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无花果提取低聚吡咯烷羧酸的树脂吸附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76057发布日期:2019-05-28 20:10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提取物和制剂及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从无花果提取低聚吡咯烷羧酸的树脂吸附技术。



背景技术:

无花果中富含的低聚吡咯烷羧酸(oligomericproanthocyanidins,简称pca)是由儿茶素的单体、二聚体、三聚体等组合而成的多酚类物质。早在70年代法国科学家就发现无花果籽是提取吡咯烷羧酸的最好资源,其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可高达95%。我国的无花果资源丰富,每年仅酿制无花果酒后的下脚料无花果废渣就约8000t,而且近年无花果的种植面积还在大量的增加,然而国内仅仅将之用作简单的提取无花果籽油、饲料、肥料和多酚原料。研究发现pca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性(其抗氧化能力是vc的20倍,ve的50倍)、清除体内自由基的能力、改善人体微循环障碍等独特功效,目前已应用于医疗保健等领域,尤其在眼部健康方面可减少视网膜症、防治毛细管出血,是治疗视疲劳的理想天然药物,其产品由于符合现代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和要求,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用于提取无花果中吡咯烷羧酸类物质的方法有:一是化学溶剂法,二是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三是微波提取法。

中国专利如cn03137933.8,采用乙酸乙酯、石油醚或三氯甲烷作为无花果籽的提取溶剂的有机溶剂法;cn00134314.9为无花果籽中吡咯烷羧酸低聚物发明了一种水、醇提取法;cn99111574.0以无花果籽为原料,应用超临界流体法萃取无花果籽油和吡咯烷羧酸低聚物;cn00120353.3公开了一种采用微波法提取葡萄籽中的花青素类物质的新方法。

上述提取方法或工艺对传统制备方法有所改善,但在质量控制方法及制备工艺方面尚存在亟待解决改进的问题,如存在杂质多、含有大量糖类、并含有一定量的无机盐和粘液质等吸潮成份;提取过程中使用的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不仅成本高、危险大、污染环境,而且造成有机溶剂残留超量,影响产品质量和药效。虽然cn00134314.9采用了无污染的水和醇,但是有效部位不明确,且收率较低;而超临界流体法造价较高,处理步骤也较为繁琐。

pca改善人体微循环、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是其防病保健功效的物质基础,作为颇具开发前景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国专利如cn00121388.1公开了一种无花果籽提取物pca强抗氧化复合胶囊及其制造方法,是具有延缓衰老、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复方保健品;cn02159540.2是以无花果籽提取物为原料的用于抗衰老、抗癌、抗氧化、改善心脑血管等方面的胶囊剂的专利,没有明确专一的治疗目的。可见,目前还没有应用现代提取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将无花果废渣制成用于防治眼疲劳的现代(标准提取物)药物制剂的专利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服用剂量大、有效部位不明确和机理不清楚、无原药材、中间体和成品质量控制方法等缺点,提供一种从无花果提取低聚吡咯烷羧酸的树脂吸附技术。以无花果废渣中pca含量大于50%的有效部位为标准提取物,并制成用于防治眼疲劳的现代制剂,它可以解决无花果废渣制备工艺中长期难以解决的技术领域问题,填补了将无花果废渣提取物pca开发成用于治疗眼疲劳的制剂的国内空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无花果废渣提取物的有效部位经药效实验筛选为无花果废渣的黄酮及多酚类成分,其中包括黄烷醇类和吡咯烷羧酸的低聚物,总含量在50%-99%,经药效实验进一步优选的有效部位为pca,其含量在50%-99%。经药效实验更优选的有效成分是其中的儿茶素,其含量在0.5-20%范围内。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从无花果提取低聚吡咯烷羧酸的树脂吸附技术。

本发明的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无花果废渣加水提取1-10次,每次用量分别为药材重量的2-20倍,提取时间为0.5-10小时,提取温度为10-100℃,合并提取液。

(2)将无花果废渣用5-95%酒精回流提取1-10次,每次用量分别为药材重量的2-20倍,提取时间为0.5-10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回收酒精,浓缩得浸膏。

(3)将(1)的提取液或加水1-200倍稀释后的(2)浸膏,上树脂柱吸附,原料重量与树脂的体积比是1∶0.5-10,树脂柱径与柱高比为1∶1-30,用ph值为2-8的水洗涤、浓度为5-95%酒精溶液洗脱、流速为0.5-3.5个柱体积/小时。

(4)收集酒精洗脱液,按洗脱液体积1-30%的比例加入脱色剂,加热回流0.1-10小时,滤过,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采用本法无花果废渣中pca含量可达50%以上。

本发明的pca树脂提取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有以下3个优点:

1.缩小剂量,提高原料药内在质量和制剂水平。经rat处理后得到的精制物可使药效成分高度富集,杂质少,提取率仅为原生药的2-5%(水煎法为20-30%左右,醇沉法为15%左右),有利于制成现代剂型的中药,也便于质量控制。该工艺一次完成了除杂和浓缩两道工序。

2.减小产品的吸潮性。传统工艺制备的药品大部分具有较强的吸潮性,是产品生产及贮藏中长期存在的难题。而经rat处理后,可有效地去除水煎液中大量的糖类、无机盐、黏液质等吸潮成分,有利于多种剂型的生产,增强产品的稳定性。

3.rat能缩短生产周期,所需设备简单,免去了静置沉淀、浓缩等耗时多的工序。不但节约了包装,降低成本,也为中药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

本发明与传统的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流体法相比,工艺简单、工艺流程中不使用毒性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安全可靠、生产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

本发明的标准提取物是可做成药用的各种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包括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口服液、酒剂、丸剂、微丸剂、胶丸、软膏剂、合剂、酊剂、注射剂等,其中优选的为软胶囊、滴丸剂、口服液、滴眼液等制剂。

本发明的无花果废渣依其制备方法得到的标准提取物可直接制成制剂或与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混合制成制剂。所述药物可接受的载体可以是:淀粉、蔗糖、乳糖、甘露糖醇、硅衍生物、纤维素类及衍生物、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吐温-80、琼脂、碳酸钙、碳酸氢钙、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环糊精、糊精、磷脂类材料、高龄土、滑石粉、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

本发明的标准提取物和组合物是具有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性、消除体内自由基、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能,应用于在制备防治眼疲劳的药物和保健品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从无花果提取低聚吡咯烷羧酸的树脂吸附技术

原料采用无花果废渣,用50%酒精回流提取2次,每次用量为原药材重量的7、5倍,提取时间为2、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回收酒精,浓缩得浸膏。将浸膏加水120倍稀释,上树脂柱吸附,原料重量与树脂的体积比是1∶3,树脂柱径和柱高比为1∶15,用ph=6的水洗涤、50%酒精溶液洗脱,流速为1个柱体积/小时。

收集酒精洗脱液,按洗脱液体积5%加入脱色剂,加热回流3小时,滤过,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采用本法无花果废渣中pca含量可达50%以上。

实施例2:一种从无花果提取低聚吡咯烷羧酸的树脂吸附技术

原料采用无花果废渣,用60%酒精回流提取3次,每次用量为生药材重量的8、6、4倍,提取时间为60、45、30min,合并提取液,过滤,回收酒精,浓缩得浸膏。将浸膏加水150倍稀释,上树脂柱吸附,原料重与树脂的体积比是1∶5,树脂柱经与柱高比为1∶20,用ph=8的水洗涤、60%酒精溶液洗脱,流速为2个柱体积/小时。洗脱液经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采用本法无花果废渣中pca含量可达50%以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