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类疾病穴位电动顶杆按压治疗器涉及医疗器械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类疾病穴位电动顶杆按压治疗器制作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人类多类疾病穴位针灸、火灸、按摩、拔罐、刮痧等治疗技术是中国中医利用穴位治疗疾病的一大创举,具有千年的历史,无论历史变迁、朝代更替、远古今朝都不曾遗失,如今已走向世界,而且不但发扬光大,利用现代科技发明了电针灸、电按摩、电磁疗、真空罐等新型穴位治疗技术,不但减轻了医疗人员的工作量,还提高了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类疾病穴位可调速调深电动顶杆按压治疗器小巧轻便,操作简易,可调速调深,特别适宜中、老年人闲暇时间按照使用说明自己掌控进行前胸、四肢、手脚、头颈任何穴位、部位相应疾病能够的着的穴位按压治疗,够不着的穴位两人轮换按压治疗,其宗旨是即可使疾病得以治疗,又可减轻医疗费用,还可减少儿女负担,造福患者和社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利用疾病穴位治疗技术,设计制作一种小型可调速调深电动顶杆按压治疗器,用于心脏病、高血压、腰椎、颈椎、关节等各种痛疼疾病的自我掌控治疗,达到即可使疾病得以治疗,又可减轻医疗费用,还可减少儿女负担,造福患者和社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类疾病穴位电动顶杆按压治疗器由治疗器外壳、电动调速装置、顶杆按压装置、治疗器手柄四部分组成;治疗器外壳(1)圆筒形,前端密封,其下部有圆孔,圆孔中安装有顶杆按压装置,后端有方孔,与治疗器手柄(22)前端连接;中、后部安装有调速电机(2);后端连接治疗器手柄(22);电动调速装置由调速电机(2)、电机固定螺丝(3)、电机接线桩(4)、电机调速器(7)、电机调速器旋钮(6)、电机开关(19)、电机开关按钮(20)、电机与调速器连线(5)、电机与电机开关连线(18)、电池与调速器连线(8)、电池与电机开关连线(21)、电池(10)、电池接线桩(9)十三部件组成;调速电机与电机接线桩为一体,置于治疗器外壳内中、后部,电机与调速器连线、电机与电机开关连线置于治疗器外壳与治疗器手柄连接孔中;电机开关与调速器位于治疗器手柄内前部,电机调速器旋钮位于治疗器手柄前部上面;电机开关按钮置于治疗器手柄前部左面,电池与电池接线桩为一体,接线桩朝前置于治疗器手柄内后部;电池与调速器连线、电池与电机开关连线位于治疗器手柄内;顶杆按压装置由电机偏心轮(11)、调速电机轴(12)、按压顶杆承压面(13)、按压顶杆(17)、按压顶杆复位弹簧(14)、按压顶杆控制套(15)、按压顶杆深浅调节套(16)七部件组成;调速电机偏心轮(11)惰圆形,厚1厘米,偏心轮一端圆心有调速电机轴安装孔,安装于调速电机轴(12);按压顶杆承压面(13)与按压顶杆(17)为一体,呈“T”形,按压顶杆承压面(13)直径2厘米,厚0.5厘米,按压顶杆(17)为光滑圆钢条,直径0.8厘米,一端连接按压顶杆承压面,另一端为半圆形,按压顶杆承压面紧贴调速电机偏心轮,按压顶杆套入复位弹簧(14),置于治疗器外壳前端内部,复位弹簧一端紧贴按压顶杆承压面下面,另一端紧贴治疗器外壳下部圆孔内边;按压顶杆置于治疗器外壳下部圆孔中,下部套入按压顶杆控制套(15),按压顶杆控制套圆筒形,圆筒内壁光滑,内径0.8厘米,圆筒外壁为螺丝状,直径1.2厘米,上端连接固定于治疗器外壳前端下部圆孔下面;按压顶杆深浅调节套(16)圆顶旋钮形,中间部位有直径1.2厘米螺丝孔,螺丝孔拧入按压顶杆控制套外壁螺丝,止按压顶杆半圆头露出按压顶杆深浅调节套圆顶,按压顶杆半圆头露出长、短为穴位按压深浅,上、下拧动按压顶杆深浅调节套,即可调节穴位按压深浅程度;治疗器手柄(22)连接固定于治疗器外壳后部,长方体偏圆形,下部有手握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是小巧轻便,可随身携带,操作简易,特别适宜中、老年人看电视、逛公园闲暇时间自己掌控进行按压治疗;二是适宜全身特别是四肢、手脚、头颈任何部位穴位相应疾病的穴位按压治疗;只要使用适当,即可取得较好疗效,即可使疾病得以治疗,又可减轻医疗费用,还可减少儿女负担,造福患者和社会。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动顶杆按压治疗器正面图,图2是沿图1A-A线剖面左视图,图3是沿图1B-B线电动顶杆按压治疗器剖面图,图4是沿图1A-A线剖面左视按压治疗示意图,图5是电动顶杆按压治疗器俯视图。
