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肠溶空心胶囊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65395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肠溶空心胶囊,具体是一种植物肠溶空心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胶囊生产已有17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延用已久的老剂型。由于胶囊具有丸片等口服制剂所不具有的特点,如使用方便、能遮盖药物的嗅味、释药速度快、剂量准确、稳定性好、易于保存,因此胶囊剂仍然是一种较好的剂型。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来考虑,胶囊剂的生产比片剂要优越得多。目前,国外生产的胶囊剂品种越来越多,如常见的硬胶囊、肠溶胶囊、缓释胶囊、软胶囊等,尤其是肠溶胶囊,由于其独特的肠溶特性而引起了医学界及医药包装界的极大兴趣。

肠溶胶囊剂可以是硬胶囊(即空心胶囊)或软胶囊剂中的一种,是在囊壳中加入了特殊的药用高分子材料或经特殊处理,使其在胃液中不溶解而进入人体肠道崩解溶化而释放出活性成分,发挥局部或是全身治疗的作用。现在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甲醛浸渍法、包衣法和原料混合法。甲醛浸渍法的影响因素较多,不适合工业化生产。目前上市的肠溶空心硬胶囊均为明胶胶囊外包肠溶衣制成。包衣所制得的肠溶胶囊面临着难以克服的问题和缺陷,例如大量使用有机溶剂、胶囊表面出现“橙皮”现象,即表面粗糙,有斑点、缺乏表面均一性,更为严重是包衣的脱落和剥落情况出现,失去明胶胶囊壳优雅,透明的外观。随着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直接采用原辅料制备优质、价廉、来源丰富、安全的肠溶空心胶囊产品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肠溶空心胶囊及其生产方法,其克服了明胶可能存在的食用安全隐患,在原有明胶肠溶空心胶囊生产工艺上进行改进,省去了复杂繁琐的包衣过程,安全经济且生产工艺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植物肠溶空心胶囊,按重量计,包括0.5~10份凝胶剂、5~45份成膜剂和100份蒸馏水;所述凝胶剂为复合植物胶,此复合植物胶按重量计包括0.1~5.0份海藻胶,0.1~5.0份植物籽胶或微生物食用胶,以及0.1~5.0份钾盐;所述成膜剂为纤维素的衍生物。

所述的海藻胶为褐藻胶,即褐藻酸钠。

所述的植物籽胶或微生物食用胶采用结冷胶、黄原胶、卡拉胶、魔芋胶、刺槐豆胶、瓜尔豆胶、阿拉伯树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钾盐采用食品级氯化钾或柠檬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成膜剂采用低粘度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钙盐采用食品级氯化钙、柠檬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乙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一种植物肠溶空心胶囊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溶胶:按重量计,将0.5~10份凝胶剂和5~45份成膜剂加入100份80~95℃的蒸馏水中,机械搅拌0.5~5小时使凝胶剂和成膜剂充分混合和溶胀,得到胶液,并保持恒温养胶2~10小时;其中,所述凝胶剂为复合植物胶,此复合植物胶按重量计包括0.1~5.0份海藻胶,0.1~5.0份植物籽胶或微生物食用胶,以及0.1~5.0份钾盐;所述成膜剂为纤维素的衍生物;

(2)真空脱泡:将溶胶后的胶液采用真空脱泡装置除泡,温度控制在40~95℃,真空度控制在0.01~0.1MPa,除泡处理时间为1.0~5.0小时;

(3)蘸胶制坯:将不锈钢模具涂油后在40~70℃的真空脱泡后的胶液中蘸胶3~5秒,翻转模杆三次定型,得到胶坯;

(4)交联:将定型的胶坯连同不锈钢模具浸入1.0~20wt%的钙盐溶液中交联10~300秒;

(5)清洗:将交联后的胶坯连同不锈钢模具在蒸馏水中清洗2~6次;

(6)干燥:将清洗后的胶坯连同不锈钢模具在温度为28~60℃、相对湿度为30~50%的环境中干燥处理1.0~6小时;

(7)冷却、拔壳、剪切、套合,即得到植物肠溶空心胶囊。

所述的海藻胶采用褐藻胶;所述的植物籽胶采用结冷胶、黄原胶、卡拉胶、魔芋胶、刺槐豆胶、瓜尔豆胶、阿拉伯树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的钾盐采用食品级氯化钾或柠檬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成膜剂采用低粘度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钙盐采用食品级氯化钙、柠檬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乙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方法以复合植物胶为凝胶剂,以纤维素的衍生物作为成膜剂和崩解剂,钾离子作为促凝剂制备混合胶液,采用真空除泡、蘸胶成膜、离子交联,恒温低湿干燥等工序制备不含合成树脂的非明胶植物肠溶空心胶囊。本发明以安全经济的植物胶代替传统的明胶,克服了明胶可能存在的食用安全隐患,在原有明胶肠溶空心胶囊生产工艺上进行改进,不需要进行肠溶包衣过程,一次蘸胶成型然后用钙离子交联,省去了复杂繁琐的包衣过程,具有配方简单、安全经济且生产工艺简单的优点。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复合植物胶中的海藻胶采用褐藻胶,褐藻胶是从褐藻类的海带、巨藻或马尾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碳水化合物,一般以褐藻酸的钠盐形式存在,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当水合的褐藻酸盐与少量钙离子作用时,会大大增加溶液的粘度,提高成膜性能,适合于制备肠溶胶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药材原料、试剂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购买产品。

本发明的一种植物肠溶空心胶囊,按重量计,包括0.5~10份凝胶剂、5~45份成膜剂和100份蒸馏水。所述凝胶剂为复合植物胶,此复合植物胶按重量计包括0.1~5.0份海藻胶、0.1~5.0份植物籽胶或微生物食用胶,以及0.1~5.0份钾盐;所述成膜剂为纤维素的衍生物。

