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止血功能的医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527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术止血材料,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进行静脉注射的具有止血功能的医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人体血液充足是健康之本,许多手术(如癌症手术)及内科治疗过程均会引起失血,尤其对于血小板缺乏的病人来说,失血过多就可能有生命危险;另外,输血又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因此,在医疗现场亟需一种对凝血有帮助的物质,用以缩短止血时间,或将失血量控制在最小程度。

此类凝血物质的功效如同血小板,可减少开刀和手术后病人及血小板缺乏的病人的失血量;一般来说,此类凝血物质须具有能够允许其参与血液凝固的表面分子,例如纤维蛋白原。而此类凝血物质是以注射方式注入人体,故须满足以下要求:其一,由于人体微血管的直径约7微米,因此凝血物质(如微粒)的直径须小于7微米;其二,此类凝血物质不能在血液中凝聚,却能在伤口处凝聚,且此类凝血物质不能引起血细胞在血液中凝聚,却会参与促进血细胞在伤口处凝聚。

现在技术中,k.i.widder等人在文献“药理及化学治疗法的发展(v0l.16.213-271)”中的一篇文章《抗癌试剂生物物理示踪中的磁活性微球体及其他载体》揭露“用蛋白质水溶液和油,并通过加热或聚合,得到乳化液合成蛋白质微球体”的技术内容;然而,在实际治疗中需要能在血管中保存至少一天以上且不会变质的凝血物质,所述蛋白质微球体在合成过程中容易变质,故其半衰期很短。

oppenhein等人在美国第us4,107,288号专利“注射组合物中有效的极微粒子及其生产方法”中揭露一种方法,主要是通过使用一种相反的增溶剂来调节去溶剂试剂的浓度,使蛋白质溶液达到一个去溶剂极限。然而,此方法于反应初始时条件极不稳定,且反应中间常伴随着引起球体生成的大量的聚合,而聚凝球体的直径通常都会大于7微米,易造成血管阻塞而引起生命 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止血功能的医药组合物,其可用于治疗血小板缺乏的患者,不仅无毒副作用、止血速度快且效果好。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止血功能的医药组合物,适于进行静脉注射,所述具有止血功能的医药组合物包含以下组成成分:(a)16-22重量%的双层蛋白质球状颗粒,包含内层的人体白蛋白球体及以共价键结合于所述人体白蛋白球体表面的纤维蛋白原;(b)0.8-2.3重量%的表面活性剂;(c)12-16重量%的交联剂;以及(d)45-75重量%的溶剂;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人体白蛋白,所述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为0.8-5.7重量份。

本发明具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医药组合物中,由于纤维蛋白原可藉共价键结合于白蛋白球体表面,因此不会对悬浮液中的白蛋白球体的数量造成任何损失,且所形成的表面具有纤维蛋白原包覆的白蛋白球体不会发生团聚现象。

再者,本发明通过选用特定的交联剂,表面具有纤维蛋白原包覆的白蛋白球体的平均直径可小于1微米,且变异系数很小,所以在通过静脉注射后不会导致血管阻塞;进一步地,纤维蛋白原可作为示踪分子(tracer),其用以携带白蛋白球体到达伤口部位,并使白蛋白球体会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止血或减少出血量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医药组合物可作为血小板的替代品(fibrinoplate,plateletaggregationsubstitute),其用在外伤、手术或大量出血的病人身上时,不会产生抗体,不会有血源不足和血型不合的问题,可避免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

为便审查员能对本发明目的、技术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以下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范围,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具有止血功能的医药组合物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医药组合物、其制造方法与用途,所述医药组合物的特点在于,白蛋白球体在悬浮液中不会发生团聚,白蛋白球体的直径小于1微米,且表面具有纤维蛋白原。

接下来将先说明医药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及其具体施行方式,而后再适时地补充医药组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重量配比及其具体例;尽管本实施例中是使用人体白蛋白,但是人体其他蛋白质,例如免疫蛋白、肌红蛋白、胶原、明胶等等,同样也可使用并能够形成球体。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内容了解本发明的优点与功效。应理解,本说明书内容中所记载的各项细节可基于不同观点加以施行或应用,因此在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均属本发明等效结构的创意范畴内。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具有止血功能的医药组合物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制造方法主要包括:

步骤s100:将人体白蛋白分子溶于一缓冲液中,得到一人体白蛋白溶液,其中所述人体白蛋白溶液的浓度为5-20wt%。本实施例中,缓冲液的ph值范围介于4-8,且较佳为5-7.3;缓冲液的渗透压范围介于14-680mosm,且较佳为250-400mosm。

