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耳道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7298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耳道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耳科医疗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软化溶解耵聍的一种外耳道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耵聍,为外耳道软骨部皮肤的耵聍腺所分泌的淡黄色黏稠液体,耵聍腺是一种特殊的汗腺,位于长有耳毛的外耳道皮肤处。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成薄片状,但有的耵聍状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如尘埃、小虫子等)的作用。平时借咀嚼、张口等运动,耵聍可自行脱落排出。耵聍栓塞是指外耳道内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使耵聍在外耳道内聚集成团,阻塞外耳道。耵聍栓塞形成后,可影响听力或诱发炎症,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耵聍栓塞因程度及部位的不同而症状有异。外耳道未完全阻塞者,多无症状;患者有临床表现前来就诊时,往往可见到耵聍完全阻塞外耳道。

目前,对于耵聍栓塞的治疗,均是首先采用软化液将耵聍软化,然后再用耵聍钩等类似的工具将耵聍取出。对于耵聍的取出工具多种多样,但是最重要的软化步骤,没有专用的工具,每次软化操作,必须滴药数天,软化后再找医生冲洗。因此每次看医生所需费力费时且费用高,给患者造成一定负担。对于耵聍软化方面的工具,较为先进的设计为申请号为201610735108 .4的中国发明专利,该专利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超声波的外耳道耵聍冲洗装置与方法,其能够提高单次冲洗的效率,但是其机构复杂,成本较高,并且对于较为坚固的耵聍,还是需要反复的冲洗,仍然不能解决现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耳道清理装置,其能够长时间佩戴,连续不断的软化耵聍,其软化液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软化效率高,减少患者耵聍取出前反反复复的就医工作,有利于降低耵聍栓塞的治疗难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外耳道清理装置,包括软化液储箱、入耳管;

所述的软化液存储箱体竖直设置,其内腔顶部设有与外界导通的注液孔、注液孔内密封配合有硅胶塞;

所述的入耳管横向设置,入耳管为软质硅胶材质,入耳管的左端口径小于右端口径,右端与软化液储存箱的左侧底部连通;入耳管的管腔在左端部一体设置有隔离膜;隔离膜左端的开口管腔为溶解腔;入耳管的管腔内部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的内径为0.5mm-1mm;出液管的直径为1.5mm-1.8mm;进液管的末端与隔离膜密封连接且与溶解腔导通;出液管的左端贯穿过隔离膜抵达溶解腔的左端部,出液管的侧壁与隔离膜密封连接;出液管的右端延伸至软化液储存箱内,软化液储存箱内底部安装有定量蠕动泵;出液管的右端与定量蠕动泵的连通;所述定量蠕动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废液排出装置;软化液储存箱的底部安装有为蠕动泵供电的纽扣电池供电电路;

所述的废液排出装置包括与蠕动泵输出端导通的排液管;与排液管中部连通的外排分路管;与排液管上端出口导通的废液隔离膜囊;外排分路管的末端穿过软化液存储箱的侧壁与外界导通,其出口处密封配合有封帽;废液隔离膜囊呈波浪线形折叠设置;所述废液隔离膜囊由聚乙烯薄膜塑料制成,其空腔最大容积与软化液存储箱内腔体积相等。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外耳道清理装置的入耳管的外壁在左端部一体设置有充气型密封环;充气型密封环的截面为半圆形,其内部为环形空腔;环形空腔连通有导气管;导气管位于入耳管的官腔内,导气管的末端穿过软化液存储箱的外壁与活塞式加压装置连通;所述活塞式加压装置包括固定在软化液存储箱外壁上的气筒、位于气筒内部且与气筒滑动密封配合的活塞、位于气筒顶部且与气筒螺纹连接的旋钮;旋钮与活塞之间通过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一端与旋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塞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外耳道清理装置的软化液存储箱体的内腔设置有平衡管;所述的平衡管的顶部穿过软化液存储箱体的顶面与外部导通;平衡管的顶部出口密封配合有密封塞;平衡管的下端到达软化液存储箱体的内腔底部。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外耳道清理装置的软化液存储箱体的外壁安装有蜂鸣振动器;所述蜂鸣振动器与定量蠕动泵均与纽扣电池供电电路的微处理器连接。

