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

文档序号:77389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尤其是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脂肪性肝炎合并高脂血症药物中的新用途。针对目前脂肪肝化学治疗药物肝毒性较大,本发明的提供一种治疗或预防脂肪性肝炎合并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半夏6-12份、鸢尾10-14份,栀子5-9份、车前子10-16份,姜黄10-14份,丹参5-11份、黑皮根4-8份、茵陈16-20份,白芍9-15份、飞仙藤3-7份、茯苓7-11份、五味子7-11份、甘草9-13份。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脂肪性肝炎方面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尤其是一种中药组合物在 制备治疗脂肪性肝炎合并高脂血症药物中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肝脏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器官,是人体的物质代谢中心,担负着复杂 的生理生化功能,肝脏除合成血浆蛋白、糖原、脂质与维生素外,还对内源性及外源性物质 如胆红质、激素、药物、毒物进行代谢、灭活与解毒,上述种种复杂的生理生化功能均在结构 完善,功能精细的肝细胞中进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 统计,约35%的人肝功能异常是脂肪肝引起的。上海对1000余名"白领"的调查显示,脂肪 肝发病率高达12. 9%,南京市机关干部的患病率为10 2%。也有报道脂肪肝的发病率为20%。 一项对国内40名单纯性肥胖儿童的B超检查发现,患有脂肪肝者占38%,平均年龄9岁。来 自国外的消息同样令人担忧:日本近年对810名4-12岁的孩子做健康检查,脂肪肝占26%, 最小的仅6岁。在过于肥胖人群和糖尿病病人中,约50%会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另据资 料统计,脂肪肝的发病率约为10%,肥胖者与2型糖尿病病人脂肪肝发病率为50%,嗜酒者为 57. 7%,50岁以上病人为24. 46%。而且,发病人群还在日趋年轻化。
[0003] 脂肪性肝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其临床表 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性肝炎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 常可恢复正常。脂肪肝的发病与下列事件有关:①饮酒;②肥胖;③糖尿病;④高脂血症; ⑤高血压病;⑥高能量饮食;⑦高动物脂肪饮食;⑧饮食不规律;⑨多坐少动:⑩精神萎靡; ⑩生活散漫;@家族史;@用药不当。其中,饮酒过量或摄人脂质过多,已成为产生脂肪肝的 主要因素。
[0004] 根据脂肪性肝炎病情发展阶段的不同,患者也会表现不同的临床症状,主要可以 分为以下几种: 1、轻度脂肪肝的症状不明显,很多人在轻度脂肪肝时感觉不到任何的自觉症状,在体 检时才被偶然发现。有些轻度脂肪肝的症状会出现一些轻微的消化道表现,如食欲减退、恶 心、呕吐、腹胀等,患者常会把它误认为可能是消化不良而被忽略。
[0005] 2、中度脂肪肝的症状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 吐、体重减轻、肝区疼痛或右上腹隐痛等。肝脏轻度肿大可有触痛,质地稍韧、边缘钝、表面 光滑,少数病人可有脾肿大和肝掌。当肝内脂肪沉积过多时,可使肝被膜膨胀、肝韧带牵拉, 而引起右上腹剧烈疼痛或压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等症状,易误诊为急腹症而作剖腹手术。
[0006] 3、重度脂肪肝的症状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肿、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血症等,月旨 肪肝的症状表现多样,遇有诊断困难时,可做肝活检确诊。
[0007] 现在市场上虽然有不少用于脂肪性肝炎治疗的西药,其主要以降脂药为主,但由 于这些降脂西药大都具有潜在的肝脏毒性,且作用靶点单一,中医药治疗脂肪性肝炎的历 史源远流长,而且作为现代肝病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目 前临床中使用的中药则起效较慢或者疗效不确切,临床效果难以持续,因此并不能取得满 意的治疗的效果。研发一种对脂肪性肝炎的有效治疗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发 明旨在提供对于脂肪性肝炎的治疗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的中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0008] 临床上脂肪性肝炎患者往往同时伴有高脂血症,针对目前治疗脂肪性肝炎的西药 肝损害较大,而传统中药对于脂肪性肝炎治疗疗程长,治疗效果不佳的现有技术不足,本发 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具体是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脂肪性肝 炎合并高脂血症药物中的新用途。该中药组合物组方合理,不仅能够显著患者的血脂水平, 而且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消炎效果明显,适合临床上脂肪性肝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使用。
[0009]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半夏 6-12份、鸢尾10-14份,桅子5-9份、车前子10-16份,姜黄10-14份,丹参5-11份、黑皮根 4-8份、茵陈16-20份,白芍9-15份、飞仙藤3-7份、茯苓7-11份、五味子7-11份、甘草9-13 份。
[0010] 所述中药组合物中中药组分均以其常用入药部位为来源。半夏、桅子、五味子和茵 陈能够起到化痰祛湿、保肝退黄。白芍、丹参活血祛瘀、破积通络;鸢尾和山楂能够消食健 胃、消除脘腹胀满症状。白芍和丹参能够养血柔肝、养血安神。甘草调和诸药,兼有茯苓和 黑皮根补气血相佐。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健脾消导、活血化淤、化痰祛湿之功效。