缓冲液的具体例包括以下成分中的一种或多种:tris、tris-hcl、醋酸钠、hepes、hepes-na、aces、ada、ampso、bes、bicine、bis-tris、bis-trispropane、cabs、caps、capso、ches、柠檬酸、dipso、epps、甘氨酸、hepbs、heppso、咪唑、mes、mobs、mops、mopso、pipes、popso、二钾胂酸钠、柠檬酸钠、甘氨酸、tabs、taps、tapso、tea、及tes。

步骤s102:在所述人体白蛋白溶液中依特定时序分别加入一表面活性剂、一交联剂、及一溶剂,得到一白蛋白球体悬浮液。理想化条件是,在形成所述白蛋白球体时,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0.1-10mg/ml,所述交联剂的浓度为0.625-2.5mg/ml,所述溶剂的浓度至少大于48wt%;据此,所形成的白蛋白球体的平均直径可小于1微米,且白蛋白球体可均匀分散于悬浮液中而不会发生团聚现象。

本实施例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可选自于四癸基硫酸钠、tritonx-151、或 tween80,亦可为洗涤剂。本实施例使用的交联剂包括戊二醛的共价小分子。溶剂的具体例包括以下成分中的一种或多种:氯仿、2-丙醇、甲苯、苯、苄基醇、二氯甲烷、四氯化碳、环己烷、环己酮、三氯乙烷、甲基乙基酮、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四氢呋喃、1,4-二恶烷、1-丙醇、苯酚、吡啶、乙酸、甲酸、六氟-2-丙醇、六氟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乙腈、n-甲基-2-吡咯烷酮、n-甲基吗啉-n-氧化物、1,3-二氧杂环戊烷、及水;较佳地,本实施例使用的溶剂可为醇溶液,特别是2-丙醇或乙醇。

步骤s104:在所述白蛋白球体悬浮液中加入纤维蛋白原,其中纤维蛋白原以共价键结合于白蛋白球体表面,形成双层蛋白质球状颗粒。理想化条件是,纤维蛋白原为溶液形式,且纤维蛋白原是在完成步骤s102后,等待10分钟至1小时再加入于所述白蛋白球体悬浮液中;依此方式,双层蛋白质球状颗粒的产率可超过99%,反应过程中几乎不会对悬浮液中的白蛋白球体的数量造成任何损失。

在完成步骤s104后,所述制造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步骤s106:对双层蛋白质球状颗粒的悬浮液进行后处理,例如进行稀释、过滤、渗析、再过滤、离心分离、电泳分离和色谱柱分离等程序,然后再通过真空冷冻干燥及冷冻后的粉末重构化,以制成适于进行静脉注射的冻干型医药组成物(即蛋白质颗粒组成物),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人体白蛋白,所述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为0.02-6重量份,较佳为0.8-5.7重量份;顺带一提,重构化的过程中需加入缓冲液或改变缓冲液及防腐剂等生物相溶体,而这类试剂的种类和用量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故在此不予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重构化形成的双层蛋白质球状颗粒(即表面具有纤维蛋白原包覆的蛋白质颗粒),其平均直径可介于0.1至100μm,远小于人体微血管的直径,因此在通过静脉注射后不会导致血管阻塞。

在不损害本发明所期望的效果的范围内,在具体施行步骤s106时,可再加入类凝血酶、赋形剂(excipient)及/或其他添加剂。类凝血酶可为任何一种将纤维蛋白原催化为非交联的纤维蛋白的酶;赋形剂的添加不妨碍双层蛋白质球状颗粒的发挥,且能增加医药组成物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同时减少医药组成物的刺激性和不良气味等,赋形剂的具体例包括:乳糖、蔗糖、甘露糖醇、及甘露糖醇的醣类等;添加剂可包括以下成分中的一种或多种:

(1)甘氨酸;

(2)离子浓度为1-200mmol的钙离子;

(3)凝血因子xiii;

(4)具有抑菌或杀菌作用的成分;

(5)抑制蛋白分解的物质;以及

(6)促进细胞生长的细胞生长因子。

根据本发明物的制造方法所制成的具有止血功能的医药组合物,其包括:(a)16-22重量%的双层蛋白质球状颗粒,包含内层的人体白蛋白球体及以共价键结合于所述人体白蛋白球体表面的纤维蛋白原;(b)0.8-2.3重量%的表面活性剂;(c)12-16重量%的交联剂;以及(d)45-75重量%的溶剂;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人体白蛋白,所述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为0.8-5.7重量份。理想化条件是,所述医药组成物中成分(a)双层蛋白质球状颗粒的含量为20重量%,成分(b)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1.5重量%,成分(c)交联剂的含量为14重量%,成分(c)表溶剂的含量为64.5重量%。