与传统的一种外耳道清理装置不同,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采用滞留的使用方式,传统的一种外耳道清理装置均是采用单次或者多次冲洗的方式。这样的有益效果是耵聍与软化液的接触时间长,软化液实时得到更新,始终处于新滴加的状态,软化效果好,软化时间长。具体来说,本发明使用时,直接佩戴到患者耳部,软化液存储箱装满软化液,入耳管插入耳道内,溶解腔处的软化液用于软化耵聍,进液管在入耳管的内腔保有一定长度,其内径在0.5mm-1mm之间,这样可以减小使用过的软化液扩散至未使用过的软化液所在的空间内。定量蠕动泵以一定频率启停,定时定量将使用后的软化液抽到废液排出装置内,保持溶解腔内的软化液始终处于高效使用状态。

在使用过程中,用完的软化液排到废液隔离膜囊内,装置整个的体积不变,不需要外排废液,还能保持装置整体的密封性,使用方便,能够长时间佩戴。

2、充气密封环采用充气加压的方式能够提高入耳管与耳道之间的贴合密封性,通过压力的调节能够适应不同大小形状的耳道。操作方式简单,旋转旋钮即可以实现。

3、软化液存储箱体内设置平衡管,其在使用过程中,平衡管的顶端处于开启状态,能够入耳管内的液体压强稳定在较低的水平,不会随着软化液使用量的变化而波动,减小耳道内压强,减少耳内压力。

4、蜂鸣振动器一方面能在软化液更新时促进溶解腔内液体晃动,这样排出时有利于废液的排出。另一方面,当软化液全部用完时,能通过不同的振动频率或者时间来提醒患者更换重新家住软化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透视示意图;

图3图2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4为活塞式加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电路逻辑框图。

图中,1、软化液存储箱体;2、入耳管;3、注液孔;4、硅胶塞;5、隔离膜;6、溶解腔;7、进液管;8、出液管;9、定量蠕动泵;10、废液排出装置;11、纽扣电池供电电路;12、排液管;13、外排分路管;14、废液隔离膜囊;15、封帽;16、充气型密封环;17、导气管;18、活塞式加压装置;19、气筒;20、活塞;21、旋钮;22、平衡管;23、密封塞;24、蜂鸣振动器;25、通孔;26、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为了便于观看,附图2-附图5采用透视图的方式)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4所示,一种外耳道清理装置包括软化液存储箱体1、入耳管2;软化液存储箱体1竖直设置,其内腔顶部设有与外界导通的注液孔3、注液孔3内密封配合有硅胶塞4;入耳管2横向设置,入耳管2为软质硅胶材质,入耳管2的左端口径小于右端口径,右端与软化液储存箱1的左侧底部连通;入耳管2的管腔在左端部一体设置有隔离膜5;隔离膜5左端的开口管腔为溶解腔6;入耳管2的管腔内部设置有进液管7和出液管8;进液管7的内径为0.7mm;出液管8的直径为1.6mm;进液管7的末端与隔离膜5密封连接且与溶解腔6导通;出液管8的左端贯穿过隔离膜5抵达溶解腔6的左端部,出液管8的侧壁与隔离膜5密封连接;出液管8的右端延伸至软化液储存箱1内,软化液储存箱1内底部安装有定量蠕动泵9;出液管8的右端与定量蠕动泵9的连通;所述定量蠕动泵9的输出端连接有废液排出装置10;软化液储存箱1的底部安装有为定量蠕动泵9供电的纽扣电池供电电路11;废液排出装置包括与蠕动泵输出端导通的排液管12;与排液管12中部连通的外排分路管13;与排液管12上端出口导通的废液隔离膜囊14;外排分路管13的末端穿过软化液存储箱1的侧壁与外界导通,其出口处密封配合有封帽15;废液隔离膜囊14呈波浪线形折叠设置;所述废液隔离膜囊14由聚乙烯薄膜塑料制成,其空腔最大容积与软化液存储箱1内腔体积相等;入耳管2的外壁在左端部一体设置有充气型密封环16;充气型密封环16的截面为半圆形,其内部为环形空腔;环形空腔连通有导气管17;导气管17位于入耳管2的官腔内,导气管17的末端穿过软化液存储箱1的外壁与活塞式加压装置19连通;所述活塞式加压装置19包括固定在软化液存储箱1外壁上的气筒19、位于气筒19内部且与气筒19滑动密封配合的活塞20、位于气筒19顶部且与气筒19螺纹连接的旋钮21;旋钮21与活塞20之间通过连接有连杆26;连杆26的一端与旋钮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塞20转动连接;软化液存储箱体1的内腔设置有平衡管22;所述的平衡管22的顶部穿过软化液存储箱体1的顶面与外部导通;平衡管22的顶部出口密封配合有密封塞23;平衡管22的下端到达软化液存储箱体1的内腔底部;软化液存储箱体1的外壁安装有蜂鸣振动器24;所述蜂鸣振动器24与定量蠕动泵9均与纽扣电池供电电路11的微处理器连接。