[0011] 根据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对脂肪性肝炎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优选地,所 述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半夏12份、鸢尾13份,桅子8份、车前子15 份,姜黄12份,丹参10份、黑皮根7份、茵陈19份,白芍14份、飞仙藤6份、茯苓10份、五 味子10份、甘草12份。
[0012]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取上述重量组分的 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5-15倍的水,浸泡10-60分钟,煎煮1-4次,每次1-3小时,滤过, 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 05-1. 25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 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60-90% (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浓缩,即 得。本发明上述中药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制备成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制剂,优选为合剂、片剂、 胶囊剂。
[0013] 本发明还公开上述中药组合物的一种用途,即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 脂肪性肝炎合并高脂血症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通过考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大鼠脂肪 性肝炎模型的治疗实验,发现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明显降低脂肪性肝炎大鼠模型 的AST和ALT,能够显著降低脂肪大鼠模型的TG、TC和LDL-C,这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对治疗或预防脂肪肝疾病时作用全面、在降低血脂和保护肝脏方面具有明显协同作用,对 于脂肪性肝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取得了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这大大超出了本领域技术人 员的预料。其对脂肪肝的治疗效果优于现有治疗药物葵花护肝片。
[0014] 总之,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很好的治疗脂肪性肝炎的活性,并且可以本发 明为纯中药制剂,对人体特别是对肝脏无毒性。本发明作为脂肪性肝炎治疗药物使用时,药 物作用全面,在疏肝解郁、健脾消导的同时,还能够取得活血化淤、化痰祛湿的功效,能够迅 速使脂肪性肝炎患者病情好转;并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简单,基本无毒,原料易得,适 于大众化使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在 本发明的范围内或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进行适当改进、替换功效相同的组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 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0016] 第一部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实施例1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合剂 处方:半夏800g、鸢尾1100g,桅子600g、车前子1100g,姜黄1000g,丹参600g、黑皮根 500g、茵陈1700g,白芍1000g、飞仙藤400g、茯苓800g、五味子800g、甘草1000g。
[0017] 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组分的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5倍的水,浸泡30分钟,煎 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I. 1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 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75% (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 乙醇浓缩,加水至1000ml,搅勻,分装,流通蒸汽灭菌35min,即得合剂。
[0018] 实施例2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片剂 处方:半夏1200g、鸢尾1300g,桅子800g、车前子1500g,姜黄1200g,丹参1000g、黑皮 根700g、茵陈1900g,白芍1400g、飞仙藤600g、茯苓1000g、五味子1000g、甘草1200g。
[0019] 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组分的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10倍的水,浸泡60分钟,煎 煮1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 25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 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80% (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 乙醇至浓缩,真空干燥、制粒,压片即得。
[0020] 实施例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 处方:半夏l〇〇〇g、鸢尾1200g,桅子700g、车前子1300g,姜黄1100g,丹参800g、黑皮根 600g、茵陈1800g,白芍1200g、飞仙藤500g、茯苓900g、五味子900g、甘草1100g。
[0021] 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组分的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8倍的水,浸泡45分钟,煎 煮4次,每次1. 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 2的浸膏,该相对密度 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90% (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 收乙醇至浓缩,真空干燥,制粒,装胶囊即得。
