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管线电极的磁性导引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7581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经皮管线电极的磁性导引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皮管线电极的磁性导引装置,该经皮管线电极塑性的概呈中空长形软管状,其包括:一第一部分,其具有至少一信号传输电极;一第二部分,其具有至少一对应的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对应电连接该信号传输电极;一第三部分,其两端分别连接到该第一部分及该第二部分;及一导引头,其连设于该第一部分的前端位置,而一铁磁性组件埋设包覆于该经皮管线电极的导引头中;本实用新型利用磁铁于人体的背部移动以磁性导引该穿设于人体内部的经皮管线电极前端的铁磁性组件,使能够将该信号传输电极精确导引至人体内部的待治疗器官组织位置处。
【专利说明】经皮管线电极的磁性导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皮管线电极装置,尤指其具有磁性导引装置用以精确导引电极至体内的组织器官位置的经皮管线电极的磁性导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经查现有医疗装置已开发出神经刺激器以减轻人体组织疼痛,而现有植入式神经刺激系统通常具有一植入式脉波产生器及一或多个电极,以传送电脉波到神经组织,有一种用于脊髓刺激(SCS)的神经刺激系统具有多个圆筒形电极传送鞘管,其各包括一具有圆形剖面的电极传送鞘管体,及多个隔开的导电环(即电极),其位于电极传送鞘管体的远程,而该脊髓刺激电极传送鞘管是利用穿刺针而经皮下组织以穿刺置入脊髓腔室内,然而现有电极传送鞘管的问题是无法精确植入于人体内期望的位置,甚而导致电极刺激不会产生预期的疗效。
[0003]有关美国专利7146222号揭露利用强化至少一部分的结构可以减少电极传送鞘管移动,但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脑部置入,对于脊髓置入没有效果,且其不具有精确导引电极至体内期望组织位置的作用。
[0004]有关美国专利8108052号揭露一种电极传送鞘管,其包括第一、第二及第三部分,第一部分具有电接触端,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隔开,第三部分延着置入轴线而位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电极传送鞘管包括至少一电极或电接触端,其导引电信号至病人的组织内以减轻病人的痛苦,然而其亦不具有精确导引电极至体内期望组织位置的作用。
[0005]有关美国专利公开20110071604号揭露一种可植入人体的刺激电极传送鞘管,其包括至少一远程刺激电极及至少一导电组件,其电连接该远程刺激电极,其使用套筒以装设导电组件及延着电极传送鞘管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以便从导电组件将感应的射频能量导引至人体,但是当电极传送鞘管经皮下植入人体时,它很难调整电极传送鞘管的移动方向,即其同样不具有精确导引电极至体内期望组织位置的作用,因此无法产生预期的疗效且难以减轻病人的疼痛。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经皮管线电极装置,其具有磁性导引装置用以导弓I经皮管线电极至精确的人体目标组织。
[0007]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经皮管线电极的磁性导引装置,经皮管线电极是一塑性的概呈中空长形软管状,其包括:一第一部分,其具有至少一信号传输电极;一第二部分,其具有至少一对应的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对应电连接该信号传输电极;一第三部分,其位于中间段且其两端分别连接到该第一部分及该第二部分;及一导引头,其连设于该第一部分的前端位置,而一铁磁性组件埋设包覆于该经皮管线电极的导引头中。
[0008]优选地,还包括设于人体背部并能在人体背部移动用于磁性导引所述经皮管线电极的铁磁性组件进而导引所述经皮管线电极移动至目标组织位置的一磁铁。[0009]优选地,其中所述铁磁性组件为铁镍钴的合金。
[0010]优选地,还包括一挠性金属支撑线材,其依次穿设于所述经皮管线电极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及第一部分,并且所述挠性金属支撑线材能够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开口端移出。
[0011]优选地,其中所述挠性金属支撑线材为铁镍钴的合金。
[0012]优选地,其中于所述经皮管线电极的管体壁内埋设多条导线,通过各所述导线将该信号传输电极对应电连接于所述连接端子。
