘧11份。
[0011] 本发明的配方是依据祖国中医学说,结合发明人多年的临床研究,把传统中医学 的宏观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的精细诊断技术运用到临床的实验研究中得出的经验方。根据 中医理论,针对小儿疳积的发病机理,进行辨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0012] 药物组方中,炙黄芪、炒白术、砂仁、当归、三棱、丹参、乌药、何首乌、高良姜、芦荟、 山柰、莪术、红豆蘧13味药材均为《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的品种,其质量均符 合各品种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广防己为《道地药材图典》(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收载的 品种,其质量均符合各品种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0013] 其中,
[0014] 炙黄芪:甘,微温。归肺、脾经。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 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 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与生黄芪相 t匕,健脾和胃功效增强。
[0015] 炒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 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与生白术相比,炒白术健脾且燥湿力量增加。
[0016] 砂仁:辛,温。归脾、胃、肾经。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 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0017]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 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
[0018] 三棱:辛、苦,平。归肝、脾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癥瘕痞块,痛经,瘀血经 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
[0019] 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癥瘕痞块,瘀血经闭,胸 痹心痛,食积胀痛。
[0020]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胸痹 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0021] 乌药: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寒凝气滞,胸腹胀 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疼痛,经寒腹痛。
[0022] 何首乌:苦、甘、潘,微温。归肝、心、肾经。解毒,消痈,截痕,润肠通便。用于疮痈, 瘰疬,风疹瘙痒,久疟体虚,肠燥便秘。
[0023] 高良姜:辛,热。归脾、胃经。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 吞酸。
[0024] 芦荟:苦,寒。归肝、胃、大肠经。泻下通便,清肝泻火,杀虫疗疳。用于热结便秘, 惊痫抽搐,小儿疳积,外治癣疮。
[0025] 山柰:辛,温。归胃经。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用于胸膈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 消。
[0026] 广防己:寒,苦,辛。祛风止痛,清热利水。用于湿热身痛,风湿痹痛,下肢水肿,小 便不利。
[0027] 红豆蘧:辛,温。归脾、肺经。散寒燥湿,醒脾消食。用于脘腹冷痛,食积胀满,呕吐 泄泻,饮酒过多。
[0028] 本发明的药物组方中,各药物组分经辨证配伍,在药效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健脾 温胃、补中益气、消食之功效,从根本上对小儿疳积实现标本兼治。
[0029]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0030] (1)按组方中重量份数称取各中药组分,将炙黄芪、炒白术、何首乌、高良姜、砂仁 5味药干燥,粉碎,过200-300目筛,得药材粉末,备用;
[0031] (2)将当归、三棱、莪术、丹参、乌药、芦荟、山柰、广防己、红豆蘧9味药混合,水煎 煮2次,第一次加入3?4倍量的水,煎煮2?3小时;第二次加入2?3倍量的水,煎煮 1?2小时,合并两次的煎煮液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浓缩至室温,测得相对密度为I. 3? 1.4,得浸膏;
[0032] (3)将步骤⑴得到的药材粉末和步骤⑵得到的浸膏混合,干燥,即得。
[0033] 本发明的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可按常规方法制成医学上认可的剂型,如胶 囊剂、片剂、丸剂或颗粒剂。
[003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35] (1)本发明的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为纯中药制剂,对由乳食不节,过食肥 甘生冷、感染虫等引发的便秘、呕吐、腹胀等多种小儿疳积具有显著的疗效,无明显毒副作 用;
[0036] (2)见效快,疗效确切,药源广泛,成本低廉;
[0037] (3)有效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小,标本兼治,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 释本发明,并非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0039] 实施例1 : 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
[0040] 炙黄芪3千克、炒白术6千克、砂仁6千克、当归10千克、三棱4千克、莪术5千克、 丹参10?千克、乌药5千克、何首乌3千克、高良姜6千克、芦荟1千克、山柰5千克、广防 己4千克、红豆蘧8千克。
[0041] 制备方法:
[0042] (1)按上述组方中重量份数称取各中药组分,将炙黄苗、炒白术、何首乌、高良姜、 砂仁5味药干燥,粉碎,过200目筛,得药材粉末,备用;
[0043] (2)将当归、三棱、莪术、丹参、乌药、芦荟、山柰、广防己、红豆蘧9味药混合,水煎 煮2次,第一次加入4倍量的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入3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合并两 次的煎煮液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浓缩至室温,测得相对密度为1. 3,得浸膏;
[0044] (3)将步骤⑴得到的药材粉末和步骤⑵得到的浸膏混合,干燥,即得。
[0045] 本发明的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可按常规方法制成医学上认可的片剂,片剂 的规格为〇.5g/粒,用法用量为:每日3次,每次2片。
