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5769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学技术领域,进一步涉及营养物在分子水平上的结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铁作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多种酶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提供营养和改善机体免疫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铁缺乏所引起的缺铁性贫血是世界范围内患病率较高的营养性疾病之一。应用于补铁的制剂有多种类型,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已把注意力从传统的无机铁、有机酸铁的研究转移到氨基酸螯合铁这一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铁制剂上来。苏氨酸螯合铁作为这新型铁营养强化剂的一种有诸多优点。在动物体内,苏氨酸螯合铁可通过肽吸收通道在小肠内被吸收,避免了通过离子吸收通道运转时与其他矿物元素产生的拮抗作用;苏氨酸螯合铁能减轻铁离子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降低对食品中脂质、维生素等敏感成分的破坏,进而减少了营养物质的损失;它还能在体内形成缓冲体系,以减少无机盐对胃肠道内酸碱平衡的不良影响。由于苏氨酸螯合铁只有在络合形态下才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效价,而胃液的强酸环境会使部分苏氨酸螯合铁严重解离。因此,为了充分发挥苏氨酸螯合铁的补铁效果,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其在胃部的强酸性环境中的稳定性和较高的生物利用率。

脂质体包埋技术为这一目的提供了可行的研发方向,如果能利用类脂质双分子层将苏氨酸螯合铁包封于其中形成微型泡囊体,则可有效缓解苏氨酸螯合铁与胃酸环境的直接接触,在增进其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生物利用率。

脂质体是一种以蛋黄卵磷脂等两性物质为基础制剂的仿生物膜结构,具有制备简单、无免疫原性、对机体无毒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目前,常见的脂质体常见的实验室制法有乙醇注入法和反相蒸发法。在制备苏氨酸螯合铁脂质体的过程中,由于在制备的反应过程中亚铁离子极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而被氧化,致使亚铁含量降低,造成最终产品的品质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铁元素营养物的补铁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苏氨酸螯合铁在强酸性环境下稳定性较低。

本发明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是当利用脂质体对苏氨酸螯合铁进行包埋时,常规的脂质体制备方法易导致亚铁离子氧化,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水相的制备:配制苏氨酸的水溶液和氢氧化物的水溶液,将二者混合后在搅拌条件下于70~90℃反应1h,混合物中苏氨酸与氢氧化物的质量比为3:1,反应后利用酸性抗氧化剂调整混合物pH至7~8,而后以硫酸亚铁与苏氨酸摩尔比为1:2~1:3.5的比例向其中加入硫酸亚铁溶液,而后向反应体系所处容器环境中持续冲入惰性气体,调整其pH至6~6.5,在搅拌条件于50~60℃反应30~40min,而后降温过滤,取滤液即为水相;

2)有机相的制备:取蛋黄卵磷脂和胆固醇溶解于无水乙醚中,得到有机相,所述有机相中蛋黄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摩尔比为5:1~2:1,所述有机相中蛋黄卵磷脂浓度为5~20mg/mL;

3)纳米脂质体的生成:以2:1~4:1的体积比将水相利用注射器一次性注入有机相中,混合后在冰浴状态下超声震荡5~10min,得到油包水型乳状液,将其在25~35℃水浴中减压旋转蒸发20~30min,而后将含有吐温80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加入其中继续旋转蒸发20~30min,将产物在冰浴状态下超声震荡10~15min。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步骤1)作为水相的滤液呈墨绿色透明状态;步骤1)中酸性抗氧化剂的加入能有效对抗体系中的氧化因素,同时降低体系pH,提高稳定性;步骤3)第一次减压旋转蒸发20~30min后瓶内形成凝胶状物,有机溶剂被蒸除,凝胶成膜状;步骤3)加入含有吐温80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后继续旋转蒸发,可以起到充分水合并除去残留有机溶剂的作用。

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苏氨酸的水溶液中苏氨酸的浓度为0.2~0.5g/mL;所述氢氧化物的水溶液中氢氧化物的浓度为0.033~0.07g/mL。

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氢氧化物是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

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酸性抗氧化剂选自柠檬酸,抗坏血酸,苹果酸,富马酸,酒石酸,丙二酸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步骤1)中酸性抗氧化剂的用量为苏氨酸质量的10~50%。

作为优选,步骤1)冲入惰性气体之前先利用双排管排除反应体系所处容器环境中的氧气;所述惰性气体是体积分数高于99.99%的氮气。

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调整其pH至6~6.5,是利用以下成分的其中一种实现的:氢氧化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氢钾溶液,碳酸钾溶液。

