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体内排泄物的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阴道内经血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处理女性经期经血排泄物主要包括外置式卫生巾、内置式棉条及内置式月事杯。外置式卫生巾、内置式棉条为一次性的吸收材料,用于吸收及阻挡女性经期排泄物,防止排泄物泄漏;内置式月事杯为可重复使用的胶质杯,放置在阴道内收集经血等排泄物,防止排泄物泄露;其中,特别在中国,使用外置式卫生巾的人群最大,绝大多数女性采用外置式卫生巾处理经血等排泄物,少数采用内置式绵条,而最科学及环保的内置式月事杯几乎没有人使用。
依据统计数字,平均每名妇女一生约有39年会有月经,也就是一生会有约500次的月经,如果每次经期使用20个棉片或棉条,一年240个月经巾或棉条,一生就使用掉10000个卫生棉(条)。全世界有大约35亿女性,换算下来,她们的一生就有350,000亿使用过的卫生棉(条)被丢弃,更何况,为了制造这些大量的卫生棉(条)与其包装,需砍大量树木,原料和地球资源,同时亦需花大量的资源来处理这些使用过的废弃卫生巾、棉条。
大部分的棉条和卫生棉都是有经过化学处理,加上制成棉条、卫生棉过程会使用消毒药剂、漂白剂。棉条置在阴道内,紧贴阴道壁,尤其是粘膜部位,对阴道黏膜会造成损伤或过干,使用棉条的人也有发生TSS(毒性休克症候群)的危险。卫生巾贴在内裤内,紧贴阴部吸收从阴道口排出的经血等排泄物的同时也对阴部实现了密封,因而阴部区域内形成潮湿、闷热、不透气的环境。若不定时更换卫生巾,容易导致阴道内常态菌迅速孳生,产生感染发炎、瘙痒、粘腻、异味等现象。由于卫生巾贴在内裤内,内裤移动时容易形成卫生巾移位而产生排泄物渗漏等问题。月事杯以盛装的方式取代吸收的方式,对阴道黏膜不会造成损伤或过干,也不会留下棉条的纤维在阴道内腐败。另外,使用棉条会无法完全吸收血块,棉条仍有吸收上的限制(最大的约9~12ml),棉条吸收力不够好就需很快跑厕所换,吸收力太好又怕黏膜受伤。棉条使用者的经期的第二三天量大的时候甚至1~2小时就要跑厕所更换一次,很不方便,出门在外更麻烦。
月事杯一次可装25ml或更多,一杯可以抵3条棉条的量。月事杯与卫生巾、棉条相比,月事杯具有环保、卫生、省钱方面的绝对优势,月事杯有人叫月亮杯、月经杯,是一种用医疗硅胶(或天然橡胶)制成的杯子,柔软有弹性,置于因阴道内,较接近外阴部的位置来盛装经血。月事杯可盛装约1盎司的经血(一般说来,一次经期的经血量约2~4盎司)。
月事杯在1930年代起就有了,各国有不同材质的月事杯,像英国的Mooncup与Femmecup、美国的The Keeper、芬兰Lunette、加拿大DivaCup、捷克的Lady Cup等,而英国的中译成月亮杯最受女性喜爱,现已成月经杯代名词。
月事杯是钟形的,用于收集经血;下方有短柄,可根据各人身体不同剪的更短。月亮杯可以在身体内放置8小时,睡觉时也可以使用,它的容量是卫生棉条吸血了的三倍。如同卫生巾一样,月亮杯也有不同大小的容量。
但是,现有技术的月事杯也具有缺点,月事杯之所以不被大多数女性,特别是中国女性接受的主要原因如下:(1)恐惧,月事杯外形大,对缺乏阴道结构、生理知识的女性来说,她们不敢将月事杯塞入阴道内;(2)不适应,月事杯放入阴道内的位置需练习,月事杯在阴道内的位置没放好,会刺激阴道口壁造成不适感,没有卫生巾那么上手;(3)侧漏,月事杯在阴道内的位置没放好,折叠的月事杯没展张,会有可能导致侧漏;(4)杯内的经血清洁、排放麻烦,月事杯在使用过程中需定时取出阴道外进行杯内排泄物清空及杯壁清洁步骤,在月事杯取出、置入过程中,杯内的经血等排泄物有可能染污衣服,在家当然问题不大,杯内经血染污衣服、手腿等问题也能及时处理,但是如果上学、上街或上班,去公共卫生间就没有那么方便了。因为月经杯需取出阴道后将杯内的经血排泄物倾倒以后,再将杯清洗后再置入阴道,这对在落后缺乏清洁水源的地域女性来说几乎是没可能做得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阴道内经血收集装置,其可有效收集经血且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阴道内经血收集装置,包括用于折叠后放入阴道内的收集漏斗,以及可伸缩或滑动连接在所述收集漏斗一端的排放管,所述收集漏斗远离所述排放管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张开后抵接在阴道内壁的圆环。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漏斗远离所述圆环的一端设置有接口,所述排放管插入所述接口且滑动连接在所述收集漏斗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排放管包括管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管体插入所述接口的一端的密封环。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漏斗远离所述圆环的一端设置有接口,所述排放管可伸缩连接在所述接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排放管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使其实现伸缩的节环。
