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黄连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7958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特别涉及陈黄连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其临床特征为:表皮反复发作,鲜红色或苍白色大小不一的风团,伴瘙痒或烧灼感。可由多种因素引发,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中医认为风邪为本病的主要病因,但风有内外之分,证有虚实之别。风寒型荨麻疹:舌淡苔殷白,脉浮缓,风团色白或淡红,稍沾冷水则可诱发,瘙痒异常,遇冷当风则加剧,遇热可减轻,口不渴,可伴有发热恶寒;风热型荨麻疹:舌红苔黄,脉浮数,风团色红,连接成片,暴痒难忍,可有针刺样灼热感,遇热稍减,伴自汗口渴,甚则发热烦躁;湿热型荨麻疹:舌淡苔白或黄腻,脉滑数,风团鲜红或中央色白、边缘鲜红,搔抓之后,皮肤迅即潮红水肿,局部或全身瘙痒及热感,伴恶心呕吐,头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湿热型荨麻疹,提供一种陈黄连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陈黄连合剂,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苍术10克,厚朴9克,陈皮6克,甘草5克,黄芩10克,连翘10克,茯苓10克,蝉蜕10克。

陈黄连合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蝉蜕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100ml,备用;

(2).取蝉蜕的药渣与其余七味,混匀,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0ml;

(3).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

(4).加入蔗糖及苯甲酸钠,煮沸,静置,滤过;

(5).加入上述蒸馏液,混匀,滤过,即得陈黄连合剂。

本发明的中药药理如下:

苍术:辛、苦、温。【归经】归脾、胃、肝经。【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用于: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胞痞腹胀,食欲不振,哎吐泄泻,痰饮,湿肿,表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温性,肢节酸痛重着,痿襞,夜盲。

厚朴:苦、辛、温。【归经】归脾经、胃经、大肠经。【功效】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用于: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陈皮:辛、苦、温。【归经】归脾、胃、肺经。【功效】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利水通便。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甘草:性、甘、平。【归经】归脾、胃、肺、心经。【功效】益气补中,祛痰止咳,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用于:心气虚的心动悸,脉结代。脾虚乏力,食少便溏,咳嗽气喘,疮痈肿毒,食物或药物中毒,脘腹或四肢挛急疼痛,调和诸药。

黄芩:苦、甘、涩,寒。【归经】肺、肝、胃经。【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

连翘:苦、凉。【归经】归心、肝、胆经。【功效】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用于: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茯苓:甘,淡,平。【归经】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蝉蜕:甘、咸、凉。【归经】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急慢惊风,破伤风证,小儿夜啼不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燥湿健脾,收敛消疹,治疗湿热型荨麻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陈黄连合剂,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苍术10克,厚朴9克,陈皮6克,甘草5克,黄芩10克,连翘10克,茯苓10克,蝉蜕10克。

陈黄连合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蝉蜕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100ml,备用;

(2).取蝉蜕的药渣与其余七味,混匀,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0ml;

(3).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

(4).加入蔗糖及苯甲酸钠,煮沸,静置,滤过;

(5).加入上述蒸馏液,混匀,滤过,即得陈黄连合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