本实施例采用佩戴的方式使用,使用前,首先取下硅胶塞4、封帽15,保持密封塞23处于平衡管22的密封状态,然后将装置整体保持在入耳管1竖直向上的状态,然后用注射器或者其他注射装置从注液孔3处向内注射软化液(比如碳酸氢钠软化液),此时软化液进入软化液存储箱1内腔,并且由于压强作用还能将废液隔离膜囊14内的气体排出。当软化液从进液管7的顶端冒出后,取出注射器,并且快速安装上硅胶塞4即可。此时软化液存储箱体1内的有效容积已经盛满,将软化液存储箱体1保持竖直向上,将入耳管2插入到耳道内,旋转旋钮21,对充气型密封环16充气,然后打开密封塞23,耳道内无软化液流出即可。如果软化液流程,继续旋转旋钮21,直到密封好为止。

安装好装置整体后,打开纽扣电池供电电路1的开关即可。如图5所示,当蜂鸣振动器24与定量蠕动泵9同时启停,这样的好处是排出废液时能够对溶解腔6内的废液进行震荡搅拌,利于废液的排出。并且,当废液排出装置10饱和导致定量蠕动泵9无法正常工作时,其工作电压变化,微处理器将其关停,并且指令蜂鸣振动器24不停的振动,直至患者手动关闭开关。微处理器的功能是使定量蠕动泵9定时启动,定量关停,并且指令蜂鸣振动器24配合定量蠕动泵9的启停。定量蠕动泵9一次启动的抽取量与溶解腔6的体积的两倍即可。定量泵9的启动频率与软化液公知的滴加频率相等即可。也可以提高软化液的滴加频率,加速耵聍的软化溶解。

本实施例中,当装置佩戴好后,需要将密封塞23取下,这样平衡管22才能发挥作用。一方面,由于刚佩戴上装置,装置整体以及软化液受热膨胀,少量多余的液体会流入平衡管22中,而不会直接导致耳道内压力增大,也不会直接流出外部,造成浪费或者污染。另一方面,当随着软化液的使用,部分软化液渗入到耵聍内部,导致整个软化液存储箱体1内的软化液体积下降,这时在平衡管23内的液体就会进入软化液存储箱体1内腔,补充压强,当软化液全部进入软化液存储箱体1内后,外界空气还能通过平衡管22进入到软化液存储箱体1内腔,这样就能够保持软化液存储箱体1内的压强稳定。

当软化液存储箱体1内的软化液全部耗尽后,逆向旋转旋钮21,充气型密封环16排气,压力降低,将入耳管2从耳道内取出即可。更新软化液时,首先将封帽15打开,然后向注液孔3内注入新的软化液即可,此时新注入的软化液会将废液隔离膜囊14内的废液从外排分路管13中排出,注入新的软化液时,可以通过胶塞先将进液管7堵塞,以保证废液隔离膜囊14充分压缩。

如图5所示,出液管8的末端密封,其侧壁均匀开有通孔25,这样当废液排出时,有利于均匀在各个方向的将废液抽离,这样可以减少新注入的液体被抽离的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