进一步地,所述阴道内经血收集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排放管的排放口且用于密封所述排放管的塞头。
进一步地,所述阴道内经血收集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排放管的排放口的引流管,以及连接在所述引流管末端的存液袋。
进一步地,所述存液袋包括用于与所述引流管连通的袋体、设置在所述袋体上且用于固定所述袋体的捆绳。
进一步地,所述袋体上开设有用于排放所述袋体内的液体的排放孔,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盖设在所述排放孔上的密封盖。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上设置有多个排液孔。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阴道内经血收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用手将折叠的带排放管的经血收集漏斗置于阴道内,确定收集漏斗的弹性圆环在阴道内全张开,如果收集漏斗的弹性圆环没有张开,不需要将带插入式排放管的收集漏斗取出阴道后重置,只需将插入式排放管推入收集漏斗的腔内,推动该弹性圆环使其弹开,与阴道壁表面之间形成密封性的贴合,用于收集从子宫内排出的经血,收集漏斗另一端开口的接口设有插入式排放管或收缩式排放管,收集漏斗在收集经血步骤时,排放管被手指推入收集漏斗腔内,排放管的排放口缩入阴道内距离阴道口大约不超过1公分的位置或其他适合使用者舒服的位置,因为排放管在受到外力的推拉作用下,能作相应的上下运动,因此,位于阴道口内的排放管受到来自阴道口壁的挤压力而进行自动的小调整运动,因而能减轻或避免其对阴道口壁的刺激。从子宫口流出的经血排泄物被收集在收集漏斗的腔内,防止经血排泄物直接从阴道口流出体外;当收集漏斗在排清其腔内经血时,将排放管用手指拉出阴道口进行排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收集漏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收集漏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排放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排放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存液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塞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或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阴道内经血收集装置,其包括用于折叠后放入阴道内的收集漏斗1以及可伸缩或滑动连接在收集漏斗1一端的排放管2,并在收集漏斗1远离排放管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张开后抵接在阴道内壁的圆环11。
在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漏斗状结构的经血收集漏斗1置于阴道内,其一端大口径开口与阴道壁面密封性地贴合,即具有圆环11的一端与阴道内壁贴合,用于收集从子宫内排出的经血,其另一端小口径开口设有可伸缩排放管2(如图4所示)或插入式排放管2(如图3所示);排放管2的排放口23塞置有活动塞头6(如图6所示),其用于控制收集漏斗1腔内的经血排放,或与引流管3(如图5所示)密封性地互通结合,实时地将来自子宫的经血排泄物通过引流管3排入与引流管3互通连接的体外存液袋4中。
