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附式止血修复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7301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粘附式止血修复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粘附式止血修复膜,该修复膜能够减少医护人员操作步骤、降低术后止血材料脱落概率、提高材料的止血修复效果。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物材料的不断发展,涌现出大批量的止血材料、软组织修复材料和硬组织修复材料等。尤其是止血材料和软组织修复材料在手术中的大量应用,有效地降低了患者术中大出血的概率,提升了软组织术后的修复速度和修复效果。但目前临床应用的止血材料和软组织修复材料形态各异,基本都还需要术中缝合、粘合或使用其他医疗器械予以辅助,使用步骤相对繁琐,且术后脱落几率较高,尤其是管状结构在使用止血和软组织修复材料时,更是极易脱落,导致材料应用效果欠佳,且给术后患者带来一定的隐患。因此,寻找一种既可以很好地与患者各种组织贴合,又能起到很好的止血修复效果的材料成为很多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

目前,医护人员使用的止血材料形态主要分为几种:流体状、喷雾状、海绵状、粉末状和棉絮状,这些止血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面、平面切口使用相对方便,基本不会出现脱落、散落现象,止血效果相对较好;但是对于管状结构,这些止血材料因为无法很好地附着在管状结构表面,在应用方面表现相对欠佳;市面上的软组织修复材料以膜状材料居多,成分以高分子可降解医用材料、动物源性材料、植物源性材料为主,此类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大多需要缝合或使用生物胶粘合,操作步骤相对复杂,且对管状结构也不易操作,修复效果也欠佳。因此,设计一种无需缝合的、可很好地与各种组织结构贴合的、既有止血功效又有修复功能的粘附性止血修复膜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在使用止血材料和软组织修复材料时,存在的材料无法与组织紧密结合、特殊结构使用效果欠佳、操作步骤繁琐等问题,提供一种粘附式止血修复膜,该修复膜可有效提高止血材料和软组织修复材料与软组织表面结合度、提升止血材料和软组织修复材料在特殊结构中的使用效果、减少此类材料使的用操作步骤,该粘附性止血修复膜可通过倒刺与软组织结合,将止血材料和软组织修复材料紧密地贴合在软组织表面,无需缝合和粘合,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效果良好等优良特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粘附式止血修复膜,所述止血修复膜包括软组织修复膜、倒刺和止血材料层,所述软组织修复膜的下底面上紧密贴覆设置止血材料层,设置有止血材料层的软组织修复膜的下底面上一体向下制出多个倒刺,所述倒刺沿水平方向均布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倒刺能够刺进软组织表面,该倒刺的顶端与软组织修复膜制在一起,该倒刺的底端穿出止血材料层并延伸于止血材料层的下方。

而且,所述软组织修复膜、止血材料层为长方体状,所述软组织修复膜呈膜状或海绵状,其长度为0.2cm-15cm,宽度为0.2cm-15cm,厚度为0.1mm-10mm,所述止血材料层的长度为0.2cm-15cm,宽度为0.2cm-15cm,厚度为0.1mm-10mm。

而且,所述软组织修复膜和倒刺的材质均为医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所述倒刺长度为0.2mm-10mm,倒刺角度为20度-89度。

而且,所述止血材料层为止血膜层或止血海绵层,所述止血膜或止血海绵通过喷涂或粘连方式与软组织修复膜紧密设置在一起。

而且,所述止血膜或止血海绵的材质为医用可降解止血材料。

本发明取得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止血修复膜包括软组织修复膜、倒刺和止血材料层,倒刺可以轻刺进软组织表面,将止血材料层和软组织修复膜紧密地固定在软组织表面,极大地降低了粘附式止血修复膜术后脱落的概率,大大降低了术后不良预后的出现,有效提高止血材料层的止血效果和软组织修复膜的修复效果,同时,倒刺可以刺进软组织修复膜表面形成管状结构或其他形状,使得该结构可以与管状结构或其他结构紧密切合,有效地提升了对管状结构或其他结构的止血效果和修复效果,解决了市面上材料对管状结构操作不便的难题,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操作步骤,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该止血修复膜无需缝合,可很好地与各种组织结构贴合,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效果良好等优良特性。