[0046] 实施例2 :-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
[0047] 炙黄芪10千克、炒白术10千克、砂仁10千克、当归15千克、三棱8千克、莪术10 千克、丹参15千克、乌药10千克、何首乌8千克、高良姜10千克、芦荟5千克、山柰10千克、 广防己10千克、红豆蘧13千克。
[0048] 制备方法:
[0049] (1)按上述组方中重量份数称取各中药组分,将炙黄苗、炒白术、何首乌、高良姜、 砂仁5味药干燥,粉碎,过300目筛,得药材粉末,备用;
[0050] (2)将当归、三棱、莪术、丹参、乌药、芦荟、山柰、广防己、红豆蘧9味药混合,水煎 煮2次,第一次加入3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入2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合并两 次的煎煮液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浓缩至室温,测得相对密度为1.4,得浸膏;
[0051] (3)将步骤⑴得到的药材粉末和步骤⑵得到的浸膏混合,干燥,即得。
[0052] 本发明的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可按常规方法制成医学上认可的丸剂,丸剂 的规格为〇. 3g/粒,用法用量为:每日3次,每次2丸。
[0053] 实施例3 :-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
[0054] 炙黄芪6千克、炒白术8千克、砂仁8千克、当归13千克、三棱6千克、莪术7千克、 丹参12千克、乌药7千克、何首乌5千克、高良姜8千克、芦荟3千克、山柰7千克、广防己 7千克、红豆蘧11千克。
[0055] 制备方法:
[0056] (1)按上述组方中重量份数称取各中药组分,将炙黄芪、炒白术、何首乌、高良姜、 砂仁5味药干燥,粉碎,过200目筛,得药材粉末,备用;
[0057] (2)将当归、三棱、莪术、丹参、乌药、芦荟、山柰、广防己、红豆蘧9味药混合,水煎 煮2次,第一次加入4倍量的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入2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合并两 次的煎煮液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浓缩至室温,测得相对密度为1. 3,得浸膏;
[0058] (3)将步骤⑴得到的药材粉末和步骤⑵得到的浸膏混合,干燥,即得。
[0059] 本发明的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可按常规方法制成医学上认可的片剂,片剂 的规格为〇.5g/粒,用法用量为:每日3次,每次2片。
[0060] 临床资料
[0061] 一、一般资料:
[0062]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的病例200例,被确诊为疳积的儿童,年龄 1_4 岁。
[0063] 二、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
[0064] (一)诊断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中小儿疳积的诊断标准:
[0065] 1.饮食异常,大便干稀不调,或腔腹膨胀等明显脾胃功能失调者;
[0066] 2.形体消瘦,体重低于正常值的15% -40%,面色不华,毛发稀疏枯黄,严重者干 枯羸瘦,兼有精神不振,或好发脾气,烦躁易怒,或喜揉眉擦眼,或晚指磨牙等症;
[0067] 3.有喂养不当或并受饮食失调及长期消瘦史;
[0068] 4.因蛔虫引起者,谓之"蛔疳",大便镜检可查见蛔虫卵;
[0069] 5.贫血者,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出现肢体浮肿,属于营养性水肿者,血清总蛋 白量大多在45g/L以下,血清白蛋白约在20g/L以下)。
[0070] (二)疗效判定标准
[0071]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疗效评定标准:
[0072] 1.治愈:体重增加,接近正常小儿体重,各种症状消失,实验室检验指标恢复正 常;
[0073] 2.好转:体重有所增加,精神食欲及其他症状改善;
[0074] 3.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
[0075] 三、临床试验方法:
[0076](一)病例分组
[0077] 将所选病历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
[0078](二)给药方案
[0079] 试验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片剂,每日3次,每次2片;治疗组加用西药苯 丙酸诺龙,剂量按年龄15mg/次,肌注,每3天1次;15天为一疗程,每15天复诊一次,观察 3疗程。
[0080] 四、临床治疗结果和典型病例
[0081] (一)临床治疗效果
[0082]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见表1。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临床治愈率为80%,好转 率20 %,总有效率100 %,优于对照组,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疗效确切。
[0083] 表1试验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
[0084]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炙黄芪3?10份、炒白术6?10份、砂仁6?10份、当归10?15份、三棱4?8份、 莪术5?10份、丹参10?15份、乌药5?10份、何首乌3?8份、高良姜6?10份、芦荟 1?5份、山柰5?10份、广防己4?10份、红豆蘧8?13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 的原料药制成:炙黄芪6份、炒白术8份、砂仁8份、当归13份、三棱6份、莪术7份、丹参12 份、乌药7份、何首乌5份、高良姜8份、芦荟3份、山柰7份、广防己7份、红豆蘧11份。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 物为胶囊剂、片剂、丸剂或颗粒剂。
4.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小儿疳积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下步骤: (1) 按组方中重量份数称取各中药组分,将炙黄芪、炒白术、何首乌、高良姜、砂仁5味 药干燥,粉碎,过200-300目筛,得药材粉末,备用; (2) 将当归、三棱、莪术、丹参、乌药、芦荟、山柰、广防己、红豆蘧9味药混合,水煎煮2 次,第一次加入3?4倍量的水,煎煮2?3小时;第二次加入2?3倍量的水,煎煮1?2 小时,合并两次的煎煮液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浓缩至室温,测得相对密度为1. 3?1. 4, 得浸膏; (3) 将步骤⑴得到的药材粉末和步骤⑵得到的浸膏混合,干燥,即得。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4352981SQ201410648487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4日
【发明者】刘光青, 徐秀杰, 王萍, 徐振喜, 刘立娟, 赵绪元 申请人:刘光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