作为优选,步骤3)中第一次超声震荡的强度为50~90%,每工作2秒间歇1秒。

作为优选,步骤3)所述含有吐温80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的加入量,满足以下条件:体系中蛋黄卵磷脂的含量与所述含有吐温80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的加入量之比为1:50~1:150(g:mL)。

作为优选,步骤3)中第二次超声震荡是利用探头式超声震荡器实现的,其超声震荡的强度为60~100%,每工作2秒间歇1秒。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用于制备动物铁元素补充强化剂的应用。

作为优选,所述铁元素补充强化剂是口服制剂。

作为优选,所述铁元素补充强化剂是缺铁性贫血治疗药物。

作为优选,所述铁元素补充强化剂是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食品添加剂。

作为优选,所述铁元素补充强化剂是饲料添加剂。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探头式超声震荡器是指自身具有超声波发生功能、通过插入的方式对所处环境执行超声震荡的仪器;因此,凡具有以上功能特征的装置均属于本发明所述探头式超声震荡器所限定的特征范围。在以上技术方案中,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可采用透析法测定;产品的亚铁含量可采用硫酸高铈滴定法测定,总铁含量可采用邻菲啰啉比色法测定;纳米脂质体的粒径分布可采用Nano-ZS型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测定;纳米脂质体的表征图像可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制备方法,该技术方案利用具有纳米粒径的纳米脂质体作为运载系统,通过水相注入一步法制备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具体来看,本发明以苏氨酸为起始原料,先与氢氧化物和硫酸亚铁在高纯氮气保护下反应,过滤后得到的苏氨酸螯合铁水溶液作水相;同时,将适量蛋黄卵磷脂和胆固醇溶于无水乙醚中作有机相,将水相直接注入有机相中,并于冰浴中短时超声,得到的乳状液于一定温度下减压旋转蒸发以除去有机溶剂。之后,将含有适量吐温80的缓冲液加入混悬体系中继续旋转蒸发,再将其于冰水浴中超声处理得到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分散液。

本发明将苏氨酸螯合铁产品制备和纳米脂质体产品制备两个独立的过程结合成一步完整的过程,避免了制备苏氨酸螯合铁过程中的反复萃取、干燥、研磨、溶解等步骤,减少了反应步骤与过程,优化了反应条件,操作更简单,避免了反应过程中可能使亚铁含量及产品质量受影响的多项操作,使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产品的亚铁含量最大化且保持稳定,所得产物平均粒径小于100nm,亚铁含量高于90%,包封率达70%-80%。本发明对于增强苏氨酸螯合铁在胃液强酸环境中的稳定性,提高苏氨酸螯合铁的生物利用率和稳定性有较好的效果。动物实验表明,本发明所制备的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可显著改善动物缺铁性贫血症状,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的SEM电镜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的粒径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因此,用“大约”、“左右”等语言所修正的数值不限于该准确数值本身。在一些实施例中,“大约”表示允许其修正的数值在正负百分之十(10%)的范围内变化,比如,“大约100”表示的可以是90到110之间的任何数值。此外,在“大约第一数值到第二数值”的表述中,大约同时修正第一和第二数值两个数值。在某些情况下,近似性语言可能与测量仪器的精度有关。

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试剂耗材,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生化试剂;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以下实施例中的%,如无特别说明,均为质量百分含量。

实施例1

将6g苏氨酸于20mL水中微热溶解后移入磁力搅拌反应瓶中,同时向反应瓶中加入40mL含2g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于80℃搅拌反应1h。停止反应后,加入1.5g溶解的七水合柠檬酸,通过双排管排除体系中的氧气并充入高纯N2,再使用注射器通过橡皮塞将10mL含4.5g硫酸亚铁的溶液逐滴加入反应瓶中,并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反应体系,调节体系pH至6.5,然后于60℃搅拌反应30min,降温过滤,得到墨绿色透明滤液作水相。称取蛋黄卵磷脂3g和胆固醇0.5g完全溶解于180mL无水乙醚中得有机相。将水相用针管一次性注入有机相中,混合后于冰浴中短时超声10min,超声强度70%,2秒开,1秒停,得到均一的油包水(W/O)型乳状液。将乳状液移入圆底烧瓶中,于35℃水浴中进行减压旋转蒸发,30min后瓶内形成凝胶膜状物,有机溶剂被蒸除。再加入含有2g Tween80的200mL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继续旋转蒸发30min,得到脂质体悬浊液。将充分水合后的脂质体混悬液再次于冰浴中经探头式超声10min,超声强度80%,2秒开,1秒停,得到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分散液。