[0022] 实施例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 处方:半夏800g、鸢尾1300g,桅子600g、车前子1500g,姜黄1000g,丹参1000g、黑皮根 500g、茵陈1900g,白芍1000g、飞仙藤600g、茯苓800g、五味子1000g、甘草1000g。
[0023]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0024] 实施例5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片剂 处方:半夏1200g、鸢尾1100g,桅子800g、车前子1100g,姜黄1200g,丹参600g、黑皮根 700g、茵陈1700g,白芍1400g、飞仙藤400g、茯苓1000g、五味子800g、甘草1200g。
[0025]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0026] 实施例6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合剂 处方:半夏900g、鸢尾1200g,桅子600g、车前子1400g,姜黄1200g,丹参900g、黑皮根 600g、茵陈1800g,白芍1300g、飞仙藤600g、茯苓800g、五味子900g、甘草1200g。
[0027]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28] 第二部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药效学考察 实施例7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脂肪性肝炎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 1脂肪性肝炎合并高脂血症模型的制备 SD大鼠,雄性,体重200 ± 10g,采用灌胃高脂乳剂联合腹腔注射四环素的方法造模。除 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在造模第1天予以腹腔注射四环素150mg/kg,后每隔6d腹腔注 射四环素 ll〇mg/kgl次,共6次。除正常组外,每组于每天上午9 :30灌胃高脂乳剂,剂量 IOml ·(!'高脂乳剂配方:猪油20g,胆固醇IOg,果糖5g,鹿糖5g,胆盐Ig,谷氨酸钠 lg,丙二醇15ml,少许土温80,蒸馏水定容至IOOml。灌胃给高脂乳持续8W。
[0029] 2分组与给药 模型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以及给药组,每组10只具体分组 情况及各组给药情况如下所示: 正常对照组:灌胃给予同体积的蒸馏水; 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同体积的蒸馏水; 葵花护肝片组:灌胃给予25mg/ (kg. d)葵花护肝片(处方:柴胡250g茵陈250g板蓝 根250g五味子300g猪胆粉20g绿豆128g); 中药低剂量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备中药组合物片剂,生药给药量0. I g/ (kg. d); 中药中剂量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备中药组合物片剂,生药给药量I g/ (kg. d); 中药高剂量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备中药组合物片剂,生药给药量10 g/ (kg. d); 3检测指标 末次给药后,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解剖,腹主静脉取血测定生化指标,取肝脏进行称 重。
[0030] 3. 1.肝功能 试验结果表明(详见表1),脂肪肝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含量与正常组相比大幅度 升高,各给药组的大鼠血清ALT、AST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下降,尤其是,复方各剂量组与 模型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与葵花护肝片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这说明本发明中药 组合物各中药在对大鼠脂肪肝的预防或治疗上取得了协同性的作用。
[0031] 表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大鼠模型肝功能的影响

【权利要求】
1.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脂肪性肝炎合并高脂血症药物中的新用途,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半夏6-12份、鸢尾10-14份,桅子 5-9份、车前子10-16份,姜黄10-14份,丹参5-11份、黑皮根4-8份、茵陈16-20份,白芍 9-15份、飞仙藤3-7份、茯苓7-11份、五味子7-11份、甘草9-13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 原料制得:半夏12份、鸢尾13份,桅子8份、车前子15份,姜黄12份,丹参10份、黑皮根7 份、茵陈19份,白芍14份、飞仙藤6份、茯苓10份、五味子10份、甘草12份。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为其合剂、片剂或 胶囊剂。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取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5-15倍的水,浸泡10-60分钟,煎煮1-4次,每次1-3 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 05-1. 25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 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60-90% (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 至浓缩,即得。
【文档编号】A61P3/06GK104491720SQ201410780072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7日
【发明者】邓凤桂 申请人:广东聚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