上述收集漏斗1、排放管2、引流管3、存液袋4及塞头6可以分别用不同弹性、硬度的医疗硅胶、天然橡胶等材料制成。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可存放经血排泄物的收集漏斗1外型类如小杯,其外形尺寸因需满足使用者体形需要而有所不同,具有大小二个开口,大口径开口顶部圆圈为凸出弹性圆环11,小口径开口向外延伸成具有一定厚度壁的通管状接口12,用于结合或连接排放管2,收集漏斗1的斗体较薄、柔软。在本实施例中,收集漏斗1主要用于与可伸缩排放管2或引流管3连接。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圆柱形经血排泄物的收集漏结构为内空的长条圆柱形或其他类如小杯等外形结构,收集漏斗1的一端开口顶部设有环形凸出物即圆环11,其另一端开口顶部的接口12的外、内壁上设有环形凸出物,具有一定的厚度、宽度及弹力,用于结合或连接插入式排放管2或伸缩排放管2或引流管3。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排放管2为插入式排放管2,包括管体21以及设置在管体21插入接口12的一端的密封环22。在收集漏斗1远离圆环11的一端设置有接口12,插入式排放管2插入接口12且滑动连接在收集漏斗1的内壁上。该排放管2为内空的圆柱形管,是通过收集漏斗1的靠近阴道口一端的接口12插入收集漏斗1的腔内,与该接口12内壁凸出物表面密封性地活动贴合,排放管2侧壁且位于塞头6的置入位置的上方设有排液孔24,排放管2靠近接口12的一端的顶部外壁表面设有类如环形或其他形状的密封环22,该排放管2在受到来自较小强度的外力推拉下能在腔内作相应的上下运动,但受到密封环22的阻挡,不会脱离其与接口12端环内壁的密封性贴合。当该插入式排放管2与圆柱形的收集漏斗1匹配性地使用时,其顶部的环形密封环22与该收集漏斗1的腔壁表面形成密封的贴合接触,具有密封环的功能,而其管体21壁面上的排液孔24则可用一小段薄膜套管封闭或与其密封性互通连接的引流管3的薄膜管壁封闭。另外,在管体21远离密封环22的一端还设置有环形凸出物23,以密封排液管2与引流管3的连通。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排放管2为伸缩排放管2,在收集漏斗1远离圆环11的一端设置有接口12,伸缩式排放管2可伸缩连接在接口12上。该排放管2其本体是可伸缩的,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使其实现伸缩的节环25。该排放管2的一端接合口与收集漏斗1的接口12密封性地活动结合,其另一端管道接合口内可塞入塞头6或与引流管3密封性地互通活动结合。
如图5所示,上述存液袋4类如扁平形的输液袋,由软性的薄膜性胶质等材料制成,袋壁上设有与其一体成形制成的引流管3及排放孔411,排放孔411可由密封盖5活动封闭。具体地,该存液袋4包括用于与引流管3连通的袋体41,以及设置在袋体41上且用于固定袋体41的捆绳42,该捆绳42可绑定在人体大腿或其它部位以固定存液袋4。
上述引流管3其一端结合口与排放管2的排放口密封性地套装式互通接合,或直接与收集漏斗1的接口12套合结合,其另一端与存液袋4一体成形地互通密封性地连接。
如图6所示,上述塞头6为带拉圈61的塞头6,用于置入排放管2的排放口。拉圈61用于方便拉出排放管2及塞头6。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阴道内经血收集装置在使用时,用手将折叠的带排放管2的经血收集漏斗1置于阴道内,确定收集漏斗1的弹性圆环11在阴道内全张开,如果收集漏斗1的弹性圆环11没有张开,不需将带插入式排放管2的收集漏斗1取出阴道后重置,只需将插入式排放管2推入收集漏斗1的腔内,推动该弹性圆环11使其弹开,与阴道壁表面之间形成密封性的贴合,用于收集从子宫内排出的经血,收集漏斗1另一端开口的接口12设有插入式排放管2或伸缩式排放管2,排放管2的排放口内置入塞头6用于控制收集漏斗1腔内的经血排放。收集漏斗1在收集经血时,排放管2被手指推入收集漏斗1腔内,带塞头6的排放管2的排放口缩入阴道内距离阴道口大约不超过1公分的位置或其他适合使用者舒服的位置,因为排放管2在受到外力的推拉作用下,能作相应的上下运动,因此,位于阴道口内的排放管2受到来自阴道口壁的挤压力而进行自动的小调整运动,因而能减轻或避免其对阴道口壁的刺激。从子宫口流出的经血排泄物被收集在收集漏斗1的腔内,防止经血排泄物直接从阴道口流出体外;当收集漏斗1在排清其腔内经血时,将排放用手指拉出阴道口,然后拉出管内塞头6进行排放。排放管2的位于塞头6上方的管壁上设有排液孔24,排放管2拉出阴道,不需拔出塞头6,经血排泄物可直接从该排液孔24排出,将收集漏斗1腔内的经血排泄物直接倒入马桶,避免或减少经血污染的发生。在排放经血排泄物的过程中,用手挤压排放管2的管体21可加快排放速度及排除管道阻塞物;如果不冲洗收集漏斗1的腔壁,则可用手指直接将排放管2用手推入收集漏斗1的腔内,或将塞头6塞入排放管2的排放口,然后将排放管2用手推入阴道口就能重复经血收集;如果在排放时同时冲洗收集漏斗1的腔壁,则将带有可挤压的清洁水小瓶的冲洗管通过排放管2的排放口伸入漏斗腔内,挤压清洁水小瓶,将瓶内的清洁水通过冲洗管的壁孔喷向收集漏斗1的腔壁进行壁面清洗,同时上下移动冲洗管,将堆积在插入式排放管2内的固体排泄物推出。使用过的清洁水、经血排泄物然后通过插入式排放管2的排方口排出,倒入马桶。清洗完后,用手将塞头6塞入排放管2的排液口,将排放管2推入阴道,重复经血收集。