对所制备的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先后利用透析法测定其包封率;利用硫酸高铈滴定法测定其亚铁含量;利用邻菲啰啉比色法测定其总铁含量;利用Nano-ZS型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分布情况;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微观图像。结果显示,以上所制备的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其包封率为76.2%,亚铁占总铁含量为92.5%,平均粒径在100nm以下,粒径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其微观形态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将3g苏氨酸于10mL水中微热溶解后移入磁力搅拌反应瓶中,同时向反应瓶中加入15mL含1g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于80℃搅拌反应1h。停止反应后,加入0.8g溶解的七水合柠檬酸,通过双排管排除体系中的氧气并充入高纯N2,再使用注射器通过橡皮塞将10mL含2.5g硫酸亚铁的溶液逐滴加入反应瓶中,并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反应体系,调节体系pH至6.3,然后于50℃搅拌反应40min,降温过滤,得到墨绿色透明滤液作水相。称取蛋黄卵磷脂1.5g和胆固醇0.3g完全溶解于100mL无水乙醚中得有机相。将水相用针管一次性注入有机相中,混合后于冰浴中短时超声10min,超声强度60%,2秒开,1秒停,得到均一的油包水(W/O)型乳状液。将乳状液移入圆底烧瓶中,于30℃水浴中进行减压旋转蒸发,30min后瓶内形成凝胶膜状物,有机溶剂被蒸除。再加入含有1g Tween80的100mL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继续旋转蒸发20min,得到脂质体悬浊液。将充分水合后的脂质体混悬液再次于冰浴中经探头式超声10min,超声强度80%,2秒开,1秒停,得到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分散液。经测包封率为74.5%,亚铁占总铁含量为93.2%,平均粒径在100nm以下。

实施例3

将2g苏氨酸于10mL水中微热溶解后移入磁力搅拌反应瓶中,同时向反应瓶中加入10mL含0.7g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于80℃搅拌反应1h。停止反应后,加入0.5g溶解的七水合柠檬酸,通过双排管排除体系中的氧气并充入高纯N2,再使用注射器通过橡皮塞将5mL含1.5g硫酸亚铁的溶液逐滴加入反应瓶中,并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反应体系,调节体系pH至6.0,然后于60℃搅拌反应40min,降温过滤,得到墨绿色透明滤液作水相。称取蛋黄卵磷脂1g和胆固醇0.2g完全溶解于60mL无水乙醚中得有机相。将水相用针管一次性注入有机相中,混合后于冰浴中短时超声10min,超声强度80%,2秒开,1秒停,得到均一的油包水(W/O)型乳状液。将乳状液移入圆底烧瓶中,于35℃水浴中进行减压旋转蒸发,30min后瓶内形成凝胶膜状物,有机溶剂被蒸除。再加入含有0.5g Tween80的100mL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继续旋转蒸发30min,得到脂质体悬浊液。将充分水合后的脂质体混悬液再次于冰浴中经探头式超声15min,超声强度90%,2秒开,1秒停,得到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分散液。经测包封率为75.2%,亚铁占总铁含量为91.5%,平均粒径在100nm以下。

实施例4

将5g苏氨酸于20mL水中微热溶解后移入磁力搅拌反应瓶中,同时向反应瓶中加入35mL含1.7g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于80℃搅拌反应1h。停止反应后,加入1.2g溶解的七水合柠檬酸,通过双排管排除体系中的氧气并充入高纯N2,再使用注射器通过橡皮塞将20mL含4g硫酸亚铁的溶液逐滴加入反应瓶中,并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反应体系,调节体系pH至6.5,然后于60℃搅拌反应30min,降温过滤,得到墨绿色透明滤液作水相。称取蛋黄卵磷脂3g和胆固醇1.2g完全溶解于200mL无水乙醚中得有机相。将水相用针管一次性注入有机相中,混合后于冰浴中短时超声10min,超声强度80%,2秒开,1秒停,得到均一的油包水(W/O)型乳状液。将乳状液移入圆底烧瓶中,于30℃水浴中进行减压旋转蒸发,30min后瓶内形成凝胶膜状物,有机溶剂被蒸除。再加入含有3g Tween80的150mL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继续旋转蒸发30min,得到脂质体悬浊液。将充分水合后的脂质体混悬液再次于冰浴中经探头式超声10min,超声强度90%,2秒开,1秒停,得到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分散液。经测包封率为72.4%,亚铁占总铁含量为93.6%,平均粒径在100nm以下。

