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胡蜂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3902阅读:7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胡蜂酒。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曾经以为高血脂是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病,但统计发现高脂血症有一种年轻化的趋势。高脂血症对人体的危害是巨大的,它会导致肝部功能损伤,长期高血脂会导致脂肪肝,而肝动脉粥样硬化后受到损害,最终导致肝硬化的发生;高血脂还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会导致出血性脑中风、导致脑血栓的发生。目前治疗高血脂的药物有许多,贝特类、他汀类药物是近几年新上市的药物。这些药物在治疗高脂血症的同时,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副作用的发生。不经常体检的人员并不知悉高脂血症已经发生,该病症的发生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有些是不可拟补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胡蜂酒,所述胡蜂酒配方科学合理,经临床试用,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胡蜂酒,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40~60°的米酒500~1500份、鲜活胡蜂100~200份、酸枣仁15~25份、刺五加15~25份、甘草10~20份、熟地黄10~20份、黄芪5~15份、两面针10~20份、大青叶10~20份、火麻仁5~15份、榼藤子10~20份、半夏5~15份。

优选地,所述的胡蜂酒,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40°的米酒500份、鲜活胡蜂100份、酸枣仁15份、刺五加15份、甘草10份、熟地黄10份、黄芪5份、两面针10份、大青叶10份、火麻仁5份、榼藤子10份、半夏5份。

优选地,所述的胡蜂酒,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60°的米酒1500份、鲜活胡蜂200份、酸枣仁25份、刺五加25份、甘草20份、熟地黄20份、黄芪15份、两面针20份、大青叶20份、火麻仁15份、榼藤子20份、半夏15份。

优选地,所述的胡蜂酒,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55°的米酒1000份、鲜活胡蜂150份、酸枣仁20份、刺五加20份、甘草15份、熟地黄15份、黄芪10份、两面针15份、大青叶15份、火麻仁10份、榼藤子15份、半夏10份。

本发明所述的胡蜂酒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按原料重量份分别称取米酒、鲜活胡蜂;将鲜活胡蜂用网状透气塑料瓶装好并置入米酒中浸泡,备用;

(2)按原料重量份分别称取原料:酸枣仁,刺五加,甘草,熟地黄,黄芪,两面针,大青叶,火麻仁,榼藤子,半夏;机械粉碎备用;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的产物,一同放置于一个瓷缸中浸泡3-6个月即得成品。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浸泡是在25~30℃的温度下进行。

本发明所用的原料功效如下:

胡蜂,为胡蜂科昆虫胡蜂VespaManificaSmith的虫体,具有强身、益肠胃、止痛、理气、化痰、驱虫美容养颜等功效。

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 ex H.F.Chou的干燥成熟种子。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

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干燥根和根茎或茎。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熟地黄,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两面针,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的干燥根。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

大青叶,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火麻仁,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干燥成熟果实。润肠通便。

榼藤子,为豆科植物榼藤子Entada phaseoloides(Linn.)Merr.的干燥成熟种子。补气补血,健胃消食,除风止痛,强筋硬骨。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现代中医认为,高脂血症多由禀赋不足,过食肥甘,七情所伤、久病体虚等导致脾虚,脾失健运,一则脾不布津,津聚生湿,湿聚为痰,痰浊化脂;二则致水谷精微转输、利用、排泄失常,浊脂滞留、血脂升高,血流不畅,久则化为痰浊,渐成瘀滞,滞久则血瘀。肾脏的气化作用,肝脏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能助脾健运,失常便伤脾助湿,生痰致瘀,证属本虚标实,本虚责之于脾、肾、肝三脏虚。标实责之于痰浊内阻,气血瘀滞。

因此治疗时宜采用补益肝肾、健脾益气、滋阴养血、活血化瘀、清热通便、消食化痰之法。高脂血症之痰浊、血淤是标,肝、脾、肾的功能失调才是其根本。治疗该病,不仅需要化痰,更应该重视活血逐癖,血不行则痰不运,非借血药而不能直达其病所,而单纯活血化淤化痰,不仅疗效不能甚著,而且容易耗伤正气,惟当补肝肾健脾,标本兼治,求因澄源,才能使邪生无望。

本发明中,酸枣仁补肝;刺五加补肾益脾;甘草补脾益气;熟地黄补血滋阴;黄芪进一步增强熟地黄补血的功效;两面针活血化瘀;大青叶清热解毒;火麻仁润肠通便;榼藤子不仅补血,还健胃消食;胡蜂理气化痰,调理气血;半夏燥湿化痰。