附图中:(1)治疗器外壳;(2)调速电机;(3)调速电机固定螺丝;(4)调速电机接线桩;(5)调速电机与调速器连线;(6)调速旋钮;(7)调速器;(8)调速器与电池连线;(9)电池接线桩;(10)电池;(11)调速电机偏心轮;(12)调速电机轴;(13)按压顶杆承压面;(14)复位弹簧;(15)按压顶杆控制套;(16)按压深浅调节套;(17)按压顶杆;(18)调速电机与开关连线;(19)电机开关;(20)电机开关按钮;(21)电池与电机开关连线;(22)治疗器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1、一种多类疾病穴位可调速调深电动顶杆按压治疗器设计:见说明书附图。
2、原材料采购:
成品部件购置调速电机、调速电机开关、调速器、内置电池、螺丝、弹簧等,需加工部件有偏心轮、按压顶杆、顶杆控制套、按压深浅调节套、顶杆按压治疗器外壳等。
3、各部件、装置加工安装:
(1)、治疗器外壳制作:治疗器外壳(1)圆筒形,前端密封,其下部预留圆孔,后端连接治疗器手柄(22),分左、右两部分制作模具,用强力塑料注塑制作,制作模具时,设计预留好顶杆安装孔、调速器旋钮孔、开关孔、螺丝孔,以及内置电机、调速器、卡口、固定螺丝孔等。
(2)、电动调速装置制作安装:电动调速装置由调速电机(2)、电机固定螺丝(3)、电机接线桩(4)、电机调速器(7)、电机调速器旋钮(6)、电机开关(19)、电机开关按钮(20)、电机与调速器连线(5)、电机与电机开关连线(18)、电池与调速器连线(8)、电池与电机开关连线(21)、电池(10)、电池接线桩(9)十三部件组成;调速电机与电机接线桩为一体,置于治疗器外壳内中、后部,电机与调速器连线、电机与电机开关连线置于治疗器外壳与治疗器手柄连接孔中;电机开关与调速器位于治疗器手柄内前部,电机调速器旋钮位于治疗器手柄前部上面;电机开关按钮置于治疗器手柄前部左面,电池与电池接线桩为一体,接线桩朝前置于治疗器手柄内后部;电池与调速器连线、电池与电机开关连线位于治疗器手柄内。
(3)、顶杆按压装置制作安装:顶杆按压装置由电机偏心轮(11)、调速电机轴(12)、按压顶杆承压面(13)、按压顶杆(17)、按压顶杆复位弹簧(14)、按压顶杆控制套(15)、按压顶杆深浅调节套(16)七部件组成;调速电机偏心轮(11)惰圆形,厚1厘米,偏心轮一端圆心有调速电机轴安装孔,安装于调速电机轴(12);按压顶杆承压面(13)与按压顶杆(17)为一体,呈“T”形,按压顶杆承压面(13)直径2厘米,厚0.5厘米,按压顶杆(17)为光滑圆钢条,直径0.8厘米,一端连接按压顶杆承压面,另一端为半圆形,按压顶杆承压面紧贴调速电机偏心轮,按压顶杆套入复位弹簧(14),置于治疗器外壳前端内部,复位弹簧一端紧贴按压顶杆承压面下面,另一端紧贴治疗器外壳下部圆孔内边;按压顶杆置于治疗器外壳下部圆孔中,下部套入按压顶杆控制套(15),按压顶杆控制套圆筒形,圆筒内壁光滑,内径0.8厘米,圆筒外壁为螺丝状,直径1.2厘米,上端连接固定于治疗器外壳前端下部圆孔下面;按压顶杆深浅调节套(16)圆顶旋钮形,中间部位有直径1.2厘米螺丝孔,螺丝孔拧入按压顶杆控制套外壁螺丝,止按压顶杆半圆头露出按压顶杆深浅调节套圆顶,按压顶杆半圆头露出长、短为穴位按压深浅,上、下拧动按压顶杆深浅调节套,即可调节穴位按压深浅程度。
(4)、治疗器手柄制作:治疗器手柄(22)连接固定于治疗器外壳后部,长方体中空偏圆形,下部有手握纹,与治疗器外壳相连接,制作模具注塑制作。
4、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主要是对初级成品外表面露出的毛刺、锐棱角、凹凸不平的地方进行打磨、修补,若需涂漆的进行喷漆,使产品显的光彩靓丽,一般注塑外壳无需涂漆,在注塑过程中加入不同颜料,注塑出不同色彩的产品。
5、标签粘贴和包装:
表面处理完成后,贴上事先印制好的标签,装入事先制作、印好商标、图案、文字说明的包装箱,即可入库和上市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