实施例5

在装有磁力搅拌的反应瓶中,加入60mL水和2g氢氧化钙,搅拌加热至50℃,得到白色悬浊液。将6g苏氨酸完全溶于30mL水中,再将苏氨酸的水溶液加入白色悬浊液中,5min后体系呈半透明液,在80℃下继续反应1h,降至60℃。然后加入1.5g溶解的七水合柠檬酸,再立即加入5g七水合硫酸亚铁和10mL水加热至60℃的水溶液,并持续向体系充入氮气,以注射器将1mol/L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反应体系,调节体系pH至6.8,然后于50℃搅拌反应0.5h,降至室温,过滤,得到墨绿色透明滤液。然后向滤液加入200mL无水乙醇萃取,再次过滤,将所得粘稠油状沉淀于50℃真空干燥2.5h,粉碎后得苏氨酸螯合铁成品,称取100mg苏氨酸螯合铁溶解于8mL pH=6.8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中得水相。再称取蛋黄卵磷脂500mg和胆固醇40mg完全溶解于24mL无水乙醚中得有机相。将有机相和水相按3:1的体积比均匀混合后于冰浴中超声5min,超声强度60%,2秒开,1秒停,得到均一的油包水(W/O)型乳状液。将形成的乳状液移入250mL圆底烧瓶中,于45℃水浴中进行减压旋转蒸发以除去有机溶剂,8min后形成凝胶状物,继续旋转蒸发20min至凝胶塌陷。再将含有300mg Tween80的30mL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加入体系中于40℃继续旋转蒸发20min,以充分水合并除去残留的有机溶剂,得到脂质体混悬液。将充分水合后的脂质体混悬液再次于冰浴中经探头式超声10min,超声强度70%,2秒开,1秒停,得到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分散液。经测包封率为56.5%,平均粒径在100nm以下。(说明:按实施例5制备的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分散液其包封率低于实施例1、2、3、4制备的产品,是由于水相注入一步法避免了制备苏氨酸螯合铁过程中的萃取、干燥、研磨、溶解等步骤,相比实施例5中苏氨酸螯合铁重新复水溶解于水中,实施例1、2、3、4中苏氨酸螯合铁其分子结构和溶解状态更加均一稳定,磷脂双分子层的包封效率得到提高。)

实施例6

将3g苏氨酸于15mL水中微热溶解后移入磁力搅拌反应瓶中,同时向反应瓶中加入20mL含1g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于70℃搅拌反应1h。停止反应后,加入0.6g溶解的七水合柠檬酸,并向体系持续通氮气,再将10mL含2.5g硫酸亚铁的溶液逐滴加入反应瓶中,并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反应体系,调节体系pH至7.0,然后于70℃搅拌反应60min,降温过滤,得到墨绿色透明滤液作水相。称取蛋黄卵磷脂2g和胆固醇0.1g完全溶解于100mL无水乙醚中得有机相。将水相用针管一次性注入有机相中,混合后于冰浴中短时超声10min,超声强度90%,1秒开,1秒停,得到均一的油包水(W/O)型乳状液。将乳状液移入圆底烧瓶中,于40℃水浴中进行减压旋转蒸发,20min后瓶内形成凝胶膜状物,有机溶剂被蒸除。再加入含有1g Tween80的100mL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继续旋转蒸发30min,得到脂质体悬浊液。将充分水合后的脂质体混悬液再次于冰浴中经探头式超声10min,超声强度80%,2秒开,1秒停,得到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分散液。经测包封率为62.5%,亚铁占总铁含量为63.4%,平均粒径在100nm以下。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以实施例1所得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为对象,利用实验方法评价其对动物缺铁性贫血的改善作用。

1、试验方法

1.1缺铁性贫血(IDA)大鼠模型的建立

选用健康初断乳SD大鼠,在实验条件下饲予低铁饲料(铁含量<10mg/kg,以Fe计)。第5周时,发现多数大鼠均达到恢复试验要求(即Hb<100mg/mL),认为建模成功,此时测定全部大鼠Hb并称重。