综上所述,本发明配方科学合理,诸药配合,共奏除湿祛痰,活血化瘀,理气补血,健脾消食之功。全方标本同治,恰切病机。经临床试用,治疗高脂血症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胡蜂酒,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40°的米酒500份、鲜活胡蜂100份、酸枣仁15份、刺五加15份、甘草10份、熟地黄10份、黄芪5份、两面针10份、大青叶10份、火麻仁5份、榼藤子10份、半夏5份。

上述胡蜂酒的制备方法为:(1)按原料重量份分别称取米酒、鲜活胡蜂;将鲜活胡蜂用网状透气塑料瓶装好并置入米酒中浸泡,备用;

(2)按原料重量份分别称取原料:酸枣仁,刺五加,甘草,熟地黄,黄芪,两面针,大青叶,火麻仁,榼藤子,半夏;机械粉碎备用;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的产物,一同放置于一个瓷缸中在25~30℃温度下浸泡3-6个月即得成品。

上述胡蜂酒效果测试: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00例,均符合高脂血症诊断标准(《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制定的血脂异常诊断标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69.】,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36~70岁,平均52岁。

使用本实施例中制得的胡蜂酒来进行治疗,其中一天2次,每次50ml,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5~89.)制订疗效标准。分别在治疗前后均空腹12h后于清晨抽取静脉血,测定TC、TG、LDL-C、HDL-C、心肝、肾功能及血、尿、粪常规等各项指标。

显效: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一项者:TC下降≥20%,TG下降≥40%。HDL-C上升≥0.26mmol/L,TC-LDL-C/HDL-C≥20%。

有效: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一项者:TC下降≥10%但<20%,TG下降≥20%但<40%。HDL-C上升≥0.104mmol/L但<0.26mmol/L,TC-LDL-C/HDL-C≥10%但<20%。

无效:血脂检测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经过有一个疗程的观察,发现有98位患者治疗效果显效,2位患者治疗效果有效,总有效率率为100%,并且在整个治疗期间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

在治疗一个疗程后每周均对患者进行随访,持续半年,并未发现复发的迹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胡蜂酒,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60°的米酒1500份、鲜活胡蜂200份、酸枣仁25份、刺五加25份、甘草20份、熟地黄20份、黄芪15份、两面针20份、大青叶20份、火麻仁15份、榼藤子20份、半夏15份。

上述胡蜂酒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上述降胡蜂酒效果测试: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00例,均符合高脂血症诊断标准(《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制定的血脂异常诊断标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69.】,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32~73岁,平均54岁。

使用本实施例中制得的胡蜂酒来进行治疗,其中一天2次,每次50ml,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5~89.)制订疗效标准。分别在治疗前后均空腹12h后于清晨抽取静脉血,测定TC、TG、LDL-C、HDL-C、心肝、肾功能及血、尿、粪常规等各项指标。

显效: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一项者:TC下降≥20%,TG下降≥40%。HDL-C上升≥0.26mmol/L,TC-LDL-C/HDL-C≥20%。

有效: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一项者:TC下降≥10%但<20%,TG下降≥20%但<40%。HDL-C上升≥0.104mmol/L但<0.26mmol/L,TC-LDL-C/HDL-C≥10%但<20%。

无效:血脂检测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经过有一个疗程的观察,发现有97位患者治疗效果显效,3位患者治疗效果有效,总有效率率为100%,并且在整个治疗期间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

在治疗一个疗程后每周均对患者进行随访,持续半年,并未发现复发的迹象。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胡蜂酒,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55°的米酒1000份、鲜活胡蜂150份、酸枣仁20份、刺五加20份、甘草15份、熟地黄15份、黄芪10份、两面针15份、大青叶15份、火麻仁10份、榼藤子15份、半夏10份。

上述胡蜂酒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上述胡蜂酒效果测试: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00例,均符合高脂血症诊断标准(《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制定的血脂异常诊断标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69.】,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31~72岁,平均51岁。

使用本实施例中制得的胡蜂酒来进行治疗,其中一天2次,每次50ml,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5~89.)制订疗效标准。分别在治疗前后均空腹12h后于清晨抽取静脉血,测定TC、TG、LDL-C、HDL-C、心肝、肾功能及血、尿、粪常规等各项指标。

显效: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一项者:TC下降≥20%,TG下降≥40%。HDL-C上升≥0.26mmol/L,TC-LDL-C/HDL-C≥20%。

有效: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一项者:TC下降≥10%但<20%,TG下降≥20%但<40%。HDL-C上升≥0.104mmol/L但<0.26mmol/L,TC-LDL-C/HDL-C≥10%但<20%。

无效:血脂检测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经过有一个疗程的观察,发现有97位患者治疗效果显效,3位患者治疗效果有效,总有效率率为100%,并且在整个治疗期间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

在治疗一个疗程后每周均对患者进行随访,持续半年,并未发现复发的迹象。

可以看出本发明在临床上的应用有显著的疗效。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