[0013]优选地,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端子设于一脉冲产生器的连接端口,用于将电子脉冲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部分的信号传输电极。
[0014]优选地,还包括一硬膜穿刺针,其中所述硬膜穿刺针用于插刺入人体背部,而所述经皮管线电极穿入该所述硬膜穿刺针内,进而使所述经皮管线电极的第一部分的导引头及该信号传输电极移置于人体组织中,而所述经皮管线电极的第二部分延伸于人体外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一磁铁于人体的背部移动以磁性导引该穿设于人体内部的经皮管线电极前端的铁磁性组件,使更好的将该信号传输电极精确导引至人体内部的待治疗器官组织位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经皮管线电极的侧视图;
[0017]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剖视示意图,其显示一硬膜穿刺针插刺入人体背部的硬膜外腔,及一经皮管线电极穿经该硬膜穿刺针而插入硬膜外腔组织内,其亦显示一磁铁的磁性导引该经皮管线电极的情形;
[0019]图4为图3的B-B向剖视图,其显示该经皮管线电极插入硬膜外腔组织及一磁铁在病人背部上方作磁性导引的情形;
[0020]图5为图4的C-C向剖视图,其显示医护人员使用X光仪器观察经皮管线电极在脊髓硬膜外腔移动的情形,及医护人员使用一磁铁以磁性导引该经皮管线电极至目标位置;及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该经皮管线电极已位移到人体的待治疗器官组织位置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0经皮管线电极;11导引头;12第一部分;121信号传输电极;13第二部分;131连接端子;132开口端;14第三部分;15铁磁性组件;16挠性金属支撑线材;30磁铁;41棘突;42黄韧带;43硬膜外腔;44脊髓;441硬膜;442脊髓神经;45脊柱;451椎弓根;452椎间盘;453椎体;47背部;48腹部;50硬膜穿刺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审查委员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功效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以下谨以一具体实施例且佐以附图作详细说明。
[0025]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经皮管线电极的磁性导引装置,其包括:一经皮管线电极(percutaneous lead) 10,其为塑性的概呈中空长形软管状,且其具有一导引头11、一第一部分12、一第二部分13及一第三部分14,其中该第三部分14为中间段且其两端分别连接到该第一部分12及该第二部分13,而于该经皮管线电极(percutaneouslead) 10内穿设有一挠性金属支撑线材(如钢丝(stylet)) 16以作为支撑强度之用,该挠性金属支撑线材16由该第二部分13的开口端132依序穿经于该第三部分14及第一部分12的内部,使该经皮管线电极10具有挠性支撑强度而利于在人体组织腔室内推动移位。一铁磁性组件(ferromagnetism member) 15埋设包覆在该第一部分12前端的导引头11中,而该铁磁性组件15为铁镍钴的合金,以利于该经皮管线电极10的导引头11能受到磁性导引移位的作用;其中该第一部分12包括多个等距间隔的环形信号传输电极(signal deliveryelectrodes) 121 ;而该第二部分13对应包括多个等距间隔的环形连接端子(connectionterminals) 131,其分别对应电连接于该信号传输电极121,而于该经皮管线电极10的管体壁内系埋设多条导线(图中未示出),通过各该对应导线以使得该信号传输电极121电连接于该连接端子131,继而,该第二部分13的连接端子131组设于一脉冲产生器的连接埠(图中未不出)上,使能够将电子脉冲信号传输至该第一部分12的信号传输电极121电极。特别的是,该挠性金属支撑线材16亦可为铁磁性(ferromagnetism)材质,即其为铁镍钴的合金材质,使该经皮管线电极10的第一部分12及第三部分14的段落均能受到磁性导引移位的作用。