本发明一种植物肠溶空心硬胶囊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溶胶:按重量计,将0.5~10份凝胶剂和5~45份成膜剂加入100份80~95℃的蒸馏水中,机械搅拌0.5-5小时使凝胶剂和成膜剂充分混合和溶胀,得到胶液,并保持恒温养胶2~10小时;其中,所述凝胶剂为复合植物胶,此复合植物胶包括0.1~5.0份海藻胶,0.1~5.0份植物籽胶或微生物食用胶,以及0.1~5.0份钾盐;所述成膜剂为纤维素的衍生物;

(2)真空脱泡:将溶胶后的胶液采用真空脱泡装置除泡,温度控制在40~95℃,真空度控制在0.01~0.1MPa,除泡处理时间为1.0~5.0小时;

(3)蘸胶制坯:将不锈钢模具涂油后在40~70℃的真空脱泡后的胶液中蘸胶3~5秒,翻转模杆三次定型,得到胶坯;

(4)交联:将定型的胶坯连同不锈钢模具浸入1.0~20wt%的钙盐溶液中交联10~300秒;

(5)清洗:将交联后的胶坯连同不锈钢模具在蒸馏水中清洗2~6次;

(6)干燥:将清洗后的胶坯连同不锈钢模具在温度为28~60℃、相对湿度为30~50%的环境中干燥处理1.0~6小时;

(7)冷却、拔壳、剪切、套合,即得到植物肠溶空心硬胶囊。

本发明中,所述的海藻胶采用褐藻胶(即褐藻酸钠)。所述的植物籽胶采用结冷胶、黄原胶、卡拉胶、魔芋胶、刺槐豆胶、瓜尔豆胶、阿拉伯树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的钾盐采用食品级氯化钾或柠檬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成膜剂为纤维素的衍生物,具体地,所述的成膜剂采用低粘度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的钙盐采用食品级氯化钙、柠檬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乙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实施例1:

在加热至85℃的100份蒸馏水中依次边搅拌边加入0.2份的柠檬酸钾、0.5份的褐藻胶、0.4份的卡拉胶、0.2份黄原胶和10份动力粘度为3~30cP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搅拌时间为0.5h,补水4份,在温度为85℃、真空度0.02MPa的条件下,抽真空除泡2小时,然后自然降温至55℃养胶5小时后蘸胶成膜,在浓度为5.0wt%的氯化钙溶液中交联300s,清洗2次后在相对湿度为36%、温度为40℃条件下,干燥2小时得到植物肠溶空心胶囊。

实施例2:

在加热至85℃的100份蒸馏水中依次边搅拌边加入4.0份的氯化钾、2.0份的褐藻胶、0.3份的结冷胶、0.3份的魔芋胶和20份动力粘度为3~30cP的羟丙基淀粉,搅拌时间为2小时,补水4份,在温度为85℃、真空度0.04MPa的条件下,抽真空除泡3小时,然后自然降温至55℃养胶3小时后蘸胶成膜,在浓度为10.0wt%的柠檬酸钙溶液中交联100s,清洗4次后在相对湿度为36%、温度为45℃下,干燥2小时得到植物肠溶空心胶囊。

实施例3:

在加热至90℃的100份蒸馏水中依次边搅拌边加入0.5份柠檬酸钾、5.0份的褐藻胶、0.3份结冷胶、0.4份的刺槐豆胶和10份动力粘度为3~30cP的羟丙基纤维素,搅拌时间为4小时,补水4份,在温度为85℃、真空度0.06MPa的条件下,抽真空除泡2小时,然后自然降温至55℃养胶2小时后蘸胶成膜,在浓度为5.0wt%的乳酸钙溶液中交联50s,清洗3次后在相对湿度为36%,温度为35℃下,干燥4小时得到植物肠溶空心胶囊。

实施例4:

在加热至95℃的100份蒸馏水中依次边搅拌边加入2.0份柠檬酸钾、2.0份褐藻胶、0.5份结冷胶、3.0份阿拉伯树胶和40份动力粘度为3~30cP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搅拌时间为0.5小时,补水4份,在温度为85℃、真空度0.08MPa的条件下,抽真空除泡5小时,然后自然降温至60℃养胶5小时后蘸胶成膜,在浓度为10wt%乙酸钙和8wt%葡萄糖酸钙的溶液中交联200s,清洗5次后在相对湿度为36%、温度为30℃干燥5小时得到植物肠溶空心胶囊。

实施例5:

在加热至87℃的100份蒸馏水中依次边搅拌边加入0.2份氯化钾、0.2份柠檬酸钾、1.0份褐藻胶、2份的黄原胶、0.4份结冷胶、0.4份瓜尔豆胶和15份动力粘度为3~30cP的羧甲基纤维素,搅拌时间为3.0小时,补水4份,在温度为85℃、真空度0.01MPa的条件下,抽真空除泡1小时,然后自然降温至50℃养胶10小时后蘸胶成膜,在浓度为5wt%的葡萄酸钙溶液中交联60s,清洗6次后在相对湿度为36%、温度为30℃下干燥处理6小时得到植物肠溶空心胶囊。

下表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5与对比例(市售的明胶包衣肠溶胶囊)各项性能的对比数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和相关国家标准,取一百粒样品进行检测。

本样品干燥失重(即含水率)为5~8%,优于市售明胶胶囊的12.5~17.5%;

本样品在模拟胃液中2小时以上不崩解,在模拟肠液中0.5小时内崩解完全,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

在脆碎度测试中,样品无破裂或者出现瘪头现象,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的规定。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发明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