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唑胺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35819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眼病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乙酰唑胺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乙酰唑胺是一种碳酸酐酶抑制剂,主要用于降低眼压,抑制睫状体皮碳酸酐酶的活性,从而减少房水生成,使眼压下降,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青光眼,如开角型(慢性单纯性)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等。乙酰唑胺难溶于水,其普通片体内生物利用度低。在应用乙酰唑胺失败的病例中,除了因其副作用限制其使用的病例外,其余是因为药物的吸收不良而导致眼压不能很好地控制。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出一种乙酰唑胺片,该片剂能够增加了活性成分在水中溶解度,提高了生物利用度,缩短崩解时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乙酰唑胺片,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原辅料:作为优选,填充剂为乳糖、玉米淀粉与预胶化淀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作为优选,润滑剂为硬脂酸镁、硬脂酸锌、滑石粉或者微粉硅胶。作为优选,崩解材料为硫酸钙和羧甲基淀粉钠的混合物。该崩解材料能够增加乙酰唑胺的崩解能力,进而使得乙酰唑胺的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乙酰唑胺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乙酰唑胺、泊洛沙姆、山梨醇、填充剂、润滑剂与崩解材料过筛备用,聚维酮溶于水制备聚维酮水溶液;2)称取乙酰唑胺、泊洛沙姆与山梨醇加入到湿法制粒机中进行干混,然后加入聚维酮水溶液进行湿法制粒;3)将步骤2)制得的颗粒进行整粒、干燥,得到乙酰唑胺干颗粒;4)将乙酰唑胺干颗粒、填充剂、润滑剂与崩解材料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可。作为优选,崩解材料为硫酸钙和羧甲基淀粉钠的混合物。该崩解材料能够增加乙酰唑胺的崩解能力,进而使得乙酰唑胺的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有益效果:1、乙酰唑胺水中溶解度有所增加。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室温下乙酰唑胺溶解度小于0.1%。本发明的配方中加入泊洛沙姆与山梨醇,使得配方中乙酰唑胺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至1.5%,并且提高了其稳定性。2、本发明配方中增加崩解材料,加快了乙酰唑胺片的崩解。制备方法中先将乙酰唑胺、泊洛沙姆与山梨醇制成颗粒,再与填充剂、润滑剂与崩解材料压片,这样保证了乙酰唑胺片进入体内后,及时崩解,进入胃液中提高其溶解度,最终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乙酰唑胺片,包括以下原辅料:乙酰唑胺180g,泊洛沙姆40g,山梨醇21g,乳糖100g、玉米淀粉50g,聚维酮10g,硬脂酸镁4g,硫酸钙5g和羧甲基淀粉钠7g。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乙酰唑胺过20目筛;泊洛沙姆、山梨醇、乳糖、玉米淀粉、硬脂酸镁、硫酸钙与羧甲基淀粉钠过30目筛,备用,聚维酮溶于水制备聚维酮水溶液;2)称取乙酰唑胺、泊洛沙姆与山梨醇加入到湿法制粒机中进行干混,然后加入聚维酮水溶液进行湿法制粒;3)将步骤2)制得的颗粒进行整粒、70℃下干燥5min,得到乙酰唑胺干颗粒;4)将乙酰唑胺干颗粒、玉米淀粉、聚维酮、硬脂酸镁、硫酸钙与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可。实施例2一种乙酰唑胺片,包括以下原辅料:乙酰唑胺200g,泊洛沙姆45g,山梨醇30g,乳糖100g、玉米淀粉10g,预胶化淀粉10g,聚维酮7g,硬脂酸锌2g,硫酸钙5g和羧甲基淀粉钠5g。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乙酰唑胺过20目筛;泊洛沙姆、山梨醇、乳糖、玉米淀粉、预胶化淀粉、硬脂酸锌、硫酸钙与羧甲基淀粉钠过30目筛,备用,聚维酮溶于水制备聚维酮水溶液;2)称取乙酰唑胺、泊洛沙姆与山梨醇加入到湿法制粒机中进行干混,然后加入聚维酮水溶液进行湿法制粒;3)将步骤2)制得的颗粒进行整粒、65℃下干燥6min,得到乙酰唑胺干颗粒;4)将乙酰唑胺干颗粒、玉米淀粉、预胶化淀粉、聚维酮、硬脂酸锌、硫酸钙与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可。实施例3一种乙酰唑胺片,包括以下原辅料:乙酰唑胺200g,泊洛沙姆50g,山梨醇15g,乳糖130g、玉米淀粉50g,聚维酮15g,硬脂酸镁6g,硫酸钙5g和羧甲基淀粉钠11g。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乙酰唑胺过20目筛;泊洛沙姆、山梨醇、乳糖、玉米淀粉、硬脂酸镁、硫酸钙与羧甲基淀粉钠过30目筛,备用,聚维酮加水制备聚维酮水溶液;2)称取乙酰唑胺、泊洛沙姆与山梨醇加入到湿法制粒机中进行干混,然后加入聚维酮水溶液进行湿法制粒;3)将步骤2)制得的颗粒进行整粒、60℃下干燥8min,得到乙酰唑胺干颗粒;4)将乙酰唑胺干颗粒、玉米淀粉、聚维酮、硬脂酸镁、硫酸钙与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可。试验例将实施例1-3制备得到的乙酰唑胺片按照中国药典进行溶出度测定,结果见表1。表1实施例1-3的乙酰唑胺片溶出度结果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2min41.240.942.75min70.371.474.810min93.393.794.212min101.4102.11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