2、本止血修复膜的软组织修复膜通过倒刺与止血材料层紧密结合,主要作用是:⑴起到支撑止血材料的作用,能够更好地让止血材料成型为临床需要的形状;⑵起到防护作用,在术后至软组织修复完成期间内,起到临时的保护软组织损伤区域的作用;(3)修复作用,在软组织损伤区域恢复过程中,给细胞提供爬行支架,诱导软组织加速修复;

止血材料层紧贴设有倒刺的软组织修复膜的侧面上,可由医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成,主要作用是:与软组织损伤区域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止血作用;

倒刺一端穿出止血材料层,另一端与软组织修复膜一体成型,可由医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成,主要作用是:(1)将出止血材料层固定于软组织修复膜表面,使其能更好地与软组织接触;(2)穿刺软组织后,将止血修复膜固定于软组织表面,便于止血材料层更充分地发挥止血作用,同时,便于软组织修复膜与软组织损伤区域接触,更好地起到修复作用;(3)穿刺软组织修复膜表面,在操作过程当中使膜无需经过任何缝合或粘合处理,形成多种结构,用以包裹多种组织结构,有效地减少操作人员操作步骤、提高产品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左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粘附式止血修复膜,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止血修复膜包括软组织修复膜1、倒刺3和止血材料层2,所述软组织修复膜的下底面上紧密贴覆设置止血材料层,设置有止血材料层的软组织修复膜的下底面上一体向下制出多个倒刺,所述倒刺沿水平方向均布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倒刺能够刺进软组织表面,该倒刺的顶端与软组织修复膜制在一起,该倒刺的底端穿出止血材料层并延伸于止血材料层的下方。

本止血修复膜包括软组织修复膜、倒刺和止血材料层,倒刺可以轻刺进软组织表面,将止血材料层和软组织修复膜紧密地固定在软组织表面,极大地降低了粘附式止血修复膜术后脱落的概率,大大降低了术后不良预后的出现,有效提高止血材料层的止血效果和软组织修复膜的修复效果,同时,倒刺可以刺进软组织修复膜表面形成管状结构或其他形状,使得该结构可以与管状结构或其他结构紧密切合,有效地提升了对管状结构或其他结构的止血效果和修复效果,解决了市面上材料对管状结构操作不便的难题,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操作步骤,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该止血修复膜无需缝合,可很好地与各种组织结构贴合,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效果良好等优良特性。

本止血修复膜的软组织修复膜通过倒刺与止血材料层紧密结合,主要作用是:⑴起到支撑止血材料的作用,能够更好地让止血材料成型为临床需要的形状;⑵起到防护作用,在术后至软组织修复完成期间内,起到临时的保护软组织损伤区域的作用;(3)修复作用,在软组织损伤区域恢复过程中,给细胞提供爬行支架,诱导软组织加速修复;

止血材料层紧贴设有倒刺的软组织修复膜的侧面上,可由医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成,主要作用是:与软组织损伤区域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止血作用;

倒刺一端穿出止血材料层,另一端与软组织修复膜一体成型,可由医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成,主要作用是:(1)将出止血材料层固定于软组织修复膜表面,使其能更好地与软组织接触;(2)穿刺软组织后,将止血修复膜固定于软组织表面,便于止血材料层更充分地发挥止血作用,同时,便于软组织修复膜与软组织损伤区域接触,更好地起到修复作用;(3)穿刺软组织修复膜表面,在操作过程当中使膜无需经过任何缝合或粘合处理,形成多种结构,用以包裹多种组织结构,有效地减少操作人员操作步骤、提高产品应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软组织修复膜、止血材料层为长方体状,所述软组织修复膜呈膜状或海绵状,其长度为0.2cm-15cm,宽度为0.2cm-15cm,厚度为0.1mm-10mm,所述止血材料层的长度为0.2cm-15cm,宽度为0.2cm-15cm,厚度为0.1mm-10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软组织修复膜和倒刺的材质均为医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所述倒刺长度为0.2mm-10mm,倒刺角度为20度-89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止血材料层为止血膜层或止血海绵层,所述止血膜或止血海绵通过喷涂或粘连方式与软组织修复膜紧密设置在一起,特别地,所述止血膜或止血海绵的材质为医用可降解止血材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