[0026]操作时,如图3至图6所示,医护人员将一硬膜穿刺针(epidural needle) 50插刺入人体背部47的两相邻棘突(spinous processes) 41间隙,针头穿刺入硬膜外腔(epidural space) 43位置,其中该硬膜外腔43介于黄韧带(ligamentum fIavum) 42与脊髓(spinal cord) 44表面的硬膜(dura mater) 441之间,且人体脊髓44具有多个脊髓神经(spinal nerves) 442 ;继而,医护人员再将该经皮管线电极10穿入该硬膜穿刺针(epidural needle) 50内,进而使该经皮管线电极10的前端导入于硬膜外腔(epiduralspace) 43中,此时,该经皮管线电极10的第一部分12的导引头11及该信号传输电极121移置于硬膜外腔43中,而该经皮管线电极10的第二部分13延伸于人体外部,以利于医护人员的手持操作;至此,医护人员利用移动一置于人体背部47上的磁铁30以磁吸导引该经皮管线电极10前端的导引头11,同时配合手动操控拉动该经皮管线电极10的第二部分13,以使得该经皮管线电极10的导引头11能滑动并导引至精确目标组织位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同步利用X光仪器银幕设计以协助精准导引定位该经皮管线电极10,即医护人员可以透过X光仪器实时观察并利用该磁铁30磁性吸引该经皮管线电极10的铁磁性组件15,以便将信号传输电极121导引至精确目标组织位置,以利于后续电疗人体组织,当完成电极的人体定位后,再将该挠性金属支撑线材16从该第二部分13的开口端132抽离移出;由于该经皮管线电极10的信号传输电极121已置于精准目标位置,则该第二部分13的连接端子131电连接于该脉冲产生器的连接埠,而该脉冲产生器产生的脉冲电信号则透过该连接端子131以传送到该信号传输电极121,使得脉冲电流以精确传输至人体待治疗的神经组织,减轻病人的疼痛并达到医疗效果。
[0027]较佳地,该硬膜穿刺针50穿刺人体背部47的角度不大于45度,而图3至图6为部分剖视图,其显示背部47与腹部(abdomen) 48间的脊髓44与脊柱(vertebra) 45,其中该脊柱 45 包括椎弓根(pedicles)451、椎间盘(inervertebral disc)452 及椎体(vertebralbody)453。[0028]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经皮管线电极之磁性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经皮管线电极,其包括:一第一部分,其包括至少一信号传输电极;一第二部分,其包括至少一连接端子及一开口端,该连接端子对应电连接该信号传输电极;一第三部分位于中间段且其两端分别连接到该第一部分及该第二部分;及一导引头,其设置于该第一部分前端;该经皮管线电极为一塑性的中空长形软管; 一铁磁性组件,其埋设包覆于该经皮管线电极的导引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管线电极的磁性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人体背部并能在人体背部移动用于磁性导引该经皮管线电极的铁磁性组件进而导引该经皮管线电极移动至目标组织位置的一磁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管线电极的磁性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铁磁性组件为铁镍钴的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管线电极的磁性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挠性金属支撑线材,其依次穿设于该经皮管线电极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及第一部分,并且所述挠性金属支撑线材能够于该第二部分的开口端移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皮管线电极的磁性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挠性金属支撑线材为铁镍钴的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管线电极的磁性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于该经皮管线电极的管体壁内埋设多条导线,通过各该导线将该信号传输电极对应电连接于所述连接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管线电极的磁性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部分的连接端子设于一脉冲产生器的连接端口,用于将电子脉冲信号传输至该第一部分的信号传输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管线电极的磁性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硬膜穿刺针,其中该硬膜穿刺针用于插刺入人体背部,而该经皮管线电极穿入该硬膜穿刺针内,进而使该经皮管线电极的第一部分的导引头及该信号传输电极移置于人体组织中,而该经皮管线电极的第二部分延伸于人体外部。
【文档编号】A61N1/05GK203677734SQ201420011670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6日
【发明者】刘荣东 申请人:刘荣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