收集漏斗1也可以通过排放管2与引流管3、存液袋4连接实现体外存放、排放经血排泄物。带排放管2的经血收集漏斗1置于阴道内,其一端靠近子宫口的大开口的凸出的圆环11外表面与阴道壁面实现密封性地弹力式贴合,用于收集从子宫内排出的经血,其另一端开口接口12设有插入式排放管2或伸缩排放管2。排放管2的排放口与引流管3的一端密封性地互通活动接合,引流管3其另一端与存液袋4一体成形地密封性地连接,该扁平形的存液袋4活动性地固定在使用者的大腿内侧。收集漏斗1在收集经血时,其排放管2被手指推入阴道,离阴道口大约不超过1公分的位置或其他合适使用者舒服的位置,因为排放管2在受到外力的推拉作用下能作相应的运动,因此,当位于阴道口内的排放管2受到来自阴道口壁的挤压而能进行自动的调整运动,因而能大幅度地减轻或避免其对阴道口壁表面的刺激。从子宫口流出的经血等排泄物直接进入收集漏斗1,然后通过排放管2、引流管3、流入存液袋4的腔内,由于经血排泄物通过收集漏斗1直接流出,其斗腔内不存放或存放少量经血排泄物,小容积的内空的圆柱形的收集漏斗1就可能替代大容积的需存放经血排泄物的经血收集,进入大容量的存液袋的腔内的经血排泄物的回流入子宫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置于体外的存液袋4的排放及清洗可通过其存液袋4的带密封盖5的排放孔411实现。冲洗收集漏斗1的腔壁时,将排放管2用手拉出,分离排放管2与引流管3的接合,将带有可挤压的清洁水小瓶的冲洗管通过排放管2伸入收集漏斗1腔内,挤压清洁水小瓶,将瓶内的清洁水通过冲洗管的壁孔喷向收集漏斗1的腔壁进行壁面清洗。使用过的废清洁水、经血然后通过排放管2排出。清洗完后,将引流管3重新与排放管2密封性地活动结合,将排放管2用手推入阴道口内就能重复经血引流、收集。当插入式排放管2与圆柱形的收集漏斗1匹配式地使用时,其通过接口12插入收集漏斗1腔内的密封环22与该收集漏斗1的腔壁表面形成密封的贴合接触,具有密封的功能,其壁面上的排液孔24则被与其密封贴合的引流管3的薄膜管壁封闭。所述收集漏斗1也可不通过排放管2直接与引流管3的结合口套合结合实现本例的经血排泄物引流至体外存放、排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的内置式经血收集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及特征:
(1)收集漏斗1具有插入式的排放管2或可伸缩排放管2,因而能在恶劣的卫生环境下,方便地将置在阴道内的收集漏斗1的排放管2拉出阴道口外,在体外实现对置在阴道内的收集漏斗1的经血排放、清洁步骤,并能在排放经血排泄物的过程中,在体外用手挤压排放管2的管体21,加快排放速度及排除管道阻塞物;大幅度地增加收集漏斗1置留在阴道内的时间,避免了现有技术的月事杯需取出阴道外排放,清洁及部分带珠阀排放管2/排放阀的经血收集杯因其排放口位于阴道口内而需用手指伸入阴道口内上下移动该排放管2内的珠阀、凝血等阻塞物进行排放经血而造成的不便困境、染污等缺点;
(2)插入式排放管2在被外力推拉下在收集漏斗1的腔内作相应的运动,因此当折叠的收集漏斗1被塞入阴道内后没张开,推拉插入收集漏斗1腔内的排放管2则可推开折叠的漏斗体,确保收集漏斗1的弹性圆环11表面与阴道壁表面之间的密封性贴合,避免了现有技术的经血收集杯在阴道内因其杯口弹性环没张开而需被取出阴道后重置或需重复重置入阴道,或因为没发现弹性环在阴道内没张开而造成经血外流的缺点,同时,也解除了使用者担心经血收集漏斗1在阴道内不张开的恐惧心态;
(3)匹配带引流管3的存液袋4的收集漏斗1因其腔内不需存放经血,因而其的体积可以变得小,能方便地塞入阴道,减经或避免了使用者对大体积外物塞入阴道的恐惧;
(4)经血等排泄物通过收集漏斗1、引流管3流入体外的存液袋4,置于阴道内的收集漏斗1腔内经血存放量极少,而置于体外的存液袋4的容量巨大,因而减少或避免经血侧漏的发生,特别适用于经血排泄量大的或睡眠时间长的女性;
(5)经血、子宫壁膜等排泄物被收集在透明的存放袋4内,样本的质及量被完整性地保存在消毒无菌的存放袋内,具有快速视觉临床诊断及样本化验的重要性;
(6)存液袋4在不接触收集漏斗1的情况下可直接打开其密封盖5进行排放及清洁工作,因而能增加收集漏斗1置留在阴道内的时间,减少了收集漏斗1的取出、置入阴道而产生的感染、不便及其冲洗、清洁等麻烦,因而开启了女性,特别是居住在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国家的女性的整期经期时间段内收集漏斗1置留在阴道内的可能性,进一步地保障经期女人的外阴部卫生及大幅度地降低或避免了因阴部区域潮湿、闷热、不透气的环境而导致阴道内常态菌迅速孳生,产生感染发炎、瘙痒、粘腻、异味等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