再者,在不损及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所述医药组合物可进一步包括:成分(e)2-5重量%的类凝血酶;成分(f)1-10重量%的添加剂;以及成分(g)0.4-1.3重量%的赋形剂。

[实施例1]

没有纤维蛋白原形成微粒的方法:

将人体白蛋白粉末放入0.9%的氯化钠溶液中,并加入浓度在0.05mg/ml-15mg/ml的表面活性剂,如四癸基硫酸钠、tween-80或tritonx-151,形成浓度在5-20%重量体积比的蛋白质溶液。然后于含有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的含2ml上述蛋白质溶液的系列试管中加入2ml以氯化钠溶液稀释过的,其浓度范围为0.01-3.0%的戊二醛。10分钟以后,再加入10ml的乙醇〔用水释到80%(体积比)〕,这时溶液立刻出现混浊。再过10分钟,以5倍体积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来观察此悬浮液是否澄清,结果为否定的。此后以1000倍的显微镜观察此悬浮液,发现此悬浮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微米。

同时也发现,用浓度为1-2.5mg/ml的tritonx-151和浓度为100-200mg/ml的白蛋白制成的合剂效果最好。另外也发现用浓度为1-12mg/ml的四癸基硫 酸钠制成的合剂其微粒直径的变异系数最小。

[实施例2]

将纤维蛋白原连到蛋白粒子上作为示踪粒子的方法: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使用1-125的标志的人体白蛋白。通过以离心法沉淀球体,测量沉淀中和清液中各自含有的放射性蛋白质微粒数目,发现有95%的白蛋白粒子形成球体。如果将溶液的溶质度由0.9%的氯化钠溶液浓度提2倍,即变成1.8%的氯化钠溶液或将0.9%的氯化钠溶液降到0.09%的氯化钠溶液,发现对球体的产量没有很大影响。如果将缓冲溶液的ph降到4以下,则发现在形成球体时所需的醇的量比ph为8时所需醇的量要多,且ph在4以下时使球体的产率稍微有所下降。

[实施例3]

在最优先的条件下重复实施例2,所不同的是用荧光异硫氰酸酯包覆人体白蛋白,采用实施例1的最佳条件,在出现混浊后不同的时间间隔内将纤维蛋白原加到球悬浮液中,结果发现在球体形成后十五分钟内加入纤维蛋白原能够使球体稳定且获得最好的合剂。另外,必须对球体悬浮液进行进一步处理,其中包括进行稀释、过滤、渗析、再过滤、离心分离,电泳分离和色谱柱分离,通过真空冷冻干燥及冷冻粉末的重构化后完成,其中在此过程中需加入或改变缓冲液或防腐剂。

根据mcgill等人的在j.lab.clin.med.1987,109:127-133上的“血小板模腔可降低血小板缺乏的兔子的流血时间”一文,使用血小板缺乏的兔子进行药理试验,以70mg/kg的busulfan法处理过的十只兔子的流血时间为697秒,经过注射1ml/kg的纤维蛋白原包覆的球体(用0.9%的氯化钠溶液溶解冷冻的粉末),流血时间降为115秒(标准偏差为43秒)。将兔子耳朵伤处切片并移至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凝血内有荧光粒子。如果对血小板缺乏的兔子注射不含纤维蛋白原的球体悬浮液(1mg/ml),发现流血时间并未缩短,在耳朵凝血处也没有发现荧光粒子,这说明纤维蛋白原是作为引导分子将粒子导至凝血活跃区域,并导致缩短流血时间及减少失血量。

对于那些有外伤或可能并未患有血小板缺乏症的手术患者来说,本发明的粒子同样具有疗效,并能感受较快的凝血时间和较少的失血量之利。

[本发明实施例可能带来的功效]

本发明医药组合物中,由于纤维蛋白原可藉共价键结合于白蛋白球体表面,因此不会对悬浮液中的白蛋白球体的数量造成任何损失,且所形成的表面具有纤维蛋白原包覆的白蛋白球体不会发生团聚现象。

再者,本发明通过选用特定的交联剂,表面具有纤维蛋白原包覆的白蛋白球体的平均直径可小于1微米,且变异系数很小,所以在通过静脉注射后不会导致血管阻塞;进一步地,纤维蛋白原可作为示踪分子(tracer),其用以携带白蛋白球体到达伤口部位,并使白蛋白球体会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止血或减少出血量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医药组合物可作为血小板的替代品(fibrinoplate,plateletaggregationsubstitute),其用在外伤、手术或大量出血的病人身上时,不会产生抗体,不会有血源不足和血型不合的问题,可避免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

虽然本发明是以实施例作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离本发明精神与范畴下制作各种不同形式的改变,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范围,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形态者,可在权利要求书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且在不同实施形态中分别揭示的适当组合技术手段而得的实施形态,亦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