1.2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选取Hb<100g/L的大鼠30只作为实验动物,并将当天记为恢复试验第1d。根据贫血大鼠Hb水平及体重将其随机分为实例1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Thr-Fe-Lip)组、苏氨酸螯合铁(Thr-Fe)组、阳性对照组和低铁对照组,每组6只,各组均继续给予低铁饲料;空白对照组6只,一直给予普通饲料(铁含量为260mg/kg,以Fe计)。试验期间各组实验动物连续灌胃,苏氨酸铁纳米脂质体组给予相应的32mg/kg·bw的苏氨酸铁纳米脂质体,Thr-Fe组给予32mg/kg·bw的苏氨酸螯合铁,阳性对照组给予32mg/kg·bw硫酸亚铁,低铁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相应蒸馏水,受试样品给予时间为21d,每周测定两次体重及Hb等指标。

1.3测定指标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IDA大鼠血液的Hb水平。

恢复试验结束后,在血液样品采集后断颈处死各组大鼠,取出各只动物肝脏、肾脏、脾脏并称重。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各只动物的各个脏器指数:

肝脏指数(%)=(肝脏重量/动物体重)×100

肾脏指数(%)=(肾脏重量/动物体重)×100

脾脏指数(%)=(脾脏重量/动物体重)×100

2、实验结果

2.1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对实验动物一般状况及体重的影响

在SD大鼠IDA模型建立期间,IDA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相比采食量下降,体重增加缓慢,活动能力降低,IDA模型组部分大鼠出现毛发成片脱落的现象,但精神状态良好。

由实验结果可知,IDA模型建立之前(第0d),实例1Thr-Fe-Lip组、Thr-Fe组、阳性对照组、低铁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大鼠体重比较,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DA恢复试验过程中,各IDA模型组间实验大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恢复试验结束时(第21d),实例1Thr-Fe-Lip组大鼠体重与低铁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计算各组试验大鼠在恢复试验期间的体重增量发现,空白对照组大鼠体重增量最高;各IDA模型组中实例1Thr-Fe-Lip组增量最高,增量比Thr-Fe组高7.67%,且与阳性对照组和低铁对照组相比,体重增量的差异极显著(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IDA模型组大鼠的体重增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表1不同实验组IDA大鼠体重情况表(n=6,g)

注:同列肩标中,@表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与低铁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与低铁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下表同。

2.2苏氨酸铁对实验动物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实验动物在恢复试验期间血红蛋白含量变化见表2。

表2不同实验组IDA大鼠血红蛋白含量表(n=6,mg/mL)

IDA模型建立之后(第1d),各IDA模型组大鼠的Hb水平和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差异极显著(P<0.01);而各IDA模型组大鼠之间相比,H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IDA模型建立成功。由实验结果可知,实例1Thr-Fe-Lip组与阳性对照组大鼠的Hb含量随着恢复试验的进行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的速度为实例1Thr-Fe-Lip组>Thr-Fe组>阳性对照组。第21d时,实例1Thr-Fe-Lip组大鼠Hb水平与低铁对照组相比增高了85.32%(P<0.01);与Thr-Fe组相比增高了18.13%。实例1Thr-Fe-Lip组大鼠的Hb含量于恢复试验第15d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阳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果说明Thr-Fe纳米脂质体和Thr-Fe均具有提高IDA大鼠血红蛋白含量的能力,且Thr-Fe纳米脂质体的作用效果强于Thr-Fe。

2.3苏氨酸铁对实验动物脏器指数的影响

各组实验动物的肝脏、肾脏、脾脏的脏器指数见表3。

表3不同实验组IDA大鼠各脏器指数表(n=6,g)

由表3可见,各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脏器指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低铁对照组相比,Thr-Fe纳米脂质体组大鼠肝脏指数、肾脏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显著增高(P<0.05),且实例1Thr-Fe-Lip组的大鼠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均高于Thr-Fe组。说明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具有一定改善IDA大鼠肝脏、肾脏和脾脏指数的能力。

综上所述,使用水相注入一步法制备的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对IDA大鼠的生长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显著提高IDA大鼠的体重、血液Hb含量,并有利于肝脏、肾脏和脾脏的生长和更新,其作用效果优于苏氨酸螯合铁,极其优于硫酸亚铁。因此,可以认为作为铁营养强化添加到食物或制备药剂时,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苏氨酸螯合铁纳米脂质体具有更高的应用性能,能保证苏氨酸螯合铁生物利用率的最大化发挥。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